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播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的建构

2018-04-03赵定贵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川东媒介红色

赵定贵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川东红色文化内涵深刻而丰富,这里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腹心地带,是邓小平、张爱萍、王维舟、李中权、魏传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在这片土地上铭记了营渠战役、宣达战役、万源保卫战等胜利丰功伟绩,这些红色文化值得中华儿女代代相传。[1]

新媒体平台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依托互联网建构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平台,对于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得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的搭建较为零星,并没有形成关联系统的一个新媒体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川东红色文化的传播。因此,对川东红色文化的新媒体进行具体分析,探究现有的新媒体传播川东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在传播川东红色文化过程中的优势

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传播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直接关系到红色文化能否有效传播的问题。很多研究者认为媒介载体属于传播学的范畴,和传播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应该分离进行研究。[2]美国传播学者麦罗维茨提出:媒介即情景。不应该把媒介的作用简单理解成技术本身决定的作用,而应该为由媒介所造成信息情景的作用。因此传播内容是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响,两者应该紧密结合进行研究。

(一)新媒体可以扩大川东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新媒体以网络技术为物质基础,以广泛传播的范围和跨越时空性的特点迅速成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3]移动终端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川东地区虽然经济较为落后,但是网络已经基本普及,在新媒体覆盖的川东地区,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正在逐步重建着传播的媒介新形态,慢慢形成传播广、速度快的传播圈。比如微信APP就是一种简单的新媒体展现形态。王坪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巴中市通江县境内,主要保存了许多当年红四方面军优秀共产主义战士的英勇事迹。修建这样一座陵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铭记历史,传播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现在在微信公众号上建立了一个“川陕苏区红色文化”的公众号,对烈士陵园的历史、修建背景以及旅游指南等信息都有详细的介绍。依托微信平台有力地扩大王坪烈士陵园的知名度,让地域差异较大的更多的人能便捷的获得了文化信息。

(二)新媒体可以表现川东红色文化的多种形态

和以前的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外延性更大、包容性更强。它所承载的不是单一的传播途径,而是融合了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和新型媒介形态的一种复合媒体。针对川东地区的人群呈现出居住分散性、年龄差异性和兴趣多样性等特点,在新媒体背景下川东红色文化表现形式需要多样性,传统媒体仅仅只能通过单一表现形态传播,不能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当今是信息全球化时代,人们钟情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本多种形态的选择,比如川东红色文化有像《“背老二”诉歌》的红色诗歌这样的文字传播形态,也有像《血战万源 》这样的影视传播形态,更有“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这样的网络直播传播形态,多种形态都能够在新媒体这样的共融平台上呈现,兼顾满足受众的娱乐性、参与性等特征,使得川东红色文化传播更加广泛。

(三)新媒体可以存储川东红色文化的更多内容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存储量体现出绝对的优势。传统的纸质媒介在量的增加过程中,物理空间也需要随之扩大许多。而新媒体的巨大存储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网络上将川东红色资源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受众在阅读红色文化的同时可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判断甚至修改。传播者和接受者角色在互动中达成一致,共同完善川东红色文化,使得传播内容日趋完整和准确。

二、新媒体环境下川东红色文化传播的突出问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完善,红色文化的传播无论在途径和方法上,还是在理念上都有所突破,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第一,地方部门之间缺少联系和支持,传播平台建构容易出现断层。红色文化挖掘和传播不能仅仅依靠一个部门就能完成,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才能实现,而部门与部门之间 由于缺乏中间主动协调导致许多设想都无法实现。2017年9月,四川文理学院成立了川陕苏区红色文化研究团队,并明确了研究方向。但如何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使研究成果有一个传播转化的平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建构过程中,地方党政部门具有重要的宏观协调的作用和职责,明确部门之间如何具体的配合是一个关键问题,这是 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建构的关键。

第二,平台缺少专业人员的设计,传播方式缺乏创新。2014年11月,《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题目为《红色文化资源也应发展和创新》的文章,就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思考,其中之一就提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再创造问题”。其中就包含了传播方式的创新。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红色文化的传播是提升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但是红色文化绝不是僵硬的、固化的,而应该是形态多样的,应该充分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参与性。让受众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川东红色文化虽然利用新媒体这样的传播载体进行传播,传播者思考的问题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川东红色文化本身,而应该对传播载体也进行分析。以达州市通川区梓桐镇在微信公众号上创建的“红色梓桐”APP为例,APP上将梓桐的红色遗迹仅仅采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了推送传播,形式相对单一,对受众而言,缺乏持久的阅读兴趣的动力。

