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的协同发展

2018-04-03杨清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科群海洋协同

杨清华, 许 仪

(1. 中山大学, 广东 广州 510275; 2. 中山大学 发展规划办公室, 广东 广州 510275)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对于高校而言,并不仅仅指高校内某一部分组织和团队与外部的协同,高校组织内部的大协同才是“高校协同创新”的基础和根本[1]。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和引领,科研平台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因此,如何推进学科和科研平台,尤其是优势学科群、以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大科研平台建设在高校内部的协同并保持良性发展,借此提升学校整体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值得每所高校思考的重要问题。

1 大学优势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的关系

优势学科群是为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而建立的,是若干优势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或重大的科研项目紧密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2];大科研平台则指面向某一共同的科学前沿问题、关键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资源优化配置构建而成的全链条实体科研机构。

一方面,优势学科群以学校优势和特色学科为核心、聚集多学科力量,为大科研平台提供源源不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现实问题,汇聚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以其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原始创新支撑大科研平台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大科研平台作为集聚多学科围绕共同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的实体机构,除为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能对促进优势学科群融合发展起到凝神聚力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益。优势学科群建设是大科研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大科研平台是优势学科群建设的基石[3]。优势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不断交叉融合,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2 优势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类对海洋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海洋领域的研究已不仅涉及自然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更涉及到了工学、医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海洋科学的发展已经与13类学科交织成众多的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4];世界各国也普遍认识到,海洋将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成为沿海各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海洋在政治、经济、战略等方面的特殊地位,世界各国对海洋权益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是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虽然中华民族曾创造过灿烂的海洋业绩,但海洋强国意识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策更使我国失去了开拓海洋事业、发展海洋科技的许多宝贵时机,致使我国的海洋开发和保护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突出表现为海洋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海洋开发技术和装备比较落后、海洋工程起步晚且起点较低、许多海洋开发领域尚处在粗放型阶段、海洋管理体制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海洋局势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发表了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在2013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具有重大的意义。广东省毗邻南海,是我国第一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经济大省,国家作出一系列涉及海洋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获批,为广东省海洋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带来了机遇。广东省以此为契机,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率先在全国建成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明确要立足“海”实际、做足“海”文章,以建设海洋强省为引领,加快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海洋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海洋事业,必须首先大力发展海洋教育,特别是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出高新科技成果的海洋高等教育[5]。我校作为广东省高等教育的领跑者,已形成了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五校园”的发展格局、学科门类覆盖面广、研究生教育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在18个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中,与海洋研究密切相关的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化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等均有入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总体上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基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广东省的海洋强省战略、海洋教育事业的特点以及学校区位特点和现有办学基础,2015年以来,我校选择以海洋为切入点,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以服务国家南海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为目标,以建设涵盖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和海洋人文社科完整齐全的海洋学科群为重心,以南海研究院这一大科研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开展优势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协同建设,以期有助于完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传承创新海洋文化、增强海洋工程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整体提升我国海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

3 海洋学科群与南海研究院大科研平台的协同策略

3.1 以优势学科为核心构建学科群,促进多学科融合

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与教育基础等的差异,不同区域、高校或研究机构在海洋学科建设方面会呈现一定的特殊性[4]。我校的海洋学科群建设选择围绕国家南海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合其在海洋、生态、地质、大气、资源、考古,以及管理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联合本校其他众多学科,加强对南海的综合研究。目前,我校珠海校区已涵盖了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地貌、地球物理、海底矿产能源、海洋大气、深海技术与装备、海洋资源探测与开发、国际关系等学科方向,初步构建起海洋学科群;广州校区和深圳校区也在陆续参与到海洋学科群的建设。

3.2 以大科研平台为资源载体,促进学科群实力提升

大学办学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大学会把资源聚焦在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群上,营造更好的学科生态[6-7]。我校以新成立的大科研平台——南海研究院为依托,整合校内分散在各学科的海洋研究力量,集聚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智库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创新基地,并将大量资源投放到南海研究院,使南海研究院成为资源载体,借此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和界限,一方面促进学科间、院系间、实验室间、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间、学校与社会、企业间的有效互动,满足海洋研究的多学科要求,实现南海研究的前沿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实现各院系、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仪器设备、科技资源等教育科研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既使学校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得到巩固和加强,又带动了学科群内其他学科的发展。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群,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8]。

3.3 坚持动态调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群

学科群构建是动态发展的,学科群发展需要动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办学条件和水平的变化、办学目标的调整,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从环境中汲取足够的支撑其良性发展的资源[9]。我校在海洋学科群构建过程中,多次邀请各院系负责人、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以及国内外海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听取对海洋学科群、南海研究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专门召开建设方案论证会,重点从研究院与学科群的目标定位、建设内容、建设规划、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论证,并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进行完善,力求使学科群能更好地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研究和服务。

