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2018-04-03兰奎
兰 奎
(四川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重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是保障其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据调查统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有15%—35%存在不同程度身心健康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呈0.8%在下降。在全国各高校,每年由于体质问题、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因素被迫退学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在校大学生的自杀、犯罪率也呈上升趋势”。[1]当代大学生伴随身体素质的下降,身体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需引起各方高度重视。高校要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大学生德育和健康素质的 “双重教育”培养和有效融合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体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的灵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观,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意。
一、“健康中国战略”内涵
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是李克强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2]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纲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卫生和健康工作的新思路,即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小卫生到大卫生,从小健康到大健康,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步入新阶段,健康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关键词。党的十九大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意味着“健康中国战略”是我们国之大计,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应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的方针,将健康同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相结合。高校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围绕大学生这个主体,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健康,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贯彻落实方面下功夫,创新举措,把大学生全面健康与全面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提出“健康中国战略”高校方案。二是围绕大学生全面健康,抓住“育人”这个牛鼻子,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思政育人与全方位的健康育人有机结合,实现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相统一,切实把大学生全面健康作为考核高校办学的重要指标。
二、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透视及原因分析
“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病,也指心理、生理和社会福利的一个完美的状态。”[4]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应包括:身体(体质)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和思想健康等五个方面,这五大健康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一)大学生身体(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据《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分析——基于2000—2014年四次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显示,“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19—22岁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4.72%(城市84.14%,农村85.30%);大学生部分体质健康指标不如小学生,19—22岁年龄组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指标方面有所下降”。[5]2014年国民体质健康监测问卷调查显示,84.16%的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足1个小时,26.94%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还有媒体报道:“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 .5%)的四倍。” 2016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全球成人肥胖人口已经超过瘦子,而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在快速增加,从2002年到2015年,儿童和青少年超重率从4.5%上升到9.6%,肥胖率从2.1%上升到6.4%。”每到新生军训、各种考试、寒冬、酷暑等时段,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晕倒的现象不胜枚举。据报道:“天气并非十分炎热,可开始军训的华科武昌分校新生们却有些熬不住。才第二天,因体力不支晕倒等‘伤员’就达三四十人。校方无奈决定,将军训场所,从往年的田径场改到有树荫的柏油路。”[6]为了避免新生体力不支,减少安全隐患,甚至部分高校通过压短军训周期、压缩军事训练内容、调整军训时间等来应对。虽看似解决了问题,但其实是回避了矛盾,淡化了责任,从大学生长远发展来看,从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来看,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分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应该辩证全面的来分析。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便利,环境优越,从幼儿园起就有“专车”接送,教室、宿舍等公共区域均配置了中央空调,更不存在缺衣少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确实“养尊”了他们的身体。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学生、家庭、学校唯“特长”“分数”“名次”“名校”,考试成了第一要素,体质健康只要不出大问题,自然不会受到重视,长期以往,日积月累,终究爆发了出来,大学生健康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大学生生理健康状况分析
据《四川某高校大学生生理健康风险分析》一文调查:“整群抽取四川某高校1240名大学生进行调研,通过构建了包含25个底层风险事件的大学生生理健康风险故障树,分析该校大学生生理健康的主要风险事件,再通过自编的《大学生生理健康情况调查问卷》进一步调研和追踪诱使主要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故障树分析显示,该校大学生生理健康风险为74.42%,身体健康风险为33.18%。对25个风险事件的重要度进行了排序,其中排名前5的风险事件依次为人际关系紧张、上呼吸道感染、适应困难、立定跳远不合格和急性胃肠炎。”[7]《大学生体质水平与生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一文“对大学生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来确定学生的体质状况,同时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来测量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康奈尔医学指数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在消化系统、眼和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习惯这5个方面较差(男、女生情况略有不同)”。[8]还有因为生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导致疾病预防,两性关系等存在的突出问题。“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总人数是57.5万,其中学生占1.6%。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等形式进行对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性病的了解甚少,50 %的学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在处理性病的问题上,54%的受访学生选择“自行去看医生”,少数学生选择“默默忍受”。