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唐苔意象之文化意蕴及其在唐诗中的流变

2018-04-03吴紫熠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意象

吴紫熠

苔藓是一种乍看不起眼的隐花植物,与其他的花草意象相比,本无魁元可称。但它独具幽姿,妙趣纷披,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切近诗人生活体验和生命意识的艺术形象,传达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一、先唐苔意象的文化意蕴

苔,亦作“菭”,《说文解字注》:“菭,水青衣也。”[1]37这和《尔雅注疏》中的解释“藫,石衣”[2]49一样,指水苔,属藻类,叶子似薤比较大,可以食用。郭璞注:“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但苔在多数时候指“地衣”,《管子·地员》:“五蘟之状,黑土黑菭。”[3]165尹知章注:“菭,地衣也。”延贴地面生长,根、茎、叶区别不明显。《古今注》谓:“空室中无人行,则生苔藓。或紫或青,名曰圆藓,又曰绿藓,亦曰绿钱。”[4]没有人行经的地方易生苔藓,这是苔的生物属性,也是它具有文化意蕴的基础。

“苔”最早见于诗赋,是在《汉书·外戚传第六十·孝成班婕妤》的《自悼赋》中:“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5]3987。宫殿华美,但久之尘染,玉阶上生出了苔藓,院中绿草丛生。这等幽清密静的地方,“君不御兮谁为荣?”君情冷落,婕妤黯然。“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苔”,是独对冷宫幽清寂寥的体现,载负着女子的淡淡哀怨。入于诗中能够“情深而不诡”、“文丽而不淫”。班氏幼承庭训,熟读《诗》《礼》,深受儒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文艺观化育,表现了有节制的哀伤,得到了朱熹的称赞:“至其情虽出于幽怨,而能引分以自安,援古以自慰,和平中正,终不过于惨伤。又其德性之美,学问之力,有过人者,则论者有不及也。呜呼贤哉!《柏舟》、《绿衣》,见录于经,其词义之美,殆不过此云。”[6]234-235

苔意象自班婕妤开始表达见弃的哀怨,成为了幽独自怜的征表。这是苔意象的第一种文化意蕴。西晋陆机沿其流,作乐府诗《婕妤怨》:“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昏黄履綦绝,愁来空雨面。”[7]37陆机选择班婕妤作为女性书写对象,又在一开始时就将婕妤见弃的事情交代清楚,表达了他对班婕妤的欣赏和同情。全诗语词清丽,“春苔暗阶除”,“暗”既是苔的生长环境荒冷也指心境凄凉,春苔长满台阶,暗示其失意日久,黯然神伤。张协《杂诗十首·其一》,有“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8]420之言,也是表居处冷清,哀怨徒增的诗句,苔意象自显蕴含。鲍照“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9]202中的苔意象,好似女子胸中的块垒。男性诗人代闺妇言,亦能昭明他们自身不遇的心曲。

其二,苔意象逐渐用来描绘自然风光的美好,表达作者寄情于山林的欣喜之情。《游天台山赋》是东晋文人孙绰所作。其时他在章安令任上,寻幽探险到天台山,饱赏钟灵毓秀的风光后,掷地有声地抒发了对山水风物的赞美。“践莓苔之滑石,博壁立之翠屏”[10]164,用苔意象表明天台山石桥至滑,但游山的乐趣就在于越过奇伟瑰怪的路后,见到非同寻常的景观。苔意象被有意识的运用在这里,和当时士人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关系。“……山水审美情趣在这时(东晋)的士人中有很充分的发展。山水能够造就山水欣赏者,山水的美能够培养出山水审美情趣……”[11]134苔是山水中的明秀一点,自然逃不出诗人的有情之眼。从谢灵运“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12]93到鲍照的“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13]233,都借“苔滑”写山势崎岖,风光非常。“山中宰相”陶弘景《寻山志》曾道:“尔乃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庭虚月映,琴响风哀。夕鸟依檐,暮兽争来”。[14]6“挫”苔于笔端,呈现出一幅居所清幽、四时有韵的美妙画卷。沿着“苔”迹,可以寻见诗人的陶醉之情。

