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福一致” 立美德育的至境
——德育美学为视角的育人实践研究
2018-04-03陈桂虹
陈桂虹
(厦门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福建 厦门 366100)
实践表明,道德规范(规律性或客观性)中实际上存在着幸福人生的实现之路。“德”的形式中其实包含着充分的“福”的源泉,“福”的呈现结构亦是“德”长期实践与操作的种种范式。所以,在孩子们追寻个体幸福人生的德育之路上,“德”与“福”一直是一对互为映衬的主体性关系,为此,“德福一致”已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至境追求之一。
那么,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为孩子的“德福”人生奠基呢?立美德育又与孩子的“德福”人生有着怎样的联系与作用呢?
一、“双重”立美,为“德福一致”提供可能
德育美学之所以能克服传统德育的“顽强疏远性”,是因为立美教育范式的核心追求并不在于具体的技艺中,而在于寻找、创造“施展自由”的中介结构形式。在这“施展自由”的、抽象却具体的道德空间里,授者与习者对自身活动形式是互为欣赏的,为此,立美德育结果是双重的:一是道德学习主体生成的作品美;二是德育过程中教学双方共同创造的、具有中介结构的形式美。这种双重的立美德育结果,就为孩子的“德福一致”幸福人生提供了可能性。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1]德虽无人看见,但善恶自有天知!当一个人的“福禄寿喜”随着大德的修炼与积蓄随之而来时,其幸福的生命源泉已悄然开启了。
二、 “三善”[2]立美,为“德福一致”指引路径
两千多年前,《道德经》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3]先秦时期的诸子们,即以最简洁、最朴素的哲学方式告知百姓,道德的认知与践行核心就是“善”!
近代史上,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4]中,曾经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由于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彻于人类生活发展的全过程,所以,影响并主导着这个世界的其实还是人们的道德认知。而这条道德认知的底线——善(泛指“真善美”),一直是平衡、衡量与考证一个人(这个世界)道德品性的基本准则。为此,直抵孩子人生的幸福之路,理应从“善储”“善导”“善立”的养成教育开始。
(一) 善储,使心性变化
当劳动对象以作品的呈现形式发生改变,而使主体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时,主体的思想反映形式不再是认识,而是情感和情绪——此时,孩子的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由此产生了。
所以,笔者的学校充分遵循孩子们的这一审美心理,从学生最熟悉的审美活动开始。学校将特色教育项目,花样跳绳训练场、书法演练厅、葫芦丝与陶笛演奏室等特色项目的训练场所,重新设置在一楼的各个大厅,设置在学生途经食堂、各功能室、参加各类社团的必经之路上,让学生们从自己曾经最熟悉的活动项目中,开始历经一日日、一月月的变化……当训练室里传出来的琴声一天天悠扬起来,当书法社团横挂出来的作品日新月异、让人耳目一新之时,当花样跳绳训练场上的身影一天天轻盈起来、摆绳一天天飞舞起来,学生们经过此处的目光开始变化——不再是过去平静的“熟悉”,而是惊讶、驻足、羡慕,甚至跟在一旁手舞足蹈起来……这些特色项目表现形式的变化,引起了学生内心惊讶、羡慕、迫切加入的强烈心理变化。至此,学生们对这些传统特色项目的认知不再仅仅是“知道了”,而是一种情绪上的认可与强烈要求融入、积极体验的深刻变化(当时,要求加入这一个个团队参与训练的人数达到了办校以来的巅峰,训练场与排练厅里的汗水,是如此地让人艳羡)。
我们相信,学生们小小的内心皆因这些日渐细微的呈现形式变化而喜悦、充盈……在这一场场潜在的审美活动的存储和唤醒、调动之下,孩子将主动由道德认知走向道德信念,他们通往“德福一致”的幸福之路也就此开始了。
(二)善导,让思绪飞扬
审美活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类特征”。即人在审美时,审美主体既作为个体亦作为类。因为纯粹的个体欣赏是囿于自然感性和一己之私,无法审美,真正的审美时要超越这种感性和私利,只有以类的身份出现才能在审美对象中观照到类的伟大和空灵。所以,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时,其实个体与他人、个人与类的全息对话。这种“全息对话”的方式,也就铸就了“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的千古绝唱……“心接寰宇”“思通万里”的主体内在体验,一直感动着世人们!这种审美的关系也就一直影响、蔓延下来,故而审美活动具有一定的交流性。
