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视角下孔子自然生命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五德境界孔子

(安徽省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安庆 231400)

孔子是我国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许多优秀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生命问题的别样智慧仍然对现代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孔子的自然生命观中有许多优秀智慧值得大学生仔细品味解读,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以发扬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孔子自然生命观有助于教学者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以此促进大学生正确积极的生命观建立与完善。

1.孔子自然生命观中的生命价值与境界追求

儒家学说人是作为生命核心而存在的,是对生命理智、观念、反省以及说明的系统。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就是对社会的使命感、责任的实践,对促进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展现与最高境界的达到有重要作用。[1]

1.1 对“仁”的追求

对孔子而言人一生为之而追求的精神价值便是“仁”,仁是为实现人生价值与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目标。仁是广施仁义、无不可爱的博爱,仁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的包容,从内中反省上升到社会实践来达到对人的追求,将孔子自然生命观的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充分展现。

人生价值不在于对生命长度的无限延长,而在于对生命本身不懈追求,儒家生命观重点在对人的社会性与伦理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2]将“至善”作为人生命的终极目标追求,通过对至善的努力修炼提升人的自我修养,实现人的最大价值与最高境界——“仁”。

1.2 对和谐生命境界的追求

孔子的自然生命观中认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而这种和谐统一唯有通过人道的充分实践方能达成。人通过对君子五德(仁义礼智信)的不断追求严于律己最终实现,生命本身的超越就是肉体与精神的和谐统一,是对实现生命理想和超越人生境界的一种状态。

1.3 有价值的生命追求

孔子认为人不必对死亡感到恐惧,但也不提倡对生命自轻自贱。生命是极其宝贵的,在生命过程中只有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保留性命等待时机,让生命获得最大价值的实现追求死得其所。孔子认为不将个人的荣辱得失过于看重,为国家人民的福祉做出巨大贡献牺牲的这类人才算死得其所,其他为蝇头小利个人得失对生命不负责任之死是不值得提倡的,坚持道德性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1.4 对学习的不断追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是《论语》中著名的言论,由此看出孔子对于对于学习的看重。乐观与快乐应成为人生命中重要的追求,对于学习应该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遇到的问题不应有阶级之分进行请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孰为汝多知乎?”用学习去丰富人生命的空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心情愉快对情绪进行合理控制,对促进人生命的不断追求有重要意义。[3]

2.孔子自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2.1 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

据相关研究,青年大学生的自杀死亡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对于这种不良社会现象除了社会与教育学者要加以重视思考之外,大学生也应学习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孔子认为生命来源于上天所赐,不仅要顺从还应产生敬畏。于现代大学生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谓的丧失生命十分可惜,不仅会令亲人悲痛万分还会落下不好的名声。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大学生就需对对自身心境修炼改变以求解决之法。[4]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学习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才能将生命的厚度不断增加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2.2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纵观许多高校大学生上课精神面貌不佳、玩王者荣耀达旦通宵不觉疲累、同学间攀比成风等新闻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是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对其进行指导。孔子认为生活简朴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很快乐,何必要丧失仁义对富贵名利进行追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保持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价值追求最大化的良好渠道,作为大学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应被社会上有些“歪风邪气”所影响,恪守刚正不易本心。

2.3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对人生命过程中的一些美丽点缀及生活丰富,现代高校大学生的课业较为繁重面临着巨大的考研、找工作的压力,致使心理情绪得不到合理控制从而对生命不珍惜,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来帮助大学生生命观的正确建立。孔子教育其弟子应珍惜身体、保持乐观与平和的心态,便是希望弟子的心理健康能得到有力保障,“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可看出孔子并不像现代有些老师家长一样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看作唯一标准,而重视人的综合发展。因此大学生可以在进入大学之后对各方面健康爱好进行培养,对于丰富大学生活减轻压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保持心态健康才能促进正确生命观的形成。

2.4 培养有价值的生命追求

纵观众多大学生轻生的理由可笑至极,有人因为从小母亲照料一切不会剥鸡蛋而遭受打击自杀,有人因为妒忌室友而在桶装水里谋害他人性命,还有的因为不堪忍受老师语言侮辱而自尽……实在是令人嘀笑皆非,这是由于某些大学生自尊心太强或者思想太过偏激没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造成的。孔子认为人应该“死得其所”,为国家、社会、仁义、人民的福祉延长而死才算有价值的牺牲,而多数大学生的自杀或者谋杀不该得到任何表扬,除了鄙夷与同情外剩下的就是激愤,社会在进行反思时大学生也应对进行自我反省。因此大学生应及早树立人生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培养健康的思想,对于促进大学生正确健康观的形成促进身心良好发展有重要作用。

2.5 对五德的培养

许多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过于浅薄,仍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背诵阶段没有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加以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不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道理,致使空有文化而缺少道德。孔子主张通过“五德”来实现对人生命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达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君子对五德的重视不亚于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视程度,五德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君子”的标准,而在现代高校大学生中充斥着不仁不义、诚信缺失、轻视礼法的现象,这与现代高校教育方式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大学生因将学习的优秀知识在新时代背景下加以传承创新,使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促进思想健康发展与正确生命观的形成。[5]

2.6 培养顺应自然的观点

许多大学生由于对一件事情过于执着,如同学攀比、势争第一的思想使得有的大学生因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而承受能力太低导致轻生,这也是由于正确生命观的形成造成的。孔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上天赋予的应珍惜和顺应上天的指示,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这存在着形而上学的哲学意义,但在人陷入绝境劝慰自己有积极作用。因此高校大学生应在努力学习、快乐工作和健康生活过程中尽人事听天命。不应对一件事情的结果过于执着,而要将其看做一个阶段,期待下次努力达到成功,这也对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生命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结语

孔子的自然生命观的某些观点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由于现代多数高校大学生价值归属感缺少、社会责任感缺失、正义感缺失等造成不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生命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出现大量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等轻生的高校大学生。孔子思想中的对“仁”的追求与“不仁”的大学生可谓是对症下药,对促进大学生人生目标的树立与实现有重要意义;“死得其所”这一观点对因个人得失轻生的大学生可谓是当头棒喝,对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五德”的积极作用对于规范大学生中诚信缺失、不仁不义的行为有重大意义,对促进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促进社会良性发展与自身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孔子思想中的其他比如乐于学习、对兴趣爱好的培养、甘于平淡生活以及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等,对高校大学生快乐学习生活、缓解生活压力以及保持初心与健康生活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生命观的正确建立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五德境界孔子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品“境界”
道德仁义礼:“蜀学”核心价值观论
慎独的境界
五行视域下《孙子兵法》“五德”思想探讨
德运何以成迷
孔子在哪儿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