其三,苔和怀人悼亡的凄然有关,和吊古伤今的悲惋相联。江淹《别赋》提及苔,“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15]35“春苔”对“秋风”,让游子凄恻的情感有了可经验的表现对象。刘宋孝武帝《伤宣贵妃拟汉武帝李夫人赋》的一句:“彤殿闭兮素尘积,翠戺芜兮紫苔生。”[16]2465贵妃已陨,宫殿里如今落满灰尘,堂廉渐趋旷芜生出了紫苔。紫苔斑斑,陪伴孝武帝寥落伤感,见证“深心无歇。”薛德音《悼亡》诗中:“苔生履迹处,花没镜尘中。唯馀长簟月,永夜向朦胧。”[17]1540“苔”“花”属于刘勰在《丽辞》篇中所指的“反对”,“幽显同志”,共同说明妻子亡故和生前的变化。“月”是恒常的象征,与之对比。发抒作者在妻子音容寂灭,重归黄泉后深沉的哀伤与思念。卢思道在《春夕经行留侯墓》里叹:“坟荒隧草没,碑碎石苔浓”。[18]1566张良生前功成名就,可几百年后风光不在,坟墓周围苔痕遍布,无人问津,让人禁不住扼腕。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19]387丞相萧嶷谢弃人世,门庭冷清,无客造访。宾阶客位上的苔喻指人情势力反复无常。浮生若萍,须臾聚散,繁华易休,苔作景语诉情,入情语绘景,是诗人对沧桑人事感叹的载体。

二、唐诗中苔意象的文化意蕴流变

上述苔意象的文化意蕴在唐诗中得以承继。虞世南“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20]22和杜审言“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21]9都写失宠女子的愁怨。李白“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22]242状别离不见的恼心。杨炯“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23]16记登临之见,杜甫“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24]2241述林间逍遥。孟郊“日月不与光,莓苔空生衣”[25]502悲挚友见深,李颀“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苔绝知己”[26]99含炎凉之感。同时,正如刘勰所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苔意象的文化意蕴于唐诗中也有了新的变化。

(一)云外苔藓须留踪——涵沈着对方外世界的向往追求

应用苔意象写自然之美,表达托情山林的喜好,在有唐一代延伸出向慕方外世界的含义。唐王朝具有泱泱大国的气魄和胸襟,士人们有相对自由的政治思想环境。唐初诸帝未定儒家为一尊,以雅量允许儒释道三教并行,如高祖《赐学官胄子诏》载:“朕今欲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开后生之耳目,行先王之典训。而三教虽异,善归一揆。”[27]36诗人们不为一家所囿,接触佛道的机会增多。“在中国文化中,由出处行藏构成的心理矛盾是知识分子的一个永恒的情结”,[28]144孔子也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而佛空道玄的义理为文人群体架构了方外世界,带来惬意温馨的生命体验。政教国策的引导加之知识分子本身的心理诉求,使得崇佛佞道风气大炽,诗人们思想意识上所受影响日深,创作中“曰仙、曰禅,皆诗中本色”。[29]91苔意象在这类诗歌中被广泛应用,以清悄的姿态让诗人选离尘世喧嚣,凭雅澹的风神让诗人暂别衮职繁重,依惬适的情素让诗人切近佛旨道机,成为了方外世界的一种象征。

入仕的诗人,寻仙访道,澡雪心神,往往经由“苔径绿无尘”。[30]409苔意象分明成为一种无染尘氛的意象,含义深远。柳宗元在永州时,曾到寺院熏习佛法。《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云: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31]216

诗人洁净身心,诚意近佛。深入经藏,却叹息世人大多追逐妄想,起心动念不离贪嗔痴,对于空王真谛不甚了了。自己真心希望能证得佛果,但修行非易,难臻圆熟之境地。超师的寺院幽静清新,翠色点染苔、竹,日来雾去,青松如同沐浴过后一般。幽境中览物,作者的内心充盈着悟道后的自得之乐。《艇斋诗话》载,黄庭坚非常欣赏“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这句诗,并把它题写在扇子上。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评:“‘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盖远过‘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32]328苔蔓延于地,覆盖面广,苔低竹高,相得益彰。院中竹有了“苔”的相伴,更加宁静和谐,其乐融融。苔意象既描写了寺院的环境,又表达了诗人自适的心境。

刘禹锡大和六年至八年秋在苏州作《西山兰若试茶歌》,其中谓:“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33]592诗人在西山佛寺品尝新茶。茶香扑鼻,沁人心脾,宿醉的酒意和胸中的烦恼都消散了。“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34]都不如这长在寺中清净之地的茶标格好。更不要说经过泥封印记“走风尘”的世间茶了。诗的末句“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道出超尘的茶味,和居于“竹下莓苔地”拔俗的高人相得之意。“苔”俨然成了象征僧道所在地的语汇。宋之问被贬越州,信步法华,见“苔涧深不测,竹房闲且清”,[35]515-516王昌龄早年访道于嵩山,觉“中峰青苔壁,一点云生时”[36]11仙气缭绕。姚合寻白石谷中的无名师不得而见,悦“屦下苍苔雪,龛前瀑布风”[37]203清冷俊逸。

诗人闲居时,于诗中着意突出苔的雅澹,凸现自己心驰方外世界。张九龄为官公允详正,时常指针地方吏治弊病,引得时相姚崇不满。他于开元四年(716年),去官养病,在家闲居时作《林亭咏》,诗云: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38]151

