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思考
——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2018-04-03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地方高校转型”即“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于2014年由教育部提出,主要针对1999年以来由专科升级为本科的600多所普通高校,其目的是要大力推动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很快在全国形成共识,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制订多种政策、措施为转型提供坚实的保障。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发生的重要变化,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1]。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本身就要面向社会现实,以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个人价值等为目标。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极其符合国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之下,社会工作作为应用型专业,应当顺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加强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国家领导多次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2013年以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多次对高校视察时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而2015年国家发布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更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创业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开创新的事业、新的企业或者新的岗位,强调行动层面的创造;创新是不拘现状、勇于开拓、乐于尝试、善于变化的精神和态度,包含更多的思维层面的创造”[2]。高等院校作为高技术人才的汇聚之地,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同时也是教育人才的高技术阵地,是为国家培养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因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而“地方高校转型”实质上和创新创业教育是紧密联系为一体的。高校转型就是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4]。由此从本质上可以看到,“地方高校转型”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相互承接的一面,地方高校转型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进行创新创业的改革,以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教育必然要更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倡创新创业也必然要求高校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高等教育是承担创新创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施行者。因而,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必须采取多种对策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为国家、社会培养更符合应用型发展要求的人才。
二、社会工作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西方国家工业社会的慈善事业紧密相关,其初衷就是对弱势群体提供帮扶,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而在我国古代社会早就有民间慈善行为和官方慈善措施。这些慈善行为和措施本身就是为了应对社会现实问题,因而,社会工作在产生之初就具有应用性的特征。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其应用性特征越来越明确,服务群体、服务目标、服务宗旨等都与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紧密相关。发展至今,社会工作在帮扶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开展社会救助、实施应急处置、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等社会应用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解决的均是社会现实问题。因此,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明确目标。
(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从1987年,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重建以来,政府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民政部、教育部在社会工作专业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开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由上而下进行了强力推动。
社会工作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解决社会问题、帮扶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我国政府不断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2011年,民政部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高校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完善专业教学规范,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和职业水平教育。2012年国家发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在2020年时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的目标,同时要大力推进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2013年以来,民政部等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不断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和行业发展的重视力度,这些文件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为了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建设和培养,2013年民政部在全国高校建设了首批37家 “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包括部属院校17家,地方院校20家。这一举措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体现我国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和人才的极其重视。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速度迅猛
我国社会工作在高等院校重建以来,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从1987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四所大学开始建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到2017年的短短30年间,全国已有至少339所高等院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平均每年至少有11所高校加入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队伍中来。而从2009年开办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至2017年的8年间,已有105所高等院校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有13所高校加入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队伍中。这种迅猛的发展速度,已接近美国一百多年的发展水平,史柏年教授将我国社会工作的这种发展势头称之为“后生快发型社会工作教育”[5]。
社会工作专业在高校的发展速度之快,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社工人才的需求的结果。需要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众多,这给社会工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四)社会工作在党和国家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社会工作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服务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自2015年以来“社会工作”连续四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这些全是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也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特殊性作用,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社会经济发展对社工人才的需求量大
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不断加强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而实际上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总量还远远不足,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只有40多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29‰,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总人口数3‰左右的比例有很大差距”[6]。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按照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我国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社会事业发展的现实也决定了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思考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历程,已经证明了社会工作作为应用型专业,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应当采取多种对策,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专业要自觉担当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任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7]。他还提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8]。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9]。2013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对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进行考察时,多次对高校创新创业提出了很多要求,也寄予厚望,他在经济论坛、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作出顶层设计,多个国家部委主持和制订各种政策措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保障。2015年6月由137所高校、50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联合成立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2015以来,全国多所高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需的资金支持。
因此,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更应该结合国家创新创业政策,自觉担当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实习培训等环节都要主动适应社会现实的变化,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社工人才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践行创新创业理念
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无论是学校领导干部,还是专职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都应融入创新创业理念,高度重视。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要以“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创新创业精神养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10]为主线,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支持和保障力度,努力培养和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贯穿整个大学学习体系中,让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同时,要给学生以创新创业市场规律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要给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创新,发动学生敢于创新。
(三)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作为应用型专业,社会工作是为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人民个体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和一种实务方法,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而社会现实随时在发生变化,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必须根据社会现实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的新变化,时代的新发展,必须要修订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都要积极做出更新,需要我们对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大力的调整和完善,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同时要完善课程体系,使各种课程安排更符合创新创业的规律、专业基本规律和行业特色;并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制度、教材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不断完善和充实。
(四)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所体现出来的“外延式扩张”的特点非常明显,即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人才总量的需求比例,大力增加社会工作专业招生数量,扩大培养规模。而在2014年,教育部提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要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型。因此,作为应用性非常强的社会工作专业将可能是未来很多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首选新办专业。
而事实上,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并未加入到社会工作职业队伍当中,很大一部分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了。而现有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不完善,无法提供足够的社会工作岗位。因此,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当摆脱大跃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社会工作内涵建设,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应对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人才过剩”的局面。
2014年9月国家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江西、山东、天津、浙江、福建、湖北、河北、广西、四川等九省已于2016年取消原来的第三批次录取,将三本和二本融合。未来我国全部高校将可能进一步取消所有录取批次,这就意味着专业在高考录取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上具有优势、特色的专业将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将会受到更多考生的欢迎。这种现象必然会导致很多高校的某些专业发生生存危机,甚至可能被淘汰,社会工作专业同样会面临这种抉择。
只有不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内涵式建设,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特色,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竞争力和优势,才能在未来高校招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内涵式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一是完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建设;二是在职业化发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三是加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建设以及实践基地建设;四是加强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和应用型技能培养;五是加强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