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坦桑尼亚城市体系演变与空间分布特征

2018-04-02张家旗陈爽DamasW.Mapunda

世界地理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坦桑尼亚演变

张家旗 陈爽 Damas W.Mapunda

摘要:坦桑尼亚是东部非洲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长期与中国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坦桑尼亚城市体系及空间分布研究可为当地城市发展决策及中-坦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坦桑尼亚独立以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自然环境数据,在界定城市地区的基础上,运用位序规模法则、标准差椭圆、城市发展适宜度等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坦桑尼亚独立以来的城市体系演变过程及现阶段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①坦桑尼亚城市规模分布经历了“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发展过程,达累斯萨拉姆在城市体系中长期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②坦桑尼亚城市空间上呈现“西北东南”的分布格局,中心位于中部偏东省份,城市扩张方向以西北、西部以及西南方向为主;③城市的空间分布受河流、植被、高程、地形起伏度、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且高等级城市倾向于分布在水土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④城市发展高适宜度区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支之间的中央高原,以及东部沿海和东南部高原一带,城市发展低适宜度区位于东北部高地及其向西南延伸的南部高地,整体上自西北向东南呈现“高低高”的空间分布格局。

关键词:城市体系;空间分布;演变;坦桑尼亚;非洲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东部非洲地区是世界各大区中平均城市化水平最低但发展最快的区域。其中位于印度洋沿岸的坦桑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辐射点,长期与中国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中国已成为坦桑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近年来在城市交通和房地产等方面合作越来越多。相较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坦桑尼亚的城市发展历史较短,城市发端于与阿拉伯商队的贸易,在葡萄牙、德英殖民统治时期得到一定的发展,独立后(1961年)开始快速发展。坦桑尼亚城市化率从1967年的5.7%增长到2012年的29.1%,目前是东非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2050年城市化率将超过50%。其前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是东非最大的城市,近年来年均新增城市人口22.6万,为东非之首。

坦桑尼亚的城市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结构转变和收入增长,但由于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大城市增长过快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住房和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污染、非正式聚落蔓延等问题,中小城市却长期发展滞后。如何在不同等级规模城市之间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城市化空间格局,是坦桑尼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难题。已有相关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梳理和分析坦桑尼亚城市化过程、动力和相关政策,早期对城市首位度问题有所探讨。然而,由于城市地区定义模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匮乏等原因,对于城市体系演变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系统化定量研究尚未涉及。在欧美包括中国等城市发展相对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城市首位度、城市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金字塔、分形理论、等级钟理论等广泛应用于国家城市体系的研究,为制定城市宏观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随着遥感和GIS的发展,海量空间数据和空间分析技术推动了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为具体的城市空间布局提供指导。目前坦桑尼亚城市化发展处于中前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其城市体系中包含着数量众多、等级规模各异的城市。探讨城市体系演变过程及趋势,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城市发展动态,为城市体系合理发展提供指导。而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发展的差异性,从而更加具体地优化区域城市布局。

鉴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坦桑尼亚独立以来历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首先,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坦桑尼亚城市体系分布与空间演变特征;其次,从河流、植被、降雨量、地形起伏度和高程5个自然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其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不同区域的城市发展适宜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坦桑尼亚宏观调控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中-坦两国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1研究区概况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地处东经29°~41°,南纬1°~12°之间(图1),全境南北长1180km,东西宽1200km,总面积947303km2,是东非地域最大的国家。2012年人口规模达到4.49千万,全国平均人口密度51人/km2。在行政区划上,全国分为坦噶尼喀(坦桑尼亚大陆)和桑吉巴尔(坦桑尼亚岛屿)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划分为30个省(Region),169个县(District/Mu nicipal)。其中坦桑尼亚大陆25个省,桑吉巴尔5个省,分别下辖159和10个县。前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位于大陆东部沿海地区,是坦桑尼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业化程度在国内最高,同时也是最大的商业中心。1973年坦桑尼亚决定将新首都设在位于大陆中部的多多马市,目前国会及部分政府部门设于多多马,其他政府部门正逐渐从达累斯萨拉姆搬迁于此,前首都的政治中心职能将逐步弱化。进入21世纪以来,坦桑尼亚的宏观经济开始持续稳定的增长,人均GDP年均增长率3%,2005年以来,经济增长率更是长期保持在7%左右。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民量不断增加,坦桑尼亚大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5.3%,2012年整体城市化水平接近30%。盡管如此,其城市化率在国际上仍属于较低水平,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前期阶段。考虑数据可得性,本文以坦桑尼亚大陆为研究对象,文中坦桑尼亚主要是指坦桑尼亚大陆地区。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人口与城市数据

