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模因论视角看流行语“厉害了我的X”的社会语用

2018-04-03梁晓芳

关键词:模因流行语语言

梁晓芳,江 滨

天津大学,天津 300350

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7年7月18日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报告中“厉害了我的哥”被选为2016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①“厉害了我的哥”一词走红后,被人们频繁用于日常生活交际,包括新闻热点、报刊杂志、广告宣传、娱乐话题等。

2016年,网络上盛传这样一则故事:某中学生在军训时玩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结果被教官发现,随后教官决定帮他把这盘游戏打完。而在玩游戏中,教官展示了高超的技术,一路过关斩将,无人能敌,旁边观看的学生们佩服得连声称赞:厉害了我的哥!从中可得知,这一流行语是说话者无意中因惊讶而脱口而出的赞叹。在汉语中,亲属称谓可以泛称所有人。“厉害了我的哥”中的“哥”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无比的钦佩和敬爱之情,同时也有强调的语气。

网友们奔走相告,一时间这则故事占满各大网页,“厉害了我的哥”一词也迅速虏获大众芳心。网友们先后在微博、贴吧、社交网络聊天和各种表情包中广泛使用这一热词。各大新闻媒体和广告商家先后套用这一标题模式,打出了五花八门的“厉害了我的X”的宣传标语,“厉害了我的X”一词的使用程度空前膨胀。2018年3月2日,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在中国大陆上映,这一网络流行语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中。

本文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文化模因观为基础,从语言文化演变方面来剖释网络用语“厉害了我的X”的流行与广泛传播现象,并且论述其流行原因、类型、构成方式以及作为一种强势模因的具体表现。

一、模因概念与语言模因论

作为一种建立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memetics)的名称源于其模仿基因。通过把生物进化模式套用到文化领域,模因论主要阐释人类文化社会中模因被不断模仿、复制、传播,代代传承的文化现象。

另外,模因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音乐、思想观点、政治口号、服装样式、文化习俗、电子邮件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模因。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复制,那就可把它称作模因。网络用语“厉害了我的X”流行于一定时期,在网络以及日常生活中通过人际之间的相互模仿复制而快速传播,其流行热度和广泛传播就是典型的模因社会语用现象,可使用模因理论来诠释其产生、流行与传播的轨迹。

语言是文化的象征,也是模因传承的主要手段。流行语作为语言信息,社会热点迅速在语言中反映为相应的时尚词语,不断地被人们复制成各种信息表征,进而被广泛接受,成为流行语模因。语言模因擅于模仿,并且能迅速传播,这是因为它与社会语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不断地拷贝和传播中,语言与不同的语境结合,产生新的集合,形成新的模因复合体。网络流行语适应了社会语用环境,不断进行演化,同时反映出社会实际和需要。人们依据自身情况对流行语有不同的认识,从而衍生出不同的表达形式,最后这些信息被大量地复制、传播。经过广泛传播,信息很快被大众接受,随后成长为一种强势的语言模因。网络流行语盛行一时与逐渐沉没是符合强势和弱势语言模因消长规律的。

二、“厉害了我的X”的构成

英国心理学家Blackmore在其著作《The Meme Machine》③中提到,新模因可以通过变异而衍生出来,也可以通过旧模因的相互结合而生成——在变异或结合过程中,既能产生于一个人的内心之中,也可产生于从一个人向另一个的传播过程中。而流行语“厉害了我的X”正是由旧模因(厉害+了+我的X)相互结合而组成的。

(一)模因构成

旧语言模因“厉害”在现代汉语中被频繁地使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中,“厉害”为形容词词性,包括三个义项:1.难以对付或者忍受:剧烈;凶猛:台风刮得很~。2.严厉:老板很~,下属不敢轻易提意见。3.了不起:乔丹打篮球很~。“厉害”作为一个形容词的三个义项都表示“程度很深”。但在“厉害了我的X”一词中,“厉害”在句法和语义上与其义项存在轻微差异。就句法而言,使用“厉害了”的时候,应该在其前面加上“更(加)”“越来越”“很”等副词。在语义上,“厉害了我的X”中的“厉害”表示“能力/技术很强”,传达了说话者无比钦佩之情。同时,在“厉害了我的X”整个构式中,旧模因“厉害+了+我的X”相互结合,产生一个新模因,既没有副词修饰,也使得其更轻快上口,更容易为人们所复制和传播。另一个旧模因“了”作为一个语气助词,其最大的语法功能是放在形容词“厉害”后面,使整个句子变得完整,同时强化说话者赞叹欣赏的语气。

(二)结构变体

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英语单词“word”与汉语“我的”在发音上极其相似,这使得“厉害了我的X”结构出现了一种变体,即“厉害了word X”。网民们追求新奇,为了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常常将“我的”换成“word”。例如:

厉害了word弟!在地铁上蹲着做作业是什么体验(凤凰网2017-11-21)

通过运用谐音的方法,把模因“我的”换成另一模因“word”,既增加了文章标题的趣味性,也更容易把模因从一个宿主传递到另一个宿主。同时,在汉语表达中夹杂英语或者用汉语表达英语发音也是一种时尚的流行语表达,相似的例子有:坐sofa(沙发)、we are伐木累(family)、拿衣服(naive)、亦可赛艇(excited)等等。这种通过替代不同模因的结构变体,使“厉害了我的X”这一模因更容易被复制,从而大面积地传播开来。

