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纽曼教育理念的价值回归

2018-04-03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纽曼博雅心智

郭 豆 豆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约翰·亨利·纽曼,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神学家,他之所以能在世界教育史上流芳百世,归功于他的著作《大学的理念》。它是在英语世界第一次提出并且系统论述大学理念的著作[1]。虽然他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已有一百七十多年,但其中优秀的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这样说,要想去研究这一百多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纽曼的影响毫无疑问是最大的。正如美国教育改革家克拉克·科尔说:“在纽曼以后的所有关于大学教育的论者都是对他的论文的脚注。”[2]著名高等教育学家约翰·布鲁贝克(J.S.Brubacher)认为,在高等教育哲学领域的所有著述中,影响最为持久的或许当推纽曼的《大学的理念》[3]147。

一、大学何为?何为大学?

大学何为?何为大学?这是每一个研究大学本质的教育家都要提出而且要回答的一个问题。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写道,“大学是教授普遍知识的地方”[4]1;约翰逊在《字典》中指出,“大学就是传授所有艺术和技能的场所”[5]。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纽曼认为,大学就是教授学生知识,以传播和推广知识为目的。为了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大学也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实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它划出才智的领域,使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投降[4]267。同样,半个世纪以后,美国高等教育家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中认为,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做学问的场所,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化的知识,培养远高于中等教育水平之上的学生[6]201。同一时代,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由此可见,探究学问无疑是大学的代名词。

追溯千年,世界第一所大学博罗尼亚大学自诞生以来,便是一所探究学问的教育机构。无论是传统的牛津大学,还是以研究为主的柏林大学,抑或是随时代兴起的霍普金斯大学,都是以探求学问为其职责。即使在传统大学和新型大学矛盾的冲击下,大学依然是传播学问的教育场所。大学,离开了对学问的探究,它就会无所事事。相反,一所大学如果不把学问研究放在重要的地位,仅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搞社会服务,毫无疑问将是这所大学的悲哀。

二、大学的职能

既然大学是探究学问的场所,那么大学的职能是什么呢?纽曼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众多学者研究高等教育的时代。在英国,工业革命不但挑战了牛津大学传统的教育理念,而且催生了以研究为主的伦敦大学。当时,柏林大学正在实行以科学研究和教授自由为主的教育理念,世界大多数国家纷纷学习德国的教育。但是纽曼提出了与德国大相径庭的教育思想,他坚持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传播普遍知识、培养人才和教学。为了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他在都柏林大学发表了在当时看来似乎不合时宜的演说。他指出:“大学的宗旨是心智的,而非道德性的,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的普及和扩展,而非提高,如果大学的职能在于科学发现和哲学探索,我不知道它为什么存在。”[4]1所以,他认为,大学的唯一职能在于教学而不是科研。为此,纽曼从若干方面阐述了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教学。

从教学和研究场所来讲,他认为,科学并非一定要在大学里进行,机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很好场所,一些机构比大学更合适促进哲学的探索,更能扩展知识的疆界[4]3。英国的科学协会、阿希莫林学会和建筑学会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和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要的贡献。因此,纽曼强调学校是教学的基地,而学院是研究的基地。

从做事的专注层面来讲,研究需要专注,教学更需要专注。纽曼并不完全反对科学研究。正如他所阐述的那样,“发现和教学是两种不同的过程,很少并存于同一个人的身上”[4]4。他以大希腊之光的毕达哥拉斯、终身未婚的泰勒斯、退隐学院的柏拉图、追师二十余年的亚里士多德等为例,说明和总结了一个结论,“教学所涉及的是外部的活动,而实验和思考则需要隐居的生活”[4]4。研究需要专注,教学更需要专注,所以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教学。

正如科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写道,“在1852年,纽曼正在写作的时候,德国大学正在称为新的模式,科学开始取代哲学的地位,科研开始取代教学的位置”[7]2。但是为了维护自己思想的正统地位,纽曼不畏惧地提出了和当时潮流相冲击的大学职能观,肯定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传播知识和坚持教学,这在当时显得难为可贵。