坦桑尼亚国内对于城市地区有三种不同的划分观点:其一,总理办公室、省和地方政府(Prime Ministers Office,Reg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简称PMO-RALG))按照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 Authorities,LGAs)的城乡属性,将城市行政区(urban/municipal)所辖范围全部定为城区,其他一般行政区(district)所辖范围全部定为乡村;其二,土地和人类住区发展部(Ministry of Lands and Human Settlements De velopment,简称MoLHSD)以聚落为基本单元,按照人口规模和基础设施水平等分为村庄、城镇、城市等;其三,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简称NBS)以人口普查最小计数单元为对象,确定其城乡属性,统计城市和乡村人口数据。三种观点下的城市空间范围不同,所统计的城市人口规模各异。PMO-RALG过于强调聚落的行政地位,而忽略了其他划分标准,以至于将一些很小的聚落划归为城市。MoLHSD虽然考虑了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但相关数据难以获取,操作性不强。相比而言,尽管NBS的城市划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数据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可比性。Wenban-Smith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为基准,并参照其他调查数据,整理了坦桑尼亚独立后5次(1967年、1978年、1988年、2002年、2012年)人口普查中城市聚落的人口数量。本文在Wenban-Smith的统计结果基础上,根据地名变化和遥感影像对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并将城市人口规模在5000以下的聚落剔除,以更好体现城镇的集聚特性。由此得到的坦桑尼亚大陆历次人口普查的城市聚落数量如表1所示,并根据2012年城市人口规模将这些地区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和小城镇5个等级(表2)。

2.1.2自然环境数据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进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本文选取河流(数据来源于Geofabrik database)、植被(数据来源于ESA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高程(数据来源于CGIAR SRTM)、地形起伏度、降雨量(数据来源于International Livestock Research Institute)等自然环境数据来分析坦桑尼亚自然条件基本空间特征。利用Ar cGIS 10.2软件,将所有数据的投影方式统一为:WGS 1984 UTM Zone 36S。将河流数据做0-10 km、10-20 km、20-30 km的3级缓冲区;求出6、7、8月份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平均值,用来反映植被分布情况,将其分为7个等级;将高程数据划分为6个等级,根据高程数据计算得到地形起伏度,并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将降雨量数据划分为7个等级。

2.2研究方法

2.2.1城市指数

城市首位度最早由杰弗逊提出,用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体系中人口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由于其反映问题有限,相继又有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被提出,用于进一步反映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差异程度和城市化的地区差别。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式中,S2、S4、S11分别表示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十一城市指数,P1,P2…P11分别表示第1到第11位城市人口的规模。

2.2.2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是从城市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区域城市分布是否均衡。将区域内的城市大小按城市人口规模进行排序,城市规模分布的位序规模法则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Pi表示城市i的人口规模,Yi表示人口规模大于等于城市i的城市数量,α和A是大于0的常数。其中α为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指数,表示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若α值接近1,表明各个规模等级城市数量比例合理;若值大于1,说明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平均,α值越大,说明城市体系中的规模分布越平均;若α值小于1,城市规模分布较为分散,值越小,城市体系中人口分布越不均衡。

2.2.3标准差椭圆分析

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 ipse,SDE)分析方法是同时对点的方向和分布进行分析的一种算法,通过以中心、方位角、长半轴、短半轴为基本参数的空间分布椭圆来定量描述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态势与演化特征。由椭圆中心作为起点,对要素的X坐标和Y坐标的标准差进行计算,从而定义椭圆的轴,利用该椭圆可以查看要素分布是否属于狭长形,据此判断是否具有特定的分布方向。其中,中心点表示整个数据的中心位置,方位角表示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椭圆长轴形成的夹角,长半轴表示的是要素分布的主要方向,短半轴表示的是要素分布的范围,短半轴越短,表示要素呈现的向心力越明显,长短半轴的值差距越大(扁率越大),表示要素分布的方向性越明显。

2.2.4城市发展适宜度分析

运用ArcGIS 10.2软件,通过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对各自然环境要素下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城市发展适宜度分为1~10级,1级表示最不适宜城市发展,10级表示最适宜城市发展,依据下式计算各自然环境因素在各等级区域内的城市发展适宜度。

