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战略下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体系的重构

2018-04-03郭雷振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院校

郭雷振

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大变革、着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正在经历由注重数量扩张走向突出产业链、创新链导引的集群式发展。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构建精准定位的学科专业集群,发挥学科专业资源的规模效益,以结构优化拉动学科专业体系性质量的整体跃升,是新建本科院校建立主动适应地方需求的学科专业自我发展、自我调整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其实现由新建院校到新型院校的必由之路。

一、新建本科院校从新建到新型的战略变轨

着眼未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轴在于如何完成由新建到新型的蜕变,其本质在于实现旧的办学模式向新的办学模式的转型,形成一种创造性的、富有特色的本科教育类型,补齐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短板。

(一)从时间之维的定性到类属之维的考量

新建本科院校首先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高校概念,特指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一批专科院校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形成的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7年首次发布的《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5%。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建本科院校的规模与比重仍将持续扩大,是我国本科学历人才输出的主力军。然而,携带着专科基因走本科办学之路,如何配置其在高职高专院校与研究型大学之间的角色,不仅是这一庞大院校群体的总体发展战略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问题,事关高等教育发展整体的提质增效。200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在渝西学院(现重庆文理学院)召开第一次工作研讨会,迄今已形成了稳定的年度性会议交流机制,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共同探讨自身发展路向问题的重要自组织性平台。在此期间,部分院校对自身的目标定向进行了先期的内部思想大讨论与大胆实践探索,“转型”一词也逐渐从经济领域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核心议题。为何转型、向何种类型转型、如何转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所亟待解答的重大课题与时代命题,引发了政府、高校与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从自下而上的求索到自上而下的助推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遭遇的真正迷茫与困惑,是在其完成了由专科向本科办学的转型之后所面临的是向研究型大学靠齐还是开辟一条新的特殊道路的抉择。事实表明,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早期并没有长时间陷于犹疑徘徊的观望状态,而是及早权衡、谋划预判,毅然决然推动学校走应用型发展之路,在短期内突破了发展的“围城之困”[1],实现了有效转型,成为自下而上自主开展应用型转型实践的“小岗村”与转型标杆,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转型格局。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虽然只是一份引导性文件,但却正式拉开了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帷幕,宣示了国家的政策期待。2016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发布了《成都共识》,219所新建本科院校共同承诺愿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系列改革的积极倡导者、主动践行者和责任担当者。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来,成为向应用型转型的总坐标与基本遵循。

(三)从过去的“新建”到未来的“新型”

基于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新建本科院校”这一称呼必然随着其本科办学历史的进程而被新的名词所取代。新的名词跨越了时间的范畴,代之以容纳性更强、指称更为宽泛的“新型本科院校”。新型本科院校直接回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承担着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重任。在理论铺垫与顶层设计上,由新建变轨新型已经成为勾勒新建本科院校系统化、整体性发展的新图景。关于“新型本科院校”的内涵,柳友荣教授将其界定为:“1998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2]顾永安教授认为,“新型本科院校是相对于传统研究型大学而言的,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兴起的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以应用型为核心特征和办学理念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根本指向的新型高校”[3]。两种解读所表明的新型本科院校的核心特征高度一致,且都明确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其中的“重头”地位。张大良司长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上指出,要把新建本科院校办成新型本科院校,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是:需求导向,突出应用,校地联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转化成果,主动服务,支撑发展,办出特色,作出贡献。这一论断高度精炼地指明了新建本科院校向新型本科院校转型的核心理念与行动策略。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的沉疴

新建变轨新型,关键抓手在于学科专业体系的优化重组。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体系的不合时宜不仅将导致学科专业建设的“南辕北辙”,还会造成学科专业资源获取渠道的窄化与既有配置资源的浪费,迟滞学校的转型步伐。

(一)学科专业建设割裂

高等教育中所讨论的学科,主要是将其作为学术的分类来理解,指的是科学的分支。从不同的功用、目的出发,我国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分类体系,一类是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的学科分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一类是服务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学科分类,如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与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不论何种划分,学科建设的核心指向是学科领域的知识发现与创新。

