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述评
2018-04-03刘鑫鑫
惠 宁,刘鑫鑫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 710127)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新常态。我国政府更加注重创新,随之而来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更是把创新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国务院《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构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要形成若干个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有效实现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梳理深入研究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相关文献,以期为新常态下国家“互联网+”战略和全面创新改革战略的有效实施和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的研究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
Luis Andres等收集各国互联网相关数据,并将其分为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两个类别进行比较分析,应用“S”曲线模型得出两类国家各自的发展规律。[1]Sangmoon Kim通过分析1994—2007年的数据,也验证了互联网发展过程符合“S”曲线模型。[2]Vicente分析了欧盟27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发现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荷兰的互联网扩散程度相当高,而希腊和保加利亚则十分落后。[3]钟瑛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划分成四个主要阶段,客观地分析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并从媒体网站的回归、电信运营商的转型、门户网站的竞争、垂直网站的定位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我国互联网的竞争格局。[4]崔柏对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5]。
(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知识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工资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6][7]。俞立平等的研究认为文化程度、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8]金兼斌和吴科特对互联网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互联网扩散的早期阶段,经济因素显著影响了互联网的扩散,随着互联网扩散过程的发展,消费结构、生活方式等也对互联网的扩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9]Chinn认为经济、人口、电信基础设施、电信价格及规制政策会对互联网产生影响[10]。Golan发现宗教构成与互联网扩散速度是相关的,其中基督教徒较多的国家互联网扩散速度较快,而伊斯兰教徒较多的国家则较慢。[11]
(三)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关于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静态比较。刘文新等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最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差。[12]邱娟等认为互联网省际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域集中性,同时,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13]二是关于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比较。刘桂芳分析发现,中国互联网的空间分布呈阶梯状,在区域内互联网增长方面,东部最快,西部最慢。[14]汪明峰和邱娟指出东、中、西三大区域互联网用户增长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俱乐部收敛趋势,收敛速度则表现为东部慢于中部,中部慢于西部。[15]金春枝和李伦研究表明:我国东中西部、省份和城乡之间互联网使用者规模和普及率均存在着差异。[16]
(四)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互联网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直接效应。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实证研究层面,理论研究则较少。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多文献肯定了互联网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影响,认为互联网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或生产率水平提高。[17][18]也有学者基于理论层面探讨了互联网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指出互联网能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金融发展。[19]在实证研究方面,较多学者得出了互联网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20][21]然而也有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孙中伟等研究发现,省际互联网因素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并不明显[22],AlexandreRepkine也指出在比较贫穷的国家,ICT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相当有限[23];二是关于互联网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间接效应,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少见,且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发展对贸易影响的探讨[24][25],进而通过贸易中介,间接反映互联网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五)“互联网+”的研究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乃至未来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而关于“互联网+”的相关研究更是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探讨[19][26],主要涉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风险揭示、溢出效应等问题的探讨;二是对互联网+农业的研究[27][28],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互联网农业的相关理论、实践与政策等方面内容;三是对互联网+制造业的分析[29][30],这方面的研究也多以理论探讨为主,侧重于解决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四是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例如,赵振、郝身永等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作用机理、竞争优势构建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31][32];五是也有学者对互联网+其他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王重鸣和吴挺对互联网+创业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33]。柳洲探讨了产业集群互联网化的升级路径问题,指出互联网化升级路径是“融合—改造—创新”的渐进路径,主要模式包括电商驱动型和工业4.0驱动型[34]。黄芙蓉对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模式创新、产业生态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35]。不难发现,关于“互联网+”的相关研究已涉及较多领域,但相关研究仍主要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
二、区域、企业及高校与研究机构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
(一)区域创新绩效的研究
区域创新绩效或效率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的测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区域创新绩效的指标体系设计、测度方法、区域差异、变动趋势等内容的探讨[36][37],均得出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水平相对低下、存在明显差异和显著收敛趋势的结论;二是对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的探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代表性的研究有:创新环境质量、区域协作水平、区域市场化程度、劳动者素质、产业集群环境、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产业结构、地理邻近[38][39][40]。也有学者对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因素做了较为系统的探索[41]。通过上述学者研究可知,区域创新绩效的改善是受到外资、贸易、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变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要提升区域创新绩效,要系统考虑诸多创新要素,但当前尚未有研究涉及互联网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二)区域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