鉴于此,学校每学期为学生设立了个体与群体的各项专场演出,以美的呼唤、美的共鸣等审美形式的呈现,实现学生之间的“心接寰宇”“思通万里”的“导善”效应。例如:学校安排的个人画展、个人乐器专场、群体的管弦乐专场演出、群体的阅读漂流等活动,都给表现出色的学生(团队)一个呈现的空间。当孩子们以其独有的立美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打动大家的并不是某个单项的演出节目,或某个单项的专场演出,而是一个个体生命成长的呈现,一个专业团队的精诚合作、同舟共济的学习精神及团结互助的学习能力体现,这一场场的审美活动已经超越了节目本身的“工具性”价值,而是体现了“精神引导”的导善价值了。“心接寰宇”“思通万里”的“导善”效应,再一次弥漫在校园中,孩子们的思绪也将从这儿开始飞扬起来。
(三) 善立,给道德洗礼
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是制约全社会的社会道德;另一种是每一个体身上具体存在着的个体道德。学校教育是一种返身实践,首要功能是要实现文化(包括社会道德)的传递和内化,但光有传递和内化,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孩子们的“德福”人生将成为一种奢望。
为此,学校一是注重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产出”行为,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生性”学习,让孩子们在“自创”的过程中改变美的呈现形式,改变主体的审美思想——不再像过去那样以感受到的事物为快乐,而是以他产生的事物为快乐体验着“我思故我在,我做故我乐”的立美情绪。学校还以戏剧社为平台,充分发挥戏剧矛盾的集中、呈现形式的夸张、表现情绪的张扬、画面的定格性等美学特性,设置各类生活场景,在各种思想的交织、呈现中,让学生发现和克服现行道德体系的矛盾,让学生产生道德判断与审美判断,从公众的“坏人”到个体的“喜欢”中产生个体与“类”的全息对话,并在这种思辨性的对话中破解新旧道德判断,构建立美背景下的新道德心理图式,让小小的自己历经一个小小的“道德革命”,历经道德生活(文化)的一个小小的洗礼。
三、“唯态”之美,为“德福一致”培根育基
立美德育结果是双重的。上述的“立美”“立德”实践中,作为德育的实施者时刻观察、关注的是孩子们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情境下的不同反应,不停地调适着……然而,社会及民众关注点不仅在于上述的立美过程,还更侧重考察主体实践后生成的“作品美”。
作品美,从传统的德育审美角度而言,它需要的是一种内在而宁静的品质。而现代的德育工作者则认为,“作品美”不能单纯地追求这种稳定的“成品”之美,理应在这种道德积淀中关注并寻求另一种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势之美。这样,方可将孩子们的道德生活置身于一条潺潺的溪流之中,方可让孩子们的道德血液时时处于更新的源流之中,获得一种向上、持续性的道德成长空间。
为此,学校在实施“三善”,立美立德,培养、稳定孩子们的美好“德性”“德行”之际,还拓宽德育渠道,打开德育视角,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向社会,面对社会中不良道德行为,敢于质问、敢于行动,当然也要善于保护自己。为此,学校与孩子和家长们发起了一个维系道德实践和道德发展的“道德文化总约定”。即每个家庭根据孩子品性的发展及稳定情况,每月拟定一个观测社会的小议题,引导孩子从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去探究这种不道德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及行动障碍,尝试着提出自己的解决或修正方案。就这样,将学校的立德“成品”置身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立德根基,让孩子们心系社会、心系百姓,学会关乎国家大事、关乎百姓的疾苦,不仅要明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更要他们明白“古今智德必成于实”。这样,孩子的品德与心性的成长,才会获得一种持续的、向上的成长态势,这种情态也才是最美的成品呈现形式。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在学校这块广袤的德育土壤里,相信秉承“德福一致”原则,“德福一致”的德育梦想一定能最大可能地实现,“德福人生”的践行路径也将就此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