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8-04-03朱韩兵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学指标评价

朱韩兵

宿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宿州,234000

大学文化是大学立校之本,更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当前大学文化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宏观理论分析,对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较为欠缺,研究结论流于表面,未能深入;高校忙于大学文化建设,未能准确把握建设成效,难以及时获取有效反馈,致使大学文化建设无的放矢,言之无物。大学文化建设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建设成果对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学生培养是否起到推动作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文化管理部门和理论研究者。如何评价大学文化建设绩效,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文献分析入手,梳理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的研究现状与成果,指出我国当前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尝试性地提出对策,以期提高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效果,从而有效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实践,推动大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现状与成效

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是为了达成特定的文化目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学文化整体和构成要素及其文化建设和管理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从而进一步指导和改进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尽管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实力较弱,但在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1 评价框架和模型逐渐成熟

随着大学文化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学界在大学文化评价研究框架和模型等方面提出很多独到的观点。有研究指出,高校文化评价应分别从纬度和经度两个方面展开,纬度上分为基础评价、综合评价和管理评价三个成分,经度上分为学校文化评价和亚文化评价两个成分[1]。王永友认为评价是为了检验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效果,需要从结构性评价、功能性评价和耦合性评价三个方面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工作[2]。魏玉娟认为大学文化评价要注重评价系统的建设和评价思路的梳理,首先制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其次完善评价机制,最后任用专业人才进行文化评价的实施,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大学文化自测自评—大学文化专家组评价—大学文化社会评价,以此实现大学文化评价的多元化和立体化[3]。李平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学文化评价必须从多层次、多维度和多侧面展开,提出大学文化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功能性三段式评价模式,三个阶段的评价是一个依次循环递进的过程,系统性评价通过有形向无形评价的转换从而转向先进性评价,先进性评价通过投入向产出评价的转换从而转向功能性评价,最后功能性评价回到新起点,即系统性评价,最终完成一个周期,但同时以此为起点,又重新启动新一轮的三段式评价[4]。上述研究视角虽然有所不同,但从不同角度对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当前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1.2 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

评价指标是评价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评价指标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学文化建设评价需要构建科学、合理且极具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而言,我国学术界主张“四分法”,将大学文化评价体系概括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四个方面[5],也有学者提出新的“四分法”,王凤兰在分析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文化包含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类文化形式,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上述四个指标进行权重分析[6]。总体而言,“四分法”直观简洁,便于理解,为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指标。

以“四分法”为基础,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进一步发展,不断形成更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王汝发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按科学性和不相容性等原则,运用分析与综合系统方法,将大学文化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特色文化,尤其突出大学特色文化,认为一所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大学文化不可或缺的评价要素[7]。蔡劲松和王军霞等人在这五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校长价值观、大学精神等19个二级指标,再以二级指标为依据,提出若干三级指标,作为大学文化评价的评分标准,以此确立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8]。与此类似,赵国林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际出发,将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为宏观指标,分别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第二级为中观指标,对一级指标分解;第三级为微观指标,进一步细化二级指标[9]。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进行界定。时雪松在大学文化评价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关系、教学满意、信息管理形象和学校文化活动等多个指标[1]。洪晓楠和林丹将大学文化理解为大学软实力,通过对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系统的实证研究,将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细分为5个构成要素:内核要素、基础要素、倍增要素、集成要素和表象要素,分别对应大学文化凝聚力、大学文化吸引力、大学文化创造力、大学文化整合力和大学文化辐射力。特色指标反映高校文化软实力的个性与特色,包括文化风貌、特色文化、技术文化和文化活动等四个指标[10]。黄平将大学文化分为10个评价项目,分别是大学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大学文化建设领导和投入情况,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情况,校风建设情况,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大学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校园文化环境和景观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文艺团队建设情况,校园内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大学文化建设特色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24个评价指标[11]。

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为大学文化评价和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参照点,便于有章可循。但大多数评价指标研究都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高校,并未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区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针对性不强、指标较笼统等问题。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结合高校实际,重新优化组合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3 评价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