区域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区域企业创新绩效的测算对象主要聚集于高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官建成和陈凯华对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42][44],张江雪和朱磊对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43][45]。上述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创新绩效水平还比较低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增长空间巨大。关于区域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也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典型的研究有:成力为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金融支持水平、出口贸易对内资企业创新活动的长期技术进步率都具有显著正影响。[44]冯宗宪等研究发现,政府投入与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之间呈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市场化程度对创新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5]顾群和翟淑萍基于融资约束指数考察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并发现,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代理成本及其负面影响。[46]肖仁桥等研究表明,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等对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作用明显,政府支持、金融环境等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有显著的影响。[47]
(三)区域高校创新绩效的研究
区域高校创新绩效测度是近年来关于创新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外学者较早从不同角度对各个国家的高校创新绩效进行测度。Abbott等人对澳大利亚31所高校的技术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48],Aleksandra Parteka对欧洲7个国家266所公立高校2001—2005年期间的科研绩效进行研究[49]。国内也有较多学者对高校创新绩效进行的测度研究,吴洁等以全国30个省市高校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校知识创新效率问题。[50]李瑛对我国1995年到2008年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51]。也有少部分学者对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林德珊和吕建秋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人才资源是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52]以上研究表明,信息化水平、政府行为以及研发机构数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增长作用不显著,而研发项目数的增长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产生反作用。
(四)区域研究与开发机构创新绩效的研究
当前,关于区域研究与开发机构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并不多,且主要聚集于对其绩效水平的测算。国外研究方面,HauserJ.和KatzMetrics建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发机绩效进行测算[53]。国内研究方面,杨传喜和张俊飚运用Malmquist-DEA指数方法测度了2000—2007年湖北省8个地市、7个行业、4个隶属部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资源配置中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总效率[54]。陈关聚和安立仁采用随机前沿技术研究了27省市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绩效,对2006—2012年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发现:外资企业创新绩效区域间分化明显,没有呈现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特征,各地区创新投入要素对创新产出的贡献差异较大,外部因素对绩效的影响也表现出区域差异。[55]
三、互联网、信息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当前,几乎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也鲜有文献涉及互联网与区域创新的关系探讨。MariolKafours等利用C-D函数的框架和计量分析的方法,证明了互联网可以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56]相关研究主要聚集以下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创新的研究
在互联网创新方面,从理论上分析互联网前向预警和后向平缓经济、金融波动的作用,运用AHP法分别建立互联网创新波动、宏观与外部经济波动、金融市场波动三个指数,通过2006年至2014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研究发现,互联网作为创新最为活跃的现代服务业,可以前向预警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波动,后向平缓波动冲击,同时能够在经济增长出现波动的同时,使就业和消费价格维持在合理的水平。[57]价值网络的扩展与创新源正在不断深化,系统嵌合与同步同频是创新网络协同发展的关键。[58]在互联网产业创新方面,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析企业的创新环境特点及创新实践,深入探讨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机制与创新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59]建立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的五要素结构模型: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五种要素构成。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是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运行的动力,创新活动组织机制是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行为主体协同机制和创新成果扩散机制是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60]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技术创新问题也是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见。陈悦借鉴英美E—科学与CDI创造的关于网络环境下推进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一体化的新鲜经验,深化和拓宽目前国家及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考虑到“知识发现对创新系统的支持”“知识源公开和计算思维对知识发现的支持”,以及“技术创新对知识发现的需求”三个方面,将“国家/区域创新体系”改革重建为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区域“发现—创新”体系。[61]杜晓静指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由相互协同的核心系统和外围系统构成。外围系统包括创新环境系统、政策支持系统、技术支撑系统等子系统,核心系统包括战略定位系统、创新网络系统、价值创造系统、创新激励系统、价值实现系统和控制反馈系统等子系统。[62]胡刃锋和刘国亮认为,隐性知识共享内容、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行为。[63]
(三)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
当前,鲜有研究直接涉及到互联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但有关于信息化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基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工艺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学者们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随着信息化资本的增加而增加,信息化能减低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过程中通讯和协调的成本,降低研发过程的不确定性,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64]高巍和毕克新也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工艺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二者相互影响,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65]二是关于信息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信息化不仅对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还通过信息能力对创新存在间接影响。[66]董祺基于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客观统计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信息化投入正向促进了企业创新成果增长,但研发投入和企业信息化之间并不存在预期的协同效应,而是存在负的交互效应。[67]以上研究表明,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活动发展的新动力源泉。
四、关于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研究的几点启示
