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宋诗》诗句重出十二人举隅

2018-04-03陈小辉

关键词:编辑者宋诗名下

陈小辉



《全宋诗》诗句重出十二人举隅

陈小辉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广州 510520)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章得象、吕夷简、张方平诸人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一一考证。

全宋诗;重出;章得象;吕夷简;张方平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搜采广博,涵容繁富,其卷帙、诗人数及诗歌数量皆四倍于《全唐诗》,作为一代诗歌总集,洵无能出其右者。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加之该书工程浩大,出之众人,因此也存在着不少漏辑、误辑、重辑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学术界已做了不少校正工作。笔者在利用《全宋诗》时,亦注意到了不少重出诗,现分别考辨如下:

一、章得象

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一书指出章得象名下《句》“千寻练挂双流瀑”实出自章得象《题山宫法安院》其一。又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指出章得象《题山宫法安院》其二实为章凭《题山宫法安院》。除此之外,章得象诗卷下还存在以下一些诗句与他人重出:

《句》其二

天面长虹一鉴痕,直通朝北两山春。(苏公堤)

见《全宋诗》卷一四三章得象,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舆地纪胜》卷二五《江南东路·南康军》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七八○章惇诗,仅仅“朝北”作“南北”一字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舆地纪胜》卷二《两浙西路·临安府》辑得。

按:宋施锷撰《淳祐临安志》卷十、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一、宋周密撰《武林旧事》卷五、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二诸书皆将此诗归入章惇名下。又苏公堤在杭州西湖,《舆地纪胜》卷二十五《江南东路·南康军》却收有此诗,不免令人生疑(因南康军辖星子、都昌、建昌,属江南东路,即今江西),查《舆地纪胜》卷二十五《江南东路·南康军》并未著录章得象名下此诗句。综上判断,此诗当为章惇所作,非章得象诗。

《句》其三

唯有梅花报春早,雪中传信过江干。(望安亭)

见《全宋诗》卷一四三章得象,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舆地纪胜》卷九十三《广南东路·南雄州》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七八○齐唐诗,内容全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舆地纪胜》卷九十三《广南东路·南雄州》辑得。

按:《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同一本书将此诗分系两人名下,不知何故?复核李勇先校点本《舆地纪胜》,此诗实归入章得象名下[1]3 225,将此诗归入齐唐名下实为误辑。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八十亦将此诗归入章得象名下。

二、吕夷简

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一书指出吕夷简《无题》实为吕希哲《绝句》诗。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也指出释文礼《颂古五十三首》其五一实为吕夷简《天花寺》。除此之外,吕夷简诗卷下还存在以下一些诗句与他人重出:

《句》其五

江涵帝子翬飞阁,山际真君鹤驭天。

见《全宋诗》卷一四六吕夷简,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舆地纪胜》卷二六《江南西路·隆兴府》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七四宋绶诗,内容全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二引《谈苑》辑得。

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宋吴幵《优古堂诗话》、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二、宋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诸书皆将此句置入宋绶名下。《舆地纪胜》卷二十六《江南西路·隆兴府》引《类苑》将此诗句置入吕夷简名下,但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卷三八实将此句亦归入宋绶名下,故《舆地纪胜》当有误,此诗句当为宋绶作。

三、张方平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指出张方平名下《句》:“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实出自张齐贤《自警诗》。胡建升、杨茜《苏辙佚诗辨伪》一文也指出苏辙《初春游李太尉宅东池》实为张方平《初春游李太尉宅东池》。又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指出赵孟坚《江楼迟客》实为张方平《江楼迟客》,韩元吉《送郭诚思归华下》实为张方平《送郭诚思归华下》。除此之外,张方平诗卷下还有以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句》其一

红尘三尺险,中有是非波。

见《全宋诗》卷三○八张方平,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三引《诗史》辑得。

按:此非张方平诗,此两句实出自潘阆 《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名利路万辙,我来意如何。红尘三尺深,中有是非波。波翻几潜没,来者犹更过。归去感知泪,永洒青松柯。”[2]1冊619《全宋诗》编辑者依据《逍遥集》辑得)。宋叶廷珪《海録碎事》卷十五亦引此两句作潘阆诗。