“苔”将诗人古朴逸致的向往流露,表现不为世俗杂事所累的自在心情。又如平时为衮职束缚的韦应物,在《休暇东斋》里藏不住幽情,牵挂“绿苔日已满,幽寂谁来顾”。[39]498-499张祜作《闲居作五首·其二》遣兴陶情,“僻巷新苔遍,空庭弱柳垂”[40]263显怀素心。

隐逸修行者体味了佛道之旨而作诗,常常去繁就简,选用苔意象,描写它融于宇宙的惬意,传达作者不拘物我的乐趣。孟浩然“金涧饵芝木,石床卧苔藓”,[41]66贯休“好鸟声长睡眼开,好茶擎乳坐莓苔”,[42]976“日边杨历不争路,云外苔藓须留踪”。[43]277齐己“知住南岩久,冥心坐绿苔”,[44]76钱起“唯怜石苔色,不染世人踪”。[45]196-197诗人们陶醉在有苔相伴的高情中,与苔浑然交融。最为脍炙人口的,是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46]417

深晦的山林中难以见到人,却听见有人说话的声响。阳光透过浓密的树林,在青苔上投射下斑驳的光影。诗中的禅趣值得体悟。人、空山和人语的和谐,深林、日光与青苔的融合,似切“心、佛、众生无差别”(《华严经疏》)。[47]诗人对空王之理欢喜信受,通过“苔”敷章阐幽,产生了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苔的惬意之美在诗人的禅悦中超越了其本体,成为一种平和的象征。

当唐代士大夫经历了人生波折,见惯了秋月春花,欣企“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48]642的生活,希冀得其逍遥,尽其妙谐。苔不仅仅作为一种普通意象入诗,从更深的角度来说,里面蕴藉着诗人心往理想境界和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

(二)三十六宫土花碧——折射出对家国兴亡的惆怅无奈

唐人的苔意象咏史诗,是前代苔意象怀古悼亡主题的延续,经李贺奇思妙笔发出了最悲之音。李贺诗中的“土花”,也就是“苔”折射出对家国兴亡的无限惆怅和深沉无奈。在李贺之前,没有人将“苔”唤作“土花”,也没有文献记载“苔”有“土花”这个别称。当“苔”更名换姓为“土花”之后,别有一番风情韵致。且看《金铜仙人辞汉歌》全诗: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49]159

李贺在序中说:“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汉武帝时,在建章宫前造神明台,铸铜仙人手掌承露盘,所承露水据说和玉屑服之可以求仙长生。究竟是在哪年被搬动,《三国志》并无记载。《汉晋春秋》载:“帝徙盘,盘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或泣,因留霸城。”[50]李贺只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演绎,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感慨世变无涯和自己身世际遇悲苦。刘辰翁《笺注评·李长吉歌诗》评:“奇事奇语,不在言,读至‘三十六宫土花碧’,铜人泪堕已信,末后三句可为断肠。”[51]163可见这句诗之于全诗的重要,三十六宫里土花细碎又繁密,反衬人迹罕至,颇有黍油麦秀之感,金狄既无法言语,黍离之悲化作眼泪就顺理成章,末三句才能更进一层,渲染悲伤。“土花碧”传达的悲痛凄楚可谓力透纸背。若用“绿苔生”就显得笔力稍逊。三十六宫内土花的生长需要空间,“碧”色经过了漫长时间。“土花碧”,横向展现了汉宫的苍凉,纵向带有世事变迁、历史苍茫的时间忧患意识。李贺为“苔”起名“土花”,一方面考虑到“苔”矮小纤细,延贴地面,朴实无华,另一方面“土花”似是花,而非花,虚与实相结合,颇合本诗意境,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来。称名“土花”的“苔”,其感伤效果已达凄美极致,在虚实相生中,情切作者身世飘摇的悲苦,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李贺给事物冠以新名字,不独是“土花”。钱钟书《谈艺录》:“长吉又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酒曰‘琥珀’,天曰‘圆苍’,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52]57至于原因,钱钟书认为“盖性僻耽佳,酷好奇丽,以为寻常事物,皆庸陋不堪入诗。力避不得,遂从而饰以粉垩,绣其鞶帨焉。微情因掩,真质大伤。”造成的结果是“代词尖新,所以文浅也。”尽管钱钟书的评论态度是谨慎的,但也有偏颇的一隅。诗人的创作偏好和个性有关,也是使文学能呈现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倘若人人都似李白苏轼,那就没有了李白苏轼。李贺以物蕴情,他的诗都是“呕心”所得,用生命写作,这样的创作热情和精神对于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李贺的文学自觉意识比较强,因而经他雕镂的“土花”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太平御览·百卉类七》的“苔”类,并没有“土花”,清人王宪编的六卷《苔谱》中,有多种“苔”名,也不曾著录“土花”。虽然用“土花”之名取代“苔”表现感时忧国之情没有形成固定范型,但李贺之后的诗词歌赋有时沿用“土花”代替“苔”也是比较常见的。晚唐李商隐的悼亡诗《李夫人三首》中:“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53]495地上的土花、黄河,和云、天的距离,就是碧落黄泉的距离。宋代宋祁《送赵御史仲礼之任南台并柬兼善达公经历元载王公用道孔公二御史》有一句“晋代新亭苍藓合,梁朝旧寺土花残。”[54]“苍藓”“土花”都指苔,“苔”多了一个名字之后,方便诗人对仗和律。宋代蔡襄《杭州璘上人以花栽数种见寄》一言:“土花分破根株小,春色随来意气多。”[55]应运“土花”可以和“春色”对照。《南村辍耕录》载,有元代姓傅的按察作《鸭头绿·钱塘怀古》,其中“禁庭空、土花晕碧,辇路悄、呵喝声干”[56]186这句化用了李贺的“三十六宫土花碧”。“土花”的出现可谓“有意味的形式”。李贺援用“土花”丰富了“苔”的艺术表现力,扩大了“苔”的文学内涵,为后代诗歌开创了更为广阔的意象空间。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借助“碧苔芳晖”表达对难以言传的“超诣”的体味,利用“漏雨苍苔”诠释对无法尽意的“悲慨”的理解。因它们与“苔”之幽素空静的气质殊有契合。苔以其独特的风姿,成为一种浸润着文人雅士感情色彩和生活经历的意象绝非偶然。唐诗中的苔意象继承了前代传统,在唐代特有的文化氛围中,经过诗人创作表现,拓展了新的艺术境界。有唐一代在诸多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均有繁荣气象,以“苔”之微小亦能窥见恢弘景状。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郭璞.尔雅注疏(释草第十三)[M].邢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管仲.管子[G].//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崔豹.古今注(卷下)[M].《四部丛刊》影宋本.