三、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恒常的话题之一。那么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纽曼心中有关于大学实际目标的见解。纽曼认为,如果一定要给大学确立一个实际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良好的成员”[4]151。那么良好的成员应是什么样的人呢?在纽曼看来,良好的社会成员,并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什么专门人才,也不是造就英雄,而是将其培养为一名绅士。他坦言,做一名绅士是好的,拥有教养的心智,精致的品质,正直、公平和冷静的头脑以及生活行动中的高贵而有理性的姿态。当然,他并不排斥对生活有巨大作用的专门教育,他认为,“对这些东西的关注乃有用的或机械的记忆属于分内之事,没有这些东西生活就无法进行,我们的日常福利都得依靠这些东西,我们也要深深地去感谢这些东西”[4]100。足以看出他并不完全否定专门教育,他只是反对将专门教育放在大学的首位。同时,纽曼所说的教育是超越于专门教育的,他认为,大学应该培育优雅、有涵养、理智的社会人才。他进一步指出,这种人才教育是“一个通向伟大而平凡之目标的伟大而平凡之手段”。它的目标是提高社会的心智水平,培养公众的心智,提高国民的品位,为大众提供真正的原则,并为大众的愿望制定明确的目标,宣传和把握时代的理念,促进政治权利的运用,使个人的生活变得高雅[4]152。

总之,纽曼并不把大学教育的目标局限于特定的专业,因为大学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家,相反要对学生进行博雅教育。

四、大学应如何培养人才

既然大学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公职人员,那么大学应如何造就这些人才呢?纽曼从知识观、心智的培养和博雅教育三方面阐述。

第一,大学应教授学生完整的知识。在纽曼看来,什么是完整的知识呢?纽曼认为,知识是一种奖励性的东西,它应该是博雅知识,是学术机构关注的范围。由此,在知识观上,纽曼提出了自为知识的目的观。其一,纽曼强调知识的整体性。他认为,各学科之间应是联系统一的,注重学科的整体性;其二,大学应将所传授的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一门学科的忽视便是对另一门学科不公平,注重知识的紧密性;其三,他用颜色的结合作比,说明知识的要旨和意义是根据搭配情况有所不同,学生不能够局限于某一科目。如果我们仅仅学习一门专业,我们便失去了其他专业的指导价值,这样不但会禁锢学生的思想,而且也不利于培养一个人的批判力和创新力。

第二,大学应培养学生的心智。纽曼将培养心智赋予很高的地位。他认为,大学就要把心智培养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且大学应始终致力于这种心智的教育。为什么要给予心智如此高的地位呢?因为心智的扩展是一种不断的运动,它可以把旧的和新的、以前的和当今的、远的和近的全部事物采取一种互相联系的看法,它能洞察到所有这些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样,一个人的心智如果得以扩展,那么便可以提升他整合事物的能力。

那么知识和心智的扩展有什么关系呢?纽曼认为,知识是心智扩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是达到心智扩展的手段。为此,他认为,心智的培养和三种知识有关,即纯粹的知识、专业的知识和宗教的知识。那么是不是拥有这三种大量的知识就拥有一个扩展的心智呢?毫无疑问是否定的。同时,他也排斥教授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因为单纯被动记忆的知识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些纯粹知识的记忆也并不能提高我们的心智。诚然,我们在获取知识时也不能是被动的,因为即使我们头脑之中有很多事实性的知识,但是如果不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联系,不能培养自己将事实视为一个整体的能力,那么这些也就不是心智的扩展,而我们头脑中的大量的事实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过只是一些糠而已。

