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下的大学校训建设研究*
——基于对大学生校训建设认知情况的调查
2018-04-03田云刚
王 霞,田云刚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在大众教育的主导政策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的“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1],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的美好需求,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钱学森之问依旧是困扰我国的难题。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由“推动”向“实现”二字的转变,可以看出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成为实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战略。而大学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体现了大学的精神和教育理念,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而当下大学校训在大学合校、普及等浪潮下,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下进行大学校训建设,已经成为当下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早在2012年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就对内涵式发展做了描述,提出应“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内涵式发展的应有特征。从逻辑学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角度来理解,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相对应,它更强调事物的本质属性,看重作为大学自身应具有的本质特征,注重提升教育质量,而非扩大教育规模或者数量;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内涵式发展是在高等教育普及之后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从社会矛盾角度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这一表述也符合当下高等教育领域现状。当下已经不是没学可上的问题,而是如何提升教育质量的问题。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刘振天教授从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解读“遵从内部规律、实现内在目的、受自身需要支配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内涵式发展”[4]。所以解读内涵式发展对大学校训的提出、拟定、功能发挥和实效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校训的提出和拟定
大学校训的提出和拟定主体,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学校层面提出,如校领导或者学校教师。山东大学“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就是由山东大学的副校长陈炎教授提出来的。二是由外部社会或者行政力量主体提出,即由国家领导人题词或著名人物提出。中国科技大学“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校训就是由原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其题写。三是由在校学生或者校友提出。同济大学原有的校训是“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但在2013年同济大学广开言路,征求了全校师生和校友的意见,开展“校训校风怎样表述更好”的讨论,收到来自在校师生和校友的各种意见,最后吸取“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虽然在广大校友中熟识度高,但是雷同甚多,没有特色,千篇一律,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网络上也时有‘吐槽’。因其流传度广,知名度高,适合作为校风进行宣传”[5]的意见,现同济大学的原有校训已经成为校风,并且采纳了多位学子提出的“同舟共济”作为最终的同济大学校训。可见,中国大学校训的提出与社会精英、权威等行政力量占有重要分量,而这些力量也是大学治校的外部力量,这与西方提倡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理念还有差距,也间接反映出我国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6]。这也就表明教育领域作为典型的精神生产领域,它必然要受到当下占统治地位的物质生产的影响,而上文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但是并不是说占统治地位的物质生产方式对思想的影响只能是直接控制,这种影响的方式存在自由度的差异,也就是常说的校长、教授治校还是行政治校的问题。二是中国“政府引导,监督办学”的教育方针。现实中,政府对教育领域经费的严格管理和人事把控,使得政府力量对教育有着绝不可超越的影响力。三是历史传统中,我国长期的教育理念中对于学生主体性重视的不够。不论是我们古代的儒家学派,还是现代的应试教育,都是为了让学生勤奋求学,增长知识,致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安排的地位,学生主体性没有被充分发挥,缺乏对于所学知识的批判和创新,更多的是知识再现或者知识迁移。
为具体了解大学生对校训建设认知的情况,笔者对所在高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52份,占总发放问卷的89.3%。调查显示,当学生被问及“如果让您来参与本校校训制定,您会如何?”时,发现有68.6%的学生选择积极参与制定,有31.4%的学生选择不清楚和不会参与制定。这组调查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多数学生对于制定本校的校训具有积极的参与热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本校的建设。当被问及“您更倾向于认同以下哪个主体提出来的校训?”时,有30.2%的学生选择校长、学校管理层和老师提出的校训,有20.2%的学生选择社会名流或文化名人提出的校训,有23.4 %的学生选择本校学生提出的校训,有6.9%的学生选择本校教师提出的校训,有26.2%的学生选择不清楚。这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更容易、更愿意接受本校师生和校长提出的校训,这对于我们提升校训的实效性具有启发作用。