高等教育学意义上的专业是通过学业类别的划分而形成的一种教育单位,划分的依据有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以及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等。每个专业的设立都致力于培养专长于某一特定领域的人才,且主要是通过一组特定的课程来实现,而课程内容则是由相关学科的知识所支撑。在我国的教育语境当中,专业之于学科是下属或从属的关系。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为例,其中共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共12个学科门类,所有学科门类共下设92个专业类,各专业类共下设506种专业。与学科建设不同,专业建设的核心指向为学科或行业人才的培养。

显然,学科与专业虽然在内涵与指向上各有差别,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由此,我国高等教育也向来习惯于把学科专业作为一个合成性术语来使用。可见,依照常识性的逻辑,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理应实现一体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实践中,出于理念认识上的偏差与资源共享体制的障碍,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建设“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质疑乃至贬低,认为学校应该集中精力抓好专业建设,做好教学工作,学科建设应是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任务。这种观念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不利于学科建设的有力推进以及学科知识的创新与转化;一方面表现为较为有限的学科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严重“缺位”,科研与教学没有实现有机统一,科研没有注重发挥其反哺教学的作用,制约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学科专业设置封闭

正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所确立的“威斯康星思想”的内核:“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当考虑州的实际需要。”[4]90-91与传统的“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最新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的最大比较优势即在于其地方性、本土性。新建本科院校生于地方,长于地方,由地方政府举办,其学科专业发展必须植根于有效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升学校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才能获得地方社会的认同,筑牢学校的发展根基,从而获得来自地方的大量资源支持,快速集聚起办学的实力与优势,拓宽学校的办学能为与可为空间,进而扩大办学效益的辐射范围。

长期以来,得益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与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数量规模的扩张表现非常强势。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发布以来的2012-2017年度为例,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各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中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增设数据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全国所有地方本科院校中增设专业数量最多的即集中于新建本科院校,排名前25位的学校中,有23所都属于新建本科院校,更为醒目的是,排名前16位的全部为新建本科院校。①2012-2017年度,全国地方本科院校中增设专业数量位列前16位的学校为南昌工学院、普洱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新疆工程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广东科技学院、西安航空学院、九江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昭通学院、沧州师范学院、昆明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兰州工业学院,专业增设数量最多为29个,年均4.8个,最少为25个,年均4.2个。实际上,学科专业数量的快速扩充,为新建本科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以获取办学经费、在较短时期内提升办学实力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能忽视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数量扩张的过程中,由于一定程度上过于追求学科专业增设的短平快,加之缺乏吸收校外力量参与学科专业增设论证的有效机制,致使部分学科专业的增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流于“盯热点随大流”,而实际上没有真正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特有需求,带来了学科专业增设表面开放的虚假泡沫,实则属于自我封闭的自说自话。在这种状态之下,很多学校的部分新设专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甚至连续多年从未招生开办,沦为“摆设”,看似专业数量庞大,但其中不少专业都处在“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成为发展的“鸡肋”。学科专业体系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若即若离的保守封闭心态,牵制了学校发展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生成。

(三)学科专业偏重学术

学术性偏重、应用性不足是我国地方本科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顽疾”。2001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即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着“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薄弱”等问题,同时提出“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性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5]显然,强化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应用性是国家长期以来的基本政策导向。

与美国赠地学院同理,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边界就是其所在区域的边界,与区域产业之间构成一种彼此依存的“发展共同体”的关系,其学科专业体系需充分匹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突出应用导向,达成与产业的纵深融合、精准对接,才能真正有利于充分释放学校的发展活力,最大程度彰显学校存在的特殊价值。具体到学科,要强调科技成果的发明创造与生产力转化以及人文社科成果的咨政服务功能。具体到专业,要“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教学方式要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衔接,促进学生与具体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6]13,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回根溯源,虽然新建本科院校脱胎于应用型教育,但很多院校在升本之后却力图尽快甩掉应用型教育的帽子或淡化应用性,把办应用型教育列为与本科办学无所相干的事项,力图走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符合本科层次院校身份与档次的学术型发展之路。观念上的误区与实践中的惯性,使得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对自身的发展定位获得重新认识并面临向应用型转型之时才发现,学校的既有基础与各种必需的支撑条件准备不足,难以适应转型要求,力不从心,甚至“有些高校喊着‘应用技术型’的口号,走的仍然是‘学术型’的老路”[7]。学科专业建设体系长期注重的知识发展导向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样态,从根本上给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之路造成了不小的、涉及多个层面的障碍。

