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逻辑
2018-04-03宋建欣郭永虎
宋建欣,郭永虎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家的中心任务将侧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正确分析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完成了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使命。总结剖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逻辑,是科学全面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含义的基本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判断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为主要依据,持续深化、调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并将这些深刻认识作为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因此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长达28年的艰苦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展开了深入探索。1922年中共二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近代中国社会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两对主要矛盾中,最尖锐的是前者。因为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如果无法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那么我们即使击垮了一伙封建势力,帝国主义也还会扶植新的封建势力与之合流共同压迫民众,也就意味着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取得民族独立,所以说这两对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
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以洋务运动为标志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奴役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正是中国民众奋起反抗的过程,这其中爆发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等斗争活动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此外,这两对矛盾在不同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也分为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与北洋军阀、新军阀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人民大众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就总体而言,我们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虽然有过短期失误,但是很快得到了纠正,所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对社会主要矛盾深刻认知才能制定出解决矛盾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正因为方针路线正确,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全国工农大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
1950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2]。因此,截至1952年底土改完成前,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同时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巨大压力,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时刻要提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反扑。国际上,帝国主义采取孤立封锁的策略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国内,中国人民解放军虽基本解放全境,但仍有国民党近百万残余军队盘踞在中国西南等边境地区,随时等待配合蒋介石反革命集团反攻大陆,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农村地区仍有“余热”。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提出了当时的国家主要任务:一方面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遗留任务,彻底解决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另一方面,动员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也意味着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被瓦解。这期间国家还没收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财产,至此奴役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全部被推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基本得到了解决。
随着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即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开始限制、利用和改造资产阶级。1956年底,“一化三改”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变化,中国共产党在八大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论断:“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虽然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不够准确,但是中共八大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探索的基石。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决定了党和国家将把工业化建设和解放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工作重心。1957年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如何解决建设经济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之间的矛盾。所以说,中共八大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还是基本正确的。
直到1957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显然否定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揭开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序幕。“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直接导致了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这一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错误的。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睿智决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又重新肯定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1981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更为准确的表述:“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这一矛盾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造成的,换言之,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根本措施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浪潮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示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
改革开放的近40年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现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同时,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的需求数量增加,需求质量升级,需求整体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不只局限于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所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社会主要矛盾在本质上体现的是发展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关系,同时党和国家也是围绕发展需要和供给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社会主要矛盾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需要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供给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直接映射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及制约发展的症结点,预示着党和国家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作为工作着力点,重视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持续增长的需要。
(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含义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需要侧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重点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收入、社会保障等八个关乎民生的重要领域提出了更宽泛、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
1.“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这是习近平于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记者会上为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来抓。中共十九大召开前,习近平在“7·26”讲话中再次明确表示,改革开放的近40年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发展成果,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局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更是需要全党及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团结奋进的现实目标。
建立健全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是人民群众的“安全网”,它具有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作用及维护公平的社会作用。在过去五年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但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社会保障发展仍然面临着公平性及可持续性等艰难挑战,所以改革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7]。习近平的这段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了亿万中国百姓的心。实现美好生活对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共享发展,倡导全民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将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发展教育事关国家命运前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8]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民族振兴的基础工程。
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习近平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5]46。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现已转变成为世界性难题与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创造就业也开始成为世界发展的中心议题之一。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应对贫穷和脆弱的“保险钥匙”,解决就业问题是对发展最大的回报。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
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地进行。“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8]217。党和国家坚持建立更合理、更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共享发展思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对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重大意义。形成更合理、更有序的收入分配格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5]47。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习近平在江苏镇江考察农村卫生医疗条件时提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不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探索“中国式”医疗改革的具体方案,将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等难题作为医改重点内容,争取在2020年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的含义是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以及结构上处于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状态。人口均衡发展客观上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人权、幸福、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这意味着人口发展的失衡将直接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幸福要求我国必须优化人口结构。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8]231。建设生态文明直接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人民对于水资源、环境资源、食品安全及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问题显然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治理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5]23。今天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不仅要通过创造更多物质与精神财富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也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5]44。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也由原来的单一发展文化事业转变为同时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强调发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让人民享有更为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
2.“美好生活需要”与“物质文化需要”差异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需要侧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较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物质文化需要”在需要外延上有所拓宽,在需要质量上有所提升。
人民群众的需要外延更为广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国民经济临近崩溃的背景下,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放在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侧。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所以物质和精神需要是当时全中国人民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总体小康,所以进入新时代后,党和人民的首要奋斗目标不再是解决温饱和基本生存问题,生活水平的上升促使人民的需要范围不断拓宽,也就意味着人民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物质和精神需要两个层面,而是拓宽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方面需要。所以说,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需要外延上更为广泛。
