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农村建设问题探析

2018-04-03□陈

山西农经 2018年15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农民农业

□陈 新 刘 婷

(西安财经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

改革开放40 a以来,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3.4元、133.6元,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6万元、1.24万元。可以看到,从1978—2016年,我国农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依旧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在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31万元、1.01万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6年的32.2%。农村收入也从最初的依靠农业收入转变为多形式、多渠道的兼职性收入的形式。建设新农村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全民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新农村建设在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早,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已经开辟了“新型农村道路”,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态宜居生活环境、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等。日本是较早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国家之一,形成完整的体系,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其中,乡村旅游便是日本乡村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主要有农村自然风光的旅游模式、乡村风俗文化的体验模式、农业观光模式和城乡迁移的探亲模式等。我国在2005年提出建设新农村,经过了十几年的推进,成果并不显著,主要在于我国存在地缘广阔、各地情况复杂多变、人口众多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空心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闲置问题不断出现;并且,伴随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将会出现更多的闲置人口,这将为我国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影响[1-2]。

2 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第一,实施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业土地加快流转速度,尽快实现“三权分离”,让“家户型”农耕经济退出舞台,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加速现代农业的形成。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新产业能够舒缓农村大量的闲置剩余劳动力,就近资源合理配置。

第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创收增收。目前农村呈现农村空心化、务农老龄化、农户兼收化,农民增收困难,症结在于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严重脱节,使农村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需拓展产业链,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农民创收增收。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展增收渠道”。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来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国外乡村建设的模式和发展思路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①重视统一规划及政策扶持。从发达国家的成功发展模式不难看出,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扶持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要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划,因地制宜并定期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验收评估,政府在建设过程中要起监督作用。②强调以人为本,保护生态。在尊重当地特色的情况下,为其量身打造适宜的新农村。③发展特色产业、多元化产业。

3 结束语

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繁华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其直接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差、就业机会少,这凸显了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对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深化农村改革,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保障。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