式中,SUI表示适宜度,i为自然环境因素的类别,j为等级级别,xij为i类自然环境因素j等级区域内的城市数目,maxxi为i类自然环境因素所有等级内的最大分布城市数。

3坦桑尼亚城市体系的时空演变

3.1城市首位指数演变

五个普查年份坦桑尼亚的城市首位指数如表3所示。城市首位度和城市指数都远高于正常值,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坦桑尼亚城市體系结构失衡,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尽管排名靠前的中小城市地区近年来人口增长显著,但相对于首位城市达累斯萨拉姆的人口规模来讲仍然差距甚远。从各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达累斯萨拉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在城市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作为国家殖民地历史的遗产,首位城市过于突出是很多非洲国家的通病。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等。在殖民时期达累斯萨拉姆便一直作为经济发展、殖民统治、交通和贸易活动的中心,其他城市主要作为掠夺资源的中转站。独立后达累斯萨拉姆作为政治首都、海陆交通枢纽以及全国最大的市场,工业活动迅速集聚和发展,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都远高于其他城市地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其首位度。为了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并减轻达累斯萨拉姆的人口压力,坦桑尼亚政府实施了“增长极极、价格控制、权力下放、首都搬迁、遣返游民等政策。Sawers认为这些政策存在矛盾,在现实宏观经济条件下均未得到彻底实施,结果不仅没能消减达累斯萨拉姆的城市首位度,而且浪费了其他城市地区发展急需的资源。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后,人口和资源进一步流向达累斯萨拉姆,2012年其人口占到全国的10%,年均增长率高达5.6%。

目前坦桑尼亚政府、达累斯萨拉姆城市委员会及UN-Habitat正在合作实施“达累斯萨拉姆非正式聚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其中一项内容是在Kigamboni建设卫星城市,规划为50万居民提供居住、休闲和工商业服务。此外坦桑尼亚土地与人类住区部正在规划和实施达累斯萨拉姆外围的6个卫星城市项目。从以往经验来看,所谓的卫星城市或者新城镇大都用于满足高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由于潜在的服务和就业机会,它们往往又会被低收入群体的非正式聚落所包围,从而导致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预计达累斯萨拉姆首位城市突出的状况短期内仍将持续。

3.2位序-规模法则检验

运用位序规模法则来考察坦桑尼亚城市体系分布的演变过程。建立各普查年份坦桑尼亚城市地区位序与规模之间的双对数线性模型(图2),R2值表明各个年份的城市规模与位序高度相关,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类型。从α值的变化情况来看,坦桑尼亚城市规模分布经历了“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发展过程。这体现了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下,坦桑尼亚城市相关发展政策不断调整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是两次重要的改革,前期的改革遵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后期的改革遵循市场导向。

在殖民统治的遗留影响下,坦桑尼亚独立初期城市体系便十分不均衡。达累斯萨拉姆1967年城市人口占到总城市人口的42%,次位城市坦噶只占到9%,而其他城市规模均较小,城市体系十分不成熟。尽管独立后坦桑尼亚民族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阶级分化也迅速展开,贫富悬殊引起民众不满。政府于1967年到70年代中期集中推行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乌贾马”运动,并在金融和工业领域实行国有化,此外还限制特权、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别。随后的“增长极”策略、收入政策等也都旨在达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平等。尽管没能遏制达累斯萨拉姆的持续快速增长,这些“平均主义”色彩的政治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他城市地区的均衡发展。

1978年~1988年坦桑尼亚遭遇发展危机,城市经济陷入困境,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要求城市中拥有合法职业和居住地的居民办理ID卡,限制农民进城等(尤其是在农忙时期)。由于城镇和小城市管理相对松懈,因而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人口吸引优势又难以发挥,结果城市规模体系表面上趋于合理,但实际上主要城市地区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1989年~2002年期间是坦桑尼亚实行市场改革初期阶段。受前期政策的影响,此阶段城市地区发展减缓,城市人口增长率从1978年~1988年间的年均5.9%降低到4.7%,向城市移民的人口也有所下降,移民占城市增加人口的比重从60%降低到47%,部分原因是1990年代乡村地区手工开采业的增长。此阶段城市地区的新增数量相对较少,整体上维系了上一时期的城市结构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坦桑尼亚的宏观经济开始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地区成为深化改革、积极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民量有所增加,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上升到5.3%。从仪值变化来看,坦桑尼亚城市规模体系分布向不均衡转变。将达累斯萨拉姆去掉后重新进行位序规模法则检验,结果显示1967年~2002年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均衡,2012年人口分布不均衡,表明首位城市突出是坦桑尼亚城市体系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城市体系的演变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城市规模体系不会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就达到均衡合理的状态。预计坦桑尼亚城市体系在短期内仍将维系不均衡的状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及其他城市地区(如姆万扎、多多马等)的兴起,坦桑尼亚城市体系有望逐渐趋向合理。