四、李迪

《萍》

泥滓根萌浅,风波性质轻。晚来堆岸曲,犹得护蛙鸣。

见《全宋诗》卷三二九五李迪,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二辑得。

按:此非李迪诗,实出自李觏《萍》:“尽日看流萍,谁原造化情。可怜无用物,偏解及时生。泥滓根萌浅,风波性质轻。晚来堆岸曲,犹得护蛙鸣。”[2]7冊4 315《全宋诗》编辑者依据《直讲李生文集》卷三六辑得。

五、张俞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5辑)》载《〈全宋诗〉杂考一》一文指出李回《题妓帕》实为张俞《题汉州妓项帊罗》。阮常明《〈全宋诗〉误收唐人诗新考》一文指出张俞名下《游灵岩》实为唐戴叔伦 《题净居寺》。又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指出张俞《翠微寺》实为唐骊山游人《题故翠微宫》诗。除此之外,张俞诗卷下还存在以下一些诗歌与他人重出:

《邛州青霞嶂·题西山临江亭》

南北逢除日,天涯有去舟。蛮城和雨闭,峡水带春流。不负新年感,惟多故国愁。甯无贺新酒,徒此事羁囚。

见《全宋诗》卷三八二张俞,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清张琴同治《增修万县志》卷三十六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一七一赵崇嶓诗,题为“除日万州临江亭”,仅仅“南北”作“南浦”、“惟多”作“唯多”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四二辑得。

按:《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七七《夔州路·万州》辑得张俞《除日万州临江亭》:“南浦逢除日,天涯有去舟。蛮城和雨闭,峡水带春流。”[2]7冊4 716此诗实为张俞《邛州青霞嶂》前四句。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十三《夔州府·万县》亦将此诗归入张俞名下。临江亭在四川万县,又赵崇嶓居江西南丰,不曾在四川万县宦游,据此来看,此诗非赵崇嶓诗,当为张俞之作。

《岁穷雨夜独卧山斋》

岁晏云深谁与游,巖房终夜雨如秋。不知海上三山梦,何似人间万户侯。

见《全宋诗》卷三八二张俞诗,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古今岁时杂咏》卷四二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七八○章惇,题同,内容全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九辑得。

按:《古今岁时杂咏》卷四十二此诗题下实未署名,《全宋诗》编者认为该诗当是承前诗省名,前诗为张俞《除夜宿黄沙馆书怀》,此判断恐有误,此诗当为章惇诗。

六、张伯玉

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指出陈公辅《州宅》诗实为张伯玉《州宅》。方健《〈全宋诗〉证误举例》一文指出吴充《岁日书事》实为张伯玉《正旦呈诸僚友》诗。除此之外,张伯玉诗卷下还存在以下一些诗句与他人重出:

《蓬莱阁醉归》

蓬莱阁上醉归时,犹索芳樽步步随。啼鸟似来留翠佩,旁人笑为整花枝。腰闲半嚲黄金印,头上斜欹白接䍦。拍手向他宾从道,使君未老莫扶持。

见《全宋诗》卷三八四张伯玉,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孔延之《会稽掇英集》卷一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四○五陈公辅诗,题为“蓬莱阁归醉”,内容全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辑得。

按:宋史铸注王十朋《蓬莱阁赋》亦引此诗作张伯玉诗,明万历《绍兴府志》卷三亦将此诗归之于张伯玉名下。又蓬莱阁在越州,张伯玉曾知越州,诗云“使君”正与其身份相合。且《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辑得陈公辅《州宅》诗亦实为张伯玉《州宅》诗,据此来看,此诗非陈公辅作,当为张伯玉诗。

《清明日》

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特地忙。今日江城衰病起,佛前新火一鑢香。

见《全宋诗》卷三八四张伯玉,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孔延之《会稽掇英集》卷十五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五一八孙永诗,题为“清明”,仅 “江城”作“江头”、“佛前”作“神前”、“一鑢”作“一炉”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古今岁时杂咏》卷十五辑得。

