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设触发语与幽默生成
——以美剧《好汉两个半》为例

2018-04-03俸振海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景喜剧好汉言语

俸振海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桂林,541004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情景喜剧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其中的言语幽默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学者们纷纷从合作原则、预设、关联理论以及言语行为等语用学角度对剧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其中,预设方面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王莹芳、李海燕和周玮琳[1-3]等。王莹芳提出,人们可以操纵四类预设达到幽默效果,并指出这些幽默效果的产生来源于预设的可撤销性[1]。李海燕探讨了预设特性和言语幽默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语用预设策略产生幽默,并指出幽默产生的两种途径:预设造成的矛盾凸显和设想落空[2]。周玮琳在研究中指出,预设触发语可以引发预设,从而产生幽默;剧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是受四种预设驱动所产生的[3]。综观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研究,大多是围绕预设性质、预设种类和预设策略的运用展开的,而从预设触发语入手,将其与言语幽默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并且缺乏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未能很好地解释预设被触发后幽默生成的整个动态过程。

鉴于此,本文拟从预设触发语出发,以开播12年、创造了美国电视剧收视率奇迹的情景喜剧——《好汉两个半》中的幽默话语为语料,探讨预设触发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是如何触发预设,并产生言语幽默的。

2 预设与预设触发语

尽管“预设”很早就被提出并被哲学家们广泛研究,但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逐渐得到语言学界的青睐和重视。受到哲学界研究成果的影响,语言学家们首先从语义逻辑的角度来定义预设。他们将预设理解为一种纯粹的语义关系,强调预设与命题的真值有密切的关系。后来,语言学家们发现这种研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在言语活动中考察预设,并将语境因素引入其中。至此,预设便进入到了逻辑语用研究领域,并逐渐成为语用学的重要论题之一。语用预设中,人们研究的不仅仅是命题之间的关系,还包括话语的使用者以及具体语境等因素。

英语中某些表层结构的词语、句式和语调核心往往可以引发预设,这些表层结构形式被称作“预设触发语”。不少学者都曾对此进行过梳理和总结。 Karttunen收集了31种, Levinson在Pragmatics中挑选了其中的13种,包括确指描述、表示状态改变的动词、实情动词、表示反复的词语、比较结构以及与事实相反的条件从句等[4]。此后,何兆熊、姜望琪、黄衍等都在Levinson的基础上对主要的预设触发语分类进行了阐述和解释[5-7]。何兆熊指出预设触发语可以分成语义、句法和音系三个不同的层面[5]。语义层次上指的是能产生预设的词语,包括某些动词、名词和副词等;句法层次上指的是能产生预设的一定的句法结构,包括一些特定的句式;而音系层次上指的则是能产生预设的音系手段,即语调核心的移动。

预设触发语是预设的语言表征,是理解和解释预设的线索,可以触发语句中的潜在预设[8]。尽管如此,预设却不能被看作是静态的、规约的、客观的,而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因为预设是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是说话人的预设,并非句子本身的预设。因此,预设是主观的、非规约的、动态的,会随着语言交际不断变化。听话人只有将触发了的潜在预设与具体语境相结合,才能全面理解预设信息,正确推导出说话人的用语义

3 《好汉两个半》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预设触发语是表象的、潜在的、预设的语言表达,是说话者表达预设的语言手段[5]。在语言形式上,借助预设触发语可以尽可能使语言精炼。出于特殊的表达作用或其他目的,说话人完全可以运用预设触发语去触发语言系统中的潜在预设,并利用语言内外语境因素取得幽默效果。影响预设触发语产生幽默效果的语境因素由两方面构成:一是话语的语言语境,包括一些词语、句子结构和音系手段等语言因素,如语言上下文等;二是非语言语境,即隐藏于语言外的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或者背景假设。这两类语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幽默的生成过程。以下从语义、句法和音系预设触发语三个层面来探析《好汉两个半》中动态语境下的幽默生成。

3.1 语义类预设触发语

《好汉两个半》中引发幽默的语义类预设触发语包括专有名词、状态改变的动词、表示反复的词语和实情动词等。

3.1.1 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是最主要的一类确指描述,是《好汉两个半》中最为常见也是最明显的一类预设触发语。这种确凿无疑的描述方式,经常在会话中不经意间触发言语幽默。

(1)Evelyn:Somebody better be dead.

Alan:Porky’s dead.

