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地域文化 传承地方舞蹈
——谈鲁南花棍舞在高校中的传承与保护

2018-04-03鑫杨春雪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鲁南民间舞蹈舞蹈

赵 鑫杨春雪

(1.枣庄学院 山东 枣庄 277160;2.齐鲁师范学院 山东 济南 25020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入背景下,我国社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挑战,人民群众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受到了极大程度冲击。当前,民间舞蹈艺术正面临着为人们所遗忘的尴尬境地,因而,务必要开拓全新的发展道路,对其开展再创作,方可促进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保护[1]。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花棍舞的传承与保护同样迫在眉睫。由此可见,对鲁南花棍舞在高校中的传承与保护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鲁南花棍舞概述

发展起源:

现阶段,花棍舞即便在我国众多地区流行,然而由于其各个地区典故不同,对其发展起源的考究也不尽相同。鲁南花棍舞起源于乞讨。鲁南有着诸多的山区丘陵,明清时期,兵荒马乱,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使得百姓民不聊生。连年战乱,老百姓颗粒无收,不得不举家外出乞讨。乞讨过程中,走到人家家门前叫唤“大娘、婶子”,一方面是无地自容,一方面是人家不愿施舍,因而有条件的便沿门歌唱,俗成为“唱门儿”,“唱门儿”过程中要保持一定节奏,由此便出现了“花棍”[2]。一开始,“花棍”通常用作“击节”,另外还有“打狗棍”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动作十分简单,大多为自立唱歌过程中拍打身体,随着歌唱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声音。后来,在庙会、集市等重要时节,“花棍”逐步被民间艺人发展成系统的舞蹈。清末民初时期,花棍舞颇为盛行每逢庙会集市或者,都可看到有人表演花棍舞。那时期单人动作、队形转变便十分丰富多彩,相较一般的秧歌要震撼得多。解放初期,为庆祝胜利有人还会时做花棍舞表演。而发展至上世纪60年代,花棍舞便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更是鲜有表演者。

2.鲁南高校民间舞蹈教育现状

2.1 高校民间舞蹈教育中缺乏对文化的有效重视

民间舞蹈一大关键因素即为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有着即兴性、娱乐性等特征,于此同时,民间舞蹈还是一项极具表演性质的艺术。对于舞蹈人才考试选拔而言,要求舞蹈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不管是肢体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模仿能力均应当达到专业要求,这一系列因素使得众多舞蹈学习者只注重舞蹈形体、肢体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而缺乏对舞蹈文化及理论等方面有效学习。如此以来,进而使得一些学生仅掌握民间舞蹈的动作要领,而难以认识到民间舞蹈不单单是肢体语言的呈现,更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传承,民间舞蹈具有其特有的发展起源,某种意义上而言每一种民间舞蹈的发展均蕴含着该民族的民族个性,散发着该民族的文化内涵,学习过程中倘若仅注重对舞蹈动作进行生搬硬套的学习,模仿别人,必然无法体会到民间舞蹈中的特有魅力[3]。

2.2 高校民间舞蹈教育对民间舞蹈艺术课程的开发力度不足

由于高校舞蹈教育经费有限,一些高校过于关注硬件设施的建设,而疏忽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开发意识较为不足。再加上开发课程人员的能力想多薄弱,使得课程资源遭受埋没,难以构筑起低资源高效益的课程开发局面,进而造成大量课程资源出现浪费现象。所以,在民间舞蹈艺术与高校舞蹈教育融合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民间舞蹈艺术自身作用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此外,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拓展,未有深入涉猎社会、文化等领域,造成高校民间舞蹈教育课程资源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乏味,对学生不具备充分的吸引力。

2.3 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缺乏有效后备力量

近年来,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不断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势,因而,要求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对此方面民间舞蹈艺术文化进行传承、延续。然而,受西方文化对大学生内心世界不断进行充斥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缺乏对民间舞蹈的认同。对地方舞蹈文化的认识也十分有限,丧失对地方舞蹈的传承与学习兴趣。

3.鲁南花棍舞在高校中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民间舞蹈走进高校课堂,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全面高校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在先进发展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对鲁南花棍舞的传承与保护,如何进一步促进鲁南花棍舞在高校中传承与保护的顺利进行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 提高文化自觉,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观念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为人们缔造并留存了丰富多彩,且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在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一系列考验时,人人都都应当做到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于舞蹈领域专业人士而言,更应当在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中积极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当今世界,文化事业不断朝全球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文化领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结合文化行业发展现状可发现,长期以来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经典作品、优秀表演均有着明确的民族符号。因而,培养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尤为关键,这同样是地方高校教育所需达成的一项重要核心价值。