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受自身内部力量左右的高等教育发展。当然这里说的受自身内部力量左右,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为了与受外部力量左右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区别。所以,在校训的提出和拟定上,应该从教育本身出发,受教育规律支配,在提出的主体上自然也应该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一对基本矛盾主体参与,而非强行受行政力量或者社会力量的支配。那些广泛征集学校师生意见和建议的校训,往往更容易被学校师生内心所接受和认可,也更容易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大学校训的内容和功能
姜小东老师对我国“211”高校校训的调查显示,“‘博学’‘创新’‘求实’成为高校校训中的最常见词语,选用这三个词语的高校均达到15所以上”,选用“创新”这个词语,就可以看出我国校训内容的提出“更加注重社会需求”[7],这也是我国校训历史演变的规律之一。自民国时期从国外引入校训以来,我国很多大学校训一直具有响应社会需求、回应民族吁求来制定校训内容的特点,如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湖南第一师范的“要做人民的先生, 先做人民的学生”校训也带有很强时代感和政治性;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思想解放浪潮中,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下,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一时我国校训大多使用“勤奋”“团结”“创新”“求实”等词语;当下,我国最明显的时代特征就是改革创新,在这种社会需求下,“创新”也成为很多高校非常青睐的校训内容。
校训的内容和功能是紧密结合的,内容的侧重反映了校训功能的倾向。校训的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内在性功能和外在性功能。根据美国约翰·S·布鲁克提出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概念“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来观照,校训功能的内在性是以认识沦为哲学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校训功能的外在性是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注重大学校训内在性的功能是指为学术而学术,为求知而求知,将学生自身放在第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是首要的。反之将社会、经济、政治等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校训的功能就是外在性的。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我国校训内容的侧重点在于适合社会需求,表现在校训功能上我国校训功能就更倾向于其外在性功能,也就是“政治性的高等教育哲学”。
审视当下校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校训内容的同质化。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在被调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求实’的为65所,‘创新’的为59所,‘团结’的为49所,‘严谨’的为25所。”[8]二是校训的不稳定。例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大学的校训都变动了数次。这两个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我国校训总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修改,追根究底是一种外延式发展的产物。大学在制定校训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外部需求,当整体外部大环境相同的情况下,校训自然很难有自身特色,当整体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校训自然也会随之变化。
这两大问题,将在内涵式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自然得到解决。内涵式发展是一种满足内在目的,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有学者对校训的本质做出探讨,认为校训体现或表征了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所以在校训内容上,应该从自身目的出发,根据自身学校的特色和传统来提出独具一格的校训内容[9]。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当学生被问及“您认为大学校训的内容应该侧重哪些方面?”时,根据选择次数的多少进行排名,发现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品德修养方面,占到69.9%,其次是办学理念,占到34.1%,其余排名依次是人文精神、知识真理、大学责任,最后是政治色彩。可见在校训内容上学生自身非常看重品德修养,从大学责任和政治色彩位置靠后,反应出学生内心觉得校训应该满足内部需求和促进学生发展,比较排斥政治色彩。大学的三大主要作用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其中最基础的是教学,后两者是在教学基础上的演化和发展。从着重校训的内在性功能角度出发,校训功能首先也是教学育人这一内在功能,然后才是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些功能。
三、大学校训建设的实效性
大学校训建设最终要落在实效性上,即师生能否真正地认同校训,并将这种认同作为今后指导自身实践的训育。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校训对学生的具体影响和实效,笔者对所在大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认知、态度和行为几个角度展开考察。
