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03廖余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高中化学化学

廖余平

(江西省分宜第一中学 336600)

在高中阶段化学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化学与生活中的事物息息相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但目前化学实验在教学期间的效果并不理想,高中化学实验因各种因素制约了前进,如实验所用设备落后、化学实验模式不符合及管理方式落后等,知识化学实验教学没办法顺利操作.目前,高中化学实验与课程并未区分开,并且只有在基础教学下进行化学实验才可以进行,为了将这一局面转变,应当将提高课堂中的化学教学,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当加强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创新研究思维,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兴趣,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一、建立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环境

目前,高中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如果想要提升化学实验的有效作用,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在实行一对一的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将其的思维认识提升,在提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化学实验,是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课堂中的氛围.另外,教师应当多加设计实验中的问题、实验内容及选择化学实验器材,将生活中的化学物质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不再盲目的进行化学实验,降低危险性.经过教师详细讲解化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提升对化学实验的爱好.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操作规程,并且掌握了理论基础,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充分提升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比如,在讲到“原子结构与性质”中的钠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火可将酒精灯点燃,那么用水是否可以点燃呢?”学生会在生活经验中得出答案,这时,教师可将水滴到酒精灯上,酒精灯就会燃烧起来,使得学生对其充满好奇心,对之前的观点有所改变,学生的研究心理就会上升,教师即可进行解释,这是因水中添加了金属钠,此时学生就会问“为什么金属钠会有这种作用呢?”从而提升学生对金属钠的性质的兴趣,教学过程也会方便很多.在如教师讲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教师可根据生活中出现的腐烂现象,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为什么食物在夏季会更加容易腐烂?”学生在自己思考与他人探究的情况下就会得到答案,因夏季温度较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就越快,所以,食物就容易腐烂.

二、研究化学实验提升参与意识

在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目前在我国还存在这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演讲实验操作规程,之后得出结论,学生就在下面看并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法缺乏了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化学知识就不会有所提升,只是在考试时完成相关的理论性试题即可,没办法机会将学生的素质提高.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根本没办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仍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师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讨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其参与进来,多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亲身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可能有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不是很好,经过操作有误的步骤而没办法达到想要的结果,但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整个实验就会明白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从而提升学生面对问题的应对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是单单在课堂上演讲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要多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探究期间与实际操作过程相结合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教师也可在课余活动之余开展相关化学实验的学习竞赛活动,可有效提升课堂中的氛围,学生经过大量的实验操作过程,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技能.

比如:在学到“氯气”时,水与氯气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氯水,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教师可对氯水进行研究,学生可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推测氯水中的成分,可能含有H+、Cl2、HClO、Cl-.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设计实验对策研究氯水中是否存在有以上成分.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学生在自主操作实验中对所学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从而提升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研究专题提倡学生大胆质疑

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现诸多的问题,经过一些问题的假设、研究.结论,寻找出科学性的解决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教师要有耐心的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绪,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多提问与课堂相关的问题,切勿让学生扰乱课堂中的秩序.如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致使实验无法进行,没办法静下心来学习时,教师应当跟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之后正确引导,提升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思想能力,通过实验将问题解决.

比如,在学到“化学能与电能”时,教师可创建专题进行研究,因该专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积极性也较高.各小组成员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研究,通过相关渠道找寻相关资料,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地形、原料距离等方面,组间收集完成之后在进行研究探讨、沟通,并不断完善,使得在研究期间能够体现出专题性质的意义,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高中化学是一门研究性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传输理论知识时均属被动状态,致使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失去兴趣.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到真正的知识,学会利用化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红伟.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7):167.

[2]李晓安.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读写算:教师版, 2016(39):235.

猜你喜欢

研究性高中化学化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