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丝与羊毛混合物定量分析的研究

2018-04-03彭亚薇茅沈杰陈海生王佳云

纺织报告 2018年1期
关键词:氯化锌残留物烧瓶

彭亚薇,茅沈杰,陈海生,王佳云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0)

蚕丝与羊毛混合物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现有标准有四种,一种是GB/T2910.18[1]里的常温硫酸法,一种是FZ/T01048-1997[2]里的40℃硫酸法,一种是FZ/T01112-2012[3]里的甲酸氯化锌法,一种是JIS L 1030-2-2005[4]里的常温盐酸法。目前国内检测机构对此类样品大多采用硫酸法,但常温硫酸不易将蚕丝溶解干净,40℃硫酸法易损伤羊毛纤维,实验结果差强人意,故本文引入显微镜法,对丝毛产品进行五种定量试验对比分析。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仪器

CU系列纤维细度分析仪,恒温水浴锅,干燥器,烘箱,分析天平,真空水泵,索氏提取器。

1.2 试验用品

剪刀,镊子,哈氏切片器,具塞三角烧瓶,盖玻片,载玻片,标准羊毛贴衬织物[5],标准丝贴衬织物[6],企业送检已知比例的丝毛样品。

1.3 试验试剂

75%硫酸,甲酸/氯化锌溶液,35%盐酸,稀氨溶液,三级水,石油醚,液体石蜡(试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4 试验方法

1.4.1FZ/T01048-1997《蚕丝/羊绒混纺产品混纺比的测定(硫酸法)》

将经过预处理的试样(1g左后)放入250m L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 L 75%硫酸溶液,在40℃下震荡45min,用已知干燥质量的过滤坩埚过滤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再用少量硫酸溶液清洗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用真空泵抽戏排液,依次用50m L的稀硫酸溶液,50m L水和50m L稀氨水溶液清洗过滤坩埚中的残留物。烘干过滤坩埚和残留物,冷却,称重。

1.4.2JIS L 1030-2-2005《纺织品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试验方法》

将经过预处理的试样(1g左后)放入250m L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 L 35%盐酸,使试样充分浸没。在常温下震荡15m in。用35%盐酸溶液清洗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用真空泵抽戏排液,依次用50m L水和50m L稀氨水溶液清洗过滤坩埚中的残留物。烘干过滤坩埚和残留物,冷却,称重。

1.4.3GB/T2910.18-2009《蚕丝与羊毛或其他动物毛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将经过预处理的试样(1g左后)放入250m L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 L75%硫酸溶液,盖上瓶塞,常温下用力震荡三角烧瓶60min,用已知干燥质量的过滤坩埚过滤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再用少量硫酸溶液清洗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用真空泵抽戏排液,依次用50m L的稀硫酸溶液,50m L水和50m L稀氨水溶液清洗过滤坩埚中的残留物。烘干过滤坩埚和残留物,冷却,称重。

1.4.4FZ/T01112-2012《蚕丝与羊毛或和羊绒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将经过预处理的试样(1g左后)放入250m L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 L预热至45℃的甲酸/氯化锌溶液,充分震荡使试样浸透,此后每隔15m in摇动1次,在40℃下保持45m in,使蚕丝充分溶解。用甲酸/氯化锌溶液把烧瓶中残留物洗到玻璃砂芯坩埚中,用20m L的40℃甲酸/氯化锌溶液清洗,再用40℃的水清洗,然后用100m L稀氨水溶液中和清洗并使残留物浸没于溶液中10m in,再用冷水冲洗至中性,每次清洗靠重力排液后,再用真空抽吸排液,最后烘干,冷却,称量和计算。

1.4.5FZ/T01101-2008《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测定 物理法》[6]

若样品为机织物,在距边10cm以上,裁出(5cm*5cm)样品,拆出经纱、纬纱,放入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萃取1h,每小时循环6次~8次,待试样中的石油醚挥发后,将试样在冷水中浸泡1h,再在(65±5)℃的水中浸泡1h,并不时搅拌溶液,水与试样之比为100:1,浸泡完毕后,将试样脱水、晾干。若样品为针织物,则拆成纱线后同方法处理。

