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微课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2018-04-03范晓芬
范晓芬
微课是指教师应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其属于互联网产物,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教学形式。将微课应用在学科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善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逐渐被应用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笔者以本校为例,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
1.微课使用次数少。尽管我国在不断推广微课,但从我校教师的实际教学来看,微课使用次数有限。一方面,我校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微课尝试仅仅停留在表层,在语文学科的微课教学上,教师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多数教师不愿意进行微课尝试。另一方面,微课录制或资料收集耗时长,微课资源繁多且杂乱,教师很难快速选择到优质微课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负担。
2.微课认知不足。语文学科是讲求语感培养、思想表达的学科,而微课视频由于教师认知不足,心理接受能力低,难以找准知识点,很难满足语文学科的教学需求,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无法有效提高。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上,要充分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提高微课的应用效率,让微课与语文学科有效融合起来。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为例,为了感悟诗歌韵味,教师利用视频进行教学。
1.开门见山,以视频引导学生想象。《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三年级的学生古诗学习停留在通读全诗、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因此,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上,教师无需过度延伸。如教师在《望庐山瀑布》的微课教学上,可以下载瀑布视频,引导课题,让学生先学习诗词,能够通读古诗,对古诗有初步的认识,有助于在脑海中塑造形象。这一阶段的视频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情境架构,不断开发思维,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课教学设计上,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语文教师可以下载相关的视频,打破学生的空间限制,让学生能够在形象化的微课视频学习上不断扩展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制作PPT,在PPT的设计上链接微课视频,进行情境创设,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壮观,体会云雾缭绕的壮丽美景,从而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模拟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微课不仅要创设情境,还要搭建微课平台,要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培养探索精神。在微课制作上,教师可以结合《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提问,如“你对哪一句诗最感兴趣?为什么?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将这一部分制作成微课视频,作为课后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进行拓展。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以此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微课的使用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育的发展。教师在微课教学上,要结合微课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情境创设,注重微课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发展,从而营造灵动、有活力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