3.3城市空间分布演变

为进一步测度和发现坦桑尼亚城市规模变动的空间方向,运用ArcGiIS 10.2的空间统计工具,对各普查年份坦桑尼亚城市的空间分布进行加权标准差椭圆计算,权重为各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结果如图3和表4所示。

椭圆中心位于中部偏东的省份,变化方向上主要是向西方移动。1967年到1988年移动距离较大,椭圆中心位于莫罗戈罗省内;1988年后移动距离较小,城市整体空间分布逐渐稳定,椭圆中心位于多多马省内,2012年距离首都多多马市80km。坦桑尼亚政府从1973年开始计划将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市搬迁到多多马市,事实上后者正逐渐成为坦桑尼亚城市空间分布的中心,迁都于此将有利于国家资源的重新分配。由于历史和财政等原因,迁都工作一直未能彻底实施。新任总统马古富力宣布到2020年要将政治中心正式从达累斯萨拉姆迁往多多马。迁都后,预计至少将有20万至30万人迁至多多马,椭圆中心有近一步西移的趋势。

椭圆的扁率在1967到1978年显著减低,随后缓慢升高,表明城市空间分布的方向性先减弱后增强。城市分布呈现“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坦桑尼亚的地形走向相一致。1988年后标准差椭圆长轴伸缩幅度与短轴相当,表明推动坦桑尼亚城市体系演化的力量同时来自于东西和南北方向上的城市增长。椭圆的覆盖范围逐步增大,表明其城市总体呈向外扩张的趋势,扩张方向以西北(维多利亚湖区)、西部(坦噶尼喀湖区)以及西南方向为主,与中央铁路线和坦赞铁路线的走向大致吻合,公路主干道对扩张方向也有一定的影响。2012年人口规模排名前10的城市均位于铁路沿线,各个省的省会城市也都有主要公路网连接。例如,西北方向维多利亚湖南岸的姆万扎市(姆万扎省首府)已经成长为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4城市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自然环境因素特征区的城市分布统计

将做过缓冲区和等级分类的各自然环境因素空间数据与城市分布点位叠加,根据自然环境要素的类别信息,分别对2012年201个城市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1)河流。85%的城市分布在主要河流的30 km緩冲区内,剩余30个城市中又有13个城市在距离湖泊和海洋30 km的范围内。各等级城市在水体0-10km缓冲区内所占比例均接近或超过50%,表明城市的分布受河流的影响很大。整体上城市等级越高,所占比例越大,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对水的依赖性越强。

(2)植被。城市所在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 ion Index,NDW)大多处于7个等级中的第3和第4两个等级,即0.250-0.376的范围内分布最广,51%的小城镇、51%的城镇、59%的小城市和71%的中等城市都分布在这些区域。各等级城市数量分布在NDVI较低或较高时都有所减少,在NDVI小于0.123和大于0.566的区域内没有城市分布,表明城市对植被有一定的依赖性。

(3)高程。坦桑尼亚的地形整体上西高东低,高地分布于东北部及西南部地区。沿印度洋地区为低地,内陆是东非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自东南向西北,由海拔6-10米的滨海平原,到60-80米的丘陵,再过渡到300-400米和1000-1500米的高原。此外,还有海拔高度在2000-3000米以上的山脉。74%的小城镇和城镇以及73%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都分布在高程小于500米的沿海低地以及高程在1000-1600米的中西部高原地区。高程超过1600米城市分布数量急剧减少,超过2300米便没有城市分布。小城镇和城镇在1600米高程范围内的分布要比小城市和中等城市均匀,表明城市等级越高,受到高程的影响程度越大。

