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数学猜想与证明
2018-04-03孙小军
孙小军
“猜想”和“证明”作为人类探索世界的两大工具,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古希腊数学家将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发现写成《几何原本》,这部经典的数学名著通过大胆的假设和缜密的推导,使一个又一个几何发现(定理)得到证明,为后世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这种从“猜想”到“证明”的数学逻辑演绎手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
一、定义
数学猜想,是对研究对象或问题现象经过反复观察、验证、类比、归纳、概括等提出来的,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数学研究方法。
数学证明,是在一个特定的公理系统中,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由公理和定理推导出命题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可见,猜想和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猜想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环节。经过有效引导的猜想,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证明是猜想的验证,它是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对前期猜想的有效修正。通过客观的求证和有效的总结,达到对数学知识认识的再升华。
二、猜想与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大胆、有效、主动的猜想。
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猜想的作用,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敢猜、想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环节,要善于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猜想和推理。对于不能作出猜想的学生,除了积极引导外,也要鼓励其他学生一起对他进行帮助。有效正确的猜想是对证明的支持,并在求证过程中得到证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去发现个性背后的共性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猜想。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及对角,找出边与边、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知识后,找出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关系,即“正方形”就是特殊意义上的“长方形”,真正达到对规律的掌握,形成有效猜想。
2.引导学生谨慎、深入、多维、丰富的证明。
证明是猜想的后续环节,是完成认知、构建新知识的最终环节。证明首先需要有谨慎的态度,用科学和事实来证明最初的猜想,达到真理的认知。其次,证明需要深入规律的内部,切忌浅尝辄止。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数学猜想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也都相等。在进行数学证明的过程中,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等数学活动,充分验证了之前的猜想即对边相等。而为什么四个角也都相等呢,因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直角都是90度,因此,这四个角都是相等的。在层层证明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为后面更高难度的学习奠定基础。证明需要借助丰富的手段,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进行求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工具、学具,借助多种学习媒介,用丰富的手段来完成求证过程。
总之,善用“猜想”与“证明”,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在数学千变万化的秘境中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