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与运用让习作语言丰富起来

2018-04-03深圳市大鹏中心小学黄晓苑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步调名句爬山虎

文/深圳市大鹏中心小学 黄晓苑

从平常作文的实践来看,学生最大的困难是无话可说,写不出精彩的作文。只有有效地引导学生找到积累的途径,讲究积累的内容,学会积累的方法,善于运用积累的内容,才能真正丰富习作语言。

一、书山万丈平地起——处处留心巧积累

(一)巧架阅读积累平台,让丰富习作语言有源头活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搭建阅读积累的平台,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的阅读积累平台不能仅限于书本,我们还可以学会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来架设阅读积累平台。例如我们常常带着班级的学生参加全国百班千人阅读平台,参与年级共读平台,引导学生走进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阅读积累平台,并鼓励孩子进行个性阅读,让学生将看到过的读物在阅读课或在微信、QQ阅读平台上互相交流、分享、推荐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好平台进行语言积累。我们应为学生巧架阅读积累平台保驾护航,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二)讲究积累的内容,充盈丰富习作语言的翅膀

有了多种多样的阅读积累平台,我们应该积累哪些内容呢?

一是引导学生善于积累语言材料。语言材料包括字、词、句、段落和篇章。教师在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积累语文教材和课外书籍中的雅词、佳句、精段、美文篇章等。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校的阅读主题教学活动的目标,从“一主三翼”着手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主是指一本语文教材,三翼是指一本经典诵读,一本主题读写,一本日有所诵或一部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有 《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论语》等。

二是积累语言表达形式。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有很多语言表达形式值得积累和借鉴。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积累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积累写段的方法,及时引导学生分别理解并积累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等一些构成段落的规律和方法;积累写篇的方法,积累“总—分—总”的写法、“插叙”法、“对比”法……如此通过在阅读中对写法的积累,使学生不断地从作者思路中得到启发,从而积累作者表情达意、布局谋篇的方法,便于解决学生习作中“怎么写”的问题,为丰富习作语言作文充分的准备。

三是重视积累的方法。首先,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在熟读成诵中积累,继而延伸向课外。熟读背诵是阅读积累一条重要途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的精彩段落或篇章可让学生背诵下来。通过熟读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保证习作语言有充盈的源头活水。其次,教会学生在阅读理解感悟中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要将语言的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积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在运用中积累。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全文以及课文的背景,加强字词句的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重视优美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思想内容的积累。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积累,而达到积累的目的。最后,教会学生在搜集摘录中积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把佳词美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或写读书心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书破万卷求自如——运用积累让习作语言丰富多彩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识器。”句中的“千曲”“千剑”均指广博的积累;“操”“观”均指锻炼。学生的作文也应多写多练,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把平时积累的素材灵活运用到习作中去,让习作语言丰富多彩起来。

一是善用修辞手法,增添色彩美。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只要运用恰当,修辞方法就各有各的精彩。在我们阅读的课内外书籍中,有很多文本要么是文质兼美,要么是耐人寻味,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内外阅读中有示范作用的语句、段落引导学生进行训练,达到丰富习作语言的作用。

让学生对比朗读后谈谈有修辞手法的语段和没修辞手法的语段有什么不同。先让学生进行朗读感悟对比,然后再谈谈哪一段写的好。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神奇妙用。

二是妙用经典诗词名句,增添意蕴美。写作是一个广泛阅读、不断积累的过程。在作文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古诗名句,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还可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此外,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巧妙引用、活用经典诗词名句,能使作文语言鲜活,文彩斐然。教师们应该多引导学生多积累经典诗词名句,灵活应用。

三是描写细化,变抽象为具体,增添生动形象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仿写课文中的细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语文教科书的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 《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跟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此段中,通过运用“触”“变”“巴”“拉”“贴”一系列的动作词,生动形象地、清楚地描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同时运用比喻句形象地描写出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课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某一植物,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仿照“‘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描写方法”,抓住某种植物动作的变化,同时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仿写一段话。

我经常引导学生在描写中精挑细选词语,在细节描写中,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丰子恺的《白鹅》一文中:“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文中鸭的“步调急速、局促不安”与鹅的“大模大样、步调从容、毫不相让、咬你一口”通过这些词语的细致描写对比,生动地写出了鹅不可一世的傲慢特点,点明的文章的主题。

猜你喜欢

步调名句爬山虎
“小步调、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一)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二)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复古步调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