从整体上看,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都是不错的,但是也存在着问题。在校训认知层面,当学生被问及“您认为大学校训对一所大学重要吗?”时,有87.5%的学生回答重要(含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有10%的学生回答一般,有2.5%的学生回答不重要(含不太重要和不重要)。进一步问到“您认为本校校训对自身的成长成才重要吗?”时,有70.1%的学生回答重要(含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有23.2%的学生回答一般,有6.5%的学生回答不重要(含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可见学生在主观认知中认为校训对校园文化和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
在态度层面,当学生被问及“您是否喜欢本校校训?”时,有11.9%的学生回答非常喜欢,有43.9%的学生回答比较喜欢,有39.8%的学生回答一般,有3.6%的学生回答不太喜欢,有0.8%的学生回答很不喜欢。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从情感上认同本校校训,但是这种认可程度有限,只有11.9%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并且还有39.8%的学生认为本校校训一般。虽然学生认为校训对学校和学生都非常重要,但是他们对本校校训在情感上喜欢的程度还是很有限。
在行为层面,当学生被问及“您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以校训来激励和指导自己吗?”时,有21.9%的学生选择非常愿意,有38.7%的学生选择比较愿意,有32.8%的学生选择一般,有5.0%的学生选择不太愿意,有1.6%的学生选择不愿意。当被问及“据您观察,您身边的同学能否自觉以校训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有5.0%的学生选择基本都能,有16.8%的学生选择大部分能,有34.3%的学生选择一般,有30.5%的学生选择少部分能,有13.2%的学生选择几乎都不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校训的践履意愿不是很高,因为有70.1%的学生认为校训对自身很重要,但是只有60.6%的学生认为有践履意愿,并且学生对周围同学对校训的践履程度评价较低。究其原因与上文提到的学生对本校校训的喜欢程度相关,当对本校校训不是很喜欢的情况下,即使认为校训很重要,在行为中也没有那么高的践履意愿。
影响大学校训建设实效性的因素,我们从实践操作这个角度来考察。当学生被问及“您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渠道了解本校校训?”时,根据频次统计进行排序,选择最多的是新生入学教育,有52.3%的受访者都选择了该选项,其次是校园文化活动,占51.2%的受访者:其余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网络媒体(37.3%)、 课堂教育(32.4%)、书籍报刊(16.7%)、周边朋友(15%)、其他(4.6%)。虽然新生入学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最多也只到了52.3%,可见这种教育活动的实质效果或者覆盖率较低。进一步提问“您认为我校校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首先,受访者中有85.9%的学生选择校训宣传和普及不到位,不够深入人心,这也是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其次,受访者中有34.1%的学生选择学生对校训认可度不高,校训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影响较小,有20.2%的学生选择校训内容雷同,没有体现本校特色,有20.2%的学生选择校训表达不具美感,不利于宣传我校名誉和为学生认可,有9.5%的学生选择校训已经过时,需要及时修改,有5.4%的学生选择校训内容不易理解,不通俗易懂,有4.4%的学生选择其他。可见,学生认为当下校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宣传和普及不当,此外,校训内容和表达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校训建设的实效性。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自提出以来,就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这种质量提升不仅仅体现在一所大学的学术科研,更应该体现在大学所表现出来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体现在培养的高质量学生上。而校训文化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升校训建设的实效性势在必行。具体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校训的提出和拟定时积极征询师生意见。这也是内涵式发展下依靠自身力量的题中之义。二是从学校自身出发,提出独具一格的校训内容。当然这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闭门造车,因为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之间必然存在不可割裂的关系,但是校训的提出应主要从自身需求出发,满足内在目的为第一位,这也符合当下社会主要矛盾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三是学校应在整体的校训教育和宣传方式上下功夫。根据我们的问卷反馈,学生也提出了很多自己乐于接受的教育宣传方式。例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悬挂校训条幅、网络时代下利用微信网站等进行宣传、将校训写进校史馆等等。四是注意学生的群体差异性。因为要想做到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必须对学生需求的差异性进行识别。例如,不同学科的学生应该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所区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科,应该结合各自的学科特色,用符合该学科特点的方式结合学院实际来进行教育,最终达到让学生外化于行。针对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与非党员之间的差异,应着手从提高校训教育的整体覆盖性上着手,不能只有部分优秀学生践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