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
2018-04-03杜春梅
杜春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和研究新背景、新形势、新变化。“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当今社会伴随着技术革新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伴随摄影、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型电子媒介和技术发明而出现的电子图像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新文化形态,它不同于人类产生之初就存在的与视觉有关的文化创造。“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2]899,图像几乎无所不能。
一、视觉文化的特点
从 1913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Béla Balázs)明确提出“视觉文化”概念,到德国思想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对传统文化被排斥的惋惜中高呼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再到20世纪80年代视觉技术的革新,最终演化为今天的视觉文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图像压倒和统治了文字,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文化形态呈现出强烈的视觉主导特质。视觉文化首先是标志和体现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形态,即是说在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其视觉性起主导性作用、占统治性地位,已然成为文化主因,其具有的非理性、去中心、去权威、消费性、娱乐性、享乐性等特征,使其明显区别于以往的口传文化、印刷文化(概念文化、话语文化),对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每个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为更深刻地揭示这种作用机制,有必要先分析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视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视觉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图像、影像和景象。这些主要载体表面看是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一处处景象,其实隐藏在这些载体后面的是不可忽视的观念、认知、价值、制度等意识形态。如大学生观看好莱坞电影,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好莱坞电影背后的观念、价值甚至制度等意识形态。换言之,视觉文化绝不仅仅是图像,更重要的、根本性的是其背后所创造、表意和传递的价值和意义。在视觉文化社会形态下,大学生面对无处不在的图像、影像和景象,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甚至行为模式都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大学生喜爱何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喜欢穿何种品位的服装,喜欢、欣赏何种类型的偶像,无不和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同时,这些影视作品、服装、偶像等又再次固化了大学生的视觉文化定位。有学者指出:“一切形象都可以从视觉文化的意义上来理解,从经典美术作品到卡通和广告,甚至到地图和挂图,在视觉文化意义上都是图像,都包含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问题。”[3]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视觉文化载体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视觉文化的图像化和娱乐化,所以其主体主要是大学生。同时,由于视觉文化的易传播性,它已经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社会制度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途径和载体。谁生产视觉文化,谁制造图像、影像,它们就代表谁的意识形态,就为谁的利益发声。近几年,网络上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以及抹黑丑化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等思潮,折射出视觉文化背景下意识形态斗争的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所以必须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视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二)视觉文化的非理性
视觉文化的非理性是相对于语言文化或概念文化的理性特征而言。不同文化形态具有不同的文化逻辑特性。人们在接触以图像为主要表现的视觉文化时,往往是通过直观感性的体验方式,具有娱乐性、享受性、消费性等感性的逻辑特性,它带给人们轻松、愉悦、快感的非理性体验,在主体认知和主体建构上一般是自我的、个体的、非权威的认知和建构模式。从传播学来看,视觉文化的传播逻辑是被动接受型、当下体验式的。视觉文化的这种非理性的文化逻辑特性与语言文化或概念文化的逻辑特性是截然相反的。语言文化需要理性思考、理性建构,是抽象和直线的,能够给予读者长时间反思、沉思和静观的可能性,在文化逻辑特性上是理性的、权威的。视觉文化时代之所以是“读图时代”“图像时代”,其关键因素就在于视觉文化的非理性以“快乐+节约”这种更具诱惑力的逻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毋容置疑,欣赏图像总比阅读文字更简单、更直观、更轻松,在此意义上,图像战胜了文字,感性战胜了理性。视觉文化的非理性还体现在其虚拟性上。如果说,古代文化是再现式的,近现代文化是机械复制式的,那么后现代文化便是虚拟式(景象式)的。视觉文化的虚拟性是指人们运用现代视觉技术创造了一个“超现实”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是人造的,却自成体系,而且有真实世界无法超越的魔力,让人感到虚拟世界更愉悦、刺激、真实,甚至是“假的比真实还真实”。这种利用技术媒介创造的虚拟世界确实产生了比真实世界更具吸引力和诱惑力的视觉效果,让人得到更快乐、更幸福的体验,这也是很多青年大学生愿意沉浸于网络游戏和虚拟空间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视觉文化的主导性
当代社会形态呈现出高度视觉化,一方面现代媒介技术造就了大量吸引眼球的高度视觉化的图像,另一方面,这些图像又大大刺激了人们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和欲望。二者这种持续相互影响的结果便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视觉化成为后现代之本。不难发现,无论是印刷媒介的报纸、杂志、广告、图书,还是电子媒介的电视、电影、微信、微博、互联网、网络游戏等,都呈现出强烈、刺激的视觉文化的主导性。
视觉文化的主导性,也可以透过消费社会理论来审视。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认为,当代社会是一种有别于以往的生产社会的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消费社会的建构和存续内在地依赖着视觉消费。当今流行的词语“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背后便是视觉消费。在消费社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视觉性的,或者是受视觉性诱惑的,即“视觉导向的消费行为”。法国学者德波(Guy Debord)提出了景象(图像、形象、影像、奇观)社会理论,认为商品包围人,其实就是图像、影像在包围人;消费社会本质上就是景象社会。概而言之,消费社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社会形态的高度视觉化趋势和特征,视觉性成为当代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主因。