(二)主责主业不够聚焦。有的工作指导不够端正,以不打仗的心态抓动员建设,重显绩、轻潜绩,短期内见效的事情抓得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抓得少,对兵员征集、应急队伍建设等国防动员中心工作,研究不深不细,抓得不紧不实;有的工作统筹不够有力,缺乏规划计划,想起什么抓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各吹各号、各唱各调,工作忙乱、交叉撞车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作风形象不够严实,个人忙于参与地方活动、机关忙于上层活动、基层忙于应付活动,心思精力没有完全聚焦到主责主业、干事创业上。

三、“厉害了我的X”流行的原因

“厉害了我的X”一词经过人们口口相传,获得了超高的使用度和流行度。从词本身来看,它既诙谐调侃又生动活泼,具备了普遍意义上的语用特点。不管在何种场合情境使用都不违和,因而备受广大网友青睐。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流行用语“厉害了我的X”作为语言模因所独具的特点。

第一,“厉害了我的X”能够广泛流行传播,首先归因于其用词精简、朗朗上口,而且其语言内部可以进行类推。“我的X”中的X可以指代任何名词性内容。在这种半开放性的结构中,人们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不同的成分来填充这一构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例如,“厉害了我的老师”“厉害了我的大爷”“厉害了我的国”,等等。另外,还可以通过更改这一句式中的形容词“厉害”,选择其它形容词来形成新的构式。比如,“帅气了我的X”,等等。

第二,网络新闻、商家宣传在流行语“厉害了我的X”的复制与传播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一流行语产生后经过网络的快速传播,人们在社交网络、新闻标题或广告宣传中频繁使用,使其覆盖面越来越广、使用人群越来越多。

第三,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更容易且更多选择地去表述自己的想法观点。人们对网络流行语更加包容,更多地把流行用语或者配有流行语的表情包用在社交对话中,既紧跟时代潮流又能愉悦身心。此外,“厉害了我的X”这一简单明了的网络流行语,与当下流行的“点赞”文化极其契合,人们可用它来表达自己对偶像、强大的人物或事物的钦佩和感叹之情。因而,流行语“厉害了我的X”备受酷爱新鲜事物、追求新奇表达的网民追捧。

四、“厉害了我的X”作为强势模因的表现

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传播的规律,而在实际社会语用中,并非所有的语言模因都能被保留并持续稳定使用。Dawkins认为,一个语言模因要想成为一个强势模因,需同时具有三个特性:持久性,高保真以及多产性。简而言之,“强势模因”是精准复制、广泛散播并在一定时期内被持续使用的语言模因。

“厉害了我的X”这一流行语短小精悍又朗朗上口,容易吸引语言使用者的目光,与使用者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进而被模仿、复制和传播至新的语言受体。

自2016年诞生以来,网络用语“厉害了我的X”的使用热度一直在持续升温中。不同于其他仅流行几个月的网络流行语,“厉害了我的X”到了2018年依然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2018年5月23日在百度新闻中搜索“厉害了我的X”,相关新闻数量高达854000篇。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上达天文下至地理。在人群中使用时,可对男性说“厉害了我的哥/弟/叔/爷”等,而对女性则可用“厉害了我的姐/妹/婶/嫂”,等等。下面选取了几个新闻标题:

“厉害了我的国”成最热点赞语三大部委掌门都说到这句话(新浪新闻2018-03-10)

厉害了我的外卖哥!雷海为获“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新蓝网2018-04-04)

厉害了,我的潜艇艇长!(《中国日报》2018-04-08)

华尔街洞察|产量降,油价涨——厉害了我的“油”(中国教育在线2018-05-18)

在“厉害了我的X”整个构式中,其语义指向后面的短语“我的X”,可泛指任何人和事。其和“厉害了”的语块意义结合起来,整个构式具有熟语化倾向,表达性程度超过了主观认定的有限范围。

与“厉害了我的X”同一时期出现的流行语还有“葛优躺”“全是套路”“蓝瘦香菇”,但相比之下,“厉害了我的X”生命周期更长、传播速度更快、使用范围更广。我们难以预测“厉害了我的X”一词还将活跃使用多久,但作为一个网络用语,其迅猛的传播速度、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广泛的适用范围,都使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强势模因”。

五、结语

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厉害了我的X”自身的简明性、流行性和多变性使得它在一段时期内为人们广泛使用。但同时,它和其他网络流行语一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很可能被新兴流行语所取代,也有可能经受住时间考验而成为日常用语。

本文基于“厉害了我的X”的个案研究,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分析“厉害了我的X”具备的简明性、多义性、创造性的内在特征,并且阐述了“厉害了我的X”作为强势模因在自身复制与广泛传播过程中的社会语用特点。这有助于我们观察语言自身的表现,挖掘语言演变规律,也为进一步探讨语言的社会语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语言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模因的生命力依赖于其社会语用功能。词语在不同的语用场合和语境中被使用者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表明这些模因融入到语言中,能被不断地复制传播。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这些语言模因可能会变化为不同的形式、拥有不同的内涵,也可能逐渐消失,为人们所遗忘。作为一种语言模因,流

行语“厉害了我的X”将来存亡与否,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①引自《201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小目标”“一带一路”成年度关键词,人民网,2017-07-19.

②Dawkins,R.The Selfish Ge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③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猜你喜欢

模因流行语语言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语言是刀
大学流行语考察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巧借 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