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励性语言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2018-04-03涂艳
涂 艳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福建 福清 300319)
一、研究过程
“运用激励性语言促进自我管理”研究的初衷,是通过语言暗示,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形成自我管理的有效机制,为学校“促进简约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设想提供支持。研究对象为15—20岁年龄段的中学生,该年龄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大部分没有形成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缺乏目标及动力,处于叛逆期,出现学习倦怠,精神压力大。针对这些特点,研究主要内容有:问卷前测——研究准备——选择样本——团辅活动——档案日志——结果分析。研究历时一个学年,研究过程的概况如下:
1.研究准备。制定出自我激励的整体方案,确定团辅活动的主题和活动形式,编写并印刷“自我管理档案日志”(学生人手一册),收集整理典型的激励性语言,确定研究对象及研究计划,并得到校领导、心理健康中心、相关年段长、班主任的支持。
2.样本选择。选取高二(1)、高二(2)两个班级作为样本研究对象(样本对象的两个班级所有科任教师相同),有利于控制相关教育变量,例如控制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难度系数等。样本容量共104人。进行问卷前测。
3.团队辅导。开展一系列心理素质扩展团队辅导活动。示例一:以“我相信我——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为主题。活动通过“卖拐”小品表演,强调自我暗示可能导致行为变化;再从威美克人给人贴标签,引导学生获得撕下消极标签与贴上积极标签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自我激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撕标签和贴标签的具体措施。示例二:以“怒放的青春”为主题。开展“雏鹰进化成老鹰”的团辅游戏,让学生理解“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总会遇到经过努力都难以克服的困难,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和解决”。再由小组讨论并总结出所遭遇到的挫折及其应对措施。
4.档案跟踪。给每一个参与对象发一本“自我管理档案日志”,要求学生坚持每天早上进行自我规划,提出每天要完成的小目标,每天晚上做简单的反思与总结。“日志”内容主要包括:“今日计划”“激励性语言”“最大的动力”“三省吾身”“今日收获”和“阶段性目标”等几个栏目,栏目内容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印刷页数以三个习惯周期(63天)为宜。教师应监督学生每天完成档案日志。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一栏填写的内容进行收录,形成“自我激励性语言库”,选择部分印刷,分发给样本对象。
5.平台支持。依托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心晴”微信公众号,开辟“自我激励”模块,每期内容中摘录激励性的语言和激励性故事。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刷在纸面上,发放给每个学生,要求学生进行关注使用。最后进行问卷后测,得出结论。
二、研究成果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预期之外的效果。
1.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后测问卷中,学生对自己学习状态很满意和基本满意两项数值,由前测问卷的16.35%上升为70.58%,增长六成;不满意值由前测的52.88%降为5.88%。多位科任教师表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比研究前有大幅度增强。
2.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作业完不成、忘记做的情况减少了近50%,作业效率和质量均大幅提高。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改善,自律能力得到加强。特别是自我管理档案日志,帮助其养成每日规划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
3.学习自信心显著加强。在阶段性自我总结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自我激励对于其学习和生活有切实的影响。孤僻的学生变得开朗乐观。有位学生甚至在总结中表示,原本因为成绩不佳,已作退学打算,通过课题活动,重新拾起了奋斗信心,表示会继续努力学习。
4.学习效果明显改善。在研究期间,难度控制相同的期中考、两次月考和期末考试成绩中,高二(1)班学生作业完成率提高了35%~40%,期中考各科总平均成绩提高10.86分;高二(2)班学生作业完成率提高近50%,期中考试总平均成绩提高了18.42分。
5.自我激励收到实效。(1)自卑感有了明显减弱。学生通过参加激励性团辅等活动,有意识地克服自卑心理,获取自信。(2)养成了自我规划习惯。通过完成每日功课——“自我管理档案日志”,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学生能设立阶段性目标,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3)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学生从“激励性语言库”中选出合适的激励性语言,与之前相比,更加自觉,能时时激励、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三、结论分析
为什么借助激励性语言,进行持续的跟踪实验,学生会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呢?笔者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1.元认知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其本质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知识”可使人知道应采用哪些策略与方法去完成任务。“元认知监控”可使人能够有效地进行事前的计划、事中的监督、事后的调节,从而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元认知体验”,则可使人们的“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监控”得到激活。尤其是“积极的元认知体验会激发主体的认知热情,调动主体的认知潜能,从而提高主体认知加工的速度和效率。”[1]实验使学生从过去迷茫状态中清醒过来,开始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并形成了“积极的元认知体验”。这是一个关键的转变。
2.自我暗示从消极转向积极状态
实验的被试对象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原先多给自己作负面评价和消极自我暗示。实验过程中,学生所选定的积极的激励性语言,经不断重复转化为坚定的信念,从而指导其行为。从消极的自我暗示转向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心智模式和情绪状态,进而改善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加上团辅活动引导学生不断给自己作肯定性评价,逐渐形成“我一定行”的信念,信念指导行为,行为致使学业进步,进步加强信念,进入良性循环。
