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2018-04-03李若熙
李若熙
(四川文理学院 学报编辑部,四川 达州 635000)
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将大学功能定义为传授全面的知识。[1]维斯康星理念认为除此之外,高等学校还有服务地方经济与为发展社会服务的功能。[2]国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经历了早期萌芽、稳步推进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研究领域侧重于服务互动模式、产学研办学模式的研究。国内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服务区域经济现状分析、问题研究、路径探索、对策研究、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旅游专业、文秘专业等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研究等方面。对高校专业服务区域经济模式和服务机制的研究比较少,针对西部高校,特别是对四川文理学院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和机制研究较少。通过对比研究,总结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对四川文理学院今后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促进四川文理学院立足地方并促进自身更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及模式的对比分析
(一)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
目前,西部高校专业设置较为传统、保守,特色专业建设起步不久。我国西部高校本科学科专业点共1892个,其专业设置最多的是管理学、工学,分别占13.6%和13.5%,然后是文学专业和理学专业,分别占总数的13.0%和11.5%,位居第五的是经济学专业,为10%,艺术、法学、教育学等数量居中。我国西部高校中历史学、医学、哲学和农学的专业布点分别为72个、76个、39个和78个,学科专业设置相对较少。[3]29-3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高校传统专业较多,而特色专业较少,特色不突出,并没有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就四川省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的主要有内江师范学院、宜宾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就内江师范学院而言,特色专业既存在于传统师范专业,又分布于非师范专业,如张大千美术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工程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等。就宜宾学院而言,特色专业有川茶学院的茶学专业、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农学专业,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质量管理与检验检疫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等。就乐山师范学院而言,特色专业有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等。
(二)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模式的对比分析
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大学生义务支教接力行动计划”,支持学生在校期间以实习的形式进入内江市相关社区和村镇做教师志愿者, 并主要针对城镇低保、贫困家庭、双职工下岗家庭和留守儿童等进行义务家教服务活动。[4]108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内江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为该地区培养、输送师范类人才是一直以来的光荣传统与首要任务。大学生义务支教活动的开展,既为当地贫困学生提供了教学辅导机会,又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机会,一举两得。据统计,四川内江市的隆昌县在职初高中教师中内江师范学院毕业生有1628名,占64.1%;全县内江师范学院毕业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71项,占72 %;全县内江师范学院毕业生中有204名为高级教师,占49.8 %;全县有内江师范学院毕业生副县级以上干部18名,占45 %。[4]108对于内江师范学院而言,为所处区域输送高质量的教师人才,就是在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宜宾市经济发展以煤炭、酒业等为主要经济模式。宜宾管辖区域内主要有两大煤矿区,分别是筠连、珙长矿区,全国规划发展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的云贵基地就涵盖筠连煤矿区。[5]宜宾作为四川省的产煤大市,关于煤矿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稀缺,造成了宜宾市煤炭业不能够高速、高效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宜宾学院成立了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该学院的成立获得了宜宾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针对宜宾市矿业技术人才的稀缺情况,宜宾学院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不仅为煤矿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并且制定校企合作职工培训的长效机制与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在为宜宾市煤矿业培养量身打造的人才的同时,为该校毕业生及现有煤矿人才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为宜宾市煤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前瞻性的贡献。除了煤矿业,宜宾的酒业也比较繁荣,五粮液集团总部就设在宜宾市。宜宾市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除五粮液外,宜宾市还具备多个名酒品牌。宜宾学院针对这种情况,开设了食品工程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将发酵等课程作为重点讲授课程,发挥地方经济、技术、文化优势,培养相关人才。
乐山市因乐山大佛闻名遐迩,乐山师范学院作为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旅游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是其特色专业。乐山师范学院的旅游专业是其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是支持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先进单位,旅游管理专业是教育部和四川省“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教育部“峨眉山-乐山大佛大学生综合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单位。利用地理优势,乐山师范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为区域旅游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除此之外,乐山师范学院作为师范类院校,师范类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此基础上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成为其师范类专业中的特色专业。其特殊教育专业不仅培养面对特殊教育的传统专业人才,而且还与其他专业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譬如与外语学院联合办学,培养师范类外语专业手语翻译能力等。[6]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宜宾学院均根据地域优势,与区域经济特点相结合,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学科,大胆创新,及时开设特色专业,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校企合作、校市合作等活动,不但为高校所在地培养了高质量的相关人才,而且得到当地市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特色专业带动学科建设,进而带动学校快速发展,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效果。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最优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最优模式是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校市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校地合作模式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建设特色专业首先要得到当地市政府的支持与重视。想要得到市政府的支持与重视,首先要摸清达州市未来几年内稀缺人才的专业,缩短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差距。“完善弹性学制,集中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设置与西部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学科专业。”[3]30目前,四川文理学院与达州市政府尚未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州市政府尚未与四川文理学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校企合作项目,尚未实现利益双赢的局面,这就导致了达州市政府对四川文理学院扶持力度不足。如何突破这一现状,实现双赢,是达州市政府与四川文理学院都应考虑的问题。四川文理学院应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调研,分析未来几年、十几年达州区域的稀缺专业。积极与市政府沟通,取得达州市政府的支持,有针对性地进行特色专业的建设。同时,保证特色专业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加强校地合作效果。
