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优化
2018-04-03吴邵兰赵三银黄长征
吴邵兰,赵三银,黄长征
(1.韶关学院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2.韶关学院 教务处,广东 韶关 512005)
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指出,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之间是相互制约、联系、影响和作用的[1]。新工科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引起劳动力资源的相应变化,促使学校专业结构的相应调整,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及新经济新产业的出现,又必须依靠足量的专业人才作为保障。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并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职责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专业结构布局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并达成了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复旦共识”,形成“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新工科专业设置与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结构现状
1999年之后,大批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至2016年底,我国有地方本科院校700所,开设工科专业的院校占所有普通高校的90%,地方本科院校(含民办)占普通高校总数的 90.8%[2]。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条件不足、师资薄弱、招生规模庞大、校企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使其工科专业发展建设比较滞后。
(一)缺乏深入的专业调研,未形成应用型专业集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区域企业行业联系不够紧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布局未做系统调研,专业设置特别是工科专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作用不强,未能有效形成地方或行业急需、优势明显、特色显著、互为依托的应用型专业集群;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满足和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产业调整、新业态涌现、新技术创造的新兴专业不足;缺乏有实力的行业企业支撑,社会参与力度不够,应用型专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二)工科专业建设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
首先,由于自身定位不清晰,独立办学意识不充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未能结合自身实际,单纯追求学科门类综合齐全,专业发展速度过快,缺乏办工科专业的经验及教学资源,无法集中有限资源办好需较多投入的工科专业,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和整合,办学质量低下。其次,由于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积累不够,合作办学中缺少创新意识和合作平台,使企业师资及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共享,直接影响协同育人和创新。再次,“大学—学院—系”的组织结构使各层级发展存在割裂,现有办学机制阻碍工科专业跨学科发展。同时,唯学历的人才取向标准使多数高校教师来源单一,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很难到高校任职,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产业实践经验缺失,影响对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指导,办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工科专业数量少
受扩大规模和节约成本的效益驱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未经充分论证就新增了门槛低、投入少、周期短、效益好的热门专业,导致专业结构、层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交叉重复。如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高校本科专业布点率超50%的专业有22个,急速增长的专业集中在电子商务、软件工程、投资学、网络与新媒体、金融工程等,增长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工科专业仅5个。而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专业目录仍有一半的工科专业在广东省没有开设,远不能满足工科人才需求。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科人才的培养也发生了新变化,工程专业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新的专业领域人才缺乏,无法满足新兴市场需求。而大部分教学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开办的工科专业多数老旧过时,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新工科专业很少。
(四)工科专业调整和优化滞后
专业建设需要较长周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市场对部分热门专业人才数量需求不足时,高校应及时调整甚至撤销相关专业。但由于办学体制影响,各地方高校均会有所顾忌,如果撤销投入较大的工科专业,专业教师的安置、专业的软硬件设施的处理将引发各种矛盾。因此很多高校宁愿维持现状也不轻易撤销已设置专业,导致专业调整滞后,对高校未来的专业新增、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3]。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原则
在新工科发展形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既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也必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以及考虑质量保障和综合效益。
(一)尊重学科逻辑原则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必须尊重学科结构的内在逻辑。因为专业设置以学科为基础,是否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传统学科、新兴学科、特色学科、基础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其平稳有序而又优质高效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由于学科具有高度分化和高度融合的双重性,若干不同学科能够在同期为某个专业提供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知识基础;因此,专业的科学发展可以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学科结构改善和学科体系完善也有利于促进新兴学科的诞生。
(二)适应社会发展原则
合理设置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和使命。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所以专业结构优化要顺应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要求,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优化需要,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突出办学特色与优势。同时专业结构优化要有前瞻性。本科生培养周期一般为四年,专业一旦确定,则需进行后续的设备、课程、师资等硬、软件建设,甚至还需很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专业办学特色,因此,招生时必须预测四年后的社会需求,优化后的专业结构应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满足市场需求原则
人才是发展新经济的首要资源。工程教育须密切联系产业发展,国家也急需发展新工科,以满足人才需要。但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短缺,相关数据表明,中国规模以上人才总量虽然达到约8 500万,但专业技术人员约为810万,不及百分之十;预计到2025年,新兴IT产业人才将有950万的缺口,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人才将有450万的缺口。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带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选择、优化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工科专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四)坚持质量保障原则
专业设置与优化须遵循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保障专业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髙等学校进行专业设置时,须具备以下相关要求:专业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高度一致;有相关学科专业基础,以相关学科专业作为重要依托;有稳定的社会需求;有科学规范、适用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专职教师队伍及教辅人员;具备专业所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条件;制度保障完善[4]。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优势特色专业,设置社会急需工科专业,通过产学合作、校企育人等途径提高办学能力。