(4)地形起伏度。坦桑尼亚地形起伏度多在40m以下。地形起伏度较高的主要有四条地带:从坦噶向内陆延伸至马尼亚拉湖附近的山岭带(东北带),从纳特龙湖附近向南延伸至多多马以北的一带高地(中央带),从尼亚萨湖以北至莫罗戈罗北部的山岭带(南带),以及西部裂谷附近的地带(西带)。这四条地带内各等级城市分布均较少。坦桑尼亚89%的城市地区都分布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00m的地区,表明地形起伏度对城市分布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等级升高,各等级城市在不同地形起伏度范围内的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表明城市等级越高,受到地形的影响越大。

(5)降雨量。城市分布主要集中在800mm-1200mm降雨量范围内,此范围内城市占城市总数的59%。降雨量小于400mm的地区没有城市分布,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各等级城市的分布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降雨量超过1200mm后城市分布数量明显减少。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等级升高,各等级城市在不同降雨量范围内的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表明城市等级越高,其分布与降雨量联系越紧密。

4.2城市发展适宜度分析

根据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城市分布统计结果,结合式(5)计算各自然环境因素各等级区域的城市发展适宜度。将各类自然环境因素的适宜度值进行空间等权重叠加,得到城市发展综合适宜度分布(图4),并统计不同适宜度范围内各等级城市的数量(表5)。

按照城市发展综合适宜度,自西北向东南适宜度呈现“高低高”的分布格局。高适宜度区包括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支之间的中央高原、东部沿海及东南部地带;低适宜度区包括东北部高地(火山地带)及其向西南延伸的南部高地。此外,坦噶尼喀湖东南侧至尼亚萨湖东部和北部的山地的城市发展综合适宜度也较低。92%的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都分布在综合适宜度超过28的地区。从自然环境方面考虑,新的城市布局选址可以优先考虑适宜度较高的地区,特别是城市分布尚少,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如中央铁路线西段以南250km范围,通达性较差,几乎没有城市分布,而自然条件尚可,从区域均衡发展出发可以布局和培育一些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同时促进人口和资源在城市之间的再分配,使得整个国家城市规模体系更加合理。

5结论与讨论

坦桑尼亚独立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体系在相关政策引导下不断演进,城市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本文在界定城市聚落属性、明确城市划分范围的基础上,运用位序规模法则、标准差椭圆、城市发展适宜度等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坦桑尼亚城市体系的演变过程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坦桑尼亚殖民历史造就的首位城市突出问题在独立后的很长时间内依然存在,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情况短期内仍将持续。在国家社会主义道路到开放市场经济的政策转变引导下,坦桑尼亚城市体系分布经历了“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发展过程,预计在短期内仍将保持不均衡的发展态势。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带动城镇和小城镇发展有助于打造除达累斯萨拉姆之外的区域增长极,提升人口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2)坦桑尼亚城市分布中心位于中部偏东的省份,独立以来以向西方移动为主,沿海极化的情况不断改善;城市体系的布局总体呈向外扩张的趋势,扩张方向以西北、西部以及西南方向为主,与主要交通线路的走向大致吻合。

(3)河流、植被、高程、地形起伏度和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分布都有一定影响,且城市等级越高受到影响越大。高等级城市对水依赖性更强,距离河流越远,城市对水的敏感度也有所降低;城市偏向于植被分布适中的区域;大部分城市分布在沿海低地和中西部高原地区;89%的城市都分布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00m的地区;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各等级城市分布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市分布主要集中在800mm-1200mm降雨量范围内。

(4)单纯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坦桑尼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高城市发展适宜度地区和一个低城市发展适宜度地区。高适宜度区包括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支之间的中央高原、东部沿海及东南部地带;低适宜度区包括东北部高地(火山地带)及其向西南延伸的南部高地。新的城市可以优先考虑在中央铁路西支路段向南方向上进行布局。

坦桑尼亚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城市首位度过高,既造成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又给达累斯萨拉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戰。如何发展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城市体系,促进人口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发展效率、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仍是坦桑尼亚面对的主要问题。坦桑尼亚城市体系及空间分布研究成果,有助于其把握自身城市发展与分布特点、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政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此外,诸如姆万扎、多多马、基戈马等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下,中坦两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在信息化时代,城市分布不仅受到区域自然禀赋这样的地理学第一本性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形成的交通条件、人口与资本聚集区位的第二本性以及信息化设施和人力资本赋存条件的第三本性的影响。由于数据限制,本文仅就自然环境方面对坦桑尼亚城市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分析城市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坦桑尼亚演变
一个小奖品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两中国人因走私象牙被坦桑尼亚判刑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