基于上述文献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已有较多研究基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发展或技术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但关于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绩效关联性问题的研究还极为少见,且已有研究多聚焦于理论层面,经验研究偏少。在新常态下区域创新能力不足和互联网发展水平不高的现实困境下,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有效实现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那么,互联网发展是否影响了区域创新绩效,线性效应抑或非线性效应?这种影响效应的时空差异、演进轨迹是什么?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不同阶段、不同创新主体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效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互联网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其最优区间是什么?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机理和动力机制是什么?现有研究对这些问题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回答,需要在以下方面深入挖掘:
(一)需要深入研究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虽有部分研究涉及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仍主要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而关于信息化对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虽有一定的经验研究成果,但大多基于微观层面的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缺乏对全国不同区域或行业企业的代表性,所抽样的企业也以中小企业或高科技行业居多,样本存在局限,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信息化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另外,前期实证研究多采用在同一个时间点的时间横截面数据,难以验证和推断信息化建设对创新水平增长的持续影响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关于互联网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进一步为“互联网+”战略和全面创新改革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二)探讨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效应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
现有关于互联网的实证研究主要聚集于互联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且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数量角度来探讨互联网的经济增长效应,但这方面的研究结论还存在一定争议,而对互联网发展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则鲜有研究涉及。探讨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活动质量的关系性,一方面,能间接回答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另一方面,可较为系统全面地揭示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一方面能基于数量视角,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投入的影响是挤出效应抑或挤入效应,对区域创新产出又有何影响,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揭示其“数量特征”;另一方面又可基于质量视角,分别探讨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静态绩效和动态绩效的影响,旨在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揭示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创新效应的质量特征、差异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三)需要研究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异质效应
从内部异质性和外部异质性两个维度揭示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异质效应,其中内部异质效应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有何种影响,即其对区域创新开发绩效和区域创新转化绩效分别有着何种影响。二是在区域创新活动的不同主体中,互联网发展对高校、企业和研发机构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又表现出何种不同。外部异质效应则基于新常态下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水平、政策环境等某些特定情境,考察互联网发展是否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异质影响。上述问题的研究对新常态下区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提升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也能为区域更有针对性地实施“互联网+”创新战略有着重要参考。
(四)需要揭示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非线性效应
正如众多学者对互联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发现,互联网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何种互联网发展水平才最有利于经济增长呢?同理,互联网如果对区域创新绩效有影响,何种互联网发展水平最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呢?揭示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非线性效应,一是在未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考察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规律,并求得“最优互联网发展水平区间”;二是在考虑经济发展、外资、贸易、政府行为等因素的约束下,探索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非线性规律,揭示在不同外部因素约束下的“最优互联网发展水平”。在上述基础上,对照不同区域互联网发展实际,可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发展的“互联网+”战略和发展路径。
(五)需要论证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和动力机制
较多相关理论研究虽肯定了互联网发展对创新活动影响的重要作用,但互联网发展为何会促进技术创新?其影响机理如何?互联网发展如何促进技术创新?其动力机制如何?几乎未对上述问题进行过系统研究。鉴于此,互联网影响区域创新活动的本质,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探索如何较为系统全面地解释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机理,回答互联网为什么会影响区域创新绩效;二是探讨多层次性构建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活动影响的动力机制模型,阐释互联网发展如何影响区域创新绩效,并针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实际和特殊环境,科学合理地进行动力机制模型优化和模拟,进而丰富相关理论研究。
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战略和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下,研究互联网发展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一是为新常态下通过实施“互联网”+战略与全面创新改革战略的有效融合来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区域如何平衡和组织各类创新资源,有效发挥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与研发投资等创新资源的协同效应提供实施路径;三是为不同省份如何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技术能力、市场环境等因素,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互联网+”战略和创新改革战略提供策略支撑;四是为高校、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政策启迪;五是从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活动的融合角度,为相关产业管理部门着手解决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提供政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Luis Andres, David Cuberes, MameDiouf, Tomas Serebrisky. The diffusion of the Internet:A cross-country analysis[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0,34(5).
[2] Sangmoon Kim. The diffusion of the Internet: Trend and cause[J].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11,40(2).
[3] Vicente M R, Lopez A J. Assessing the regional digital divide across the European Union-27 [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1,35(3).
[4] 钟瑛.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竞争格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
[5] 崔柏.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1).
[6] 胡鞍钢,周绍杰.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7] Li R, Shiu A. Internet diffusion in China:A dynamic panel data analysis[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12,36(10-11).
[8] 俞立平,周曙东,钟钰.基于PANEL DATA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5).
