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医交融:“大思政”视域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2018-04-03邓海龙
邓海龙
(山西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新人的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医学教育规律,立足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德医交融”新理念贯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探索建立内容完善、功能齐全、运行科学、成效显著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德医交融”新理念的提出及释义
“德医交融”为创新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域。厘清“德医交融”新理念的提出背景与科学内涵,是将该理念科学运用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前提和基础。
(一)“德医交融”新理念的提出背景
任何一种观念的产生都是基于实践发展的客观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言:“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作为一种“观念的东西”,“德医交融”新理念无疑也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1.“德医交融”新理念的提出是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现实诉求。建构和谐医患关系,即帮助以医务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和以患者为主体的群体在医疗实践中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医疗实践中医患技术与医患非技术之间的关系、医术与医德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鱼与水的关系,须臾不可分离,片刻不能割裂。在此背景下,“德医交融”新理念应运而生。
2.“德医交融”新理念的提出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3]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只有拥有科学完善的知识结构,才会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德医交融”新理念,可以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搭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专业知识融合的桥梁,形成医学院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和医学教育的目标合力,在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方面产生同频共振的积极效应。
在我国,广西医科大学于2015年最早明确提出了“德医交融”新理念并逐步建立了“德医交融”的育人体系[4]。
(二)“德医交融”新理念的基本释义
“德医交融”是一个关系范畴,根据道德与医学的关系及层次,可以将其分成三种类型:德医脱节、德医并进和德医交融。德医分离是最低层次的一种类型,也是传统医学教育最普遍的现象。理论上讲,德医脱节主要有两种情况:重医术、轻医德和重医德、轻医术。实际上,传统医学教育中的德医脱节主要指称的是重医术、轻医德现象。德医并进强调在医学教育中既要重视医学技术的培养,也要注重医德的养成,体现了人们对医学教育目标认识的深化和进步。德医交融是最高层次的一种类型,认为医术与医德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关系。
何谓“德医交融”?简而言之,“交融”就是交汇、融合、融通,它常用于文化、心理、思想和民族等方面。“德医交融”就是医德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交汇融合。“大思政”视域下的“德医交融”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交汇融合,形成在医学专业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医学专业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二者融通互补。
二、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
以“德医交融”新理念引领的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旨归、教育资源和主体角色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一)价值旨归的一致性
20世纪末,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简称IIME)曾对“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作了归纳概括,认为医学教育应在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技能、医学职业精神、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要达到具体的60条标准。医德教育或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以“德医交融”新理念引领的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都是教育活动或做人的工作,而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都是德性教育,因为“教育活动不是一种价值无涉的活动,而是一种广受价值左右的活动。教育从不在道德上保持中立”[5]。教育所关涉的领域也是道德所关注的领域,教育实践同时也是道德实践。此外,根据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6],我们不难得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医学教育工作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使医学生形成符合卫生与健康事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医学专业教育是教育主体向教育对象传递如何通过科学或者技术的手段来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医学专业教育活动,无论是开展教学科研,还是为社会服务,其选择和设定都离不开一定的思想引领、价值判断或者道德规约。医学专业教育活动也是履行大学道德责任的过程。
(二)教育资源的融通性
教育资源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构件之一。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开展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着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和微观经济学中的范围经济理论,在相同的投入下,生产具有共通性的联产品比分别生产每种单一产品的成本低、效率高、收益大。倘若在相同投入的高等医学教育中,能选择既有医学专业知识,又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融通性教育资源,就可以在节约成本和扩大效益上实现双赢。具体而言,在相同的投入下,医学专业课教师若能在专业课教学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若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普及医学知识,不仅可以节约教育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多样化的教育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或大或小的关联,并可以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融通性。这种融通性为将“德医交融”新理念贯通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如在医学专业课中讲解肝癌时,就可以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逝世为例来学习探究肝癌这种病变的成因及防治,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并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三)主体角色的双重性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教师扮演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角色,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7]。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一言一行在学生和家长群体中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古人言,“德者,本也。”“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为此,“德医交融”新理念要将“德”作为首要目标、关键要求和核心要素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医学院校的每位教师都必须坚守住人类灵魂工程师和医学教育引路人的职业操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自觉恪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之道。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没有扎实专业医学知识做支撑的医学教育一定是无效的教育。
