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安风险语言之“信不信……?”

2018-04-03臧小磊

关键词:主客体治安语句

臧小磊

治安风险语言之“信不信……?”

臧小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治安学院,北京 100038)

治安风险语言是治安文化中可能引发负面效果的语言,又是秩序人能够发现、认知和控制的风险语言,且治安风险语言的主客体具有双重属性。治安风险语言与一般类似语言,在语句框架方面相似,但是在语句可选择性方面、语句内容情感偏斜方面和语句应用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治安风险语言的语意大都蕴含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常伴随对应场景爆发,表现为口语和体态语共同作用。治安风险语言具有加剧主客体之间冲突、违背治安秩序和安全价值、传播和覆盖范围广、使冲突不可逆转、具有潜在暴力性、会对主体安全产生威胁等的风险。

治安文化;治安风险语言;信不信

当前,治安学的理论框架已基本形成,较为系统的逻辑体系也已经建立。但和其他学科相比,治安学作为刚成立不久的公安学二级学科,在多学科交流方面还有较多的的空白需要填补。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治安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治安文化领域的研究。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将语言学和治安学联系起来,进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无疑对填补治安学文化领域空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一些较为典型的治安风险语言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抛砖引玉,进一步丰富治安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之间交流的内容。

一、治安风险语言的内涵

想要准确地理解治安风险语言,离不开对治安文化和风险语言概念的辨析,对治安风险语言的学术定位以及对治安风险语言主客体概念的理解。

关于“治安文化”的概念阐述,张陶然在《“治安文化”概念解析》中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含义解析和哲学解读,认为:“治安文化是一个系统,可分为内核和外在形态,其内核是指治安的基础核心价值,秩序和安全;外在形态是物质、规范、风俗、艺术等涉及社会不同层面的蕴含治安价值的表现。”[1]有学者将秩序,作为治安学学科的逻辑起点,并阐述了治安秩序,丰富了治安学理论的内涵[2]。同时,也有学者将安全作为治安学科的逻辑起点,论述了治安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3]。由此可见,对治安文化的概念解读大体离不开对秩序和安全核心价值的辩证思考。

《现代汉语辞海》中,“风险”意为为“可能发生的危险”,“语言”意为“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由字面意思理解,“风险语言”的含义即为可能引发危险等负面效果的语言。从知网等数据库中以“风险语言”为关键字检索,包含风险语言的词语主要有:高风险语言测试、语言变量风险、语言环境风险等,其中“风险语言”的含义无太大变化,基本都是引发负面效果的语言这个意思。

通过对治安风险语言的学术定位,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治安风险语言的内涵。一方面,治安风险语言是治安文化中的“风险语言”,是治安文化外在表现形态中发生的违背治安价值的语言,即包括口语、体态语等多种语言表现形式中可能引发秩序紊乱,发生安全隐患的语言。另一方面,治安风险语言又是语言学中“秩序人的语言”。治安风险语言是语言学与治安学中交织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要从治安学视角观察,从语言学方面理解。仅仅从语言学科理解,治安风险语言可能仅仅是一些情感色彩比较强烈的语句和体态罢了;而仅仅从治安文化方面理解,那就是治安文化中的细枝末梢,不仔细分析就隐藏于治安文化的大范畴之中。所以,治安风险语言是“秩序人”的语言,是具有治安思维的秩序人能够发现、认知并控制其隐藏风险发生的语言。

理解治安风险语言的主客体概念,要结合治安风险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结构来考量。治安风险语言的应用结构应该包含三个部分:治安风险语言的实施主体、治安风险语言和治安风险语言实施客体。从其主客体构成来看,治安风险语言主客体的构成因素都是人。治安风险语言是一种主体人对客体人实施的隐藏负面影响效果的语言。原因在于治安风险语言其风险性构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主体强烈情感因素的爆发和客体的应激反应。只有主客体双方皆为人的情况下,强烈情感因素和应激反应的结合条件才能够同时具备。同时,治安风险语言的主客体本身又具有双重属性:从治安主客体理论范畴来说,治安风险语言的主客体是“治安实体”的一部分,“具有双重属性的治安实体不仅仅是治安管理实践的被管理者、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治安实践的发出者、承担者、执行者”[4]。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治安风险语言主客体的双重属性。其既是治安风险语言的发出者、承担者、执行者,也是存在治安风险性,需要被治安管理实践管理作用的对象。

