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军训模式创新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军训改革为例

2018-04-03崔宝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军训学校工作

崔宝玉

(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处,四川达州635000)

1 引言

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大学生军训作为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的手段.而军训质量关系着我国国防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军训自1985年展开试点,30年来不断摸索符合国情的军训模式,国家多次颁布法令指导军训工作的开展.2001年以主席令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在对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上,发出《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对军训指导思想、规划、工作机构、师资、保障、组织领导等内容予以说明,同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军训为必修课程,分为36学时的理论教学与2-3周的技能训练;2007年教体艺7号文件《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作为各单位组织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基本依据对军训工作进行了整体规范,建立了基本制度.同年对《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2017年教体艺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军事训练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管理保障、健全监测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作出全面要求.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从国家高度对国防教育做出战略部署.

通过多年相应的实践探索,我国军训模式不断创新、完善,呈现基地化、规范化、制度化、素质化的态势.[1-5]四川文理学院军训改革两年以来,开创“一个转变,六项创新”军训新模式.学生由在校军训转变为入驻达州市国防教育基地受训,从组织建设、国防教育、技能训练、素质教育、舆论宣传、成果巩固等六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荣获教育部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两年来的军训改革讨论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军训模式创新.

2 “一个转变”——军训基地化改革的意义

我国学生军训经历过多种模式,从部队承训,自建场所承训,发展到校园承训,在地区建立训练基地承训等方式.[6]现在校园承训、基地承训为主流的军训模式,其中基地军训相较传统校园军训拥有一定的优势.[3][ 6-9]四川文理学院从2016年起由校园军训转变为入驻达州市国防教育基地军训.

2.1 基地化有助于军训的规范化

2.1.1 设施完善、体制规范

基地场地、训练设施完备,后勤保障充分.相对封闭的训练模式,制式上类似军营,有助于学生全面的体验军营生活,同时减少了人为干涉,杜绝了手机、网络等外界的不良干扰,军训体制更加规范.

2.1.2 内涵丰富、内容规范

基地军训经验丰富,训练体系完善,教官素质过硬,可以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爱国教育.[8]训练基地拥有技能训练、国防教育、素质拓展、文化建设等丰富的培养内涵,军训内容也更加规范.

2.2 基地化有助于军训的市场化

基地军训与校园军训促成竞争,不同训练基地间促成竞争,对校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能够促进对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刺激地方依托红色资源发展基地化国防教育.[8]将军训融入市场,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军训资源的配置,推进了军训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军训实效.

2.3 基地化是军训改革发展的必然阶段

2.3.1 教育发展与部队承训的矛盾

1985年军训试点工作开展,军训采取校内训练与去部队训练两种形式.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部队已经无法容纳庞大数量的学生军训任务,去部队训练已不现实.

2.3.2 校内军训的弊端

在校内开展军训,训练场地有限与其他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课程产生冲突;帮训官兵食宿协调困难;学校需要支付部队较高的训练费用;难以建立标准的军营环境,无法隔绝网络等外界环境对军训的干扰;学校需要投入一定数量教师辅助军训工作对学校正常教学产生影响.

2.3.3 军改产生训练力量不足的供需矛盾

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裁军30万.2016年中央军委印发《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随着军队的精减,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队已越来越难以承担日益增长的军训任务,许多地方武警部队已经开始作为解放军补充,承接军训任务,而建设军训基地,配置专职的训练教官,可以大大提高训练效率,解决教育发展、军队改革带来的训练力量不足的问题,训练质量也将得到明显提升.

2.3.4 国家对军训标准化要求与军训效果良莠不齐的矛盾

国家虽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等文件规范军训流程,但由于各学校的帮训部队不同,训练内容也存在差异,军校合作模式也各有不同,训练的标准、效果、规范都存在一定差异,不利于军训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而基地化军训,训练的内容、形式、标准都得到统一,军训效果将得到保障.

未来随着区域军训基地之间的交流、联系加深,基地化军训模式行业化、标准化的建成,军训基地训练质量将得到充分的保障.

2.3.5 军事技能训练与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

学校内训练,帮训部队往往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局限于队列训练之中,最后往往以队列式收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基地训练,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0]基地与学校相互配合,在军事技能训练项目中间,穿插安排了一些文体活动与养成教育.将单一的、乏味的、高强度的军训整合为丰富精彩、充满挑战的特色军训形式.在保障训练质量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在这种特色化军训过程中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收获了友谊,融洽了关系,感受了纪律,规范了行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六项创新”——围绕军训各个环节,全面深化改革

3.1 军训组织建设创新

3.1.1 军训团的组织形式

(1)加强军校合作,注重顶层设计

军分区、国防教育基地、学校通力合作,加强交流,打破学校做甩手掌柜、基地独自组织施训的传统做法,三方共同构建技能训练、素质拓展、思想政治、组织建设、后勤保障、监督纠察、会商协调等完整的顶层设计体系.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深化军校合作正是加强全民国防、巩固军民团结的一个体现.