按:此诗归属存疑。《宋诗纪事》卷十六引《古今岁时杂咏》作孙永诗,《宋诗纪事补遗》卷十七作张伯玉诗。

《沪渎》

泛泛松江水,迢迢笠泽边。万年知禹力,灌溉有余功。

见《全宋诗》卷三八四张伯玉,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两浙西路·嘉兴府》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七七许尚诗,题为“华亭百咏·沪渎”,内容全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二十八辑得。

(3)课堂上跟着老师弄懂一系列问题之后要积极进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动态,老师要及时反馈,并给与适当评价.老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下的探讨,推进学生的同伴互助关系与协作关系、协作能力,从学生的反馈中改进微课资源的推送,提高自己微课资源的质量,优化微课资源的设计制作和教学方案的实施,积极更新教学资源.

按: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谓《华亭百咏》较可靠,此诗当为许尚诗,恐非[3]297。李更《小议地方志所存诗文资料的把握与使用——从〈华亭百咏〉说起》一文谓此诗归属存疑[4]91。

七、陶弼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指出陶弼《芡》与陶弼《鸡头》重出,朱熹《山茶》实为陶弼《山茶花二首》其一。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指出章惇《赠陶辰州》二首实为陶弼《赠章使君》及《沅州》,又陶弼《宾州二首》其一实为秦密《迁江纪实》。除此之外,陶弼诗卷下还存在以下一些诗句与他人重出:

《全州》

南北东西几万峰,郡城如在画屏中。何人截断湘妃竹,半蘸秋江作钓筒。

见《全宋诗》卷四○七陶弼,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舆地纪胜》卷六八《荆湖南路·全州》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七六○陶金诗,题为“过全州”,仅“画屏”作“画图”、“截断”作“裁断”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诗拾遗》卷十七辑得。

按: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二六、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十三、元刘应李《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卷下诸书皆将此诗归入陶弼名下。清汪森《粤西诗载》卷二十二将此诗归入陶金名下。因《宋诗拾遗》乃清人伪作,可参王媛《陈世隆〈宋诗拾遗〉辨伪》,又《粤西诗载》后出,此诗非陶金作,当为陶弼诗。

《过苍梧》

近海江声急,孤舟下杳冥。峡泉飞暴雨,滩石走群星。水有潇湘色,猿同巴蜀听。令人思舜德,一望九嶷青。

见《全宋诗》卷四○七陶弼,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永乐大典》卷二三四三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二九八谢孚诗,题为“苍梧即事”,仅“近海”作“近岸”、“九嶷”作“九疑”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十辑得。

按:此诗归属存疑。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一二二、清汪森《粤西诗载》卷十、《宋诗纪事》卷八二引《粤西诗载》诸书皆将此诗归入谢孚名下。

八、蒋之奇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指出蒋之奇《苍玉洞》实为宋思远《汀州》。李成晴《〈全宋诗〉重出诸例勘订》一文指出陈映《句》:“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实出自蒋之奇《苍玉洞》。王娇、王可喜《〈全宋诗〉之互见诗订正》一文已指出蒋之奇名下九首《爱山堂》第一、二、三首当为李传正诗,第七、八、九首亦非其作。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也指出蒋之奇《琴高台怀古》其一实为清代梅清《琴溪》。除此之外,蒋之奇诗卷下还有以下一些诗歌与他人重出:

《按行分宜》

分得宜春地,东偏一画屏。洪阳仙洞古,龙姥旧祠灵。雨过溪痕长,春回草径青。道傍聊下马,揩藓读碑铭。

见《全宋诗》卷六八八蒋之奇,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明严嵩正德《袁州府志》卷十二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六一二赵文诗,题为“次分宜”,仅“旧祠”作“故祠”、“草径”作“草意”、“揩藓”作“剔藓”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青山集》卷八辑得。

