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试新疆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4-02阿迪力买买提古力加瓦尔哈力乌江
阿迪力?买买提 古力加瓦尔?哈力乌江
摘要:从我们工作实践和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新疆双语教学基础设施尚欠完备,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双语教材存在不足,影响着双语教育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要提高思想认识,建强“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队伍,加强地方教材建设。
关键词:新疆地区;双语;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2-0035-04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新疆各地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疆各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需求也越来越大。但从我们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新疆双语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继续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着很多困难。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完善双语教学模式,及时研究双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疆双语教育健康发展。
一、当前新疆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教学基本设施有待完善
教学基础设施是保障教学正常、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实现的物质保证。教学基础设施是指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等。伴随着党中央、自治区对双语教育的大力支持,全疆目前已建成双语学校近6000所,几乎覆盖了全疆地、州、市。从我们调研掌握的情况看,教学设备的配置与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双语教师教学时多采用粉笔、黑板、教科书等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计算机教室、电脑、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录像机等尚不能满足双语教学需要。
二是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不足。有的乡村学校没有专门实验室,实验器材缺乏,一些实验课无条件开展,甚至有些学校初、高中共用实验室。
三是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设施无法满足需求,没有专用的音乐、美术教室,教学设施简陋,器材数量不能满足需要。有些学校的体育设施不足,操场没有硬化,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多为土质地面,有些体育器材甚至是师生自制或自行购买。
四是教学、阅读图书资料资源不足。图书资料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丰富师生科学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疆部分偏远地区学校师生人均拥有图书资料量不到0.1本,图书数量严重不足,师生借阅率低,学校、师生对图书资料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
五是部分教室课桌椅相对陈旧,校舍面积不足,部分学校课桌椅不足或失修,个别偏远学校甚至存在危房(危险教室),教室尚为土木结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些教室冬季取暖设施不完善,影响师生上课。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外语教学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 教学质量=学生( 1分) + 教材(2分) + 环境( 4分) + 教法(3分) ×教 师,教师素质的分值越大,乘积越大,教学质量越高,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素质成正比 ” 。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学识水平、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从这些因素来看,新疆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汉語能力,即双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城乡差别特别明显。
一是双语教师短缺,师资结构失衡。一些学校双语教师短缺,学科结构不合理,个别教师甚至兼职带几门课程,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无暇顾及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加之客观条件有限,掌握现代信息教学技术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是双语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文件规定,新聘任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当达到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相应标准。高中、初中和小学汉语课程教师应当分别达到四级乙等 、三级甲等及以上等级;幼儿园教师应当达到三级乙等及以上等级;同时,本民族语言文字也应当达到相应水平。但在一些学校双语教师汉语听说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双语教师没有获得MHK等级证书 ,这与部分地区地处偏僻,距离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站路途较远以及教师年龄较大、学习能力较弱等因素有关。另外,也与学校和教师自身的重视不够有关。
双语教师汉语水平整体较低,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不能使用汉语与同事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述、探讨。教学方法上主要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不懂之处就用维语翻译,也缺乏相应教学辅助设备。同时双语培训存在名额少、次数少,无法满足双语教师需求等问题。而有的学生基础差、汉语水平低,难以听懂或接受教师授课内容。
双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学校缺乏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有的教师仅能以汉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开展教学。还有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不对口,把双语教学仅是作为一门语言课,造成教师非专业化。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既有专业教学经验,又有语言学修养的双语教师为数不多。跨年级、跨学科兼职代课是普遍现象,三线以下城市、地区的双语教师学历和能力达标率较低,而地缘、待遇等因素使得部分学校难以引进高素质师资。
(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低
古人云 :“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双语教师,首先应该拥有所教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技巧,并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但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双语教学实施能力不强。双语教学实施能力是指“双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情境的能力”[1]。有的教师没采用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 。他们采用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说得多,学生只是听众。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原则、 双语教学技巧与方法掌握的不够充分。有些教师虽然对此也有耳闻,但真正能做到运用双语教学的技巧与策略开展工作的教师仍属凤毛麟角。
二是双语课堂教学内容整合能力较弱。目前新疆主要是通过内地引进、翻译、自编等渠道开发双语教育教材,以解决双语教育教材匮乏这一燃眉之急。但总的来看,还是缺少适合新疆实际情况、满足学生需求、与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相符合的双语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过于拘谨、太死板的问题不容忽视。无论哪一本教材都并非为某一特定的学习者群体编写,它不可能完全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在教材内容方面,往往可能存在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事物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2],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
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不足。由于党中央的大力支持,新疆教育硬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条件好一点的小学、中学、高中基本都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老教学手段,也就是用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的教学手段,缺少教育信息技术等辅助手段的应用。
(四)双语教材有待改进
目前,双语教材还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现有的历史、地理、语文等教材中缺乏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内容。现在主要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和自治区双语版汉语两种教材。由于双语教材的作者和编者对新疆的文化、历史不够熟悉,还有相关的教学挂图和视听音像、各种测试题库与教学辅导等教辅材料也没有完全配套。