[5]班婕妤.自悼赋[C].//班固.汉书(第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

[6]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自悼赋第十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陆机.陆士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张协.杂诗十首(其一)[C].//萧统.文选(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

[9]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C].//黄节.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孙绰.游天台山赋[C].//萧统.文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2]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C].//黄节.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鲍照.代阳春登荆山行[C].//黄节.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14]陶弘景.陶弘景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5]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6]孝武帝.伤宣贵妃拟汉武帝李夫人赋[C].//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

[17]薛德音.悼亡[C].//李昉,等.文苑英华(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6.

[18]卢思道.春夕经行留侯墓[C].//李昉,等.文苑英华(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6.

[19]陈庆元.沈约集校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20]虞世南.怨歌行[C].//虞世南诗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21]杜审言.赋得妾薄命[C].//徐定祥.杜审言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2]李白.久别离[C].//王琦.李太白全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

[23]杨炯.巫峡[C].//四库唐人文集丛刊·盈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4]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六)[C].//萧涤非.杜甫全集校注(第四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25]孟郊.吊卢殷(其四)[C].//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6]李颀.行路难[C].//隋秀玲.李颀集校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7]唐高祖.赐学官胄子诏[C].//董诰,等.全唐文(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9]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30]卢纶.题兴善寺后池[C].//刘初棠.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1]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2]范温.潜溪诗眼[C].//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

[33]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C].//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

[34]刘源长.茶史(卷一)[M].清雍正墨韵堂刻本.

[35]宋之问.游法华寺·薄游京都日[C].//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36]王昌龄.谒焦炼师[C].//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0.

[37]姚合.寄白石师[C].//吴河清.姚合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8]张九龄.张九龄集校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9]韦应物.韦应物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0]张祜.张祜诗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7.

[41]孟浩然.题鹿门山[C].//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2]贯休.山居诗(其三)[C].//胡大浚.贯休歌诗系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43]贯休.和杨使君游赤松山[C].//》胡大浚.贯休歌诗系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44]齐己.山寺喜道者至》,[C].//见王秀林.齐己诗集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5]钱起.药堂秋暮[C].//钱起诗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46]王维.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7]释澄观.华严经疏(卷三)[M].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48]王维.书事[C].//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49]吴企明.李长吉格诗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0]陈寿.三国志(卷三魏书三)[M].百衲本景宋绍熙刊本.

[51]吴企明.李长吉格诗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2]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3]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4]宋祁.景文集(卷二十一)[M].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55]蔡襄.端明集[M].莆阳居士蔡公文集卷第八(宋刻本).

[56]傅按察.鸭头绿·钱塘怀古[M].//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

猜你喜欢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意象
抚远意象等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邻父伐树
意象、形神
登楼
考古是“神马”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