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控制在出版业中的应用分析

2018-04-03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出版业成本核算印刷

郑 洁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印制管理部,合肥,230009

21世纪,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脑视频软件技术的进步,电子图书应运而生,并且占领了广阔的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取得了突破。据2017年统计,我国图书出版量达到了79.25亿册,同前期相比增长2.85%;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723.51亿元,增长率为11.32%[1]。但纸质图书作为被冲击方受到了限制。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传统出版业的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的市场需求,并且进行自我改革,完成出版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方面的融合,充分发挥传统出版业在文化传播领域上的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而图书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是企业利润实现的主要形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各个部门努力配合,共同完善。

1 图书出版成本与管理现状概述

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面临同一个问题,即成本控制和管理。从传统意义上看,图书出版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主要涉及图书的纸张、制版费用、印刷费用、装订费用、稿酬等,这些成本费用占到图书出版总成本的60%~70%。为了降低成本,在出版前出版社通常会采取计划成本控制的方案对图书成本进行估算,并设定合理的计划成本率和产品成本差异率[2]。但是,采用的核算方式大多为事后核算,因而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成本核算的结果通常是不能够真实、及时地对出版成本进行反馈。因此,传统的核算方式效果不佳,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控制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随着图书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图书出版企业加强了对图书出版预算工作的重视,特别是对成本控制的关注。对于出版企业而言,畅销书的占比往往不大,大部分图书在出版的过程中面对着控制和发行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图书印刷量超过市场预期过多的时候,则会出现由于销路不佳而导致库存堆积,管理成本、库房成本等压力较大。此外,对于非畅销类书籍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印刷费用、制版费用、人工费用等得不到及时回报,单册成本高也会导致图书的利润下降,因此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从目前的图书市场现状分析,成本控制不佳和管理方式混乱等造成的出版企业的潜在亏损情况时有发生,这不利于出版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降低出版成本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

2 出版业图书成本管理

2.1 图书库存成本增加

现阶段,我国图书出版业为了进一步改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式,通常选择压低单册图书直接出版成本的管理方法。具体而言,即在一本图书付有稿酬的基础上,在出版过程中从纸张、印刷等方面来降低图书的出版费用。为了实现这一具体化的目标,则以增加印刷数量为首选方式。在出版过程中,单册图书的印刷数量和成本具有反比例关系,即印刷数量越多,单册成本越低。但是,从现实情况上分析,采用该方式提升图书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利润空间的仅占到出版总量的20%[3]。因此,长期盲目的印刷,以增加印刷数量来降低单册成本的形式不能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甚至会造成负面作用,即造成库存过大、消耗困难的局面。该方式会直接增加库存数量,导致库存管理成本、市场营销成本的增加,从而造成企业经营的总成本过高。

2.2 成本管理目标松散

图书的出版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图书内容的审核、编辑、校对、质检、设计和装帧、印刷等。但是,在图书的实际出版中,各个部门和环节是相互独立的,且配合、协同效果不佳,因此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和行动,造成了管理困难的实际情况,在集中化管理上仍待解决。传统的管理方式过于松散,促使出版企业相关人员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以各个部门提供的数据分别进行成本核实和核算工作,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图书,其市场走向、生命周期等均有差异,相关人员在核算中需要将成本核算目标对应到不同的部门,管理过于分散,成本核算的专业性难以体现,在数据收集和整理上难免出现遗漏和信息的缺失,从而导致成本问题难以解决。

2.3 单品种书成本核算办法陈旧,成本计算失真

图书单品种成本核算是现阶段图书出版业在实施成本控制方面的主要措施,对控制、核算企业的总经营成本具有一定作用,但在图书单品种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从具体情况上看,图书单品种成本核算工作主要是财务部门独立进行审核计算的。一般情况下,在企业总成本核算结果的基础上对单品种图书的销售情况、利润情况、成本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逐步得出相关结论。而在财务立项上,则是按照出版印刷数量、该类型图书出版总成本对比单品种图书的方式进行经济效益核算的,这种成本计算结果缺乏真实性[4]。

2.4 成本账务处理管理混乱

从实际情况上看,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力欠缺,因此,在财务核算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虽然在最近几年里,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已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财务管理的软件、硬件都在完善之中,在相关账目上也未建立健全的信息化档案。因此,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信息缺失、核算口径尚未统一、记账混乱等问题。特别是在出版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落实的过程中,难以对所有部门实现整体控制,继而出现财务管理人员在图书的库存清点、发行量统计、策划费用的核算上难以取得全面的、准确有效的信息数据,因此,核算结果和实际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人员在核算账目上也会由于企业管理要求,为了进一步平衡成本支出项目进行人为调控,导致不应计入成本项目的费用记录在案,因而出现了本虚亏实盈利的情况,即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存在失误[5]。

3 图书出版企业成本控制的要素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在成本管理控制上的有效性,核查各个环节的成本产生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出版企业而言,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图书策划、编校印刷、图书发行、管理资金。因此,对上述具体成本控制的落实具有全局性作用,这里主要阐述图书策划成本、编校印刷成本和图书发行成本。

