APP下载

农村精准扶贫的实现困境及路径选择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2018-04-03朱青青

山西农经 2018年15期
关键词:金寨县精准农产品

□朱青青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安徽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林交汇地带,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植被繁茂,种植有大量茶叶,以六安瓜片出名。境内药材品种多,数量多,是安徽省药材重点产区之一。作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革命摇篮,金寨县有5地入选安徽省红色旅游景区名录,而且县内有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燕子河大峡谷以及天堂寨、马鬃岭等著名的自然景区。但是由于地处山区,交通运输不发达等众多因素,金寨县成为了国家级贫困县。

1 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互联网+”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相较于国内来说更为成熟,而且引用范围更加广泛。澳大利亚、新西兰主要的应用方式是构建相关农业服务性的平台、使用软件提高农民生产活动的效率、充分利用定位系统来实现收益最大化、增加宽带服务网覆盖面积等。而在日本的应用也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农业管理与合作。

国内对于“互联网+”模式的研究开始稍晚,自2015年7月正式出台的《指导意见》后该模式才真正上升到国家战略水平。因此在我国对于“互联网+”模式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少。金玉清等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中提出了“互联网+”模式在党建、农业、旅游、金融、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化精准扶贫模式,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对于各地的“互联网+”模式在实际农村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王云燕等人在推进“互联网+”模式在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分析中提到了要挖掘和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潜力并且推进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相关的物流配送体系、强化现代化农业的人才支撑。其提出的实施路径在实践方面有很强的可行性。王文彬等人在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实践路径时也提出了“互联网+农业”的方式。

2 发展现状

虽然金寨县资源丰富,但是对其实地考察可以看到:县下各个乡镇居民大多种植茶叶、药材等农产品,但是其收获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出售给商贩进行加工、以门店零售的方式出销,并且多数居民都是分散种植,产品收获呈现季节性。大多是中老年居民在家务农,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拥有的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基于金寨县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输不发达导致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发展存在农产品滞存、外销困难、农产品生产分散化等问题。而“互联网+”模式可以作为该县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方式[1]。

3“互联网+”模式的实现困境

3.1 互联网信息利用程度低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走入居民日常生活,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人们使用互联网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手机、电脑等,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相关知识和信息。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逐渐普及,但金寨县由于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遗留的居民大多为中老年人和儿童,虽然手机普及率较高,但大多数人仅利用手机进行日常通话,极少利用网络搜寻相关农业信息,而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更是不熟悉。发展现代化农业,信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能够使社会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但是金寨县对互联网在农产品方面的运用很少,虽然有个别村镇有一些小型的网络销售平台,但是对于平台的运营和宣传还是非常不成熟的,这也导致其失去了重要的销售渠道。而且该地区的旅游业的宣传途径也一直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发展缓慢。

3.2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调研发现,受经济、历史等因素影响,该地区农业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大多仅初中教育水平,专业水平较低,大部分劳动力都没有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大多数人在种植、养殖、经营等方面技能欠缺,农业种植等仅靠生活经验,农业专业知识缺乏。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当地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外出求职,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并且该地区对于农产品的种植方式主要是每户的零散种植,没有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要实现“互联网+”模式在提高农村经济方面的成功应用,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充足稳定数量的农产品进行对外批量销售是至关重要[2]。

3.3 金寨县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

在高速便利化发展的时代,交通运输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逐渐增强,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环境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便利不仅能够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而且会影响农业的生产率以及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农产品的诸多特性也对运输技术、运输时间及运输成本等有多种要求。该地区位于大别山区,山地众多,虽然县城区交通较为便利,但乡镇间交通不便,乡镇间仅靠公路连接,交通运输以汽车为主,受地形影响,公路蜿蜒曲折,汽车运输耗时较长,该地区高速公路较少,各乡镇前往火车站、汽车站的路途较远。

交通不便制约着该地区农产品的对外销售,导致该地区农产品外销成本较高,物流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而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农产品销售最主要的能够获得优越的物流水平,以保证产品能够快速批量的对外销售,交通因素对于该模式下精准扶贫的实现有很强的制约性。

4“互联网+”模式的实践路径

4.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在信息发达的21世纪,大多数年轻人对于互联网都能熟练运用,但是对于一些年纪较长的农村居民来说,受限于其平时对网络的接触和运用的机会,要求其熟练掌握互联网存在很大困难。这就需要该地区的年轻人积极回乡,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另外年轻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也远高于现在的中老年劳动力。但是金寨县的现状是多数年轻人更愿意去能够获得更多收入的发达地区工作,因此急需政府对回乡的年轻人给予充分帮助,帮助他们了解“互联网+”模式在农业发展中是如何应用的以及该模式的成功运用能够带来的好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新模式的执行。

4.2 重视对于教育的建设

教育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培养高文化储备的人才能够提高脱离贫困的机会。人才缺乏是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难题。政府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给予帮助,使贫困地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资源,以促进地区间的教育公平。另外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互联网信息运用的培养,通过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地接触互联网的基础条件。

另外加强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职业技术机构的积极性,根据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培养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实践能力的专业型技术人才[3]。

4.3 推动农业的标准化发展

现代化电子商务发展中,对商品标准化的要求尤为突出,实现商品的标准化生产是适应市场的必然途径。而在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生产中不存在标准化的要求,大多数是自主生产,自产自销,并且产品收获呈现季度性。因此需要政府鼓励带动村民进行规划生产,并且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组织居民集体实践以增强其实施的积极性;摒弃传统的各村各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协作生产;明确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加强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保证外销产品的质量能够达标。

4.4 解决交通运输问题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变化促进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发达的物流配送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范围,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但是贫困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使其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规划意识,积极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加快道路建设;另外提供优越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专业化物流企业,通过帮助其规划合理的农产品流通路线,促进物流基地和农产品集贸市场等设施的建设;对于偏远地区,政府与企业合作设立储备点以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鼓励地区的待业居民投入到物流运输、农产品管理等工作中,提高其相关待遇,解决人员流失问题;引进物流企业,积极促进合作,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5 结束语

精准扶贫这一伟大工程建设对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人民的的总体幸福感。目前,十九大报告更是把扶贫工作当作专项内容论述,强调新时代下减贫脱贫的新思想、新路线。“真脱贫”和“脱真贫”的任务需要集中精力和智慧,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战略,把脱贫工作落实到真正的实践中去。“互联网+”这一新经济形态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扶贫形式,为脱贫工作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及能量,有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展开。

猜你喜欢

金寨县精准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安徽省教育厅到六安金寨县调研智慧学校建设
安徽省金寨县香炉尖-石家湾饰面用花岗岩矿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山区地区小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