近年来,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积极吸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统计分析思想,评价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周亚芳对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大学文化建设评估要从文化建设的思路、过程、途径、结果等方面全面考察,既要关注对校内教风、学风等外显行为的观察,也要考虑学校招生率、学生就业率、社会对高校的整体评价等数据指标,还要关注对大学人的整体精神状态、文化氛围的考量[12]。王汝发运用数学分析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模型。通过指标集合—评定等级—确定各指标权重—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等步骤,获取综合评价结果,并通过实例对此模型进行验证研究[7]。申海等人为了有效改进专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过程中的主观性问题,将“熵权”的概念引入大学文化建设评价之中,将主观权重与“熵权”相组合,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确权[13]。朱波、申海等人针对文化评价中“模糊概念”和数据类型繁杂的问题,采用加权组合决策,运用随机转化方法有效转化各种数据,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问题进行有效求解。同时,将上述方法与直觉模糊集和灰色群决策方法进行比较,仍得到一致性结果,证实组合决策策略对大学多元文化评价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为此类综合评价探索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14]。

2 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评价理念存在偏差、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过于量化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评价理念存在偏差,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学界在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研究方面成果颇丰,但大多数高校对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理念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首先,大学教育重专业素养,轻文化育人功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于重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学生优秀与否主要在于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而忽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浸染功能。高校对大学文化建设与评价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大学文化形同虚设。其次,大学文化管理部门缺位。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未能得到高校的重视,管理部分缺乏专业评价人员,高校自评意识不强,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基本处于“无人管”状态。再次,大学文化评价存在功利倾向。对于高校来说,大学文化建设与评价的意义主要在于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考核,所有评价活动止于一份文化建设“成绩单”,而大学的人文关怀、大学精神的认同等关键指标却无从验证。由于认知偏差的存在,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成果未能给大学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未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实践,未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2.2 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角度不够全面

谁来评价大学文化,谁对大学文化有发言权,谁对大学文化建设提出建议,这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研究不可回避且至关重要的问题,即谁应该成为评价主体。评价主体不同,评价的立场和视角则不同,看到的大学文化景观也不尽相同。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评价主体集中于高校主管部门,出于对高等教育系统的考核目的对大学文化实施行政性评估,且仅仅是“行政性”评估,严重缺乏对大学文化的建设性与指导性功能。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局外人”,囿于视角的单一性和立场的局限性,难以从全局性评估大学文化建设情况,只关心高校文化考核结果,不关心大学文化建设过程,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非常有限。然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术界对大学文化建设评价主体的理论研究较少,高等教育界对此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2.3 过于重视定量评价,只见数据不见“人”

目前,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的主流方法倾向于实证主义范式的定量评价,但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定量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定量评价虽然可以进行大样本的宏观调查,却难以在微观层面对具体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与感知。研究者往往从事先设定的假设入手,将自己置于权威和主导地位,以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创造”结论,却很难了解被研究者最真实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在大学文化建设评价过程中,定量评价往往将复杂、生动的文化现象简单地数量化与静态化,导致只见客观数据,不见“大学人”真实的主观情感和内心感受。另外,从技术角度上讲,大学文化建设的定量评价所引用的问卷和量表可能存在信度和效度不高等问题,统计数据由于抽样和处理等技术问题也可能存在不可靠的危险。

3 优化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的对策

3.1 注重整体评价,避免碎片化评价

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指出,文化从最广泛的民族学角度而言,实为一个复合整体[15]。文化的整体性特质决定了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尽量避免碎片化取向,应系统、深入、全面地厘清大学文化构成要素,尽可能将能够反映大学文化内涵的要素都纳入其中,切实改变评价要素重物质和行为文化,轻精神和制度文化的倾向。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不应囿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宏伟的学校建筑,要始终认识到物质文化不等同于物质本身,制度文化也不等同于文本形式的规章制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里的“大师”即是“大学人”的整体人格特质以及外化的行为风格,并最终凝结成一所大学的精神内核与价值取向。