将试样整理平行成束状,用哈氏切片器切取约0.4mm纤维,加入适量液体石蜡,用镊子搅拌,使其均匀展开,盖上盖玻片。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调整至图像清晰,从右下角开始测量,按GB/T10685-2007测量各类纤维直径,每种纤维至少测量300根,每个试样中抽取的纤维总根数不少于1500根。

2 试验结果

表1 75%硫酸法(40℃,45m in)测试结果

图1 75%硫酸法(40℃,45m in)测试前后羊毛含量

2.1 75%硫酸法(40℃,45m in)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当羊毛含量在50%以内,测试结果与实际含量偏差保持在1%以内,满足测试方法置信区间,随着羊毛含量比例的增加,75%硫酸对羊毛损伤的绝对偏差增大,羊毛毡化很严重。将试验前后羊毛含量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测试前后羊毛含量呈线性关系,修正D值为1.023。

2.2 35%盐酸法测试结果

盐酸溶解后的试样便于洗涤过滤,剩余纤维手感较好,由表2可知,测试结果与实际含量都在1%以内。将试验前后羊毛含量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测试前后羊毛含量呈线性关系,修正D值为0.998。

表2 35%盐酸法测试结果

图2 35%盐酸法测试前后羊毛含量

2.3 75%硫酸法(常温,60m in)测试结果

由表3所知,当羊毛含量小于40%,测试结果与实际含量偏差在1%以内,但当羊毛含量大于40%后,测试结果与实际含量偏差大于1%,因为羊毛含量越高,毡化越严重,试后样手感也比较硬。本方法测试结果都大于实际含量,因为硫酸常温下易与羊毛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导致羊毛含量增加。将试验前后羊毛含量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测试前后羊毛含量呈线性关系,修正D值为0.978。

表3 75%硫酸法(常温,60m in)测试结果

图3 75%硫酸法(常温,60min)测试前后羊毛含量

图4 甲酸氯化锌法(70℃、20m in)测试前后羊毛含量

表4 甲酸氯化锌法(70℃、20m in)测试结果

2.4 甲酸氯化锌法(70℃、20m in)测试结果

由表4可知,测试结果与实际含量都在1%以内,且试验数据比较稳定,试后样手感较好。将试验前后羊毛含量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测试前后羊毛含量呈线性关系,修正D值为0.994。

2.5 显微镜法测试结果

由表5可知,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偏差很大,原因是桑蚕丝的横截面是近似三角形或多边形,而试验中是按圆形来测量直径和计算含量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桑蚕丝含量会比实际值偏高[7]。

表5 显微镜法测试结果

3 结果分析

表6 羊毛含量偏差

图5

图6

标准里的4种方法所测值与真值成比较好的一次线性关系,且经修正后正负不超过0.3,将显微镜法所测值与真值用一次线性关系表示,见图5,差值大于5,不符合平时检验的要求,故采取多项式关系曲线,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二次线性关系,公式如图6所示。

4 总结

详见表7:

表7 各实验方法优缺点

[1]GB/T 2910.18-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8部分:蚕丝与羊毛或其他动物毛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2]FZ/T 01048-1997《 蚕丝/羊绒混纺产品的混纺比的测定》[3]FZ/T 01112-2012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蚕丝与羊毛或/和羊绒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JIS L 1030-2-2005《纺织品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的试验方法》

[4]GB/T 7568.1-200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5]GB/T 7568.6-200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6]FZ/T01101-2008《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测定 物理法》

[7]王桂玲, 海勇, 薛飞. 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纤维含量显微镜测定法探讨[J]. 中国纤检, 2009(7):64-65.

猜你喜欢

氯化锌残留物烧瓶
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性能评价
SPE-GC法在小麦粉中典型农药残留物测定中的应用
氯化锌渣分离工艺探讨
不同蒸发状态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性质与取样方法优化
2028年氯化锌市场预计将达到4.264亿美元
钢化玻璃的来历
氯化锌ZnCl2制备条件实验浅探
两城镇陶器的脂类残留物分析
水重新沸腾实验的改进
日本氯化锌原料供求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