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8-04-02章魁涛王晓明霍建明
章魁涛 王晓明 霍建明
栽培的密度始终都是水稻科技工作者用来调节群体的结构、降低成本与提高产量的一类重要方式。该项栽培技术发挥的是个体植株的优势,以此来提升单株稻苗的分蘖数量,使其分蘖期有效的延长,从而使得单位面积的产量,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因为高位次分蘖相对较多,而且主穗与蘖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想要获得丰厚的产量,就一定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与之相匹配,使得单位面积的产量可以最大化。
1 试验材料与方法途径
试验于2017年在江西省余干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当中进行,以供试验的土壤是白浆型水稻土。土壤的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
试验材料選择使用的是优质的水稻品种中嘉早17,籼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09.0天。株型及分蘖力适中,茎秆粗壮,叶片宽挺,熟期转色好,穗长18.0cm,结实率为82.5%,千粒重26.3g。抗稻瘟病的综合指数为5.7级。该实验田设有9个密度进行处理,如表1.2所示。每穴插3株稻苗,12行区,行长是5m,小区的面积是20-25m2,通过4次重复,随即区组排列,在外设有保护行区,应用的是抛秧盘育苗,在5月10号播种,每孔播种3粒催芽种子,设5月30号移栽,7月30号收获,试验田间管理是根据生产田进行常规的管理,并及时的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
出穗期一般是选择出穗一致的穗进行挂牌,每一周取样本一次,每一次取10穗,对上中下部的一次枝粳籽粒(优势粒)、二次弱势粒干物质重,进而计算出他们的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实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对产量的测定选择中间的10行和10穴室内考种,待稻谷风干90天之后,依据《米质测定方法》对稻米的品质进行测定,进而得出相关的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的构成的因素分析
由表1.2可知,各个处理间的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产量最高的处理是18.7、16.7,以及15.0穴/m2,属于中间密度型,也是当前在生产上大量使用的栽培途径。然后是密植栽培,并随着密度的增加,使产量出现不断下降的情况。而产量较低的则是稀植与超稀植栽培,14.0穴/m2以下处理。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每平方米的穗数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其水平已较为明显(r= 0. 6366),超稀植栽培产量低是因为单位面积的穗数减少引起。即使穗粒数已经增加,但是饱满粒率与单位面积的总粒数却在下降。密植栽培的单位面积穗数相对较多,而且产量也相对稳定。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每穗颖花数、二次枝梗的数量均和产量成反比(r=-0. 8343、-0.5738 ),表明构建科学有效的穗数结构之后,粒密度与二次枝梗数量的提,对于水稻的高产都极为不利。
2.2 灌浆的特性分析
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从提升灌浆速率的角度,到栽培密度的扩的大,均对稻穗上、中部优势粒及上部弱势粒的灌浆速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稀植的栽培方式,则对下部优势粒与中、下部弱势粒的灌浆速率提升,具有一定的益处。
3 结论与讨论
穗数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其水平已较为明显,超稀植栽培产量低是因为单位面积的穗数减少引起。即使穗粒数已经增加,但是饱满粒率与单位面积的总粒数却在下降。密植栽培的单位面积穗数相对较多,而且产量也相对稳定。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每穗颖花数、二次枝梗的数量均和产量成反比,表明构建科学有效的穗数结构之后,粒密度与二次枝梗数量的提,对于水稻的高产都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