从图像与文字的关系来看,视觉文化的主导性主要是指当今时代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和压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明确指出:“如果说,过去的图像是用来说明文本,使文本意义变得清晰的话,那么,今天的文本则只是在充实着图像。”[4]204-205可见,视觉文化形态表现和承载载体的不再是以往的文字,而是转变为图像(影像)。以往文字是主导性的,图像是对文字的补充和解释,今天恰恰相反,图像成为主导性的,文字成为图像的附属和仆役。在报纸、广告、杂志、电视、电影、网游等的界面上,主角是图像或影像,图像、影像这种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近年来,经典文学名著的图像版的问世和畅销,影视版经典文学名著的重播、再拍和高收视率,无疑是对视觉文化主导性的有力印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不难发现,当代视觉文化的特征不仅仅是高度视觉化,更是普遍视觉化。
二、视觉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
生长、存在于当代的大学生,已经被电视、电影、电脑等电子产品打上了深深的视觉文化烙印,其思想特点、价值取向、行为选择、接受信息方式等都呈现出视觉文化的特点。时代的新背景、大学生的新特点,都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充斥在图像世界的文化制度和价值取向悄无声息却又严重地消解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概括提炼当代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审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当代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探索应对当代视觉文化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视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教育目标的关系:顺势而为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性。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5]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视程度在近二三十年达到最高,其原因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重要性之外,还在于当代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视觉文化具有隐性的意识形态性。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提升、延展了自身所传播的意识形态观念。通过这些图像,本身内含的意识形态变得非常合法,易于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这些观念进一步确立了其重要性,并扩大了社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充分研究利用这一特征,顺势而为。在教育过程中,要认真严格把握和审核可视化资源背后的意识形态性,选取弘扬正能量、宣扬主旋律的可视化教学资源。比如,2017年7月创造国产影片票房纪录的以利比亚撤侨为题材的动作军事电影《战狼2》,播出后反响强烈,非常震撼人心,给观众以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教育和熏陶。据报道,在播放结束后,很多观众在现场情不自禁地唱起国歌。2018年2月以也门撤侨为题材的贺岁档军事电影《红海行动》,一上映就好评如潮,票房飙升,观众感受到了巨大的正能量。与此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坚决禁止传播带有赞美、崇尚和标榜西方民主自由的意识形态的视觉文化资源,坚决禁止宣传历史虚无主义、抹黑丑化红色经典和英雄形象的视觉文化资源,坚决捍卫和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当前,个别影视类节目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错误,存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某些影视明星不顾公众形象和社会后果,吸毒、嫖娼、醉驾等违法犯罪行为频发,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鉴于此,在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把好意识形态关,充分意识到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形态的意识形态传播途径,“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视觉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种种复杂文化、思想和政治内涵,明确其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的战略性地位”[6],主动出击,顺势而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视觉文化的非理性与以理性至上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的关系:变与融合
视觉文化的非理性给以理性至上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带来巨大挑战和深刻反思。理性至上的教育理念源于西方哲学对理性的崇拜和追捧。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一直存在崇尚理性的传统,主张可理解的知识比可感知的知识更可靠、更重要,这必然导致对语言和概念的关注,同时忽略可感知的知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基本上主张概念知识才是真理性的,才具有价值和意义,因而教育要采取概念文本叙事模式,崇尚理性至上的教育理念。今天,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视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性、秩序、主体性、相对稳定的价值、意义等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构,从而导致视觉的异化、视觉的虚拟和视觉的狂欢”[7],话语文化主因转向视觉文化主因。前面论述到视觉文化具有消费性、娱乐性、大众性、去中心化、碎片化等非理性特征,鉴于此,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视觉文化的非理性,积极主动地变革与融合。
教育本应是丰满的,本该是温暖的,也应是绚丽的。然而,今天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厌恶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感受不到教育的魅力,无法从教育中获得快乐?是不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2017年,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微信公众号分别刊发文章《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该文章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引起强烈反响。客观辩证地看,我们在批判这些“沉睡中的大学生”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拷问一下我们的教育理念?青年大学生热爱美,追求美,崇尚美,这是真实的人性。然而,美不仅仅存在于理性世界,也存在于感性世界。当代视觉文化让世界以绚丽多彩的图像式景观存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融合理性之美和感性之美,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说教,不单单是灌输,而是更贴近真实生活和完整世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灵活运用。视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思维习惯、认知建构、行为选择等都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接受信息的直观感性、简单轻松、娱乐刺激等非理性特征,在主体认知和主体建构上是自我的、个体的、非权威的、碎片化的建构模式。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素材、教育工具的选择都要紧紧围绕新背景下大学生的这些非理性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种文化形态的出现必然和媒介技术的革新有必然联系。视觉文化亦是如此。当代视觉文化的出现和强盛,是伴随着电脑和网络等电子技术媒介的出现而来的。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电脑和网络媒介技术的出现,当代视觉性就不可能成为文化主因。正是在此意义上,有学者把视觉文化称为电子文化。视觉文化的媒介性主要体现在观看图像和影像的媒介方式,例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制作图像和影像的媒介工具和技术,例如照相机、摄像机、PS软件、美图秀秀等;传播图像和影像的媒介工具和技术,例如微信、微博、QQ、论坛、互联网网站、电影、电视等。毋容置疑,电脑和网络新媒介技术的革新直接导致了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因此,在视觉文化背景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表现在教学工具上,就是要充分利用电脑、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型媒介和技术这些视觉文化的传播交流工具,有效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真正理解他们的生存方式。
