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提高工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探析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2018-04-03王爱国孙道胜刘开伟吴修胜
王爱国,孙道胜,刘开伟,吴修胜
(安徽建筑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安徽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源于1958年建校始设置的硅酸盐工艺专业.1991年开始招生建筑材料与硅酸盐制品专业专科生,1993年起一直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招收本科生.50余年来,培养了硅酸盐材料(水泥、玻璃、陶瓷)、混凝土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等领域的专业人才2000余人.毕业论文(设计)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过程[1].其质量好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毕业、学位资格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评价指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训练,既可以提高其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及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也为将来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工程教育专业改革和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扩大使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同时也给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产生了较大影响,也给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形成原因,并针对新背景下如何提高其质量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1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专业扩招及建材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影响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们往往一边忙着毕业论文(设计),一边忙着找工作、签协议.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视程度不够,错误地认为其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走的形式;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实际应用价值不大,缺乏积极性.认为抓住机遇找份好工作比认真做毕业论文(设计)更重要,忽视了其重要性,常常敷衍了事,往往达不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训练的目的,也无法保证其质量.
随着专业扩招,教师队伍增加的数量没有跟本科生增加规模同步,平均一位老师分配指导7~8名学生.学生对指导教师及毕业论文(设计)的选择空间不大.同时,部分教师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精力不够,精细化指导缺失;部分教师因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与研究经历,因而对学生的指导往往力不从心;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就业应放在首位,对其毕业论文(设计)严格要求程度不高.有的指导教师甚至将本科生作为完成自己科研项目的廉价劳动力,让其进行大量的实验工作,课题的难度往往较大.缺乏对学生“为什么这样做”的深入指导,不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学生的日常考勤和过程管理主要由指导老师负责.由于没有固定场所,往往使得考勤制度流于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对阶段进度检查重视不够,学生的进度常常滞后,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最后几周通宵作战.其评阅、答辩环节,往往出于人情等考虑,使得质量不高的毕业论文(设计)也能顺利通过,导致其质量不能充分保证[2].对学生和指导老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罚措施.
2 改革探索与对策
2.1 拓宽选题范围,规范选题要求,坚持双向选择制
为了保证课题不断更新,多渠道拓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范围,学院组织学术委员会教师对选题进行匿名论证,评议课题是否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不断规范选题要求,具体如下:(1)尽可能结合实际.提倡课题尽可能结合高新技术、社会生产实际、科学研究和应用工程研究的实际任务.(2)也可以选择有生产应用背景、从实际中抽提出的自拟题,课题能体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的过程,能融入对经济、环保、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可以与企业联合,经双方商议确定与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的题目.(3)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应有新意,可以在前届学生设计(论文)的基础上开展更深层次的工作,但原则上不能与前届的题目相同.毕业设计(论文)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宜.(4)对工程设计的课题,提出对工程制图量的要求,注意加强使用现代工程设计手段CAD等的内容.(5)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兴趣或未来就业去向拟定课题.鼓励学生选择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复合型课题,使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知识与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采用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任务.召开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见面会,由指导教师介绍其课题情况.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课题.经双向选择和调整后,确定每位学生的课题.
2.2 灵活调整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为了解决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的矛盾,将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安排在第七学期,提前完成本科生和指导老师的互选工作.这样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认真思考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有针对性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设计方案,利用寒假提前完成文献综述初稿及1篇英文学术论文的翻译工作.在第八学期开学后尽快进入状态.抓好毕业论文(设计)前期的工作安排既能解决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的矛盾,也是杜绝毕业论文(设计)前松后紧、保证质量的关键.
2.3 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质量管理和监控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学校引进了一套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了管理机制.具体如下:(1)课题申报质量的控制机制;(2)课题审批双重把关的质量控制机制;(3)双向选择制度;(4)设计与指导的周报制度;(5)中期考核制度;(6)指导教师的自评制度;(7)匿名评阅制度;(8)相似性检测制度;(9)分组答辩制度;(10)评优制度.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负主要责任.成立多级督导小组,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以深查教学为中心,以实现教学环节为重点.以量化指标对教学工作的“教”“学”“管”状态全面实施督导.表1为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分表.对于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如指导过程中存在重大错误,将会被直接认定为教学事故.特别严重的将本取消其1~3年本科生指导教师资格.
表1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分表
为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我校制定了《安徽建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实施办法》.对毕业论文相似性进行检测,防止毕业论文抄袭和拼凑.
2.4 增加激励措施,加强优秀成果展示
为了激励师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精力投入,勇于钻研的探索精神,每年本科生毕业离校前进行一次院级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表彰,出版《安徽建筑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每年举办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展(见图1).对于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学院给予奖励以对其工作进行肯定.召开教师座谈会,邀请优秀指导老师做汇报,交流指导和管理经验,其他教师会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推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创新和质量提升.
图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展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老师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提高教师们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制定了《安徽建筑大学“易海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出国(境)研修.分批次选派优秀教师赴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进行访学.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承接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5年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师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主持或参与编写地方标准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奖1项.积极派遣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培养指导教师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学院每周举办一次“材化论坛”,为教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交流平台.
2.6 坚持校企联合指导模式
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工程实践环节薄弱,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等信息,不断调整与修订培养目标,以适应工程教育专业改革需要.学院积极联系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活动,鼓励校企联合指导模式.为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质量,学院制定了《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在校外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定》.到外单位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在校外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学生须严格遵循学校及学院的教学管理规定,接受学院组织的各阶段教学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校企联合指导模式,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实际工程,增进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工程意识[3],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7 注重创新思维和独立能力的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重点突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4],而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途径.积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注重创新思维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针对学生的开题报告,应在关键科学及工程问题上起把关作用,而在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方面要敢于放手.日常指导工作记录,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勇于创新的独立工作能力,宽容失败[5].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能力,培养符合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3 结语
在新背景下,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性和工程性很强的特点,开展了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实践探索,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与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5%,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2012年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顺利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参考文献:
〔1〕张树青,盖雨鸥.论文的质量监控及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8):101-102.
〔2〕李宁,许惠,叶梅,等.工科本科毕业论文运行模式的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3(3):116-116.
〔3〕吴高安.深化毕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宜化模式”新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3(2):86-87.
〔4〕仲伟峰,何小溪.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37-139.
〔5〕陈武元,洪真裁.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复旦教育论坛,2009,7(5):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