人民群众的需要质量显著提升。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不再重要,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所提到的“美好生活”反而对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这种要求比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物质文化需要”质量标准更高,是区别于温饱必需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全体人民共享富裕、文明生活要求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美好生活”意味着人民要求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字一语双关。一方面,肯定了过去我国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和质量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得到改善,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年均1 300万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覆盖城乡的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医疗健康卫生水平显著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对未来关乎“美好生活”实现的重点领域提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因此,“美好生活需要”是更高质量的需要。
(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
现阶段,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是制约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最主要因素。新时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重点体现在生产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国家安全等多领域。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只有深入探究并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才能实现更高品质和效率、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发展的整体转型升级,人民的美好生活才能实现。
新时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根本的表现是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愿望无法全面实现。改革开放的40年中,虽然我国的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社会生产能力在多领域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的需要层次和范围不相匹配,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前提。所以说,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直接影响人民关于经济、社会公平、文化、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需要的满足情况。
就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来看,一方面,表现为城乡、地区间收入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能力发展不充分。目前,我国的消费支出在GDP总量中的占比不足4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弱。就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来看,教育方面,城乡、区域间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质量以及就业机会上存在明显资源分配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医疗方面,城乡、地区间在卫生健康水平、卫生健康投入和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上差异较大;社会保障方面,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总支出和养老保险覆盖率难以满足人民对社会保障的需要,无法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就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来看,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文化建设格局有待优化、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彻底破除,所以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生态环境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来看,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力度上差异明显,环保意识不强、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使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难以得到完全满足。就国家总体安全的不平衡不充分来看,我国在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发展的进程中,国家安全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集中表现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两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长期复苏乏力,食品、网络安全等问题突出,使得当前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发展状况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
因此,党和国家在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作出解决主要矛盾的科学战略部署。中国梦本质上是人民的梦,只有人民的生活真正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只有人民的要求真正得到了全面实现,中国梦才会真正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规律性认识
梳理和分析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历程,目的在于深刻总结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规律性认识。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立足基本国情作为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
全面科学地分析基本国情是选择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基本依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633。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立足基本国情作为判断和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风雨历程验证了科学分析基本国情对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性。中国共产党在八届三中全会上之所以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失误性判断,其主要原因就是对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认识不够深刻,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掌握不足。总体来讲,就是中国共产党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缺乏充分认识。对基本国情的片面认知直接导致了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将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掀起了反右派斗争的浪潮,给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重创。与此情况相反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重新全面审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核心作用,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正确的判断。也正是由于对主要矛盾判断的这一历史性转变,才能使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伟大的建设成就。
全面、深刻地掌握基本国情,一方面,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用辩证的眼光审视问题,坚持以全面和发展的观点对基本国情展开辩证分析,才能对不同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利用这种辩证分析的方法对各阶段国情作出科学分析,才能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正确地判断出斗争和联合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工农大众逐渐推翻了“三座大山”,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审视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原有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谈改革和建设切勿忽视旧中国留下的弊端和障碍,认清国情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否则我们形成的认识必然是脱离实际的认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国民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提出的“赶超欧美”等口号,开展“大跃进”,就是脱离历史谈国情的重要体现。因此,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了必须坚持用辩证和历史的分析方法掌握国情,并将这一真理应用于党各个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当中。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与时俱进作为深入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其认知绝不能套用任何一种固定模式,所以中国共产党坚持用动态的眼光去审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切实把握其阶段性的发展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与时俱进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进程中,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保持对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敏锐感知能力。基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于中共十九大上果断地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科学判断,对“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情况”的新变化察觉敏锐,认识深刻。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从快速富起来到共同富起来的进程中,人民的需求层次上升,需求范围扩大,不再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指出的仅对“物质文化需要”,而是对民主、法治、公平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宽范围的需要。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中国的生产力自然也不能再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表达的“落后”二字形容。在中国经济起飞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智慧地判断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新时代的新特征。历史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对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特征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制定出与时俱进的主要矛盾解决策略。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与时俱进为原则,思考和制定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略。探究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案,要求中国共产党持续深入了解现阶段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断拓宽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研究,更要求中国共产党大力创新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和手段,体现其阶段性重点需求。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需要集中在物质和文化领域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要求,形成了“两位一体”战略总布局,解决主要矛盾的核心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现阶段,中国共产党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党中央明确坚持“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并就“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集中问题采取专项解决措施,在关乎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八个重点领域加强建设力度,以满足人民更高品质、全方位的生活需要。
(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社会主要矛盾作为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依据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要矛盾与党的中心任务之间是因果一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科学全面地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目的即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制定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摸索前进的90多年历史已经证明了主要矛盾对党的中心任务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以此判断为基础所制定的战略方针的正误,因此中国共产党只有科学、准确地判断出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在正确的轨迹上逐步前进。比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迅速弥补“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损失并恢复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纠正了“文革”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重新恢复并完善了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以此为依据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将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进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在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作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布局。所以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解决主要矛盾为最终目的去制定中心任务和发展方向。
(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作为正确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将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概括为两种:其一是通过冲突和斗争彻底解决矛盾;其二是使矛盾双方在对立统一中共同发展。建党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对抗性矛盾转变为非对抗性矛盾、由敌我矛盾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根据主要矛盾的性质决定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方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三座大山”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由于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所以这种矛盾属于敌我矛盾和对抗性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性质直接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只能通过斗争和冲突的方式来彻底解决矛盾,因此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以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目标的武装革命斗争。中共八大后,“一化三改”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可调和的矛盾,是可以通过矛盾的同一性让矛盾双方和谐发展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新的社会矛盾性质的正确认知,适当调整了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一方面,强调解放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注重协调处理干群问题、民生问题等人民内部矛盾,平衡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非对抗性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矛盾同一性原理为依据,致力于实现矛盾双方在对立统一中共同发展,集中力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