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政治的坚定置于理论的清醒之上*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功能、现实挑战及应对之道
2018-04-03郑安定
刘 涵,郑安定
(1.天津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4;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天津 300222)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我国高校建设的根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奇迹”的诞生奠定了雄厚智力基础。但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一种号召中国与世界“并轨”的杂音开始出现、泛起。这种思潮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就是主张弱化党对高校的领导,淡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消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而最终向西方“看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对上述错误思潮的有力回击。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为我们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新形势下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它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的重要任务。如果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铸魂育才的重大责任的话,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在铸魂育才过程中起着主渠道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重要
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高校培养的人才只有相信党、听党的话、坚定跟党走,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换言之,高校培养的“人”只有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成为“才”。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或者站错了立场的人,即使拥有再高深的知识、再聪慧的头脑,也不可能成为“人才”,而只能成为“庸才”“蠢材”“危才”。“庸才”“蠢材”“危才”不仅无助于社会进步,有时甚至会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可以说,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学子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若这个前提失守,那么高校的工作就是失败的。
政治立场是一种价值偏好,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领域中的体现,它是立足于一定的阶级、阶层,反映其利益需求的政治立足点和出发点。如同每一个人皆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样,每一个人也拥有政治立场。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政治立场的人,只有丧失政治立场的人;丧失政治立场的人本质上是处于利己主义立场中的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培养的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
就政治立场确立的心理机制而言,政治立场的确立大致有三种途径。
第一,因迷信、盲从而选择政治立场,如“文革”中的许多人对政治领袖的盲目崇拜、狂热追捧。这些人由于陷入了政治狂热其政治立场显得极其“坚定”,但由于是未经思考的盲从,陷入狂热中的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历史已经证明,因迷信、盲从带来的政治狂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由于政治立场的确立是基于盲从,这种看似“坚定”的政治立场其实很不稳固。一旦政治狂热消退和冷却,一旦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这种貌似坚定的政治立场马上会陷入到自我怀疑、自暴自弃的窘境,进而最终转向敌对立场。君不见,“文革”之后,借反思“文革”之名而否定毛泽东、否定中国共产党党史的人许多都是“文革”中深陷迷信和盲从的深渊而在“文革”中摇旗呐喊、冲锋陷阵的人。
第二,因政治野心而突出政治立场,如“文革”中的林彪、江青之流。林彪、江青之流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野心而突出政治立场,利用政治立场问题给别人扣帽子、打棍子,进而清除异己。这些人的政治立场同样看似“坚定”,但这种政治立场中包裹着的却是个人私货。一旦野心败露,其内核——极端利己主义就会赤裸裸地显露出来。因政治野心而突出的政治立场不是我们党的人民立场,它同样会给党的事业带来巨大灾难。“文革”因林彪、江青之流的推波助澜,其烈度、强度、破坏程度都极大加深了。
第三,因理性思考而坚定政治立场,如近代的革命先烈李大钊、蔡和森;当代的优秀共产党员牛玉儒、方永刚等人。这些英烈和模范之所以能够大义凛然、慷慨赴死,之所以能够廉洁奉公、舍己奉献是因为他们通过学习、鉴别之后,确立了科学的信仰。他们始终不渝地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拨开重重历史迷雾,开启民族复兴的征程。这种坚如磐石的信念源自于清醒的理论认知。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9只有用理论武装起来的头脑才能造就坚定的政治信仰,只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战胜真枪实弹或糖衣炮弹的攻击,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9-10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主义、理论极其庞杂,为何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人民”才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央?才开始追求自己的解放事业?才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彻底颠覆了以往视“人民”为草芥的历史观,将“人民”从历史的角落里解放了出来,科学地揭示了“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唯物史观是彻底的科学,所以马克思主义抓住了大众的头脑;因为马克思主义说服了大众,所以社会主义由滥觞于西欧一隅的小小思潮成为磅礴于世界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西方到东方的发展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无法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离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谈论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在理论上清醒,在思想上明白,他们才会接受理论、拥护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当成信仰。只有理论成了信仰,政治上才会坚定,行动上才会自觉。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困难
大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块极其重要的阵地,这块阵地的牢固程度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功推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学科建设到课程设置再到队伍建设都有了整体的飞跃。但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与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差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还有待提高和加强。当下,世情、国情、党情、校情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世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潮。资本主义借助其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其发展模式。当下,占全球人口65%的国家都选择了西式发展道路;在人口过亿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中国外,其余8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尼、菲律宾、尼日利亚、墨西哥、巴西)都施行了西式多党竞争、三权分立制度。虽然选择西式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治理绩效并不理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斐然,但西方资本主义的话语霸权依然占据优势。域外层出不穷的“颜色革命”,国内对“普世价值”的争论都说明世界社会主义在短时间内很难复兴。在两制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重新确认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对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新的说明,对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做出新的认识,进而为思想政治教学奠定科学的基础理论成为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巨大难题。这一基础理论难题不攻克,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将大打折扣。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为发展生产力,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其中生产关系领域最重要的变化是由以单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共存的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经历上述变革,中国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与此相关的是,所有制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的分化,利益分化必然带来思想、价值观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强调的竞争及利益导向原则容易向社会其它领域渗透,滋生“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这些事实折射到高校内就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个体本位、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凸显,追求个体利益、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成为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主体被客体化、整体化的状态,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但在这个转变过程,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也逐步显现。