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矛盾解析
2018-04-03薛明珠
薛 明 珠
(商丘师范学院 法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必然性以及解决路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矛盾形成的时代背景分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逻辑必然,它全方位继承和创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式发展有了一个质的提高。新时代的形成,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状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独立、富强的新社会状态,经历了颇多的艰难曲折。以孙中山为主要代表的仁人志士,在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从沉睡几千年的状态中醒了过来,但中国人民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没能找到使中国通往复兴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解放,成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并且开始了带有中国曲调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使中国人民逐步地富了起来。
进入新时代以来,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凡时期,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进入改革攻坚的情况下,我们党和政府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保障到生态环境都表现出了更新更高质量的要求。尽管在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五年来取得了更新更大的成就,全面改革深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新时代的形成意味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新的发展飞跃,使中华民族充满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树立了榜样。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
新时代是成熟和成长了的新时期,是新时期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性和前瞻性而作出的具有科学性的论断。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合规律性。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规律性则是指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受到各种规律的支配,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只有遵循规律的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从而事与愿违。毛泽东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2]2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就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始终是迅速的,不但总体上满足了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使中国人民的需求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启了由富到强的新征程,实现了新的重大转变。新时期发端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而新时代则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顺利发展的自然结果。
第二,合目的性。马克思指出:“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3]57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4]1059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新时代将会使中国人民强起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建立在相对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而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是建立在具有雄厚的历史伟业基础上的。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核心的,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
第三,历史自觉性。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总是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由于改革开放没有先例可寻,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发展中国的道路,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发展完善。与新时期有所不同的是,新时代更多的是在掌握发展经验、充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充分的顶层设计。十九大报告从党的领导、民生、改革、发展理念、民主政治、法治、生态、国家安全、一国两制等十四个方面构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且,报告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略进行了详细的工作部署。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矛盾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的论断是基于过去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的总结,也是新阶段的开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重大的理论创新。由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不断变化,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有所不同,每一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的特殊任务,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客观理性分析当时社会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得出的重大结论。
(一)中共八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由于历史和时代原因,我国的上层建筑先建立了起来。为了巩固上层建筑,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具备了相应的经济基础。由于当时世情原因,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能以苏为鉴,但也不是绝对照搬照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纲领性文献,其中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自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时期内,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围绕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来进行,中共八大对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党的主要工作和中心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
(二)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了新表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6]这一表述基本上伴随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走向了低谷。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7]370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五大又把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十六大党的思想路线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增加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十八大号召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通过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接力探索,在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从中共八大到中共十八大,经过了56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已经实现了初步小康,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动力的历史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中共十九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主要矛盾
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理论主题演变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主题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时代,“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成就显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指数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正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也需要重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由物质文化需要演变为美好生活需要,由落后的社会生产演变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其中蕴含的理论变化和实践变化的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矛盾的解决路径
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过程中前进和发展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将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只要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准确,并以它为基础制定当时的中心任务,就能取得社会发展与进步。偏离对于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就无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社会发展就会出现曲折。因此,科学认识主要矛盾,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主要矛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因而解决新的主要矛盾便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新时代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这是国民经济更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有利于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式,它最大限度避免的重复生产和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统筹兼顾是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时间上的纵向协调,也要求空间上的横向统筹;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使人们自觉、主动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的既定国策;开放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世贸舞台和“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实行互利双赢的策略是谋发展的长久之计;共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要加大精准扶贫的攻坚力度,给以弱势群体和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多的社会保障,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社会实践动力。
(二)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辩证发展告诉我们,上层建筑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革,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就是政治上层建筑变革的重要体现。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所在,必须永葆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1]人民当家做主就是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也是健康政治生态的基本要求。用制度体系来保障它的健康运行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从主体角度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同时还要求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这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保障;从客体角度看,必须培育和提升政治参与者的基本政治素养,这是有序参与政治的基本条件。从主客体关系看,实现主体和客体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三)创新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生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的方向。人民群众不但需要美好的物质生活,更需要美好的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因为意识形态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道路;其次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行全员、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其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通过适合的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人们心中,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三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主旋律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各个阶段,使人民群众自觉辨别和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通过思想道德培育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其四是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人才培养好,把新型文化业态建设好,这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基本要求。
(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以更恰当的方式妥善解决矛盾,以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在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二要在实现有效就业同时促进人民收入水平上升,最大的民生工程就是就业,有效就业是提升人民收入水平的基础,同时还要适当缩小收入差距,这是推进社会有效治理、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性工作;三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使人民群众享受社会保障的同时,感受到社会保障的方便快捷,同时还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这是增强人民群众向心力的主要途径。当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解决,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等,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五)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真正保护人类自己。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否则就会收到自然界对于人类施加的伤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共同体要做到:一要保障生态发展,即从政策和制度上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绿色环保行动,加强对于推进绿色发展的保障,能源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以实现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安居乐业;二要解决生态问题,即加强对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进行协同治理,推动形成全社会全员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坚决制止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三要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即实施大规模的生态工程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创造美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