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学生克服习作畏难情绪

2018-04-03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小学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剪报读书笔记写作文

文 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小学 刘 虹

学生学习语文,最怕什么?写作文!习作难在哪里?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是什么呢?多数人认为没有东西可写。也就是说,写作材料匮乏,是学生对习作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我们要求学生的习作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物”,“物”从何来?简而言之,两个字——“积累”。积累,是打开学生怕写作文心锁的钥匙!

一、观察积累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首先,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破旧的房屋变成了气派的高楼,学校门前的城中村拆掉了,要建成高档住宅小区……还有平时的一次活动、一盘棋局、一场游戏”,俯拾之间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

指导学生观察,要注意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等,教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的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由此及彼的比较观察等,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特征。这样积累的材料既准确又丰富。

此外,我还教会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如正面和侧面、远看和近看、仰视和俯视等,到写作时,学生就能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材料,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平时观察积累的不同材料组织起来,使文章内容丰富。

二、阅读积累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指导学生写作必须与阅读相结合。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所以我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外多读书、多读好书。我在班级里设置了图书角,动员每个孩子从家里带一到两本书到班级来,学生带来的图书写上名字后放入书柜可供全班同学借阅,既丰富了班级书柜,资源也得到了共享。每次阅读课就带学生到学校大书房看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优质资源让学生广博猎取。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思考,明辨事理,增长见识,提高鉴赏能力,陶冶情操,还可以积累优美的语言、精妙的文章布局。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指导学生在阅读时随时动笔圈、划、点、批、摘、记,将书中有用的材料以一定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有形的文字材料。

可以写读书笔记。在自己准备好的“采蜜本”上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摘抄型读书笔记);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写出来(评价型读书笔记);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感受型读书笔记)。

可以做读书卡片。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便写一个读书卡片,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书籍(或文章)主要内容、读书心得。

还可以作剪报。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剪报本分门别类,有目录,以便查找和使用。

这样的课外阅读学生就积累了广泛而又精要的材料。到写作时,便可运用自如。让学生明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感悟是写作的生命,生活积累是写作的源泉”这一道理,使他们能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三、记忆积累

古人说得好:“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日熟读一篇或二篇,亦需百遍成诵,缘一生靠此为作文骨子也。”所以,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着力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达到熟练背诵。有些文章语言优美,大量运用修辞表现事物特点,表达人物感受,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赏析积累这样的佳句妙段。比如朱自清的 《匆匆》,老舍的 《草原》,还有陈淼的《桂林山水》都是学生很好的记忆积累材料,这样好的文字是值得学生深埋在记忆深处当种子的。读的记的多了,积累到一定的量,到写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地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所以,这样的记忆积累能让学生终生享用。

只有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拥有开启构思和创作佳作的钥匙,才能随意运用素材使习作言之有物,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积累习作素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勤于运用,持之以恒,当真正积少成多后,习作创作中一定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相信“厚积”以后的“薄发”定能一鸣惊人。

猜你喜欢

剪报读书笔记写作文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我为父母做剪报本
中国剪报
我为父母做剪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