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永不止步
——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4-03何宝贤
何宝贤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 210019)
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点学科,开展化学教学已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而是要利用灵活的方法,将“单向传输”转变为“探究学习”,让他们在探究中收获乐趣,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以“趣”入手,丰富学生想象力
兴趣是学生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只有当学生们建立学习的兴趣后,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要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们预留更多的空间,引导他们探究和思考,从而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化学课堂实效.
比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这部分是初中化学的第一章,这部分的教学是为了给学生们打开化学的大门,因此,在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主要是帮助学生们建立兴趣,让他们明白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并让他们在探究思考中形成创新意识.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滤纸、毛笔等道具,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白纸显字”的“小魔术”,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教师为学生们创设生活情境,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们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感知化学.接下来,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实验是认识物质的重要手段”,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确立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趣”入手,利用趣味性的教学元素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化学的大门,让他们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同时,学生们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也初步了解到了化学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促进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二、双向互动,让化学课堂换发活力
实现教学活动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众所众知,由于受传统师生观念和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短暂的掌握知识,却无法让他们深入地体会到科学的本质,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主动拉近师生关系,激活课堂,让化学课堂换发活力.
比如:在讲解“奇妙的二氧化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主要采用了与学生互动探究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突破重难点.首先,教师从学生们感兴趣的生活事物入手,提问:“相信很多同学都喝过可口可乐,那么我们打开瓶盖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学生们快速的回答道:“会冒出很多气泡.”教师利用学生们口中的“气泡”引出了这部分内容,带领他们探索二氧化碳.然后,教师播放了短片《二氧化碳与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提问学生:“如果自然界中没有二氧化碳可以吗?”学生们通过观看短片了解到了二氧化碳对于自然界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又有学生提问:“是否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讲解了温室效应相关的内容,为他们解决疑惑.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们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与学生们进行了有效的交流互动,让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自然界的循环.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逐渐变得更为活跃,除了主动思考外,还会针于自己的疑问进行主动提问.这样一来,便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构建小组,合作中提高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构建小组,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探究、思考、交流的机会,从而让他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合作中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方面让学生们体验合作的乐趣,另一方面创造交流互动的机会,促进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比如:在讲解“物质的溶解”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们复习了物质的溶解性,从而导入了新的教学内容.然后,教师为学生们展示了相关的资料,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基于资料探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能力大小,引出溶解度的概念.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熟悉溶解度的概念,教师提问:“20℃下,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示什么意义呢?”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并对其含义进行了阐述.接下来,教师说道:“在相同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解度也是存在差异的,那氯化钠就是‘溶解之王’了吗?”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用图表代替文字表示的方法,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并理解曲线的含义.最后,教师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总结出画溶解度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们对知识进行探究,帮助他们理解了相关的概念,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渗透在平时教学的点滴中,通过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引发他们在化学课堂上尽情展示,从而真正让他们创新的意识生根发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