三、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体系重构的理路创新

跨入“新型”之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体系需予以重构,走出传统学科专业体系的窠臼,深入落实产教融合战略,依托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将学科专业有机嵌入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构筑学科专业集群式推进的新图式。

(一)紧贴现代产业发展的链式效应

跟踪区域产业发展变化动态是新建本科院校规划学科专业布局的基本前提。如今,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下,建设现代特色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产业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典型特征与主要趋势,客观上要求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联动建设、协同发展,以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的品牌与竞争优势。产业链是各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其本质是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产业链中存在着大量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8]创新链是围绕某一个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节结构模式[9],旨在描述一项科技成果从创意的产生到商业化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的链状结构,主要揭示知识、技术在整个过程中的流动、转化和增值效应,也反映各创新主体在整个过程中的衔接、合作和价值传递关系。[10]作用机制上,创新链围绕、服务于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实现创新链的人才、知识产出价值。

(二)树立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的“链”式思维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将“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作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链”式思维已然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的主导思维,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步入“链”式时代,打造学科—专业—产业—创新链成为其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的一种新的理念和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在机制上有助于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在以往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主要弊端与不足,还从体制上提供了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新载体与新范式。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向新型的转变,需以“链”式思维指导学科专业的整体布局,重点选择,接驳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形成学科专业集群化、集约化、交叉化、精准化、特色化的新格局。通过学科专业的集群建设推动学科专业资源的整合,实现产业科技创新与转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集成,整体提升学科专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与竞争优势。

(三)建立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群

胡赤弟教授提出,学科—专业—产业链是指“与一定产业链中诸多产业环节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学科与专业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即以一定产业链为依托,以服务一定产业链为目的,进而形成的一系列相关学科、专业与产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联系的一种联合体”[11]。据此,学科—专业—产业—创新链则突出了从产业的生产性流程环节与产业的创新体系两个维度来钩织四者之间的网络联结体,呈现为对接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学科群与专业群。学术意义上的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12],产业背景意义上的学科群会同时涉及共同属性学科与不同属性学科。瞄准创新链,打造交叉融合的学科群,使其成为创新链中具有独特优势的参与主体与前沿性知识创新的策源库,以创生新的产业增长点。专业群是与区域产业链对接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是高校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或服务面向,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照“工程对象相同、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由三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的专业集合。[13][14][15]专业群的构建可规避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提升“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率。

(四)构建学科专业群建设的协同治理机制

学科—专业—产业—创新所构成的四螺旋链是集知识生产、创新、传播、应用与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动态网络联结系统,集中体现了高校在育人、科研、服务职能发挥中的有机融合与衔接,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链条的建立、运行与维护,其关键在于,在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构建形成利益持续增值激励下的协同治理机制。政府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统筹者、规划者、引导者与支持者,需要充分发挥“中介”的角色,通过政策激励的杠杆来彻底扭转产教融合推进过程当中产业领域处于强势地位、新建本科院校处于弱势地位的不利局面,增强行业企业主动向高校寻求合作的动力与兴趣。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主导者与操作者,需要突破行政工作的逻辑,立足主动出击,掌握并灵活运用市场逻辑,紧盯产业需求,自主创造条件与产业部门建立对话联系,为双方创造持续可见的利益价值,获得产业部门对于学校办学的支持与参与热情。吸纳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理事会、产业知识与技术创新联盟等管理组织制度,共同制定、推进学校的学科专业群发展规划,共建实体性学科专业群建设合作平台,为学科专业群建设的立之有据、行之有序、成之有效提供有力的治理保障。

四、展望

新型本科院校是完善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拼图。新建本科院校固然会走差异化之路,但在整体导向上转为新型则属大势所趋。新建到新型系统的升级,必须开发与之相兼容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集群式构建的理念与制度设计,为破解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科专业体系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吻合度低、学科专业布局分散、学科专业设置趋同、新型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生长缓慢等困局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加快向新型转型的新版推进器。然而,推动学科专业集群式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固化的套路可循。因此,对于学科专业基础不同、背景各异的新建本科院校而言,需要在实践中精密筹划,大胆突破,以统筹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探索形成真正符合自身实际的学科专业群建设执行模式与经验。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院校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