[9] 金兼斌,吴科特.我国互联网扩散之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探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0] Chinn MD, Fairlie RW.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Global Digital Divide: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Penetration[J].Oxford Economic Papers. 2007,59(1).
[11] GolanG J, Stettner U. From Theology to Technology: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et Diffusion[J].Journal of Website Promotion,2008,(2).
[12] 刘文新,张平宇.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3,(4).
[13] 邱娟,汪明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4).
[14] 刘桂芳.中国互联网区域差异的时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4).
[15] 汪明峰,邱娟.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的省际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J].地理科学,2011,(1).
[16] 金春枝,李伦.我国互联网数字鸿沟空间分异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6,(8).
[17] Douglas Cumming, Sofia Jordan. The Interne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 Acad ManageProc,2007,(1).
[18] 戴德宝,范体军,刘小涛.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互动效能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8).
[19]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0] Changkyu Choi, MyungHoon Yi.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Panel Data[J].Economics Letters,2009,105(1).
[21] 刘宇.互联网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2).
[22] 孙中伟,张兵,王杨,牛建强.互联网资源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3).
[23] AlexandreRepkine.ICT Penetration and Aggregate Production Efficiency:Empirical Evidence for a Cross-Section of Fifty Countries[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al Sciences,2008,(3).
[24] Freund C, Weinhold D.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62(1).
[25] 施炳展.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16,(5).
[26] 沈悦,郭品.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J].金融研究,2015,(3).
[27] 万宝瑞.我国农村又将面临一次重大变革——“互联网+ 三农”调研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5,(8).
[28] 赵芝俊,陈耀.互联网+农业:理论、实践与政策——2015年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年会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15,(11).
[29] 童有好.我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5,(8).
[30] 秦业,张群,杜娟.“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绿色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5,(8).
[31] 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
[32] 郝身永.“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多重竞争优势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9).
[22] 王重鸣,吴挺.互联网情境下的创业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34] 柳洲.“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8).
[35] 黄芙蓉.“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模式创新[J].统计与决策,2015,(24).
[36] 师萍,宋文飞,韩先锋,张炳南.我国区域研发技术效率的空间相关性与收敛性分析[J].管理学报,2011,(7).
[37] 颜莉.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5).
[38] 党文娟,张宗益,康继军.创新环境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8,(3).
[39]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9).
[40] 李琳,王晓峰.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对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11).
[41] 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管理世界, 2007,(12).
[42] 官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
[43] 张江雪,朱磊.基于绿色增长的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
[44] 成立为,孙玮,王九云.引资动机、外资特征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0,(7).
[45] 冯宗宪,王青,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
[46] 顾群,翟淑萍.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企业创新效率——来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5).
[47] 肖仁桥,钱丽,陈忠卫.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2012,(5).
[48] Abbott M, Doucouliagos C. The efficiency of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3,22(1).
[49] Aleksandra Parteka,Joanna Wolszczak-Derlacz.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Cross-europeanevidencebased on bootstrapped Malmquist indices[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3,40(1).
[50] 吴洁,张运华,施琴芬.高校知识创新效率研究——以专利申请为例[J].预测,2008,(6).
[51] 李瑛,崔宇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基于超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52] 林德珊,吕建秋.DEMATEL方法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4,(17).
[53] Hauser,J.,KatzMetrics.You are what you measur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16(5).
[54] 杨传喜,张俊飚.湖北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非参数测度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2).
[55] 陈关聚,安立仁.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1).
[56] Mariol.Kafouros.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R&D efficiency:theoryandevidence[J]. Technovation.2006,26(7).
[57] 白骏骄,李芮.互联网创新对宏观经济及金融波动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9).
[58] 孙耀吾,翟翌,顾荃文.服务主导逻辑下移动互联网创新网络主体耦合共轭与价值创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10).
[59] 张娜娜,付清芬,王砚羽,谢伟.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协同机制及关键成功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
[60] 罗文.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61] 陈悦,刘则渊,苏立新.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区域“发现—创新”体系的理论构建[J].科学学研究,2014,(2).
[62] 杜晓静,耿亚青,沈占波.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背景、特点和组成系统[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
[63] 胡刃锋,刘国亮.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7).
[64] 毕克新,马慧子,黄平.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工艺创新互动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0).
[65] 高巍,毕克新.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工艺创新能力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8).
[66] 惠宁,刘鑫鑫.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67] 董祺.中国企业信息化创新之路有多远?——基于电子信息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