二、治安风险语言的语句辨析

以“信不信……?”为代表的治安风险语言在生活中常见于口语,有时也伴随肢体语言增加感情色彩,当然也会加剧其治安风险性。较为典型且常见的“治安风险语言”包括:“信不信……?”“再……试一试?”“是不是……?”“敢不敢……?”“有本事你就……!”“不……,我就不……!”等等,数量非常之多,而且其语句特征大致类似。但是,并不是所有含有“信不信”的语言都是治安风险语言。治安风险语言中的“信不信……?”与一般语言中的“信不信……?”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需要对其进行语句辨析。

(一)从语句结构来看,治安风险语言中的“信不信……?”与一般语句中的“信不信……?”,二者语句的结构框架相同,且多为反问句和感叹句。一般的“信不信……?”语句,其语句构成主要是动宾语句,其主语一般为代词“你”,表示客体或者对象;其宾语一般为从句;其动词一般为能愿动词,例如“信不信”“能不能”“敢不敢”“试一试”等等。因此,一般的“信不信……?”语句的结构为:(代词)+能愿动词+从句或者为(代词)+从句+能愿动词,其中的代词在口语中有时候会省略。简单地说,语句句式多为反问句和感叹句,也有少部分是零度叙述。例如:“你信不信有鬼?”“我不信你敢再说话。”“你敢不敢再说一次?”“你能不能小心一点?”等等。

(二)治安风险语言中的“信不信……?”与一般语句中的“信不信……?”相比,在可选择性上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一般的“信不信……?”语句结构本身就具有可选择性的特征。例如前文的“你信不信有鬼?”中,相信有鬼和相信没有鬼,都是可以进行的选择。但是治安风险语言中的“信不信……?”语句,虽然语句结构为选择性语句,却具有客体无法进行选择的特征。治安风险语言虽然表达的多为让客体进行选择的语句,但是实质上语言客体在相应场景下,其面对风险语言是无法进行选择的。例如“你信不信我打你?”“你再打我一下试试?”“有本事你就打我?”等等中,“信”或者“不信”、“试”还是“不试”、“有本事”还是“没本事”,语言客体的选择都无法缓和相应的负面场景。选择“信”,结果是你打我;选择“不信”,结果依然等于你打我。“试一试”和“有无本事”的选择也是如此。

(三)治安风险语言中的“信不信……?”与一般语句中的“信不信……?”相比,在内容情感部分有显著区别。在一般语句中的“信不信……?”中,其内容表示多为中性含义,没有明显的褒贬意偏斜。但是,在治安风险语言中,“信不信……?”等语句的内容,其语句表达意思明显向负面结果偏斜。例如:“你信不信我打你?”“你再用手指我一下试一试?”“你敢不敢再骂一句?”等等。

(四)治安风险语言中的“信不信……?”与一般语句中的“信不信……?”,二者在语句应用方面也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一般的“信不信……”语句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在体态语中表现得非常少。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一般的“信不信……?”等语句表示内容为中性,这也就使得在具有较强感情色彩的体态语表示中,其应用很少。但是治安风险语言中的“信不信……?”语句则不同,其在书面语中应用非常少,却普遍地存在于口语和体态语中。

三、治安风险语言的语意解读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上述的治安风险语言,其语意特征大致都类似:

(一)这些治安风险语言都蕴含非常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风险语言的一般语句句式多为感叹句和反问句,也有少部分是零度叙述,例如“我不信你敢……”,在平静语气中隐含着强烈的压抑情感色彩。而且这些治安风险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色彩一般都是负面的,有愤怒、有压抑、有怀疑、有挑衅,有恶意,有胁迫等等。具有负面感情色彩也是治安风险语言具有其风险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治安风险语言常伴随对应场景爆发,本身不一定具有含义。这些治安风险语言多属于口语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张口即来,脱口而出,可能说出这些语言的主体自身也不清楚其到底想表达什么含义,在遇到相应符合负面情感表达的场景时,这些语言伴随负面情感爆发而出,正所谓“祸从口出”。这就使得治安风险语言的发生具有任意性,不具备预期性。治安风险语言客体是没法对主体的语言进行预期并加以防控的,但是治安风险语言的主体可以对自己说的语言进行防控,“欲言又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治安风险语言的发生常表现为口语和体态语共同作用,从而加强情感色彩的特征。和这些口语常伴随发生的体态语有“用手指人”“握紧拳头”“抓起武器”“破坏周围物品”等等。其所表达的共同的语言含义就是暴力、压迫、压抑、威胁等负面情感。在纠纷矛盾和冲突中,这种伴随负面情感色彩的体态语,无疑会提高治安风险性。

四、治安风险语言的风险性分析

通过上述对治安风险语言的语句和语意的辨析和解读,结合治安学理论,可以发现:

(一)治安风险语言易加剧主客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违背治安文化中的秩序和安全价值。“治安的实质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的统治、治理和控制的行为。”[5]简而言之,治安的本质就在于控制,通过控制实现秩序和安全。因此,治安秩序本身就带有理性的色彩,而治安风险语言本身蕴含情感色彩的强烈性和不受控制的爆发性,与治安秩序的理性产生根本冲突。在一般的冲突和矛盾场景中,治安风险语言的插入会成为冲突和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从而产生不受控制的严重后果。

(二)治安风险语言的传播和覆盖范围广,对社会秩序的潜在风险性影响较大。对照前文治安风险语言语意特征的第二点分析可知,治安风险语言的口语化让其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可以说是达到了人人知晓的境地。客观上分析,主体在一般情况下仅仅会在潜意识中记住这些语言,或是抛之脑后,或是一笑而过,但是当相应的冲突和矛盾场景发生时,潜意识里的这些风险语言就会因为情感的爆发不受控制的脱口而出,引发冲突和矛盾的激化。

(三)治安风险语言具有使得客体无法选择的语意特征,只会造成冲突和矛盾加剧的后果,不会产生缓和矛盾冲突的效果。治安风险语言这种覆水难收式,一经产生,只会加剧结果恶化的特征使得其需要被理性和治安秩序牢牢控制在心理,不可“祸从口出”。

(四)治安风险语言融合口语和体态语,使其具有潜在暴力性,会对社会中主体的安全产生威胁。在犯罪预防理论中,这种由治安风险语言引发的具有严重后果的犯罪案件被称为“激情犯罪”,是指在强烈的激情推动下实施的一种冲动性犯罪行为。而治安风险语言则成为挑逗、引发和激发主体实施冲动性犯罪的导火索。

综上所述,通过对治安风险语言的内涵分析,对其语句辨析、语意解读和风险性分析,可以从治安风险语言的含义,从治安风险语言的语句特征与一般类似语句语言的区别,从治安风险语言实际应用中蕴含的语意以及从治安风险语言背后隐藏的风险性这四个方面全面理解治安风险语言的内涵。治安风险语言是治安文化中可能引发负面效果的语言,又是秩序人能够发现、认知和控制的风险语言,且治安风险语言的主客体具有双重属性。治安风险语言与一般类似语言,在语句框架方面相似,但是在语句可选择性方面、语句内容感情偏斜方面和语句应用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治安风险语言的语意大都蕴含非常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常伴随对应场景爆发,表现为口语和体态语共同作用。因此治安风险语言具有加剧主客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违背治安文化中的秩序和安全价值;普及和覆盖范围广;促使冲突和矛盾不可逆转;具有潜在暴力性,会对社会中主体的安全产生威胁等风险。

结语

治安风险语言既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又涉及治安学的相关内容,对推动语言学和治安学学科间的交流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对治安风险语言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治安风险语言其实大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其存在具有一定的治安风险性,却没有被社会公众所重视和认知。通过对治安风险语言内涵的全面分析,希望社会主客体对于治安风险语言能够重新认识,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治安风险。

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对治安风险语言的内涵进行了综合阐述,对于如何理性控制治安风险语言,并没有进行深入探析。治安风险语言属于语言学与治安学文化交织的部分,对其理性控制,离不开对语言学和治安学关于文化方面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以待更多学者在语言学与治安学学科交流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1]张陶然.“治安文化”概念解析[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4(01):49-52.

[2]宫志刚.秩序:治安学的逻辑起点[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07-111.

[3]卢国显.以安全为起点: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3):7-12.

[4]姜春娇.试论治安实体主体化[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4):63-67.

[5]宫志刚.治安本质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2):56-62.

On the Risk Language “Believe It or Not” in Public Order

ZANG Xiao-lei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The risk language of public order is the language of the security culture that may cause negative effects. It is the risk of language that orderly person can discover, perceive and control.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the security risk language have dual attributes. The security risk language is similar to the general language, and it is similar in terms of the sentence frame, bu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the selectivity of the statement, the emotional content of the sente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tement.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risk language mostly has a strong negative emotional color,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scene outbreak, performed by oral and body language together. The risk language has a variety of risks about aggrav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contrary to order and security value, large popularity and coverage, prompting the conflict to be irreversible, having potentially violent and threat to the security, etc.

security culture; risk language of public order; believe it or not

2017-05-10

臧小磊(1991- ),男,安徽亳州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治安学。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1.13

D631.4

A

1004-4310(2018)01-0068-04

猜你喜欢

主客体治安语句
Me & Miss Bee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重点:语句衔接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浅析“物我本相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