他们比以往更看重自我设计和个人奋斗。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更容易把满足个人要求与实现个人理想放在较高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在道德行为选择和利益取舍的场合,一些大学生更注重物质利益而忽视远大理想,以利益化原则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生活。价值观的非统一性及多元化使得以鼓励树立远大理想,恪守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充满灌输色彩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遇到了巨大挑战。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为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党组织开始向各个阶层开启大门,党员人数迅速增加。当下,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了一个超大规模的政治组织。截止到201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达到近九千万,超过德国的总人口。若党员组成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按人口统计排名应是第16位。这样一个巨型政治组织给党的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部分党员受市场经济负性因素影响滋生“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一些地方和基层党组织出现整体性溃败和坍塌。这些现象的出现极大影响了党的形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带来了巨大冲击。现在,有些年轻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不坚定,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后有什么歧见,而是由于对某些乱象的不满连带引起的反应。如何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上述问题,如何坚定他们对党的信心和信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解答的难题。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校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互联网、新媒体出现前,一堵围墙基本可以将学生与外部世界分割开来。但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信息、文化传播的方式,“拆解”了大学的围墙。它催生出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多元化思潮、价值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媒介,这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微时代”的出现,传统单向度的课堂教学已经难以契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与此同时,“微时代”的各种载体上还暗藏着高雅与低俗、科学与愚昧、积极向上与娱乐至死的争夺及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在“微时代”如何有效引导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抵制不良社会思潮,提高自身鉴别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课题[3]。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应对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土壤、政治土壤、传播媒介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面临着各种挑战,但矛盾并非不可消解。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紧扣时代脉搏,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可以实现预期目标的。
(一)强化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坚实的基础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论采用何种手段和形式,宣传的核心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俱进,不断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之适应时代变化,符合时代要求、回答时代问题,才不会因时代发展而丧失生命力。“现实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虽具有历史必然性,但在理论上远远超出原创马克思主义的规定”[4],现实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前提条件、革命主体、力量配备,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模式都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有很大不同。在世界社会主义依然处于低潮的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回答现实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合理性。只有回答上述基本理论难题,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找准中国的历史方位;才能让青年认识自身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努力贴近现实,与学生学习、思想和生活实际深度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构成的系统理论体系,理论性、抽象性明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展开时必须实现由抽象到生动的转化。必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此外,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应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特别是在教学中不能回避热点社会问题,如腐败、教育不公平、分配不公平等。聚焦问题不是释放负能量,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引导学生寻找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探索求解办法。除了社会问题,学生还面临着成长、择业、恋爱等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加强人文关怀,在这些方面消除和疏导学生的困惑和压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教育目标。
(三)利用现代媒介,创新教学方法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信息、文化传播的方式。“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呈现信息传播全方位、碎片化,信息交流便捷化、去中心化,信息表达个性化、隐匿化等特征。信息传播方式的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教师的作用: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平等、开放教育环境,教师已经由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变为他们学习的组织者,由“主演”变为“导演”;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碎片化导致学生思维碎片化、片面化,这使他们对系统的抽象理论的接受、理解程度大大降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思考、引导辨别的作用增加。这些变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更新教学方法。一是教师必须跟上时代潮流,必须积极利用网络阵地,如制作微视频和慕课等在线网络课程,大力推进“互联网+思政”,利用新媒体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辨析错误观点,坚定理想信念,搭建格调高雅、健康向善的网络思政课堂。二是教师应该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困惑、需求,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如专题式讲座、对话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四)注重过程评价,完善考核方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属于应试教育型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日常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容易造成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倾向。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加强日常行为考核,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连接起来,考察学生课前准备、课中参与及课后反思的整体表现。要积极开辟各类大学生实践基地,促进学生做到知行合一;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升学生认识国情,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关乎国家的未来。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才能赢得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出政治立场坚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沈壮海,葛大伟.莲发藕生 必定有根: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育才铸魂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2-22(1).
[4]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东方到西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