(三)视觉文化的主导性与以概念文本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关系:变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视觉文化的主导性,直接影响着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以概念文化为主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教育者对概念知识文本的讲述和灌输、受教育者对概念知识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为主。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当今大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是更直观、形象、轻松、娱乐的图像资源,即生活在视觉文化环境中,两相比较,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视觉文化的信息接收模式。传播学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做过一个经典实验,证实了图像视觉观看的信息传播比语言文字阅读的效果更佳。[8]126-127习惯了图象刺激的大学生再接受以语言文本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免会感觉枯燥、无趣,势必影响教育效果。有学者指出:“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更偏好于接受用视觉图像表达和传递的信息,而不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的信息,这正是视觉文化的最本质特征之一。”[9]鉴于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以及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视觉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种以概念文化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必须变革与创新。
变革与创新的关键点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从概念文本转向概念文本、视觉图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增加图像叙事即视觉文化的因素,创新出一种可视化教育模式。可视化教育模式是指在视觉文化的当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文本叙事的囹圄中解放出来,重视视觉文化在信息传播与接收中的吸引力和优先性,严格选择优秀的视觉文化资源来丰富和解释概念文本,弥补概念文本的先天不足和自身缺陷,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具有现代性视野,积极探索可视化教学改革,迎接视觉图像时代的挑战”[10]。下面依据一般教学的要素原理,对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路径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在教学理念上,可视化教育模式要利用视觉文化的特征,遵循主体间性原则,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主体互动,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图像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烈,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尊重并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可视化教育模式就是要积极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大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新型媒介和技术的学习,多参加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新型媒介和技术,加强视觉文化的意识形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视觉文化素养。大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影响着其理解视觉文化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具有不同视觉文化素养的人,从视觉资源中解读出的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1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育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对视觉文化进行鉴别、选择的能力,使其形成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拥有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选择的自我认知和行为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可视化教学模式要利用视觉文化将概念文本这种教材话语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可视化教学文本,提升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的契合度,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用大学生愿意接受、乐于讨论的图像话语和图像叙事来分析和解读概念文本。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有效运用视频讨论教育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师严格挑选的微电影、微视频,观看后让学生针对问题思考讨论。视频讨论教育方法在本质上属于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尊重了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建构规律,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除此之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公众号、微电影、微视频,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班级微信群,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和新阵地,在平台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社会热点问题和疑难困惑开展交流讨论,使大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在交流中进步。
必须指出的是,视觉文化作为人类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宏观的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监督管理,净化视觉文化环境。例如,面对有些宣传西方错误的社会思潮及错误观点的视觉文化,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任何时刻不能放松。有些视觉文化是歪曲抹黑丑化红色经典、英雄人物、伟大领袖的网络信息,社会负面影响极其恶劣,对这类信息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绝不手软。还有些视觉文化是通过炒作违背社会公德和违反国家法律的演艺人员的丑闻,宣传低俗错误的价值观。为此,建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监管有关部门要恪守职责,严格加强监督,坚决抵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综艺娱乐节目和明星,打造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的视觉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