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8-04-03陈昱宁戴小鹏
陈昱宁,戴小鹏
(1.四川文理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四川 达州 635000;2. 达州中医学校,四川 达州 635000)
一、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时代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非常关心青年成长。习近平同志围绕青年和青年成长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指导青年成长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对于准确把握青年成长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引导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成长成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刻苦学习、躬身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1]“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2]纵观我国近现代历史,无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广大青年始终凝神聚力、砥砺前行,以青年人的热情和奉献,为祖国的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贡献着力量。当代青年具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3]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建设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青年“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4]
(一)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的基本内涵
1.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寄予厚望,他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5]他还多次强调信念的重要性,并运用比喻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对青年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并坚定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2013年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6]其次,青年一代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具体国情,还应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同志强调,“理想因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当前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才能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与指引下成长成才,真正实现国家的国富民强、繁荣昌盛。此外,青年一代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还需脚踏实地、艰苦奋斗。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同志还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应积极继承艰苦奋斗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在实践中将理想信念化为现实。
2. 自觉加强学习,练就过硬本领
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而素质的提升、本领的增强有赖于坚持不断的勤奋学习。习近平同志长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学习,并对其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想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青年一代就应把握住这段知识积累的关键期、把握住人生最是大有可为的“黄金时光”,积极认真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实践技能本领,在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奋斗中不断寻求进步。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学习,意味着既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论基础学习,也要积极尝试练就强化自身实践技能,既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能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要求。此外,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强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关系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问题。青年一代应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积极发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自身行动引导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为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作出应有贡献。
3.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高尚品格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映;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从古至今,立德对于个人乃至对于整个社会,一直具有必要的价值、非凡的意义。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因此,加强青年道德修养、锤炼青年高尚品格,对引导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社会风气,规范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年一代应积极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重道德实践,尤其注重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青年的成长成才规律,也指明了当前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路径。青年一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首先应做到积极学习,将知识内化于心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其次,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方可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最后,应夯实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投身道德实践活动,接受实践锻炼和品格磨练,不断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的时代意蕴
1. 对中国共产党青年成长思想的发展丰富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青年成长对于当前中国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秉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青年、关注青年工作,先后提出了许多关于青年和青年成长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具体实际结合,是对中国共产党青年成长思想的发展和丰富。
2. 新时期指导青年成长成才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阐明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对青年和青年成长的新要求、新希望,明确了当前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科学内容以及条件保障,是新时期指导青年成长成才的理论依据。一方面,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是经过经过长期实践、反复研究后,最终形成的系统、完整、科学的论述。透过青年一代成长轨迹,抓住了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反映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是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是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综观全局、高瞻远瞩,提出的新思路、新要求、新方法,能够在更具针对性、时代性理论语境中指导青年成长成才工作。
3. 化解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新思路
教师是教育情境中的主体之一,扮演着多重角色,其中,教书育人的角色是教师最基本与最突出的角色。一方面,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扮演者学生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理人和心理工作者等角色。教师的多重角色,其实质是社会对教师职能和地位的期望和要求,也就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期望和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涵盖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的强化、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良好习惯的养成等诸多方面。习近平同志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7]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下一代人才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对国家未来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年的成长成才涵盖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青年教师等专业发展实质上就是这一群体的成长成才。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价值,是破解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表征及归因分析
(一)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表征
1.教师道德修养水平不高