4 海洋学科群与南海研究院协同发展的经验

4.1 加强科学问题的凝练与协同

对于大科研平台,科学问题的凝练是其建设的最重要环节,是其开展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对于学科群,科学问题则是整个学科群发展的引领,是学科群各学科有机联系的基础框架[10]。一方面,针对海洋研究的多学科特点和南海问题的跨学科特征,我校成立了南海研究院,该研究院是校级实体跨学科研究机构,汇集海洋学科群的组成院系、各级各类相关科研平台和基地,可有效统筹和协调各方关系、有利于获取各方建设目标的结合点,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实现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的协同发展,不但满足了海洋研究的多学科要求,还有利于实现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相互结合,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海洋学科群的生命力,我校鼓励和引导学校各学科及所在院系,在自身发展与支撑海洋学科群建设的结合方面,积极挖掘潜力、寻找结合点,争取实现学科发展与学科群及大科研平台共同发展的多赢目标。

4.2 加强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协同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职能分立、考核评估乏力、过程管理滞后等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着革新再造的迫切需求[11]。因此,《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列为5项改革任务之一,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包括科研体制机制在内的改革。我校以大海洋学科群和南海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借鉴国家“两弹一星”、航天计划等成功经验,以及美国国防领域PPBE(规划—项目—预算—执行)管理模式,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提出“PPB-E-P”科研管理模式,即项目管理与执行跟踪一体化机制、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以期实现学科和科研整体功能的协同效应,促进学校学科和科研水平的健康快速提升。

4.3 加强学科与科研投入的协同

长期以来,我国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作为2个独立系列进行管理和投入,容易产生投入重复和碎片化、管理条块分割,以及成果的“多头交账”等问题。建设跨学科或依托学科群发展的大科研平台,强调的是学科之间的协同与联合。我校坚持以南海研究院作为资源载体,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统筹学校获得的各级各类资源,将资源更多地通过科研部门集中投入到南海研究院,以倒逼相关学科和院系充分挖掘本学科与海洋研究的结合点,激发学科潜力、争取发展资源,有效地推进了海洋学科群的建设,促进了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

5 加强海洋学科群与南海研究院协同发展的建议

5.1 进一步建立健全沟通的长效机制

由于组成学科群的学科众多,其现有基础、学科定位以及目标等与学科群的发展目标难免存在一定的差异,构成大科研平台的各级各类实验室、科技平台、创新基地、研究基础的目标定位也与大平台的建设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之间就科学问题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学术与应用之争。因此需进一步建立健全沟通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合作和研讨氛围。具体而言,一是校院定期对接,学校定期召开见面会,与海洋学科群各组成学科、南海研究院各组成平台基地对接,以便全面了解其建设进展,以及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二是职能部门政策和业务宣讲,规划、学科、科研、人事、财务、外事、设备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科和平台建设所需了解的国家、省市

以及学校等各级各类政策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通过网络、培训会等进行及时广泛的推送和宣讲;三是多渠道加强内部沟通,以网络平台、电话、午餐会等多种方式保障学科群和研究院成员的日常顺畅沟通,并定期组织各成员梳理和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从整个学科群进行凝练和提出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寻求最佳结合点,以实现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水平的同步提高。

5.2 进一步抓紧“PPB-E-P”科研管理机制的落实

我校提出的“PPB-E-P”科研管理机制兼具科学性和创新性,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将难以收到实效。因此,建议加强“PPB-E-P”的落实和执行,尤其是“执行跟踪一体化机制”和“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 2个阶段。一方面,加强“执行跟踪一体化机制”,可使学校通过切实了解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和存在问题,确定未来的应对策略和改善措施,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可强化规划制定、项目和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全过程管控,切实提高研究计划的执行效率和科研资金的使用绩效。

[1] 罗占收, 邵莹, 吴勉华.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平台开放运行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7(4):36-41.

[2] 何刚. 简论高校学科群的协同效应[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2-34.

[3] 金立波, 黄海, 尹海燕, 等.高等院校科研平台承载作用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8):112-116.

[4] 苟朝霞,刘小明. 海洋交叉类学科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4,33(11):103-105.

[5] 管华诗. 适应时代要求 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1(增刊1):17-18.

[6] 胡仁东. 论大学优势学科群的内涵、特点及构建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8):50-53.

[7] 周进. 基础 速度 优势:我国若干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学科发展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增刊2):47-51.

[8] 项延训, 马桂敏. 对学科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41-43.

[9] 向兴华, 杜娟, 朱永东. 学科综合化背景下学科群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1(2):80-84.

[10] 王青峰, 王敏, 杨瑞春, 等. 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群建设思路探讨:以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30(10):27-29.

[11] 郑爱平, 张栋梁. 基于流程再造的高校科研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6(8):140-145.

猜你喜欢

学科群海洋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复杂系统视角下学科群的生成逻辑、演化路径及推进策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论学科群的刀背结构与效应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浅谈高校学科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