3.在孤寂中找到了团队的归属感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活动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2]而实验对象都渴望被他人和团队所认可与接纳,通过团队辅导的群体互动及平台的沟通交流,再加上教师的动态指导,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关注、被鼓励、被支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感”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对于学生从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的迈进有着重要意义。
4.持续的激励增强了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3]增强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成功经验、榜样力量、言语劝说、情绪唤醒、良好情境。实验的各个项目都包含了上述的因素。中学生处于自我效能感快速发展时期,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消除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实验中,团队辅导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产生“我能行,一定行”的主观判断。同时,在“自我管理档案日志”所设立的各个项目的引导下,学生达成了阶段性目标,获得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大大增强了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了自尊水平。
5.正确的归因促进了持续的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发现,对于一个消极事件的刺激(情境)A,人们并不一定做出消极的情绪反应C。也就是说,消极刺激与消极反应并非呈简单的因果关系。人的情绪反应C是取决于人们对于情境A的评价、解释或归因B。或者说,是归因B决定了人们对事件A的情绪反应C。这就是所谓的“情绪ABC理论”。过去,学生一遭遇挫折或失败,总认为是自己的智力问题。通过实验活动,学生改变了自己的归因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挫折与失败有多种主客观原因:从主观角度看,可能是因为努力不够、方法不当、情绪不佳、用心不专、意志不坚等,而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情绪与行为,是受到不合理的信念所支配,而现在开始学会用正确信念去引导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这是实验产生意外收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四、后续研究
实验的阶段性成果表明:“激励性语言”对于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具有很好的正向引导作用。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缺乏激励,所以在给予实实在在的激励之后,学生反应明显,实验也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好结果。这恰恰从反面证明,明显缺乏自信心和奋斗动力的本地农村中学生,特别需要更多的正面鼓励、语言激励和物质奖励。
为了更好地达到实验目标,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相结合。1.外激与内激相结合。既要有学生自我激励,也要有他人的激励。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毕竟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作为激励过程的辅助者与监督者,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学生自我激励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给予引导性激励。2.精神与物质相结合。要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当学生能完成自己所设立的阶段性目标时,在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及时给予物质奖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个体与团队相结合。实验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确立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相信自己,并下决心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学生个体缺乏独立性、能动性和自觉性,那么再好的团队辅导也是无济于事的。而团队活动(如团辅、微信群的交流等)对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发挥了较好的作用。4.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激励基于抽象思维,强调的是深刻性与客观性,要求有理有据,做到以理服人。感性激励基于形象思维,强调的是形象性与可感性,要求生动活泼,做到以情动人。两者结合才能锦上添花。5.正面与反面相结合。正面激励有肯定与强化的作用,而反面激励则有警醒与鞭策的作用,两者结合才相得益彰。
通过实验,笔者意识到:第一,如果全校所有教师都能善于借助“激励性语言”,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那么激励的效果一定倍增。第二,教师本身也要善于自我激励,要力争成为学生自我激励的示范。如果教师能够满怀激情地开展工作,并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那么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是难以估量的。第三,“激励性语言”只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切入点,要以点带面。自我管理涉及面很广,有学习的、生活的、工作的自我管理,有时间的、精力的、体力的自我管理,有情绪的、行为的、思想的自我管理等。因此,下一阶段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如何往深处挖掘、往广处拓展?能否找到更加普遍适用的激励机制?如何使自我激励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常态?
总之,引导学生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持续不断的自我激励,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值得深入研究。
[1]翁乾明.漫谈元认知的价值和培养[J].福建教育(中学版),2015(11):22.
[2]刘颖,王单.激发教员活力的因素[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
[3]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EB/OL]. [2018-01-03].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7%AA%E6%88%91%E6%95%88%E8%83%BD%E6%84%9F/5209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