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外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18-04-03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小学肖爱峰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整本书课外课外阅读

文/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小学 肖爱峰

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对于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树立大语文观,重视学生课外阅读

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及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作过这样的论断:“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孩子阅读的量,阅读的视野,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思维的训练,人文素养的提升等都取决于一线教师及家庭的重视,只有教师、家长思想观念得以改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阅读素养。

二、创设各种途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

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课前介绍,同伴互促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小学高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在 20~25分钟之间。笔者在上语文课时,一节课的前五分钟,交给学生。以轮流的形式,每节课一位学生站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最喜爱的课外书”或“最近看的、正在看的课外书”。形式多样,不拘泥形式,不限制内容,既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差异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学生介绍完之后,同伴、教师再相继进行评价及打分。孩子们阅读的兴致提高了,习惯养成了,视野便开阔了,阅读体验也便丰富了。

(三)同师交流,师生共进

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全员参与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激发自主阅读的习惯,笔者每天每节语文课下课之后,都会随机叫上 3~5名学生一起到办公室交流近日所看的课外书籍。为了能跟上孩子们的节奏,笔者会加快看书的步伐。孩子们为了能在发言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会见缝插针般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春风就这样润物无声地吹到了班上的每个角落,吹进了每个孩子的内心。

激发阅读兴趣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去落实各项阅读活动,相信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将得以激发。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为了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当积极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年级不同则侧重点不同。以低年级为例我着重从几方面加以指导。

(一)指导学生有序读文

1.按顺序看懂文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怎样从头说到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鼓励孩子把在课外阅读中弄懂的新词语抄下来。

2.分步阅读,边读边想边记。遇到一篇文章先通读全文,掌握主要内容,然后分步阅读,边看边想原文说了什么人和事,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加以标注。

3.图文并重。在课堂教学中,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审清题目,根据题目说出在学习本课前想知道什么。低年级课外读物大都是图文结合,可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图画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进而要求学生当众讲出主要内容。这样把听、说、写紧密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体。

(二)加强课内和课外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我们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读书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得到运用。让学生在课内掌握读书方法,在课外得以运用,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拥有终身阅读的能力。

(三)单篇与整本的衔接

学生的阅读大致分为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主题书阅读四个阶段。群文阅读作为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过渡,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书。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让孩子与好书打交道,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与书中人物对话,与写书大师对话,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并在课外阅读中培养语文听、说、读写、书等核心素养,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课外课外阅读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小满课外班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