3.1 图书策划成本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企业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市场对图书出版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强。面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图书出版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从而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图书成本中,图书策划费用逐年上涨,为了确保后期的销售数量,在出版前进行的选题调研和策划工作是对市场需求的一次预判,因而具有关键性意义。图书的选题策划成本包括市场调研费用、立项费用等[6],每一个小的方面都值得关注。图书的策划成本对图书市场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选题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对市场销售进行预判,从而提高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和单品种图书的经济效益,进而完成对图书策划成本的全面控制。

3.2 编校印刷成本

图书编校印刷成本是图书出版最主要、最核心的成本,其中,编辑费用、校对费用、装帧费用、纸张费用和印刷费用等对图书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在成本上难以舍弃和压低。例如,好的设计、好的纸张材质对阅读者的吸引力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图书的实际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图书的封面、插图、扉页设计、排版设计等细节都对阅读者的选择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实现图书的编校印刷成本控制十分重要。采用先进的印版技术、降低纸张的使用率、防止印刷事故的发生等,能降低印刷成本。例如,美国某出版公司采用数字印刷技术为该公司赢得年度成本下降3%的整体目标[7]。

3.3 图书发行成本

图书发行成本主要涉及图书营销方案策划、营销渠道整合、宣传征订、仓储运输等环节。从具体的环节上分析,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增加图书出版成本,特别是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渠道是图书发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例如,在图书发行过程中,通过微博、微信、QQ、论坛等方式进行图书宣传,以减少实体店内的图书宣传活动,有利于节约成本。与此同时,出版企业可以采用网络书店的形式,以线上业务进行图书的销售工作,从而减少营销的中间环节,提高图书的营销周转速率,从而实现销售、存储、物流等方面的成本控制,进而有效地控制出版企业的图书发行成本。

4 降低图书出版成本的主要措施

4.1 落实成本管控,降低直接出版成本

为了降低出版成本,落实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具有先行性作用。首先,落实好成本管控方案需要强化意识,即将成本管理工作和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结合。不仅企业领导者要重视成本管理工作,而且还要让一线员工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成本控制理念渗进每一位员工脑海里。同时,财务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对稿酬、编校费用、印刷纸张费用、版权费用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压缩,节约成本,开源节流,从而帮助企业降低出版成本[8]。

4.2 把握市场态势,提高图书经济收益

在出版过程中,降低成本的另一有效手段是提高图书利润,提升市场经济效益。因此,做好市场化管理,特别是建立图书印刷、营销管理的市场理念具有现实意义。在选题策划方面,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从而选择好相应的群体,以保证后期的图书销量。例如,《明朝那些事儿》作为系列图书,很好地完成了学术出版物和大众化读物的完美衔接,符合现阶段阅读人群对学术性读物的需求,销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出版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也是促进销量、降低库存的重要环节,故一定要准确把握市场态势。

4.3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图书出版全过程控制

全面预算是现代科学化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利用预算的方式,进一步对资金、人力、经营结果、财务信息进行综合性的了解和考核。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在图书出版过程中,了解各个业务流程和相关数据信息,从而对图书出版进行整体性的预算,以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成本管理措施,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在推行预算管理中,首要任务是对选题、编校、纸张、印刷等信息进行核实和归档备案,以便完善管理。这种对图书预算成本进行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能解决成本控制过于分散的问题。同时,该管理模式能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有利于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提取,并制订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优化成本结构,改善企业的成本管理。

4.4 引入出版企业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成本优化控制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版企业也逐步走向了信息化。出版企业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统,能解决信息滞后、账目混乱等实际问题,实现成本优化控制,能为成本的管控工作提供保障。具体而言,出版企业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出版的单品种图书成本核算、综合成本、资金结算、仓储状况、运输费用等实现多方位管理,具有连贯性和精准性[9],进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

5 结 语

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总结,具有传播文化、记载历史、科普教育、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网络阅读、电子阅读器等逐步普及,实体书店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出版业内部的竞争愈演愈烈,图书的发行也被迫进入薄利时代。因此,注重出版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立足于出版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从多个角度进行管控是企业经营管理优化的必然选择。

出版行业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包括库存成本增加、成本账务处理管理混乱、成本核算方法陈旧、成本管理目标过于松散等,这些都将影响企业的后期发展,影响经营成果和经济收益。出版企业需要强化成本管控意识,对现今的图书市场进行调研,在提高图书单品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落实图书策划、编校印刷、图书发行和管理等主要环节的成本控制,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图书出版成本,运用企业ERP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优化企业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涛平.图书成本管理及控制的实践举措研究论述[J].财会观察,2017(4):62-64

[2]秦书华,陈林.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53-55

[3]周晶.图书出版环节成本控制及质量管理[J].印刷杂志,2012(11):20-22

[4]王体.图书印制成本的全流程控制[J].科技与出版,2013(8):39-41

[5]吴思.小谈图书的成本控制[J].商,2016(30):214

[6]柳瑛.研发、出版、营销为一体的图书成本核算[J].出版经济,2006(8):144-145

[7]刁乾超,王宏.加强出版企业的成本控制[J].中国企业家,2011(7):187-188

[8]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02-103

[9]廖峻波.浅谈图书连锁发行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学园,2016(35):121-123

猜你喜欢

出版业成本核算印刷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出版与印刷》2016年总目次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把心交给印刷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