道德可具体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和个人品德。教师职业与许多其他职业不同,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以青少年儿童为主的活生生的人,其工作内容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且不像其他职业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而是以教师自身的知识、品德言传身教。教师职业的这些特殊性影响着职业本身的道德要求,因而此处将重点讨论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当前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范表现,如爱岗敬业、尽心尽责的精神缺失。一些教师将原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交由学生家长、学生干部甚至是学生自身来承担,逃避工作、推卸责任;另外,部分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尊重、差异看待学生。一些教师习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特殊优待”,对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则不管不顾,甚至讽刺挖苦,严重挫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损害其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运用不当的惩戒方式对待学生的现象。当前,一些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新闻依然常见于报端,多数学生尚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当的惩戒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身心危害,这既为法律法规所禁止,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所摒弃的行为;此外,部分教师未能做到廉洁从教,反而利用职务之便及工作的特殊性,违规进行乱收费、乱征订教辅资料、有偿补课、收受家长礼包等有违师德、败坏风气的行为。
教师道德修养水平不高,还体现在部分教师对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不足、要求不高、行动不够等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对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积极性,积极性的缺失可归因为内在动力的不足,而造成内在动力不足的原因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对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论认识不足,对良好的师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影响作用认识不够深刻,也就提不起重视;二是部分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受困于职业压力、短期内的教育低回报以及职业倦怠感等因素,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教育理想,得过且过、无心进步。也有部分教师,他们虽然能够意识到教师道德修养水平对专业、对自身以及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但却存在着对自我要求不高、甚至过低的问题。这部分教师对师德的往往有着自己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却多是狭隘的、片面的,他们的工作重心大多不在教书育人这一方面,而是更多关注自己的副业,导致了自身的教育工作没能落到实处,甚至在此过程中谋取私利,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另外,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上述问题,提及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也能够与人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却很少行动,空有理论而无实践。
2. 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不足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也是围绕着上述几个方面展开的。首先,部分教师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一些中小学教师缺乏对任教学科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缺乏对教材的基本理解与研读,对所学内容、重难点理解的把握不到位,造成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情况。其次,部分教师对学科发展的结构体系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解。一些新教师容易出现接手工作后立即备课、上课,而忽略对整个学科发展结构的理解与关照,结果难以把握整个学科的学习规律、对学习内容与学习效果的预估出现偏差,造成了“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问题。再次,部分教师对学科相关知识的认知狭隘、扩展不足。一些教师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但除此之外,缺乏相关学科的扩展性知识以及旁系学科的基础性常识,导致实际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甚至晦涩难懂,教学方法也囿于自身学科相关知识的不足,导致课堂教学程序化、机械化,难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灵活性、趣味性,无法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旁征博引、举一反三。长此以往,教师可能因教学过程的日渐枯燥而逐步失去原有的热情与动力,学生则可能因长期沉闷的课堂环境而变得沉默寡言,造成教与学的恶性循环。并且,对学科相关知识的储备不足,致使学习过程缺乏启发性鱼创造性,还可能制约学生的知识迁移、发散能力,对学生的智力发育、创造性思维培养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部分教师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从学科角度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科学习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它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习得一种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从而运用到未来生活中,让人们享受到知识为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一些教师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把握不足,将影响到学生对学科思维方式的理解、对学科方法论的习得,则学习就会陷入一种“形而上学”的困境中,制约学生的成长成才。
3.教师教育理解程度不深
教师对教育的理解程度不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二是对教育实践性技能的缺失。
教师对教育理论性知识的理解,涵盖了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学科知识的理解,对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等教学教法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教育概论、教育思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教育背景及研究性知识的理解。一方面,教师对教育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致使教师无法全面、客观地理解教师专业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无法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及规律。在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中缺乏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前提,易陷入盲目、经验主义的困境中无法真正科学、规范地解决教育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一些教师由于对教育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到位,难以科学、合理地把握既定的教育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计划之间的关系,难以适时适当进行课堂创新,未能扮演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则会影响到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教育实践性技能,主要是指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下,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组织管理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8]当前,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混淆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片段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确、知识传授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与整体优化意识等。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易出现如教师侧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学生预习环节的预测不到位、学习小组的管理松散、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较低、激励评价环节的方式固化单一、课堂教学的监控不到位等。教学组织管理技能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课堂观察不到位、缺乏教学调整,课堂提问组织不合理、全员参与不够,学习要求不明确、教学监督不足,教学组织不到位、时间利用不充分,以及学生课堂违纪,教师干预不力等。教学研究方面,当前突出的问题为教师教研意识不强、热情低靡,问题意识差、思维碰撞少,教学研究无课题、缺失研究计划和重点等。
(二)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归因分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已成为无数教师施教的座右铭。“学高”,即学识渊博;“身正”,指行为端正。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实质上就是对“学高”与“身正”的不懈追求,即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道德的追求。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最直观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道德存在问题。此外,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精神世界活动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同时提供了实现理想的不竭动力。教师自身对其专业发展问题的忽视或是抵触,可具体体现在此类教师缺乏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或是缺乏对目标达成的精神动力,其原因正是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
1.教师专业道德的缺失