鉴于此,高校在对鲁南花棍舞进行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首要工作是培养学生科学端正的民族文化观念,确保学生在面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形成一份强烈的责任感、认同感,进一步对自身所需肩负的责任予以充分明确,将鲁南花棍舞的传承与保护视为一项使命去完成。

3.2 立足地域文化,构建鲁南花棍舞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等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载体。高校可结合当地民间舞蹈艺术特色对相关教学课程开展科学针对的设立,以显现鲁南花棍舞教学的独特性、地域性以及民族性。鲁南花棍舞没有固定的使用曲目,通常选取家乡味浓厚的民歌内容,诸如《八仙庆寿》、《绣花灯》、《画扇面》等民歌曲调,凭借其流传时间长,艺术特征浓郁,素材数量丰富等优势,为高校设地方舞蹈课程提供了可靠依据。与此同时,高校应对鲁南花棍舞理论课程、专业课程比例进行妥善划分,强化鲁南花棍舞理论教学,适当地添加鲁南花棍舞文化理论课的占比及类别,促进学生对鲁南花棍舞理论开展全面系统地学习,进一步对鲁南花棍舞文化思想内涵形成有效认识[4]。

立足地域文化,构建鲁南花棍舞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1)花棍舞基本理论知识,涵盖鲁南花棍舞发展起源;鲁南花棍舞发展现状;不同地区花棍舞发展特色等;(2)花棍舞实践教学,主要对传统花棍舞动作、技巧开展教学;(3)花棍舞的系统编创,基于传统花棍舞动作,引入现代健美操、体操等课程,对花棍舞课程教学内容、动作等开展改编、再创造。

3.3 凸显学科优势,构建创新型舞蹈人才培养体系

花棍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花棍舞在高校中的传承与保护,应当强化学生传承民间舞蹈文化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当立足于鲁南花棍舞的地域文化优势,增强鲁南花棍舞与高校校园的关联度,依托各式各样形式强化民间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例如,定期邀请鲁南优秀花棍舞传承人进入高校课堂开展教学;又如,在鲁南各地建设教学与艺术实践基地,在教学计划中有计划、有规律地开展校外教学与艺术实践,推行开放、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良好的民族文化意识,促进高校文化型人才培养对以往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取代,为鲁南花棍舞传承与保护培养合格的后备军。

另外,舞蹈表演对学习者实践技能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舞蹈表演学科的各项理论构想、教学研究等均离不开实践的有效支持。鉴于此,实践教学在创新型舞蹈人才培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培养舞蹈表演创新人才中的关键一环。高校应当经由综合性学科知识认知、基本技能实践等的训练,以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系统掌握,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表演能力,为鲁南花棍舞传承与保护培养合格的后备军[5]。

3.4 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体教学已然转变成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依托媒体教学一方面可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可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呈现,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认识。在鲁南花棍舞教学中,媒体教学同样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对鲁南花棍舞特色文化形成一个初步认识,如此方可促进学生后续对鲁南花棍舞精髓的掌握。

例如,在昆山制作的我国首部歌舞微电影《莲湘公主》中,不仅对传统花棍舞动作及服务设计新潮进行了呈现,还以两名窈窕少女彼此间对手关系及男女主人公彼此间爱情、友情关系的情感发展为脉络,一方面对市场发展需求予以了满足,一方面赋予了传统花棍舞以人的内心思想与情感体验,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以德化怨的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凭借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可对鲁南花棍舞丰富深厚的内涵进行全面地阐述,对学生感官形成有效刺激,进一步加深学生接受信息的深入,并依托地方舞蹈,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地方的认同感。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鲁南花棍舞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高校对民间舞蹈采取何种措施,何种态度,均对其保护及传承具有直接的影响。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鲁南花棍舞发展起源、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全面分析鲁南高校民间舞蹈教育现状,“提高文化自觉,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观念”、“立足地域文化,构建鲁南花棍舞特色课程体系”、“凸显学科优势,构建创新型舞蹈人才培养体系”、“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等,积极促进鲁南花棍舞在高校中传承与保护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鲁南民间舞蹈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中国品牌日 从商标中发现鲁南力量!
浅谈鲁南高铁CSD瞬时干扰率优化工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