(Season 1, Episode 3)

Charlie和Alan的妈妈Evelyn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她给兄弟俩留下的童年心理阴影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现在的家庭生活。某天深夜,两兄弟鼓足勇气去他们妈妈家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然而,当Evelyn打开门怒气冲冲地说到“somebody better be dead”(最好是有人死了)时,两兄弟竟然被吓到无言以对。半晌过后,Alan才支支吾吾地回答“Porky’s dead”。在这个对话中,专有名词“Porky”触发了存在预设,即存在Porky这么一个人。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Porky只是Jake 养的一只小豚鼠。由此可以看出,在内心深处,兄弟俩还是很畏惧强势的妈妈的。预设和事实间的不一致导致幽默的产生。

3.1.2 状态改变的动词

比较常见的状态变化的动词有arrive、begin、continue、leave、stop、appear和change等,《好汉两个半》中不少幽默效果就是通过这类预设触发语体现出来的。

(2)Alan:How do you propose to help me?

Charlie:Well,first,let's make sure that we agree on the problem.Your ex-wife has befriended your girlfriend.

Alan:Yes.

Charlie:And your girlfriend has moved in with your ex-wife.

Alan:Yes.

Charlie:And now your ex-wife is turning your girlfriend against you.

Alan:How many times do we have to go through this?

Charlie:Justuntilitstopsbeing funny.

(Season 3, Episode 20)

Alan的前妻Judith遇到他的女朋友Kandi后,结成同盟一起对抗Alan。Alan感到很头疼,便问Charlie怎么办,Charlie说我会帮助你的。当Alan问他如何帮助自己时,Charlie则一遍遍地复述整件事情的过程,Alan被说烦了,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停止讨论这件事,Charlie回答说“直到这件事情不再有趣才停下来”。状态改变的动词“stop” 触发了本句话的预设,也就是说,重复讲述这件事情非常有趣。因此Charlie根本就没有打算帮助Alan,相反而是不停地嘲笑他,这与Charlie之前说的要帮助Alan的话语相去甚远,幽默由此产生。

3.1.3 反复的词语

这类词语表示某种状态的延续或者某个动作的反复。《好汉两个半》中常见的表反复的词语有still、back、return、any more、again、also等,有时剧中人物会故意忽视词语的反复语义,从而引发幽默。

(3)Alan:Wow.So, she′s gonna take you back again?

Charlie:Hey,who said she′s the one who broke up with... Yeah, I′m hoping.

(Season 1, Episode 10)

Charlie是个潇洒风流的花花公子,结交过很多个女朋友。某天,Charlie在房间里忙于挑选合适的衣服去见他的一个前女友Lisa,而此前,他们两人已经分分合合过好几次了。所以Alan得知后,便问道“she(Lisa)’s gonna take you back again?” “again”是一个反复意义的词语,预设之前Lisa和Charlie曾经分手后复合过。然而,为了保存面子,Charlie不承认他和Lisa分开过,说到“who said she′s the one who broke up with (me)”。但是语句的最后,他不仅承认了还表达了希望能够与Lisa和好的愿望。Charlie这种自相矛盾的话导致了幽默的产生。

3.1.4 实情动词

实情动词不仅包括那些宾语是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动词,也包括一些起到谓语动词作用的形容词短语,比如be lucky that、be good和be disappointed that等。有时候,故意预设与事实相反的语句会产生绝妙的幽默效果。

(4) Evelyn: I′m thankful I′ll be dead someday and you′ll allfeelhorribleyou weren′t nicer to me.

(Season 1, Episode 10)

这句话是Evelyn在感恩节晚餐上说的。感恩节在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那一天举办庆祝活动来表达感谢。家里的成员,无论远近,都会赶回家聚在一起享受丰盛的晚餐,在享用晚餐前,人们会感谢上帝、大自然和亲朋好友等。然而,动词短语“feel horrible (that)”触发了事实预设,即Evelyn的孩子对她不够好。但事实上,Charlie和Alan对他们母亲还是不错的。这番话显然与事实及感恩节欢乐的节日气氛相左,幽默因此而产生。

3.2 句法类预设触发语

《好汉两个半》中引发幽默的句法类预设触发语主要包括表示比较的结构和词语以及与事实相反的条件从句等。

3.2.1 比较结构

比较结构是《好汉两个半》中一类重要的句法类预设触发语,有时可以产生一种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5)Evelyn: That′s true. The lesbians of my generation were too scared to come out of the closet.

Judith′s mother: Does that mean what I think it means?

Alan: You haven′t told them?

Judith: No, I thoughtitwouldbemoreappropriatecomingfromyourmother.