同时,文化的整体性不仅意味着文化构成要素的多元化,而且表现为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制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最高层次,对其他文化要素起引导作用,制度文化介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之间,起规范与约束作用,而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因此,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应积极关注评价体系的内部关系,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大学文化构成要素互动的特性与规律,以指导大学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3.2 坚持动态评价,避免静态评价

文化时刻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变异。高等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大学文化同样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文化的动态性决定了大学文化建设评估难以制定静态标准,而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审视大学文化的变迁。大学功能的历史演进正说明了这一点,中世纪时期的大学相当于学者行会,是真正意义上与世无争的“象牙塔”,其基本任务是教学,之后柏林大学首开科研之风,直到今天,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已被世人完全认可。大学文化本体的丰富和发展意味着大学文化评价不能停滞不前,而应与时俱进,积极回应大学文化诉求。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普及的进程中,随着地方性高校不断涌现,大学在坚守教学、科研等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正不断凸显社会服务这一当代功能。大学文化评价应将社会服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并进一步细化为科技服务企业、文艺服务社区、文化引领社会等多个评价项目。

3.3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避免单一化

大学文化建设评价过程中应拓宽评价主体,推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具体来说,大学文化建设评价主体应包括以下几个:(1)“大学人”。在坚持教育主管部门行政性评价基础上,将“大学人”纳入评价主体,扩大高校广大师生群体在大学文化建设评价中的话语权,通过校内自我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高校所在社区。由于高校与所在社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高校本身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所以应将高校所在社区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大学文化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如何凸显社会服务功能,大学所在社区理应具有发言权。(3)第三方评估机构。为了提升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地方政府应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并配备专业评价人员。作为无利益关联方,第三方评估机构能够对大学文化建设作出更公正、更科学的评估。最终,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教育主管机构、第三方专业性评估机构、广大在校师生、高校所在社区等广泛参与的大学文化建设多元评价主体。

3.4 强化大学文化建设评价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指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设计、控制和改进等活动,即以过程化管理手段,有效组织和分配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的各种资源,确保评价成果和质量要求[16]。鉴于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高校应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的过程管理。首先,做好相关计划,包括制定大学文化建设目标与评价标准,明确大学文化建设管理与评价主体,形成实施方案等;其次,注重文化建设实施与管理,加强过程评价与监督工作,确保实施过程顺利进行;再次,评价主体对特定阶段内的文化建设成果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包括高校自评、第三方评价和当地社区他评等多种方式,从而获取量化数据与质性评估材料;最后,实施有效反馈,将文化建设成果与建设目标相对照,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以指导后续的大学文化建设活动。高校必须认识到,大学文化评价的过程管理,是一项动态和长效的系统工程,是“计划—实施—检查—反馈”四个阶段的依次循环往复过程。

3.5 进一步提升评价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

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在坚持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应适当加强大学文化的质性评价。质性评价主要基于本体论和认识论,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不同于量化研究的操作方法。质性评价要求在自然环境下,采用文献分析、实地体验、个案调查、开放式访谈等方法对大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关注“大学人”对大学文化及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对大学文化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作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研究还应加强不同高校之间的差异化评价。由于不同高校之间存在巨大的异质性,大学文化评价决不能搞“一刀切”,应尽量做到因校制宜,区别对待。研究者应在所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突出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尽量避免“面面俱到”的总体考量,并结合高校自身的教育诉求和文化特色,强调高校之间的大学文化建设分类评价和同类比较。比如,师范院校、艺术院校和理工院校之间由于办学定位不同,评价时应重点突出各自特色,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甚至在高校内部,基于各院系的专业设置的差异与办学特色的不同,对各自的亚文化评价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4 结 语

大学文化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学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评价框架和模型逐渐成熟,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评价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这些研究成果为大学文化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然而,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在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困境:高校对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理念存在认知偏差,重视程度不够,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化,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此类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实效。本文结合以往理论研究成果与大学文化建设实际,尝试性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坚持整体化和动态化评价,拓宽评价主体,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加强过程管理,优化评价方法和手段,以期有效指导大学文化建设评价实践,同时丰富大学文化评价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大学文化建设评价的深入研究,真正做到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进大学文化顺利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指标评价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