这些做法也与部分高校的军训改革、军训工作者的理论研究相吻合,[5][8][11-12]增强军校合作,注重顶层设计是军训工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2)设置军训团部

军训学生受双重管理,在基地受教官的管理,同时学生也受学校的管理.为发挥学校了解学生个性、便于发动组织学生的优势,学校创造性的设立了驻军团部.根据军训工作实施方案,学校成立学生军训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任小组成员.军训小组下设军训团部,团部设实施训练组、行政管理组、教学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医疗健康组、安全保障组等六个工作小组.团部在基地设置团部办公室与医疗服务站,由学院带队教师、相关职能部门教师常驻办公.

团部是军校相互沟通、交流的枢纽机关,是学校履行军训方案相关内容的实施部门,是辅助基地完成军训工作的重要单位.

(3)建立联络人制度

团部办公室下设连队、寝室二级联络人制度.基地封闭式军训学生禁止携带、使用通讯工具,为方便通知事宜、布置工作,设联络人制度,联络人允许携带通讯工具,负责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是团部掌握学生一线生活、思想动态,布置相关工作的有力助手.

3.1.2 军训党团组织建设

(1)党支部建设

在军训期间团部办公室成立临时党支部,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活动委员等,成员由团部办公室的教导员和干事组成,并建立会商、签到、工作检查等制度.

党支部根据学校的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学生军训的方针和安排,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开展组织生活,定期召开支部会议,会商处理学生军训期间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军训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安全保障、宣传报道、文体活动等各项工作;组织成立军训学生团支部,宣传党建工作,加强团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作用.

(2)团支部建设

临时团支部是在临时党支部领导下的学生团员组织,成员为军训团全体团员.

临时党支部领导临时团支部并布置相关工作.由临时党支部教师担任团支部书记,并设立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委员由学生担任.在临时团支部搭架组织框架,发挥学生的个性与优势.设置团支部工作小组,由新闻小组、播音小组、宣传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组成.根据各人的能力、爱好,以若干人为工作单元,分工负责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临时团支部对军训团的宣传、党建工作宣传、活动组织、联络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2 国防教育教学创新

3.2.1 国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军事理论教学形式单一,主要为专题讲座、看电影的形式,缺乏持续、灵活的教学方式;军事理论教学内容混乱,主要由部队专家自选内容,知识缺乏系统性;国防教育师资薄弱,军事理论教育缺乏统筹规划,军训相关科研工作开展缓慢.[1][12]

3.2.2 教学形式创新

国防教育基地设有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由部队的专家学者为军训学生宣讲,晚间播放国防教育电影,向同学们传播国防教育知识.同时学校开设军事理论选修课,成立军训教研室编撰军训教材并编排课程.线下课程由学校教师、校外专家讲授,作为军训后在校国防教育的补充.线上开设网络课堂,便于同学们随时自行学习.

通过这些方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军事理论教学体系,丰富了军事理论教学形式,延伸了国防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尺度,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学习的机会.

3.2.3 教学内容创新

打破只重视国防教育宣讲和国际形势分析的传统介绍性理论教学内容,更加深入,点面结合,军训教研室系统性的研究课程内容.涵盖了国防建设、世界军事、现代军事理论、古代兵法、时事政治、国防法律、防身防恐技能、枪支武器使用、征兵宣传等内容.

3.2.4 建立军训教研室

四川文理学院成立军训教研室,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师兼任,负责国防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军训理论研究、组织实施军训、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协助开展征兵双拥工作以及教研室的正规化建设等工作.军训教研室成为学校军事理论教学、科研的发动机,是军训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枢纽和坚强保障.

3.3 军事技能训练创新

3.3.1 军事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军事技能训练内容单一,多数帮训部队仅设置了队列训练,部分部队设有打靶训练,而其他训练内容鲜见.技能训练形式陈旧,主要以教官言传身教的形式,没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受到限制.考核内容不够全面,多数学校对学生军训成果的考核仅以队列式为象征性检查,缺乏对学生国防素质的全面检验.[8][12]

3.3.2 训练内容创新

学校通过与国防教育基地沟通、研讨,整合出一套丰富的训练体系.以队列训练为基础,增设军体拳、捕俘券、防暴操、军事手语、军事旗语、地图学、野外拉练等训练模块扩充学生的军事技能,同时增加急救演练、消防演练提升学生的安全技能.

科学、全面的训练体系的建立,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扩展了学生的军事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军事综合素质,使学生受益终身.

3.3.3 训练形式创新

在教官个人负责全连训练的传统上突破创新,选拔学生骨干为副连长,辅助教官开展训练;训练中增加学生自查、自训环节,发挥学生主动性,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任命学校辅导员为指导员随时检查连队训练状况,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连长提供参考意见;设置会操制度,基地、学校领导不定期检阅各连训练成果,对存在问题的连队批评指正.

