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探析
2018-04-03卢丽娟于欣荣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626001
卢丽娟 于欣荣 (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 康定 626001)
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战士,是不断推进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力军。民族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受与认同有着独特的规律,学校应积极引导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多举措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考察
为客观把握四川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状况,课题组采取调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随机选取了大一到大四各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7份,1份无效,有效率达99.4%。问卷显示,四川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主流的,占比较大,但也存在信仰模糊、动摇,甚至缺失的问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
多数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依然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较为坚定。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57.25%,信仰坚定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62.25%。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自身的成长成才很重要的占总调查人数的80.10%。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1.42%,想较为迫切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69.90%。但大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差,从来没有读过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著作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5.10%。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较为了解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0.92%。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途径
大学生认知马克思主义大多通过课堂学习,其次是网络媒体。对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也主要的是课堂和网络媒体。其中通过大学教育的课堂来认知马克思主义的占总调查人数的83.67%,课堂和网络媒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占58.61%。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模糊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信仰模糊产生的原因,其中认为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55%,认为人们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出现信仰缺失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8.27%。经常接触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59%。偶尔接触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66.33%。34.69%的学生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容空洞,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吸引力。
二、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长效机制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青年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及历史文化传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比较浅显,相应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受与认同也有着独特的规律。加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经济理性和行为逻辑在整个社会大行其道,在某种意义上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功利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价值观困惑,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逐渐扩散和蔓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通过学科建构、教育手段创新、环境塑造等机制建构,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化为信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整体性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来展现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图景、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升华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使当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紧密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
为切实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各高校就不断对该马克思主义课程展开了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其中取得的成果虽然不乏启发性,但对于民族院校来讲,少数民族青少年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及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不同的看法,相应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与认同也有着独特的规律。再者,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欠缺,以及受一些民族分裂分子等的渗透拉拢影响,部分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偏见仍然存在,民族意识比较强烈,宗教信仰存在误区,极少数学生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民族分裂方面也存在认识上的错误。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且与党中央的要求以及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所以应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所以,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尤其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和整体性,要使教学内容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促进各兄弟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信服这个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非理性为主导的,而是理性的信仰,是在理性支配下的行动,所以理性的信仰有赖于理性能力的培植。”[1]这也会解决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因而,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推动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教学改革研究有其必要性,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实践教学手段,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
切实注重实践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是一种精神或理论活动,更是一种实践活动。首先,对于民族院校,要结合院校办学特色、区域历史地理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以及当地红色革命文化景观,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教育以及思政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进行良性对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信仰。诸如,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坛;阅读红色题材书籍;观赏红色革命记录影视资料;参观了解当地红色革命遗迹等活动。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整体的教育教学计划环节,利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民族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使民族院校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通过环境塑造,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
新时代新的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都有着时代性特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锋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深远影响。“从理念上明晰马克思主义在“入脑”的同时更要“入心”。而这就需要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挖掘、创设能够引起当代大学生情感共鸣的介体和环境”。[2]所以在环境塑造方面,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家庭环境,通过环境塑造,来进一步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家庭方面,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家风,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社会环境方面,应通过社区、街道、文化广场等多举措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等相关文化建设,同时也应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以此积极推进社会环境育人,通过社会环境来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应利用好学生社团、学生会、广播站以及其他宣传媒介等结合民族文化,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结语
民族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较高,但也存在大学生处于无信仰或未确立信仰状态以及信仰处于模糊状态的处境。本文以期通过学科科学性建构、实践教育手段、环境塑造等举措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养成机制,使民族院校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