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月清徐看红火

2018-04-03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2期
关键词:清徐清徐县铁棍

架火节

架火节是山西太原特有的节日,其中属清徐县的最有特色。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清徐传统架火生动诠释着清徐人的自信和魅力,如诗如画的焰火向人们展示了被誉为“文化名城、醋都葡乡”的清徐近年来的繁荣与发展,绚烂的烟火映照出清徐美好的明天。

架火迎鼓是一种民间社火活动,主要分布于清徐县东于、西高白、中高白、东高白、水屯营一带,传说是为了纪念三官大帝而设。古时,东于镇高白村一带店铺林立,人们为了来年的生意兴隆,每年正月十五期间都要在店铺门口放一些自制的烟花爆竹以示庆贺。在流传过程中,村民又发明了架火用以增强感官效果,同时为了招揽观者,年轻人自发地敲起锣鼓,反穿羊皮袄,手摇鸡毛凉扇结队而舞,遂形成架火迎鼓的习俗。架火的基本构架是以长方形木桌层层高叠,呈塔状并固定于一根竖杆(架火杆)上。平年12桌为一架,闰年13桌为一架。架火用桌称之为火桌,是没有桌面的框架形空心木桌,高2.2市尺,长2.8市尺,宽1.4市尺。火桌之间以八股绳两侧绑结。火桌背面有三条粗麻绳起吊,其中两侧的称为吊绳,中间的称为总绳。吊绳穿过火杆顶的滑车,由人工控制升降。架火第一层以炮开架,名为“就地一声雷”,第二层“开山炮”,三层“炮打灯”……末层叫“上天灯”。迎鼓则是围绕架火燃放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由锣鼓队、抬鼓队和灯笼队伍组成。在锣鼓队的伴奏下四名青年男子抬一面大鼓(鼓面绘有亭台楼阁、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图案),反穿羊皮袄,摇着鸡毛扇走三步退两步结队而舞,由灯笼队的姑娘引路和伴舞。元宵夜由第一社起鼓相迎,其余社逐步加入,数十社鼓队、灯队形成庞大的迎鼓队伍,随着架火的依次而放,移舞于全村,可谓鼓潮灯潮,相迎相接,狂欢之夜,人声鼎沸。东于架火迎鼓集民间音乐、舞蹈、美术、手工技艺于一体,表达了人们期盼美好生活,迎接新年祝福的愿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8年春节清徐架火展示安排:

时间:正月十五日晚 地点:清徐县东于镇

时间:正月十六日晚 地点:清徐县怡心园附近

清徐彩门楼

清徐彩门楼是山西省清徐县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据传起源于唐代。当时清源县城交通便利,商铺林立,经济繁荣,邻近山上又有许多柏树,当地人们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要到附近的山上采回柏叶绑在竹杆和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以示接福避邪,祈盼来年百业兴旺。发展到宋代,人们用几根门杆在自家门前搭起柏叶门楼,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对联的柏叶门楼,年年造型不同,极具观赏价值。后来在柏叶的基础上增加了彩带、彩绘,乃至于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搭建一些彩门楼,用来营造节日气氛。清徐彩门楼从搭建位置和名称上可分为彩楼(搭建在街头)和门楼(搭建在各单位和各家门口)两种,彩楼的大小、气势要比门楼大得多;而从演变过程又可分为柏叶门楼、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喷绘彩门楼五种。

清徐彩门楼的发展和创新生动地体现了人类智慧的进步和科技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经济和时代价值,是一个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彩绘、民间手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产物,多年来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2011年5月23日,清徐彩门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子龙灯跑旱船,彩楼当街撑面面。”这句流传在清徐的古老民谚,形象地概述了彩门楼在清徐民间的重要地位。

清徐彩门楼既是活动建筑,又是装点节日气氛的艺术品,不同时代的彩门楼反映着经济的兴衰,但是“柏叶象征着百业兴旺”却是其永恒的追求。

2018年春节清徐彩门楼展示安排:

时间:1月31日(腊月十五)至3月7日(正月二十)

地点:县城主要街道文源路、紫林路、美锦大街、西关大街要悬挂灯笼。在县城文源路高速出口处、文源路水阁楼楼旁、文源路与滨河西路交会处、美锦大街政府院附近、西关大街与文源路交汇处、紫林路等处,跨街搭制彩门楼。

清徐铁棍和背棍

山西清徐铁棍极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一种集口头文学、地方戏曲、民族舞蹈、乡土音乐、民间工艺于一身的多元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情节为选材内容,以雕塑造型、立体组合、凌空起舞为表演形式,以巧妙构思、精工制彩、道具连贯为设计轴心,被誉为“无言的戏剧”“空中的舞蹈”“流动的杂技”“活动的雕塑”,和背棍合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背棍是一种起源于山西省清徐县徐沟镇的民间艺术,由一个身着戏服的壮汉背一铁棍,演员的双腿被绑在铁柄上,壮汉踩着锣鼓点儿扭动身躯,演员则随着壮汉的舞步在空中舞动水袖。

铁棍的表演少则几台,多则数十台。其造型以戏曲人物为主,也有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典故等方面的内容,如《西厢记》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和以十二属相扮十二出戏的等等。这种将一台戏、一台阁和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及工艺组装有机地结合,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给人以无言胜有言之妙感,堪称一绝。

“铁棍”的表演,是在长杆后面的小高台上,竖起两根直径为三公分的铁棍,前面平台上也竖起同样的一支铁棍,棍与棍之间,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一个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把演员从脚到腰和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长杆前后,则由许多青年男子将铁棍抬起,迈着有节奏的步子前行。被绑在上面的演员一般是三个儿童,他们根据导演构思,在铁棍上扮演许多剧目。随着铁棍的起伏,加上木杠弹性的惯力,三个儿童就会悠悠扬扬地摇摆起来。

2018年春节清徐背棍铁棍展示安排:

时间:3月2日(正月十五)——3月3日(正月十六)

地点:清徐县城各主要街道

内容:东湖街道办组织各工贸公司在县城主要街道进行彩车、彩旗、锣鼓、花鼓、秧歌、民乐、刘三推车、大头娃娃、旱船、舞龙、舞狮、徐沟背铁棍等民间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以上就是清徐正月特色活动的详细介绍以及时间安排,在此小编还要提醒家长和孩子在看红火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看彩门楼时注意看好孩子,切记不要让孩子攀爬彩门楼,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2.在看背棍铁棍等民俗文化展示活动时,因为人流量大,家长一定要看好孩子,保证孩子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内,避免发生丢失和踩踏事故。

3.夜晚观看架火时最好可以在车内或者远离架火的安全地带观看,避免火星伤人。

好啦,今年春节正月去哪儿玩?一起相约清徐看红火去!

猜你喜欢

清徐清徐县铁棍
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赴太原清徐调研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建设情况
种植绿芦笋,把好品种育苗关——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太原市清徐县芦笋协会会长丁茂发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
清徐方言儿尾分析
精工细作的清徐民居砖雕
韩铁棍(下)
韩铁棍(上)
短小的铁棍山药是个宝
干煸铁棍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