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2018-04-03

关键词:倡议马克思一带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团委,辽宁 抚顺 113001)

当今世界,全球化在广度、深度、强度、密度这四个维度上推进,已形成强势语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改革开放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使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强设计和规划,并由此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程度虽然超越了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但是并不能掩盖其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规律。理论的产生总是源于现实问题的提出和对现实问题的回答。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又是满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需求,符合世界各国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战略选择。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对交往和交往方式问题的深刻阐述从洛克、孟德斯鸠就已开始。马克思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初步涉猎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成熟表达,对交往和交往关系进行了最深刻和最全面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交往理论。马克思强调交往与生产、社会发展、个人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交往主体来说,交往不仅限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还有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交往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契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交往的内涵包括生产、交换、消费、流通、世界贸易等范畴,生产力是交往产生的必需条件;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交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行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了能够生存,必须与他人合作,交往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有机变量。总而言之,马克思所说的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对话和协商及其相互作用。

(一)交往是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物的本质

作为人类历史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考察人类交往活动的切入点是人类的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生产实践把人从自然过程中提升出来进入到社会过程,是生产实践使人类具有有别于动物的决定性的创造力量。人类以丰富的社会实践形式来证明自身的存在,并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确立了唯物主义,此举超越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历史观,第一次揭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每个人都不是不与外界交往的单独个体,他或多或少都是隶属于某一种社会形式,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所以社会是由无数个独具特性的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总要存在某种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本身就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2]。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存在物,交往使人成为社会性的人。人需要通过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而与他人相互关联,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得以实现其价值,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互换活动才能确立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因此可以说,交往实践活动既证明了人的本质又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整合。

(二)交往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主要根源

资产阶级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后,以机器大生产与航海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和交往突破了一国的范围,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这一历史进程被资产阶级思想家觉察到了并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其中成果显著的是黑格尔。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阐述了对世界历史本身的哲学思考,认为每个民族都是一个个体,个体必须服从整体,民族历史汇合成世界历史是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他认为世界上各民族历史的交替运动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动因。他宣扬“欧洲中心论”,把欧洲特别是地中海地区看成“世界心脏”,认为“没有地中海,世界历史便无从设想了:那就好像罗马或者雅典没有了全市生活会集的市场一样”[3]。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等人的世界历史理论“合理内核”批判吸收的基础上,指出“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承认世界化潮流的存在,认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对于历史潮流的驱动力,马克思显然不认同黑格尔的所谓的精神和观念,而是从生产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及两者的矛盾运动角度来确证世界历史转变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1]68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普遍性,从而加速世界历史的发展。

(三)交往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批判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入口即现实的个人的交往活动出发,把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与人们的普遍交往结合起来,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交往形式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阐述。马克思认为,氏族和部落的瓦解是与生产力发展密不可分的,人们不满足于小范围的交往,希望获得更多的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工具,于是交往便会扩大到生产力水平更高的外部世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4],交往必须适应生产的要求,交往的形式又由生产所决定。一方面,人类的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而在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的交往是前提,离开现实的人,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就谈不上生产活动,“交往”涵盖了主体活动的一切范围。所以,交往成为生产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生产又决定了人与人交往的必然性,以及采取何种形式进行交往。由于人有语言,可以交流,于是互通有无的交换本性便显露无遗,可以交换的有可能是物品、也有可能是能力,于是交往便自发形成。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分工又给了劳动以无限的创造力,人们之间因分工能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马克思认为,交往作为生活实践的重要方面,世界历史的形成需要交往这个纽带把全球各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物质和精神交换交流的重要渠道。

(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高度,宏观把握交往在影响民族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出普遍的世界交往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顺应历史潮流的结论。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是十分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已经给出了答案,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变革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变革,世界之大可以容纳全球所有国家的发展,我们要把握世界变革大势,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5]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图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和最新路线图。它的提出,是基于中国作为世界整体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要想变得强韧起来,必须充分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使其服务于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形成友好和谐的外交关系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在国家交往、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地成为全球化浪潮中的勇敢“弄潮儿”,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更加深刻认识到参与新形势下的世界交往的意义所在。只有继续加快改革的步伐,深化开放的格局,实行更加务实的多边外交政策,倡导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中国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球形势瞬息万变、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这一极具时代价值和历史深意的伟大构想,既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又能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关系的友好相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一带一路”是我国打通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战略资源通道的进程,伴随这种地缘经济交往的扩大,一定会对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交融提供契机,有利于各国各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社会机构变迁和机制变革的历史过程,是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积累、传承、创新的结果。历史更迭,朝代更换,但人们在进行社会物质生产、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时,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都从茹毛饮血开始,也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抛弃前人的一切从头开始,那样的话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今天的文明社会,就是通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薪火相传,取长补短,不断超越,才达到现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状态。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贯穿欧亚大陆,为沿线国家和人民提供一个包容性的发展平台。各国人民在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下,不断加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人们要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变革交往形式,扩展交往渠道,打破地缘政治的障碍,推动和平交往的常态化,借助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优势,拉近处于两个端点的中国和欧洲的地缘关系,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可见,“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是符合世界各国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共同选择,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时代创新。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下“一带一路”的建设路径