(Season 1, Episode 10)

Judith父母在Charlie家中见到Alan后,不停地夸Alan,并说即便他和Judith离婚了,仍然会把他当作儿子一样看待。这让旁边的Judith心里很不舒服。Alan觉察到了,便跟她的父母说她们的女儿也应该得到尊重,做出生活上的改变而不在乎别人的观点是非常勇敢的。Evelyn附和道确实如此,她那个年代没有几个同性恋敢于出柜。Judith父母被Evelyn的话语惊呆了,因为Judith根本没告诉他们这件事。“it would be more appropriate coming from your mother”是一个比较结构,预设了Judith亲口告诉父母自己是同性恋是合适的。然而,Judith还没来得及开口,毒舌Evelyn就抢先说出来了。面对Alan的问话,Judith只好说“(我是同性恋)这件事情由你母亲来告知我父母更加合适”。显然Judith是在说反话,这种事情怎么会从外人嘴里得知更合适呢?虽然对Evelyn不满却又无法发作,Judith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这种对比造成的幽默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3.2.2 非真实性条件从句

非真实性条件从句包括一些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动词和结构,如wish、pretend和as if 等,表达的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许多情况下,《好汉两个半》中的幽默是由这类触发语体现出来的。

(6)Rose: So, what are we doing tonight, sweetie?

Charlie:Rose,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elp...but you don′t have to pretend to be my girlfriend any more.

Rose:Oh, no. Are you pretending to break up with me?

(Season 1, Episode 12)

Charlie为了避免Prudence对自己产生非分之想,撒谎说Rose是自己马上要订婚的女朋友。对于一直想要复合的Rose来说,自然非常乐意。然而Prudence走了之后,Rose仍然亲昵地与Charlie有说有笑。Charlie很感谢她的帮忙,但提醒她从现在开始没必要再假装是他的女朋友了。Rose回答道:“Are you pretending to break up with me?”“pretend”这个动词表示的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触发了本句的预设,即Charlie现在并没有要和Rose分手。这个预设是非常荒谬的,因为事实上他们根本就不是情侣关系。Charlie又如何与她分手呢?Rose的预设与事实严重不符,观众不由得对此会心大笑。

3.3 音系类预设触发语

在会话过程中,有时说话者出于对比的目的会刻意强调话语中的某个部分,并通过声音大小和语调高低的改变来实现。在《好汉两个半》中,说话者有时会运用这种转移调核的音系手段形成焦点对比,触发背景预设,以制造言语幽默。

(7)Charlie:Look, Jake, I’m sorry about the Wendy thing. But there’s nothing I can do about it. And I want us to be buddies again.Idon’twantyoutohatemeanymore.

Jake:I don’thateyou.

Charlie: Good.

Jake:I’m just verydisappointedin you.

(Season 1, Episode 9)

Charlie 害怕正在与他交往的Wendy 产生结婚的念头,决定不再和她往来。这让和Wendy投缘的Jake非常不开心。一周过后,回到家里的Jake仍然对此耿耿于怀,对Charlie不理不睬,Charlie便跑到他的房间开导他。“I don’t want you to hate me any more”预设了Jake恨Charlie,焦点在“hate”这个词。但是Jake的话语“我不恨你”取消了这个预设。正当观众和Charlie以为Jake已经想开,放下Wendy的事情时,Jake补充道“我只是对你非常失望罢了”,将焦点对比信息定在“disappointed”上,稍作停顿以示强调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Jake还是没有原谅Charlie。Jake的话语和大家的心理设想发生偏差,幽默效果因此产生。

4 结 语

本文从预设理论出发,动态地分析了《好汉两个半》中产生言语幽默的预设触发语的使用情况,指出语义类(专有名词、状态改变的动词、表示反复的词语和实情动词)、句法类(比较结构和非真实条件句)和音系类(转移调核)触发语均能够触发《好汉两个半》话语中的潜在预设。当这些预设与具体语境相结合,造成语义逻辑矛盾或是与背景事实相悖时,便可以产生很好的幽默效果。因此,在情景喜剧创作中,编剧可以恰当地运用预设触发语的触发机制,巧妙地利用语境因素来增强言语的幽默性。

综上所述,从预设触发语的角度动态地阐释言语幽默产生的机制,不仅丰富了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研究视角,拓宽和深化了预设理论的应用范围,也给情景喜剧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创作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莹芳.语用预设与美国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的幽默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39-40

[2]李海燕.从语用预设视角解读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中言语幽默的产生机制[D].合肥: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49

[3]周玮琳.语用预设视角下情景喜剧《破产姐妹》的言语幽默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87-89

[4]Levinson S C.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81-184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89-297

[6]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1-93

[7]Huang Y.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65-66

[8]杨翠.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006:25

猜你喜欢

情景喜剧好汉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24条好汉”为临氢装置保驾护航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Situation Comedy情景喜剧
互联网时代情景喜剧创作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走一走“好汉桥”
戴松高:一个好汉三个帮
论中国情景喜剧美学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