3.3.4 考核方式创新

军训的考核,打破以前队列式的单一形式,从仅对军事技能训练考核扩展到以整个军训国防教育成果、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军训体系建设情况为考核范围.除了线下考核,增加线上考核,在军训前进行国防知识、军规军纪的提前预考,在军训后针对整个军训开展考试.开展宿舍生活纠察,考察学生的军事素养养成情况.

对学生、教官、指导员、连队以及学院的军训工作等层次展开全面考核,针对不同对象设置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分别编制相应的军训量化考核表.例如针对学生考核内务、技能训练、国防知识、思想政治等;针对指导员考核查操情况、活动组织、新闻编辑、思想工作等.通过考核结果评选军训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军训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

3.4 军营素质教育创新

军营素质教育一直是军训研究的热点,[13]一些学校、训练基地也做过不同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1-12]

学校与基地联合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军营素质教育.通过紧张的军事训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入住集体宿舍,按军队要求整顿内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常规的军事训练,在训练之余增设军营演讲、军歌比赛、拔河比赛、篮球友谊赛、文艺晚会等活动,安排学生布置军营黑板报、宣传展板、采访并撰写新闻、拍摄军营文化宣传片,设置军营之声广播站播放通讯稿,这些活动、工作营造了精彩的军营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军营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些措施使军训基地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3.5 军训舆论宣传创新

军训舆论宣传是军训工作的重要组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宣传工作要把握主动,传播“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宣传工作做得好坏,关系着军训效果的发挥,是扩大国防教育影响力的重要方式.[5][12][14]

学校高度重视训舆论宣传工作,创新工作方式与宣传手段.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宣传工作.由军训团部宣传报道组统筹工作,团部办公室党总支具体落实基地的宣传工作,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在校宣传工作,军训团部领导小组负责对外宣传工作.

根据宣传对象界定宣传内容.针对军训学生开展军训相关宣传如军队作风、军旅文化、技能训练、军训规章等,同时学校的相关教育宣传也加入其中,如党建工作、征兵入伍、疾病防控、消防急救、素质教育;针对学校师生,主要向他们宣传军训学生的训练状态、训练成果、思想动态、军营生活;针对社会主要宣传学校军训改革成果.

丰富宣传形式,创新宣传路径.除传统的黑板报、展板、横幅、喷绘、广播站等途径,专门打造军训专题网页,开展网络专题报道.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站、微信公众号平台、易班平台等各类宣传渠道推送军训工作相关信息.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军训工作,展示军训优秀成果.

3.6 军训成果巩固创新

通过军训,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军训的短期性造成良好的习惯难以养成,[15]军训中塑造的正确思想也不稳固,一但学生脱离军训环境,军训中初步形成的良好作风、思想品质,就有消解的可能.在诸多研究中都提到了“进一步巩固军训成果”,[8]“总结军训成果,深化军训效应”,[16]“创新教育手段,巩固军训育人成果”,[17]“坚持用军训成果,加强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的日常管理水平”,[18]“巩固和延续大学生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成果”,[14]“要进行长效管理,要设法巩固大学生军训的德育成果”等关于巩固军训成果的论点.为了加强军训成果的巩固,[19]学校从军训人才培养、军训后教育、军训理论研究三个方向探究军训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20]建立军训成果长效化机制.

3.6.1 军训人才培养

将军训期间的学生骨干、表现突出的学生推荐给学院,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继续培养.学校组建国旗仪仗队社团,从军训中遴选旗手,仪仗队负责学校每周及各项活动的升旗仪式,并参与各类礼仪、迎宾活动.平时仪仗队按军训时的要求保持日常训练,要求旗手学生保持良好的内务和作风,以点带面,成为学校其他学生学习的生活典范.

3.6.2 军训后教育

针对全校学生,学校通过采取系列措施来强化军训成果.如要求各二级学院及时召开学生军训总结交流会,梳理和分享军训中的收获;强化学生宿舍内务卫生检查,督促学生继续保持军训中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寝室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并巩固军训成果.同时广泛开展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举办国防教育知识专题讲座等活动,把军训思想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工作中去,使军训育人的后续效果得以延伸.

3.6.3 军训理论研究

学校军训教研室及时总结军训经验,不断探索优化军训模式,开展多层次的军训理论研究,将军训实践成果凝结为理论成果,以进一步指导军训改革.

大学生军训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意义非凡,如何切实提高军训实效,加强军训育人价值,体现军民一体的国防理念,四川文理学院“一个转变,六项创新”军训新模式为其他院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军训基地化是军训发展的大趋势,传统在校军训也可以借鉴新模式下的一些理念、做法.新模式不是当代高校军训改革的结束,而是要推动军训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目标,大学生军训工作仍将不断前进创新.

猜你喜欢

军训学校工作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不工作,爽飞了?
学校推介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奇妙学校
选工作
“一锤子买卖”式军训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