(二)校企合作模式
就达州区域为例,作为全国有名的气都,达州的天然气储备量是相当可观的,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达州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达州分公司在达州每年的GDP中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两家公司对人才,尤其是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而他们的人才引进多是去其他区域招聘相关人才,譬如西南石油大学等。而这些刚刚毕业的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到不同的区域就业,在上岗前往往要经历为期不短的针对该区域特点的岗前培训,这既耗时间,又耗财力。达州作为气都,却至今没有天然气相关专业,作为达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四川文理学院可以尝试与两家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如高校为企业提供定期培训,将较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企业员工;而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实习成绩优异者毕业后可直接被企业录用。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拓宽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反之,地方企业通过与地方院校的合作取得较高经济利益后,可以为该院校的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从而达到利益双赢的效果。
(三)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大众创业,时代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到提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想实现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优化,高校专业、课程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地方、行业人才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保障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符合地区发展和行业要求,避免专业建设盲目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就业。”[7]培养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目的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机制构建
随着“双一流”建设工程的实施,如何把川东北地区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成“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特色专业建设机制构建的核心内容。
(一)培养科学的特色专业建设观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与驱动,其正确与否决定实践行动的成败。”[8]38能否将川东北地区新建本科综合性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成功,与是否能够树立科学的特色专业建设观息息相关。要想具有科学的特色专业建设观,就要将协同共赢观念和科学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将特色、优势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学科优势依托、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标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结构、课程教学内容和激励机制构建等环节和要素视为统一的整体。[8]38以上种种环节,均为建设高质量的特色专业所服务。
(二)制定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
“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质量重点在于过程监控,成败在于结果评价。”[8]39要想建设符合实际情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特色专业,必须制定相关评价标准。而评价标准的制定并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特色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可以大体从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目标完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标准的制定。
(三)制定特色专业质量的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的基础是制定特色专业质量的管理制度。这就需要管理部门注重顶层规划和设计,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统筹制定。教育部制定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等分别对遴选条件、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建设经费、建设目标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8]39在此基础上,各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又制定了相关规定或管理办法。川东北地区新建本科综合性院校应根据教育部及四川省相关规定确立校、院两级管理机制,以确保特色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合理性。
为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建立合理的监督与评价体系是必要的。评价体系可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两部分。内部评价指学校通过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督导组评教等方式对特色专业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并组织校内专家对特色专业进行遴选、检查;外部评价是指引进校外评价体系。可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让用人单位评价、反馈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而使相关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不断改进、完善的良性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高师宁,等,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2.
[2] 百度百科.维斯康星理念[EB/OL].[2018-04-09].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8%81%E6%96%AF%E5%BA%B7%E6%98%9F%E7%90%86%E5%BF%B5/8609296?fr=aladdin.
[3] 赵晓颖.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5.
[4] 马元方,谢 峰,等.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内江师范学院“教学做合一”育人模式为例[J].教育研究,2008(8).
[5] 凌超发,赵光普,等.基于服务宜宾市煤炭行业发展的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建设初步探讨[J].宜宾学院学报,2011(9):98.
[6] 车欢欢.学习手语翻译,提升外语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兼论乐山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和特教学院联合培养人才的可行性[J].考试周刊,2015(83):92-93.
[7] 常 静,张旭凤,孙 杰.地方高校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12):46.
[8] 梁 微.地方综合大学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