第三,媒介生态严重失衡,影响了川东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习近平同志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川东红色文化厚重而深远,但在当下市场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这个内驱力是必不可少的,红色文化的挖掘和普及需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比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最好的经济带动发展的途径,但是该地将两者的结合不是很好。当然也与政府的扶持力度有一定的关系。 以达州、巴中等地为例,这些地方留存有许多红色革命的遗址,创作了很多红色革命的歌谣,拍摄了一些影视作品等,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今天,我们要滤清传播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媒介生态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其中生产者又可以分为初级生产者、中级生产者、高级生产者。川东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大多处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社会环境是技术和经济相对落后于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4]媒介生态环境处于失衡状态。具体的说,初级生产者即是对川东红色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工作的人群,随着国家宏观层面慢慢重视“红色文化”的今天,这样的人群数量逐渐在扩大,已经成立了许多研究团体。中级生产者是将搜集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形成更具艺术性的作品的人群,加工后出现较多形态就是文学作品。比如在由四川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员合编的《川陕苏区总卷》中,就搜集了许多有关川东红色革命的歌谣。四川文理学院在2017年7月成立了一个“川陕苏区红色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研究”团队,这个团队就是初级和中级生产者的一个结合体。高级生产者是将这些具有艺术性的川东红色文化的作品营销传播出去的人群,这其中就包括地方政府。新媒体平台的建构是为了生产者的作品能够进入到消费者手中,并且能够让消费者真正的获得精神层面的感受,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对川东万源地区进行“年龄和手机使用人群”的调查,就能对手机网络传播有一个大致了解,对川东红色文化传播的社会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现在媒介生态失衡,川东红色文化传播的最大问题还在如何营销传播这个环节上。

三、建构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有效的扶持力度,切实采取逐级问责制,提高部门之间的协助共建能力

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要获得健康的发展,第一要素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扶持,地方政府作为核心领导统筹的角色,从各个方面协调川东红色文化基地、川东红色文化研究机构以及教育部门之间的工作,形成合理有序的工作链条。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都需要以项目为重点进行,并且实行项目负责制,一个链条当中必须每个部门的精细合作,以任务为导向,切实采取责任问责制,努力提高部门之间的共建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二)继续深入挖掘川东红色文化,提升川东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习近平在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5]我们知道:创新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首先应该继续深入挖掘川东红色文化。川东许多地区仍然留存着当年红四方面军的一些遗迹,只是可能由于地理偏远或者调研范围不够还未发现,因此挖掘工作需要继续。其次,新媒体展现川东红色文化的形态需要多样化,在形式设计上需要创新,红色文化是严肃的,但并不是单一的,我们应该利用新媒体的视觉、听觉结合和参与性强等特点适度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切实增加受众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川东红色文化的传播有效性。

(三)开展新媒体使用调查分析,真正实现融媒体时代下川东红色文化传播的良性博弈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兼容性,即文字、图像、影视、直播等形态都可以同时在新媒体上同时良性共生,针对川东红色文化现在这种传播状态,首先应该切实在川东地区进行一次全面科学有效的调查问卷,将川东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新媒体的使用结合,通过受众的需求数据进行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思考。其次,由于新媒体具有融合的特性,因此各种载体形态自身也需要完善创新,传播者的发展也是必要的。所以从文字的编撰、声音的传播、影视的制作再到直播的建设都需要完善,在不改变红色文化的内涵基础上,兼顾欣赏娱乐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再次,媒介之间也需要进行良性的竞争。调查问卷一方面是媒介选择率的调查结果,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良性博弈的催化剂。现在川东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川东红色产业,已经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因此,“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也能够净化和推动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的发展。[6]

(四)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构建适应川东红色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吸纳体制机制

建构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传播川东红色文化,人才是关键。在积极努力建构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的同时,要加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培养既适应新媒体发展特性要求,又适应川东红色产业发展要求的传播人才。在这方面,一是川东地方高校要补融入地方产业行业,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合作,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川东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广播电视及新媒体人才。二是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也要与高校积极对接,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起吸纳高校人才为川东红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服务的制度机制。

总之,川东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还没有形成系统,把握好“挖掘”和“创新”这两个方面,川东红色文化的传播将会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家胜.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提升巴蜀文化软实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3):275-279.

[2] 范永光,全继红.让红色遗产资源造福后人[J].福建党史月刊,2010(4):55-56.

[3] 范 藻.新常态下达州红色文化的传播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5):76-79.

[4] 黄祖辉.新时期革命老区发展要有新思路[J].人民论坛,2007(23):56-57.

[5] 秦 容.四川革命老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中国商贸,2011(14):156-157.

[6] 王天勇.论黄宏小品主流意识形态特征及其表现手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39-141.

猜你喜欢

川东媒介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追忆红色浪漫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川东含硫气田气井井下管柱腐蚀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