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针对性护理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8-04-03樊秀玲

智慧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腰间盘针对性康复训练

樊秀玲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0 引言

腰间盘作为临床多见的骨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持续增长中。腰间盘突出主要特征为退行性病变,发病原因多与劳损过度、骨骼受凉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腰痛、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1-2]。腰间盘突出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还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增加经济负担,给生理、心理带来双重压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改善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升其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3-4]。本研究对我院96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旨在分析其应用价值,为临床开展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研究对象为我院96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经腰椎CT、MRI均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并实施相关手术。常规组480例,男278例、女202例,年龄37~63岁、平均(51.06±3.27)岁,病程3~17年、平均(11.04±1.37)年;针对组同为480例,男291例、女189例,年龄39~65岁、平均(51.67±3.31)岁,病程3~16年、平均(10.95±1.32)年。两组资料经比较后,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对症治疗、手术护理等。针对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方式见下。

(1)针对性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建立病患个人档案卡,对其病情做详细了解,并记录存档。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并做出评估,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疏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语气做到轻柔温和,在沟通过程中分析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表示理解与尊重,并安慰、鼓励患者,缓解其不良情绪。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过程中可有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顺利开展一系列护理工作起推动作用。

(2)健康知识宣讲:首先要掌握患者对自身病情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与普及,帮助其更好了解自身状况。健康知识主要包括疾病发病机制、手术治疗类型、手术过程、好处、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提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安慰患者不必担心,并讲解如何应对并发症,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3)日常生活护理:术后嘱患者卧床平躺休息6h。指导其侧卧时,注意将屈髋膝,防止对腰间盘造成损伤[5]。患者术后有疼痛状况,护理人员应加强疼痛护理工作,可通过转移法、指导深呼吸等方法缓解其疼痛程度,对疼痛难忍者必要时可给予相关止痛药物治疗。术后注意患者饮食安排,根据不同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饮食应以清淡、易吸收消化的食物为主,并大量摄取高营养、高蛋白、纤维化的食物,维持营养均衡。

(4)康复训练: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视患者手术情况制定符合其身体状况的针对性康复训练。指导并协助其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腰背肌功能训练等,1日4~5次,每次10~15min。期间配合推拿针灸,每日帮患者按摩1~2次,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结果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评分等。护理效果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均消失,患者可自由活动;有效:临床症状及腰背部活动显著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腰背部活动受限。自制护理评分问卷调查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结果

两组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后,针对性护理总有效率为97.29%,对比常规组88.13%,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结果[n(%)]

2.2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由表2可知,针对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总评分等指标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更有优势(P<0.05)。

表2 对比两组各项指标(±s)

表2 对比两组各项指标(±s)

分组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 护理总评分(分)针对组 10.35±1.75 4723.41±215.62 97.26±1.23常规组 14.78±2.34 6328.14±305.73 81.05±2.51 t 33.216 93.976 127.056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腰间盘突出在临床较为多见,是以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骨科疾病[6]。腰间盘突出在中老年群体或长期劳作群体中较为常见,临床症状主要为腰背痛、活动受限等。腰间盘突出会对人体血管或神经造成压迫、刺激,进而引发血管损伤或神经受损等并发症,带来疼痛的同时,对其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生理心理双重负担。对腰间盘突出患者采取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针对性护理为近年来临床积极寻求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护理原则为以人为本,通过详细了解病人实际病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其制定符合病情的针对性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整体性、针对性、高质量的护理服务[7-8]。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能满足患者生理需求,通过心理护理还能充分考虑到患者感受,理解、支持患者,对其疑惑进行耐心解答,日常与患者进行沟通,满足其心理需求。通过健康知识宣讲帮助患者了解病情与相关疾病知识。进行饮食指导帮助其建立良好饮食习惯。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腰背肌锻炼等康复训练,并配合推拿、按摩,促进其快速恢复。本次研究中,针对组护理总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说明针对性护理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1] 孙慧琴.针对性护理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5,5(33):227-228.

[2] 蒲萍,郭欢.针对性护理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7,7(5):312-313.

[3] 范立辉.腰间盘突出治疗中个体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291-292.

[4] 蒋许秀.个体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腰间盘突出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41):211-212.

[5] 遇伟君.个体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腰间盘突出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207-208.

[6] 蒋璐.探讨腰间盘突出治疗前后的针对性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0):6007.

[7] 邱丽红.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个体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183-184.

[8] 黄文丽.浅析腰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旬刊,2012,11(11):459.

猜你喜欢

腰间盘针对性康复训练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