按:此诗归属存疑。

《菖蒲涧》

拨破红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

见《全宋诗》卷六八七蒋之奇,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舆地纪胜》卷八九辑得。

按:此非蒋之奇诗,实出自古成之《五仙观二首》其一:“拨破浮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竹叶影繁笼药圃,桃花香煖映芝田。吟余池畔聊欹枕,风雨萧萧吹白莲。”[2]1冊584古成之此诗曾刻石,题为“五仙观古仙诗碑”,下有宋进士黄宗石等人跋语“谨以真仙所题本观之遗什,再勒翠珉,庶传不朽云”云云。翁方纲《粤东金石略》载录之,阮元《广东通志》亦谓此诗碑“为宋刻无疑”[5]231。

九、张景脩

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指出张景脩《延真秋屏轩》与张叔敏《延真秋屏轩》重出,此诗归属存疑。除此之外,张景脩诗卷下还有以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九月望夜与诗僧可久泛西湖》

山风猎猎酿寒威,林下山僧见亦稀。怪得题诗无俗语,十年肝鬲湛清辉。

见《全宋诗》卷八四○,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十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五一八叶梦得诗,题为“《诗二首》其一”,仅“山风猎猎酿”作“霜风猎猎将”、“题诗”作“吟诗”、“清辉”作“寒辉”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避暑录话》卷下辑得。

按:据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张景脩与吾同为郎,夜宿尚书新省之祠曹厅,步月庭下,为吾言:往尝以九月望夜道钱塘,与诗僧可久泛西湖,至孤山,已夜分。是岁早寒,月色正中,湖面渺然如镕银,傍山松桧参天,露下叶间,薿薿皆有光,微风动湖水晃漾,与林叶相射。可久清癯苦吟,坐中凄然不胜寒,索衣无所有,以空米囊覆其背,为平生得此无几。吾为作诗纪之云。”[6]168此诗当为叶梦得诗,张景脩为述其事者,叶梦得感而赋诗。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一○将此诗归于张景修名下,当有误。《宋诗纪事》卷三五亦引此则诗话作叶梦得诗。

十、舒亶

《梦入天台》

天风吹散赤城霞,染出连云万树花。误入醉乡迷去路,旁人应笑却还家。

见《全宋诗》卷八九○,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九○《舒待制诗集》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九一○张亶诗,题为“梦中诗”,仅“旁人应笑却”作“傍人应笑不”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蔡绦《西清诗话》辑得。

按:宋胡仔《渔隠丛话》前集卷五十八引《西清诗话》、宋曾慥《类说》卷五十七、宋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四十、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诸书皆作张亶诗,《两宋名贤小集》将此诗归入舒亶名下,当是将张亶讹为舒亶。

《句》其四

春禽得意千般语,涧草无名百种香。

见《全宋诗》卷八九○,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八四○陈丕诗,内容全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二辑得。

按: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要早于清董沛《甬上宋元诗略》,且清《宋诗纪事》卷二十三亦引《墨庄漫录》作舒亶诗,故此诗恐非陈丕诗,当为舒亶作。

十一、尤袤

王岚《汪藻文集与诗作杂考》一文指出汪藻《大暑留召伯埭》实为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吴洪泽《尤袤诗名及其生卒年解析》一文指出尤袤《游閤皂山》实为刘遂初(即刘正之)《閤皂山》。陈小辉《〈全宋诗〉之朱熹、张栻、陆九渊、刘克庄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出张栻《落梅》实为尤袤《落梅》。除此之外,尤袤诗卷下还有如下诗句与他人重出:

《句》其一二

饱看七宝山头月,惯听三茅观里钟。

见《全宋诗》卷二三三六,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四《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诗注引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五一八吴瓌,内容全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四辑得。