生理健康常识、疾病预防知识的缺乏,导致了生理健康的危机。从小学到大学,围绕学生的性教育历来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但在教育方式和普及宣传等方面都是隐晦而遮掩,本该是家庭和学校都要开展的性教育却被边缘化,等到了大学阶段,那些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便开始了“以身示范”,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等也成了大学不该有的生活行为。再就是,我国各类学校在医学卫生常识教育和宣传方面也做的不够,大学生缺乏自救知识,无法做到基本的自救。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据北京市16所院校调查分析,“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在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学生中,神经症患者分别占76.1%和54.8%,而神经症又以神经衰弱为主”。[9]据许英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随机抽取某市 800 名大学生在762 名大学生中,22.57% 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焦虑的情绪,其中40.81% 的大学生存在严重抑郁情绪,抑郁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0]为切实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纷纷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组建心理咨询师资库,建立健全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起到了一定的预防和治理效果。但回顾近年来,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的辍学、自杀,对他人实施暴力等行为的校园恶性事件还屡屡发生。其原因在于教育力度、教育形式还不够。
(四)大学生思想、精神健康状况分析
相对人们日常关注的身体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而广泛存在甚至影响较大的精神健康和思想健康则由于其隐蔽性和不易干预性,导致高校在重视程度还不够,但其危害性却大大超乎了人们的想象。近年来,频频发生在高校的硕士生、博士生自杀现象,让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那些知识已经到专业化程度的高学历人才,他们在面对健康问题时,为什么会选择极端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从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记载,说明人的身体健康不但与环境有关,而且与内心和思想有关。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在教育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包括学问、知识和技能)三个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他指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人世幸福的一种简单而充实的描绘。凡是身体精神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的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由此可见,精神健康、思想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健康的重要内容,“精神成就事业”,只有做到了思想、灵魂的纯洁高尚和无比强大,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就会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力量,无穷的力量会克服和战胜外在的一切不利因素和艰难险阻。
三、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二者之间既有不同,又有共同点和相互交叉、联系的地方,在培养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都有一定的趋同性,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实施协同育人有其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二者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和思想,有着共同的育人对象,都是大学生这个群体。二是从事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有一定的重合和交叉,主要有党务部门、学工队伍、思政教师等,他们既在从事大学生健康教育,又在承担思政教育。三是课程和教育内容有协同交叉,健康教育主要关注学生体质、心理、生理、情绪、人际关系等,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人格,而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从精神层面、思想层面的耳濡目染和熏陶,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道德和理想信念层面培养,强调了教育的全面性、深入性。
(一)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1]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落实的问题。在明确思想教育工作的总抓手和着力点时,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学生思想基础的奠定、综合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高校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思想既是行动的指南,又必须有健康的体质相支撑,这二者之间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人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厚此薄彼,要本着“健康”“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好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教育”“双促进”,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课程协同的需要
近年来,高校在推动思政育人,发挥好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做了积极探索,通过加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挖掘和运用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康教育蕴含了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和长期形成的独特教学方法,对当前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借鉴。促进两个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协同、资源共享,让教育不再是说教,不再是纯粹的知识普及。而是提升到一个更加高的高度,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更加关注大学生健康与思想的“双促进”、“双提升”,让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更有亲和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
高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要找到着力点和突破口,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创新。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质量高不高,关系到高校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业的后继有人。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是专业技能过硬,更是思想道德素质过硬,拥有健康的体质、健康的人格,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不是培养一个个只懂技术的冷面人、旁观者。而是要通过协同育人,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致力于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建设者、创业者,成为党和国家、民族的脊梁。
四、“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