只有教师扮演好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角色,实现教书和育人的逻辑联动和现实连缀,才能在教育目标的实现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将“德医交融”新理念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将“德医交融”新理念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重点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上下功夫。
(一)课程育人
课程是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承载教学内容和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要素。根据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呈现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显性课程和潜性课程两种渠道将“德医交融”新理念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
1.从显性课程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增强职业自信、理论自信、学科自信和课程自信,旗帜鲜明并理直气壮地“讲政治”,优化教学内容,在思政课中注入医学元素,贴近医学生实际,建设医学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厚的思政课教学案例资源库。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最美乡村医生”贺星龙等医学界的感人事迹讲解“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可以充分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从潜性课程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凸显“课程思政”的渗透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在课堂教学主渠道方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也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9]。这些论述为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提供了重要遵循。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就是要梳理挖掘各门医学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德育功能,并有效融入医学专业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建立知识传承与思想引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如:在开展解剖实验时,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向遗体捐献者默哀致敬并举行宣誓仪式,以表达自己对遗体捐献者的感恩之情以及对生命的尊敬;在“微生物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中可以贯穿相关专家学者探索科学的典型事迹,引导医学生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合作精神等。
(二)实践育人
实践既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评价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推行实践育人是“大思政”视域下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场域。
1.通过“思政实践”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实践”包括狭义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也包括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慈善募捐、勤工助学等其他体验性活动。在医学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要牢牢把握专业化的发展趋向,将实践教学活动与医学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通过名医访谈、寻找“医”瞬间的感动等实践教学活动,培育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开展相关疾病诊疗的矛盾分析和价值评价等活动,提高医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对健康中国战略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认知度等。“实践出真知”,医学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白求恩纪念馆、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等特色实践基地,让医学生在聆听白求恩感人事迹和参观中体认白求恩精神的本质内涵。此外,还可以以参与脱贫攻坚,开展“精准扶贫送健康,下乡义诊惠民生”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医学生的国情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通过举办慰问遗体捐献者家属、参加追思会和参观生命科学馆等强化医学生的生命教育等。
2.通过“实践思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政”在医学生临床学习和实习实训中,要使他们在亲力亲为中获取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注重医德医风的考核与评价。在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邀请医学界德高望重的专家、实习实训中的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医德医风宣讲和培训,及时将一些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督促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行医的各种优秀品行和先进人物,并形成若干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在实践考核评价方面,加大医德医风所占比重,注重学校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沟通与联系,及时监督和反馈医学生的思想行为,采取聘请督导员、设立举报箱、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医学生的实践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
(三)文化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让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医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和医生的特殊职业需求决定了生命文化是医学院校开展文化育人最恰切的文化资源。所谓生命文化,就是指“生命以文化的形式存在,或者说,是关于生命的文化”[10]。依据文化的表现形态,我们可以通过生命物态文化和生命精神文化开展文化育人的活动。
1.通过生命物态文化开展文化育人。其基本要义就是要通过建设生命文化馆、生命体验馆、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标本馆、医学文化墙、名医雕塑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景观,在物态文化环境的熏陶中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育人过程。生命物态文化景观具有客观实在性、形象直观性和持久渗透性的特点,它蕴含着大量的生命元素和教育价值,传递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直接影响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物质环境。
2.通过生命精神文化开展文化育人。其基本理念就是要依托文化课程、社团活动、网络媒体等载体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拥有科学逻辑体系和内容丰富的课程,是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11]一般而言,生命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生命哲学,以及生命伦理学三个方面”[12]。开设生命文化教育课程就要打造以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为核心理念,建设以“生命科学”“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学”“生命教育”等为主干课程的课程体系。社团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域,社团活动积淀的共同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新时代医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积极传播生命文化,推进传统育人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迫在眉睫。
在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德医交融”新理念的践行必将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对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发挥更加独特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