第三,大学应提供给学生博雅教育。博雅教育是纽曼教育理念的核心。无论是他的知识观,还是有关心智的培养,都是博雅教育思想的体现。除此之外,纽曼也论述了专业教育和非专业博雅教育的关系。首先,纽曼认为,“博雅教育虽然不是专业教育,但它却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有外溢性,好的教育一定会有用的,但是有用的教育不一定是好的教育”[4]142。其次,纽曼认为,教育的实用性是从两个方面来看的,一方面是对受教育者个体,另一方面是对一般的社会。洛克、边沁等一些功用主义者是从后者来看的,专业教育从短期来看,尽管会对社会的推动具有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个体的发展,既然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学校教育应向学生传授博雅教育。

五、纽曼教育理念的价值评说

纽曼作演讲阐述教育理念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实用主义思想已占据主导地位。在那个时代,纽曼敢于同边沁、洛克等一些功利主义者进行博弈难能可贵。若干年后,他的教育理念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在大学的职能上,客观地说,纽曼把教学作为大学唯一职能的理念是与当今时代脱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逐渐成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教育机构。但从另一方面看,现在的大学逐渐将本科教学让位于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发明,本科教学逐渐沦为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似乎已经忘记了大学是否卓越是和本科教学的质量有着紧密联系的。然而,我们的大学在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上又花费多少时间呢?学校醉心是否是双一流大学,于是各自竞价排名;教师醉心论文的发表,于是教师便成为科研的奴隶,因为在他们看来可度量的就是最有价值的,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是暂时不能够简单被量化的。但是,如果一所大学连教学质量都不能够保证的话,这所大学何以谈得上是一流大学呢?十多年前,哈佛大学校长博克立志改革本科教学,十多年后,哈佛大学依然是世界上本科教学最有名望的大学之一。相比之下,我国大学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呢?如果将一所大学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本科教学就好像是一个树的根,只有根好了,树才能有茁壮成长的资本。同样,没有优质教学的大学,更不能称之一流大学。

在人才的培养上,纽曼认为,应实行博雅教育的培养理念。博雅教育本质上就是心智的培养,是理智教育,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心智的培养。可是现在,我国大学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单纯性记忆,大多数学校的考试侧重机械地记忆知识,而忽视对学生理智的培养。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大量记忆性的考试更是苦不堪言。当然,并不是识记知识一点也不重要,一些记忆性的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时代更加需要一个人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和创新性的精神。21世纪,没有创新和批判的人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而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精神又源于哪里呢?毫无疑问则是对学生理智的培养。理智的培养逐渐成为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成为沟通交流的条件。

纽曼阐述的博雅教育思想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赫钦斯运动,还是1945年哈佛大学教育科学委员会出版的《红皮书》,无一不是赞扬博雅教育的重要价值。难怪帕利坎对《大学的理念》这本书毫不吝啬地留下来赞美之词,称其为“有史以来有关大学最重要的一本书”[1]。我国近现代一大批思想教育家也高度赞扬博雅教育。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认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其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8]。21世纪初,我国学者在博雅教育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改革。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倡导在中国进行一场博雅教育的实验。另外,清华、北大等高校也纷纷开设博雅教育课程。然而,在追求实用化知识的今天,人们秉着一种“专业知识有用,博雅知识无用”的观念。殊不知,在八十多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无用知识的有用性》文章中便提到“无用”知识,高度赞扬“无用”知识的价值,并坚持认为,“不懈地追求无用知识在将来取得的成果和过去一样”[9]。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大学教育更不能忽视博雅教育的重要性。博雅教育不但是对当今过于重视专业教育的拨乱反正,而且是我们应对多元化社会的重要武器。只有实行博雅教育,充分发挥无用知识的有用性,大学才能全面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总之,对于纽曼的教育思想,我们不能够简单的评价其超越或落后。作为一名神学家,纽曼将神学学科在大学中赋予极高的地位是极不应该的。另外,纽曼认为大学不应进行科学研究也显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纽曼的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所以我国大学在改革时应有所借鉴,有所发展。

猜你喜欢

纽曼博雅心智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王博雅访谈录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涂在墙上的财富
爱是开启幼儿心智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