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协同育人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二者有效融合,可以使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效解决思政教育覆盖面宽但是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以及二者强调自身的重要性,各自为战,忽视了协同效应问题。这种理论上融合的可能必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探索来检验其效果。因此,要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的共同点,形成二者有机融合的路径。一是以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观为导向,构建新时代高校协同育人理念。二是要整合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咨询干预、疾病预防、理想信念教育等为一体,促进学科、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共建、共享,协同推进,构建“大健康”的协同育人体系。三是要以“健康”与“德育”的双重考核机制、制度与经费的双重保障机制、成长与成才的双重协调机制“三大机制”为重点,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一)以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观”为导向,构建新时代高校“四观”协同育人理念
传统的“健康”观念,通常将“健康”简单的、狭义的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没有疾病。”即我们常说的“无病就是健康”。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亚健康”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新名词,这种“亚健康”更多是精神、心理、思想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该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事隔多年,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高校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观念,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统“三观”一起形成新的“四观”,以新“四观”构建新时代高校的协同育人理念。
(二)以学科、专业、课程、师资等资源共建、共享为主体,构建新时代“大健康”协同育人体系
长期以来,各高校以学科归属、专业特征组成了不同的院(系),为了强化内部治理,根据工作职能及分工又组建了不同的职能部门,各院(系)、职能部门根据需要,配备了相关的师资,并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育人体系。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实施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要整合相关资源,推动学科、专业交叉,挖掘课程蕴含的育人共性资源。比如,体育教育只关注学生体质、体能、竞赛,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只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从学生思想层面、理想层面予以引导,思政教育则主要是“以理论教育和知识宣传为主,侧重于由外而内的灌输和教育,一般采用正面说服、榜样示范、情境陶冶、品德评价、实践锻炼等方法,改造学生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12]各自侧重不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容易产生“木桶效应”。因此,通过构建新时代高院“大健康”协同育人体系,首先,将哲学、体育、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有效整合,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健康教育”与“全面健康”,“健康”与“德育”有机融合,“通过改变认知结构,把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行为积极向上”。[13]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依靠理论说教和灌输式教育的局限,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将从事体育教育、医学教育、心理教育、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和育人优势,同时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三)以“健康”与“德育”双重考核机制、制度与经费双重保障机制、成长与成才双重协调机制“三大机制”为重点,构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要保障“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有力实施,要以完善“三大机制”为重点,构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一是构建“健康”与“德育”双重考核机制。考核是导向,考试是“指挥棒”,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家庭视“成绩”为第一,“健康”“德育”为其次。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总目标,只有在“考核”上下功夫,以“健康”与“德育”双重考核为重点,在入学考试、专业考试、毕业考试,加大其考核的权重,引导学生既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认同健康和德育是主导人生的重要坐标,从根本上扭转轻视“健康”和“德育”问题。二是构建制度与经费双重保障机制。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需要制度和经费双重保障,建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高校都能结合实际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予以支持。比如,制定“双育人”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双师型”教师聘任办法等,并设立专项经费予以资助,确保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三是构建成长与成才双重协调机制。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生成长与成才过程中,重视了成才的投入,而忽视了成长的关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如果健康教育缺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思想健康出了问题,就无法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旗。建设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基固本。伟大教育家张伯苓曾讲到,“图救国家须信教育”,“教育之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中国现代化”而走向“富强之路”,而“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只有切实做到了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相统一,才能勇于担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 罗加冰.影响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1343-1347.
[2] 李伯玺.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N].光明日报,2017-03-06 (02).
[3] 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EB/OL].[2017-12-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20/c_1119425802.htm.
[4] 袁 晗,李 玲.“健康中国”的概念不只是治病[EB/OL].[2017-12-01].http://www.xinhuanet.com/talking/2016-08/24/c_1119445809.htm.
[5] 张 洋,何 玲.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分析——基于2000—2014年四次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J].中国青年研究,2016(6):5-12.
[6] 周运华.大学新生军训晕倒一片为啥年年有?[EB/OL].[2017-12-01].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914/c159301-25657653.html.
[7] 杨 雁,王新鑫,袁 兵,文新红.四川某高校大学生生理健康风险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12):1826-1832.
[8] 刘 敏.大学生体质水平与生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J].运动,2014(20):54-55.
[9]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56.
[10]许英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1):138-140.
[1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2]李晓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7(6):78-79.
[13]崔诣晨.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