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愉快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018-04-03化州市中垌镇石岭小学刘付锦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发芽率算式乘客

文/化州市中垌镇石岭小学 刘付锦

如何激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应该在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上下功夫。

一、创设疑问情境,设疑激趣

创设疑问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积极最有效的措尴之一,巧妙地设计好每一个问题,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唤起注意,积极思考。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往往感到比较枯燥,且对“闰年、闰月”又感到难于理解,我就根据学生好奇多疑的心理特点,抓住教材内容中的特点,导入新课时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是一年过一个生日,可是当林冬12岁生日的时候,他却总共还只过了三次生日。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对于还没有掌握“年、月、日”知识的小学生来说,这确是一个诱人的奇怪问题,除了积极思考外,还从心理上产生了希望了解这奇怪现象的愿望,这样必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创设活动情境,游戏激趣

在小学数学知识里,从算式、文字题到应用题,都包含着条件和问题的基本结构,这些结构既相互对应,又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并且有固定的结构模式,这种特点的结构体系,为我们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如能将这些知识改编成游戏的形式出现,小学生就会乐意接受。

例如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赛过聪明的一休》,先出示一幅画,画上画着一扇房门,门上上着一把大锁,锁上有一道算式门口挂着四个钥匙 (是贴上去的,可以移动)。钥匙上分别写着聪明的一休正在门口发愁:用哪一把钥匙可以打开这把锁呢?然后,找一个能找到那个钥匙的学生上去“打开”这把锁。由于这个激戏的形式新颖,又具有竞争性,学生个个认真计算,积极思考,争着要赛过聪明的一休。课也就这祥生动地展开了。

又如在教学“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后,进行巩固练习时,我给学生设计了几个游戏,其中有一个是乘车游戏,游戏规则是:

①请4名同学当售票员,12名同学当乘客;

②售票员把你的车牌号码(得数)告诉大家,让乘客知道自己该乘哪趟车;

③乘客拿着车票(即写有算式的纸条)找到你要乘的车;

④售票员验票,把乘错车的乘客找出来,并且罚那位乘客表演节目。

整个游戏过程中课堂气氛极为浓厚,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三、创设动态情境,直观激趣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运用现代电教手段进行有目的的演示或操作,随着静态教材动态化和抓住重点分散难点的教学“化聚”过程,激发积极思考,在愤悱中求索,在乐学中内化。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先演示教具,设法把圆面积变换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并以此启发学生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老师演示这个传统做法上,还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学生亲自操作,认识便会流于肤浅。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操作,学生的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主动,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参与画、拼、割、量以及实验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四、创设生活情境,实践激趣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学生熟悉的虚拟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及交流,使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掌握数学,发展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量的计算、几何初步知识、丈量土地以及某些应用题等,教师在室内进行讲授,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对这些实际的内容,缺乏生活感受,听起来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课虽授完却事倍功半。教师应采用实践法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认识”“土地丈量”等知识时,我把学生带到运动场上进行实地教学,又如教学“发芽率”前,我组织学生用几个盆,分别将不同数目 (100粒以内)的黄豆放进水中让其发芽,待学到这一内容时,讲授完“发芽率”的计算,就分别让学生数出各盆里发芽粒数,并算出各盆黄豆的发芽率。这样,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巩固率。

猜你喜欢

发芽率算式乘客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怎么写算式
化学诱变剂EMS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最牛乘客
好玩的算式谜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