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及问题研究
——基于F高校G专业学生实践团队的调研
2018-04-03晁天彩巢湖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晁天彩 张 号(巢湖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即为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各地展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农村的生产、生态和农民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改善。[1]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即是农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以革命老区安徽省定远县为例,选拔F高校G专业班干部12人(本地区同学2人),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定远,对定远县各乡镇的地域条件、发展程度、建设计划、居民生活等方面进行调研,特别是地方特色发展、精准扶贫等情况,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分析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与问题,为地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针对性对策。
二、定远县调研概况
(一)调研形式
1.实地调查
选取定远县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如藕塘镇、大桥镇、吴圩镇、二龙回族乡,实地走访调查获得直接的、生动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更好做好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做铺垫。
2.问卷调查
基于实地调查的结果与问题,科学设计美丽乡村建设调查问券,既要涵盖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信息点,又要使用农民看得懂或听得懂的问卷语言,主要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成效与问题及农民对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满意度。本次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样本968份。
3.访谈调查
针对地方特色发展、红色旅游发展、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等情况,与地方政府接洽、访谈,并上门走访贫困户。
4.座谈调查
通过前面调查的比对分析,针对调查中存在一些疑问,邀请若干调查对象以座谈会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美丽乡村建设具体问题。
(二)调研方向
1.调研红色旅游发展
深入红色旅游核心景区藕塘烈士陵园、中原局三次会议旧址、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及朱湾烈士陵园,走访景区工作人员,了解景区运营情况。目前,定远县修复、重建或迁址红色文化地,挖掘“刘少奇、淮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中原局”红色文化,沿途规划修建了连接红色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公路,但景点参观人员外地人员较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2.走访贫困户与扶贫企业
根据定远县各乡镇扶贫点提供的贫困户名单,逐一走访,调研精准扶贫的目标、规划、政策及成果,探讨影响当地扶贫效果因素。其次,走访金山滴水·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调研政策辅助、产业脱贫,归纳总结产业脱贫先进经验。
3.寻访古城改造
现场调查定远县古城改造进展,对比规划预期,归纳、梳理旧城改造中的问题与阻力,研究城乡统筹发展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动力。
4.调研大学生村官生态创业
调研定远县吴圩镇4片园区:草莓园、葡萄园、梨园、石榴园。大学生村官利用科学技术、新时代政策,结合地方实情,带领当地农民种植果园致富,大力发展生态创业,目前,“皖圩”已成为滁州市知名商标,同时,响应“三色定远”发展规划,创造融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平台。
(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自2012年以来,定远县开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成为国家美丽乡村试点县,五年来,定远县经济总量显著跃升,财政收入从5.1亿元增长到16.1亿元,年均增长25.6%。建成2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2家,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亿斤左右。
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以地方实情为基础,注重特色发展,加大集中整治和联合执法检查力度,有效解决脏、乱、差等问题,全面改善集镇面貌和主干道沿线环境,道路绿化水平和档次逐渐提高,集镇的路灯、管网、杆线、标牌等基础设施标准明显提升。
(四)美丽乡村建设问题
1.美丽乡村建设款项供给不足
美丽乡村建设款项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使用资金两方面。定远县以县农美投资有限公司为融资主体,向省农发行贷款8亿元并获批,专门用于“百镇计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项目启动,资金需求较大。并且,美丽乡村建设中村落缺乏有力的资金来源。
2.缺少科学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初,定远县并未编制出一套完善的建设规划,无法形成总揽全局的效果。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处于实践阶段,准备时间较短,工作人员实地学习、调研不足,不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并且存在规划与施工脱节,实施过程中七改八调,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3.农民的主体作用被忽略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然而在定远县的实际行动中村民的作用却受到忽视。忽视农民的意愿,注重形象工程建设,只会从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最后只能是劳民伤财,徒具其型,却会引起村民的反感。调研中还发现部分村落没有完全领会上级精神,美丽乡村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
4.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到位
目前乡村的义务教育和文化娱乐等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村民多数较为满意,但在如乡村交通等方面的项目建设还存在一些缺陷,很多村落的对外交通不发达,群众生活受到影响。
5.专业人才缺乏
定远县每年流失的青壮年数以千记,青壮年的大量迁移,面临专业人才缺乏、村民积极性较低等问题,给美丽乡村的建设的内生动力带来一定困难。留守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态意识较低,没有资源保护意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三、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科学编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助力“美丽中国”建成
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需深刻体会新时代新思想,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优化完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具有定远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二)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推动乡村经济产业化
乡村振兴,产业是引擎。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仅靠政府投入,而要发掘乡村发展的内生能力,自我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改造过程中,需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对各项农业的资源进行全面的利用,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
1.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才能避免农村青壮年的流失,让农民尝到建设喜果;只有乡村实力强大了,才能吸引各方面人才深入基层,扎根农村,大展宏图。定远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要突出产业特色,一是要大力推进“一块田”改革,把农田合并,以农民自我承包为主导,转变生产方式,安徽怀远县已初见成效;二是要加强水利建设,改变目前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情况。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和市场,以红色文化为主体,以徽商文化作补充,融入定远及周边特色产业,挖掘开发富有定远特色的景区,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合理规划,打造集吃、住、游、购和体验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游,开发一批以红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为特色的精品乡村旅游点,走可持续发展路径。[3]
(三)加强文化传承发扬,创建生态文明乡村
文化传承发扬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设立县、镇、乡三级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机构,专人专项,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比如定远县三和集镇建成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变废为宝再利用,设计成为靓丽的人文景观。一方面,整合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元素,打造红色文化村落。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教育,转变生活方式。以文明村创建为抓手,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引领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深化生态意识。
(四)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
加大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专款专用。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合理安排城市建设项目,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等与农村对接,做到城乡基础设施与社会设施共建共享,使乡村居民点的交通更加方便、垃圾能得到有效处理、自来水使用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