按:《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同一书将此诗句分系两人名下,不知何故?查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四尤袤《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其二:“欲将盘错试余锋,故拥旗麾讫外庸。南岘北津形胜地,前羊后杜昔贤踪。不妨倒载同民乐,自有轻裘折虏冲。努力功名归报国,莫思山月与林钟。”最后一句注云:“公诗‘饱看七宝山头月,惯听三茅观里钟’此吴环也,琚之弟,高宗吴后之侄。”[7]1 098尤袤诗最后一句“莫思山月与林钟”很诙谐幽默,其实即是对吴待制环诗“饱看七宝山头月,惯听三茅观里钟”的一种戏谑,此诗句为吴环所作明矣。《宋诗纪事》卷四十八亦引方回《瀛奎律髓》将此诗句归之吴环名下。

十二、蔡元定

朱腾云博士论文《〈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指出蔡元定《林居》与蔡格《自咏》重出,此诗归属存疑。除此之外,蔡元定诗卷下还有如下一些诗歌与他人重出:

《赠琴士邵邦杰》

五寸管能窥造化,七弦琴解写人心。平生不作麒麟梦,且听高山流水音。

见《全宋诗》卷二五○一蔡元定,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蔡氏九儒书》卷二《西山公集》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九二二真德秀诗,题为“赠邵邦杰”,仅“窥”作“摹”、“弦”作“弦”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三辑得。

按:真德秀此诗下序云:“邵邦杰妙丝桐之技,又善写神。西山翁嘉之,为赋绝句。”而蔡元定此诗下无序。据此序来看,此诗当为真德秀诗。

《次晦翁韵》

屈指抠衣十七年,自怜须鬓已皤然。久知轩冕真无分,但觉溪山若有缘。下学工夫惭未到,先天事业敢轻传。祇今已饱烟霞痼,更乞清溪理钓船。

见《全宋诗》卷二五○一蔡元定,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宋金履祥《濂洛风雅》卷六辑得。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二九蔡渊诗,题为“自咏”,仅 “十七”作“四十”、“真”作“应”、“溪山”作“西山”、“工夫”作“功夫”、“痼”作“疾”、“理”作“著”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诗》编辑者依据明蔡有鵾《蔡氏九儒书》卷三《节斋公集》辑得。

按:此诗当为蔡元定诗,非其子蔡渊之作。蔡元定为朱熹弟子,此诗言次晦翁(即朱熹)韵,朱熹《奉同公济诸兄自精舍来集冲佑之岁寒轩因邀诸羽客同饮公济有诗赠守元章师因次其韵》与此诗韵正相同。朱熹曰:“蓬莱清浅今几年,武夷突兀还苍然。但忻丹籍有期运,不悟翠壁无寅缘。鼎中龙虎应浪语,纸上爻彖非真传。明朝猿叫三峡路,一叶径上沧浪船”[2]44冊27 633。

[1]王象之,舆地纪胜[M].李勇先,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

[4]沈迪云.地方文献论文集——萧山、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

[5]陈永正.岭南书法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6]叶梦得.石林燕语 避暑录话[M].田松青,徐时仪,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汇评[M].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On Repeated Recording of Twelve People’s Poems in the

CHEN Xiao-hui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China)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poems repeatedly recorded in the, which is such a huge volume only to be jointly compiled by so many scholars and such recording repetition is understandably inevitable. To redress such redundancy, a lot of works were done including Mr. Chen Xin’sand Mr. Zhang Ruan’s.It has been found, however, that some poems in the name of Zhang Dexiang, Lv Yijian, Zhang Fangping etc. are also repeatedly recorded but belong to others in the book.It is very necessary to make clear who are the real authorsof these poems.

; repeated recording of poems; Zhang Dexiang; Lv Yijian; Zhang Fangping

2017-11-10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职工科研启动基金重点项目“《全宋诗》重出考辨”(2017ZD003)。

陈小辉(1975- ),男,江西临川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学。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1.14

I207.2

A

1004-4310(2018)01-0072-05

猜你喜欢

编辑者宋诗名下
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唐宋之别
宋诗五首(书法)
融媒体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研究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试论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之间的关系
出售继承的房屋,是否须先登记到自己名下
浅谈新时代如何做好财政类期刊的编辑工作
登记在孩子名下的财产是否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不能分割则由谁来管理?
车牌限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