马克思在阐述交往与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时就指出,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个民族国家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成为必然选择。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们国家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找到自己的适当而正确的定位。“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下,把扩大开放作为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强对外交往,与沿线国家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促进经济交往,建设经济融合的利益共同体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中贸易额连年递增,但对外贸易渠道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进出口额度仍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在货物贸易中,进口额中88%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从辽宁到广东沿海一线),尤其是集中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五省市[6]。而与我国西部相邻的中亚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市场潜力大。与中亚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经济贸易合作,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而作出的明智之举。“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够推动我国向西开放,充分发挥中亚国家在连接中国走向欧洲和西亚的桥梁纽带作用,使我国在经济交往上摆脱单一海上贸易渠道的束缚,在继续发挥比较成熟的海上渠道基础上,进一步打通陆路交通障碍,实现陆路通道的便利快捷。此外,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仅靠自己国家的资源储备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而中亚地区油气、水和煤炭储量丰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富足,被誉为“第二个中东”,而且中亚能源还处于初期的大规模开采阶段,能源发展潜力非常大,预计完全开采量将在世界总量的比重中占有一席之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们与中亚进行长期的能源合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一带一路”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倡议,但这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国家受益的倡议,而是沿线国家共同受益的倡议。我们要改变原有的贸易、资源、地缘因素导致的点状和块状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秉承合作发展的理念,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是为了实现扩大经济交往空间,扩展交往渠道,确保生产要素流通的目的。要通过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深度国际经济合作,奏响打造跨越国界的利益共同体的乐章,让这沿线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乃至全人类都互利共赢。

(二)建立政治互信,打造休戚与共的责任共同体

政治互信是政治交往中一个基本点,强调交往双方的相互信任。政治互信的建构,是国际社会国家间交往和建立长久外交关系的必不可少的理念支撑。政治互信建立的基础,是双方对于各自国家利益的一致认同。具备共同国家利益的双方,会肩负共同责任并就相关问题达成某些协议和采取一致行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得到周边沿线国家的欢迎和积极回应,同时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理解期待固然是主旋律,却也混杂着不和谐的音符。“一带一路”倡议要取得成功,丝路沿线国家的认可和配合固然重要,破除区域外大国的阻挠或反对也不可忽视,因而政治互信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我国一直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的延续,反映了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建立政治互信寻求共同发展的意愿,体现了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失衡的局面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7]德国IKB工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劳斯·鲍克尼希特指出:“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显著,已经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8]在面对重大国际问题时,中国的立场是明确的。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丝路基金”已经投入运营,倡导创立的“亚投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提供资金,这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鲜血液。中国以经济平稳高速发展的经济引擎之力,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为欧亚国家带来一个历史性机遇期。将中国的产业优势辐射到古丝绸之路的中亚国家,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亚洲经济圈打下了坚实的跨地域基础。采取这些促进政治互信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带动沿线发展中国家,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一员的责任感和大国风范。中国将以坦诚合作赢取政治互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判断和立场,那就是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愿意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三)加强文化交流,建设包容和谐的命运共同体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在塑造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程度的高低、社会形态的递进,都与文化交往活动的频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性,文化交往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精神力量。从历史上看,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亚、非、欧的通道,铺就的是各国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融合之路,反映的是当时沿线各国之间频繁的商贸往来与人文交流,堪称人类文明交融最好的历史见证。今天,我们以民心相通为基础开拓的“一带一路”,更是要重振和发挥丝绸之路文化带的枢纽作用,以文化交往促进沿线各国互利合作,共同打造包容和谐的命运共同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实现民心相通,首要而有效的手段就是文化交流。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人文沟通的春风化雨下,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相得益彰,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误读与猜疑大幅减少,合作共赢的构想逐渐走进民众心中。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和旅游部原部长苏尔丹拉耶夫认为,没有人文合作的发展,很难实现经济合作的进步,希望通过人文桥梁,促进丝绸之路国家间合作的复兴[9]。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的包容性是经济交往与合作、政治交往与沟通的前提和基础,“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体现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人与人的交往追求和谐的最高价值,国与国的交流追求利益共同点的实现。在文化交往中,人类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能够实现能力的提升和发挥,能够实现自我与发展需要的众多力量之间的相互交换、占有与利用,能够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确保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建设命运共同体,就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交往,促进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深入合作,以合作促互信、以互信促合作,摒弃“零和”思维,共享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最终实现各方同呼吸共命运。

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铺就了今天多元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坦途;悠悠驼铃的古代丝绸之路,承载着沿途各国的千年交往和商贸往来。今天,一个更加包容、合作和共赢的“一带一路”,正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徐徐展现。我们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与沿线国家共同努力,携手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3]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13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

[5]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光明日报,2017-05-15(3).

[6]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9.

[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66.

[9]卢丽刚,魏美玉.中国梦视阈下的“一带一路”战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5(6):133-137.

猜你喜欢

倡议马克思一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