(五)考虑综合效益原则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面临师资紧张、经费不足、招生财政、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等问题,在专业结构调整时须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办学规模、投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益;在调整专业结构时必须科学评估绩效;在设置新专业时重点考虑资源配置和办学效益,使资源效应最优化,以促进专业办学可持续发展。
三、新工科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优化途径
随着新科技、新工业、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时代互联网带来的实体经济的革新及思维模式的变革,应对市场需求调整的多层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工科专业人才已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加强人才需求调研,掌握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好学科专业的整体规划,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自我更新机制,构建新时期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体系。
(一)建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体制机制
1.研究预测市场需求,完善就业反馈机制
建立由不同学科、行业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对国家重大经济政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沿领域和地方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广泛调研,把握国家、地区支柱产业及新型产业需求导向,对专业结构做出准确定位,合理确定人才培养规模,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学科专业群,减少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由于毕业生就业流向是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反馈信息,故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应与人才预测机制相结合,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可靠、科学、有效的信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了解毕业生就业流向,预测各专业人才需求规模、人才结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结构,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建立完善的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新增、调整、退出机制均是动态的过程。其中,专业退出更为复杂。学院应先建立完善的专业预警机制。包括专业信息收集、人才质量检验、就业前景预测、专业综合分析报告等要素在内的专业预警机制,对专业结构布局、毕业生供需矛盾、专业培养模式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准确判断专业发展目标实施状况,从宏观上把握学科和专业的科学发展。
其次,建立可操作的专业退出机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专业退出抉择困难。因为既涉及专业退出标准的制定与衡量,也涉及专业退出后专业教师安置、教学设备、学生毕业等后续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所难免。因此对社会需求少、毕业生就业率低、教学资源短缺、重复设置又没有特色不具竞争优势的专业应及时调整、停办,并制定相应的退出对策,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专业教学或进修深造,实现转岗或提供行政、教辅等岗位,满足不同教师需求。
(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新工科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高校教育改革为契机,综合考虑学校规模、就业需求、办学条件等因素[5],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自我更新机制。根据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第一志愿报考率、新生报到率、初次就业率[6]、就业专业对口率等指标,构建动态发展的专业调整、预警以及退出机制,制定专业优化方案。
1.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专业
优化专业结构要充分考虑区域战略新兴产业,主动接触并与其无缝对接融合,快速适应区域经济新兴产业发展变化。一是优先发展新兴应用性专业;二是重点发展理工科类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三是增设与新兴产业适切性强、融合度高的应用型专业;四是整合专业,兴办复合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与新能源新兴产业相关的风能和电力工程、生物能源专业人才,与新材料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人才。
2.优先发展和重点保障区域优势专业
集中资源,优先建设具有较强区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的专业,筛选建设基础好、校企(地)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效果好的专业,突出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形成和其他院校错位发展的格局。
3.支持特色优势专业
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建设必须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和学校的目标定位、发展层次、本土资源等主动对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升本前专科办学历史长,原有办学底蕴深厚且长期服务于地方,有师范教育、适用性强的传统专业等资源,可通过升级调整以适应新时期需要。其次,重点扶植和培育特色、优势专业,这既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的有力抓手,也是促进专业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4.合并相近专业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为综合性院校,覆盖行业广,服务面宽,专业数量多而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具体方法包括:合并相近专业,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合并依托相同学科的专业,形成宽口径大专业,设置不同方向;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促进既有工科专业融合发展,推动工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交叉发展、培育新的学科交叉点。
5.停办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
对于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招生计划完成率、第一志愿报考率、就业率、报到率、专业对口率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应限期整改或暂停招生。对办学条件不达标、教学质量差的专业,应坚决撤消处理。
(三)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质量保障措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国际和行业标准,及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包括国家、行业、学校层面在内的三级质量标准体系。
1.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巩固专业评估机制
健全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全面系统地评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促进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评估制度,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定期实施,将专业目标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特色等内容纳入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将评估信息和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专业并及时改进完善,以评估促进专业办学的持续改进。
2.与国际接轨,实行专业认证制度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专业认证工作已取得稳步进展。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建筑类专业认证、师范专业认证将全面开展;理学、农学、林学等专业认证也在逐步试点进行。在此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申请,主动作为,将专业认证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促进专业建设主动适应行业发展,使专业教学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其次,密切关注学生培养的过程和结果,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再次,将专业认证结果纳入学科专业评估和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评估体系,及时发布专业认证结果,规范和促进专业的内涵发展。
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因此,本科办学积淀不深厚、办学条件薄弱、办学资源不足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做好前期调研,充分论证,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