(五)双语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除了以上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各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的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比较早,发展也较快。同时,城市与乡村的双语教育发展也不平衡,最明显的是南疆与北疆地区的双语教育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加强新疆双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维护母语,接纳汉语,肯定双语”⑧——这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师、家长的语言观念,也是他们对待母语、汉语和双语的态度。这一语言观念是崇高的、美好的,又是十分平实的、现代的,这真实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一体”与“文化多元”关系的文化心态,要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同时愿意、渴望通过接受双语教育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入主流社会、主流文化。解决新疆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双语教育对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要认真贯彻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正确处理使用少数民族语授课和汉语教学的关系,部署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编写少数民族学生适用的汉语教材,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使用民族语授课的民族中小学逐步从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程,国家对双语教学的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重点扶持。”实践证明,“坚持民、汉双语教学,既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有利于消除民族间的语言障碍,促进各民族和各地区间的广泛交流;坚持民、汉双语教学,既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平等政策,保障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基本权益,又有利于培育并形成我国各民族统一的国家意识和观念,不断增强我国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普遍认识到加强双语教育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双语教育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但牵涉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还需要方方面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共同推进这项重要的工作。
(二)全面认识新疆双语教育的属性
“民汉兼通”要求在通“民语”基础上再去通汉语,是要在民语的基础上增加一门语言——汉语。这完全符合“添加性”的规定。因此,讲新疆双语教育的属性用“民汉兼通”表达是非常恰当的,它十分准确、鲜明地体现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本质和特点。
“民汉兼通”是指,在“学好民语的基础上,学好汉语”。民汉兼通就是不但会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还会使用汉语。如果只会本民族的语言,不懂汉语,那么会影响到少数民族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而只会汉语,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不通,就很难为广大民族群众服务。只有“民汉兼通”,才符合双语教育的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充分认识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進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正确处理使用少数民族语授课和汉语教学的关系,部署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编写少数民族学生适用的汉语教材,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使用民族语授课的民族中小学逐步从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程,国家对双语教学的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重点扶持。”实践证明,“坚持民、汉双语教学,既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有利于消除民族间的语言障碍,促进各民族和各地区间的广泛交流;坚持民、汉双语教学,既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平等政策,保障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基本权益,又有利于培育并形成我国各民族统一的国家意识和观念,不断增强我国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使新疆各民族群众普遍认识到加强双语教育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参与推进双语教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
一是加大“民汉兼通”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遵循教师教育一体化原则,加强民族地区教师系统化培训制度建设,提高双语教师待遇。在高校中注重少数民族和汉族双语师范生的培养,启用民族师资专项培养经费,设置相关师范类课程,以提升未来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民族间互帮互助长效机制,加深群众思想沟通和文化交流,通过教师这一纽带,促进民族交流,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稳定蓬勃发展。
二是建立完善的教师准入机制。建议自治区教育厅在特岗教师招聘中提高聘用标准,面向全国招聘 ,把更多 、更好的师范类毕业生招入教师队伍。在教师招聘中应以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作为考录的主要标准,双语教师的聘任要体现出优胜劣汰 、择优上岗的原则,确保新疆双语教师队伍的质量 。
三是健全双语教师资质培训考核制度。双语师资培训务必实现方式多样化、名额倾斜化,培训内容应以教学法、课程论、新课程改革为主,着重培养双语教师驾驭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资质考核应改变重汉语言技能、轻专业知识的做法,应侧重专业知识能力考核。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缩短双语教师的培养周期,根据地区、双语教师的差异性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题培训,紧跟新课程改革,加强培训后的跟踪、调查、反馈和指导。
(四)加强双语教学管理
建立和执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责任制的双语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双语教学目标管理,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有监督、有检查、有措施;双语教学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学校应制定符合国家和新疆自治区党委要求,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制定教学工作规划,并按规划严格组织实施;制定任务明确的年度计划、每学期计划,且措施具体可行,每学期和每学年有双语教学工作总结,并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五)把质量摆在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双语教育质量问题要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前,双语教育的重点是要抓好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和小学1~3年级的双语教育。”学前两年双语教育要重点过好汉语听说关,纠正小学化的倾向,“小学要积极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并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具备条件的边远农牧区,可以使用部分学科汉语授课和部分学科母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按照国家的要求达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和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和加强母语文教学,“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模式,都要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和母语教学两手抓,在强化汉语学习的同时,重视少数民族语文课程的教学,把少数民族语文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严格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订的少数民族语文课程标准,确保实现课程目标,绝不能搞“夹生饭”。
(六)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地方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教材内容决定教学内容。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民族文化因素对校本课程有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民族地区地理条件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为我国实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广袤而丰富的课程资源。其次,民族地区学校通过各种课程来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水平,努力实现民族文化的发扬和创新。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这些地区的办学形式和学制是多样和灵活的,适应这一特点,民族地区编译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在内容上也应当多样化,不能“一刀切”。应注意在历史、地理、语文等教材中适当增加本民族、本地区内容,并配套相应教学挂图、识字卡片、视听音像、测试题库、教学辅导等教辅材料,从而为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文伯,韩琦.双语教育对维系新疆各民族和睦关系的政策学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15(02).
[2]马少云.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现状及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3]张洁,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历程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4]史娟.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政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5]孫跃.新疆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6]苏生艳.南疆地区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7]刘上连.新疆双语教育现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8]张洁.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历程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9]王振本,梁威.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民族教育出版社, 2001.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 -2020年)[EB/OL].2012-02-07.
http://www.xjedu.gov.cn/wjgg/wj/2012/48245.htm.
[11]张淑萍.美国中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 2007.
[1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3]李儒忠.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双语教育的当代责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