教师专业道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不高,其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教师自身对专业道德的认识不到位、不深入,缺乏积极有效的道德践行;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环境影响了教师对专业道德的认知与发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教师道德修养水平不高,其根本在于教师自身未能对专业道德给予应有对重视,未能自觉、主动、认真地学习理解教师专业道德;或是在对专业道德有了一定表层认识之后,未能及时有效地参与到教师道德实践活动中去,只是把道德理论当作口号来感知,未能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作深层次的认知加工,由此造成了教师对专业道德的认知偏差,致使教师自身的专业道德存在问题。同时,也应看到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而且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总体而言,我国面临着一个较好的宏观环境,但在精神文明方面,也不免受到一些不良思潮、风气的侵袭,对国民的价值判断造成了一定影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各类社会思潮与风气的影响,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做出了一些差异化的、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影响其道德的认知与发展,致使一些教师的专业道德出现问题。
2.教师专业知识的缺失
教师专业知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不足、教师教育理解程度不深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自身努力不够,二是外部的教育不到位。一方面,教师学科基础知识及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最根本的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刻苦钻研,这是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夯实基础、强化专业知识的前提。一些教师受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疏于学习、甚至拒绝学习,这必然是与教师自身职业特点与要求相背离的。换言之,教师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低下、学习行动迟缓,是致使教师专业知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造成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的原因还在于外部教育的不到位。教师的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职前教师教育、新入职教师教育、职后教师培训,以上构成了教师教育的完整体系。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职前教师教育专业的名称名目繁多、教师教育课程脱离中国教育实际,入职教育缺失或是流于形式化,职后培训缺乏系统性、现代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缓慢等。不少教师愿意学习、渴望学习,但由于教师教育在各个环节出现的上述问题,造成了教师学习渠道狭窄、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机会少之又少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对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方法等多个领域的学习进展,致使不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难以提升。
3.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
教师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到位的外部表现,其内部动因在于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理想信念既可存在于现实意识中,引导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能内化于无意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切外在行为。[9]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行为、道德意识及自我评价,在以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指导的条件下,能够实现有序的发展;而在理想信念缺失、甚至错误的情况下,则可能引发无序的变动。受社会不良文化、消极现象的负面影响,加之理想信念教育的机制体制不完善、教师追求理想信念的意识弱化,部分教师对待教育教学工作懒散、不上心,对待学生不负责、缺乏耐心,对待学生家长敷衍搪塞、得过且过,对待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不起兴趣、不愿参加,转而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了一些非教育教学工作、甚至是一些低级趣味的活动上,丢失了曾有的志向和抱负。究其因,正是由于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致使这些教师失去了精神动力,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无心教育教学工作,无视教师专业发展。
三、习近平青年成长思想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成为好老师的关键在于具备“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学习,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青年成长成才,从而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重担。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
习近平同志强调,青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广大教师全员践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爱生亲徒、诲人不倦等美好道德品质,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教师自身应切实提高认识,自觉加强学习并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同时,注重自身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传承与发扬,以身作则、行为世范,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其次,全社会应积极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积极培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各类不良思潮与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而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广大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此外,各级党委和政府还应积极关心教师、帮助困难教师解除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切实为广大教师创设良好的从教环境,并加强引导教师,使之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争做合格好教师。
(二)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强化教师自身理论知识。教师的理论知识包含两部分,一是科学文化及学科专业知识,二是教育专业知识。教师承担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任务,因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共享时代来临的背景下,普通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通畅、获取方式更加便捷、获取内容更加广泛,教师就更需要及时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积极践行。在教育专业知识上,应与时俱进,加强对此类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夯实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还需加强对全新教育理念的理解,如全纳教育、公民教育、终身学习等。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教师专业是一种指向实践的专业,这就意味着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除理论知识之外,实践技能的锻炼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投身实践、勇于实践,自觉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本领、实用技能,同时,尝试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相互转化,从而促进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才有可能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栋梁之材。我们希望每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都能以“传道”为第一责任和使命,为孩子点燃更灿烂的梦想,为国家和民族贡献更多正能量。”教师应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育自己、反省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应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立志教书育人,以自身的教育理想信念为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应将教书育人的使命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人才。除个人努力之外,还应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先导作用,在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的全过程中,不断强化教师对职业的;教师还应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深刻理解教育、认同教育、热爱教育,做学生健康成长的领导者和引路人,做有理想、有追求、有爱心、有耐心的人民教师。
[1] 习近平.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02).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76.
[4]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02).
[5] 勉励青年志愿者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人民日报,2013-12-06(01).
[6]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1).
[7]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02).
[8] 吴 晓.校本策略视角下初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6.
[9] 耿文侠,冯春明.教师理想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评论,2005(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