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术界“虚无”马克思主义的四种表现
2018-04-02尹北直
杨 慧,尹北直
(中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乃至政治界所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或者实践情况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研究的误区,这也使得部分学者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愈发关注,并且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应该如何真正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通过对部分代表学者的学术观点进行整理,发现当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谢迪斌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就是由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性所推动的。当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用尽了西方各种理论武器、仍然无法解决中国问题之时,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不与本民族的现实问题对接、为现实问题解决提供解决方案的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就无法实现。”[1]33-43何友鹏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绝不是把学科‘分门别类’当作自己反对的目标,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分门别类而后又归于整体的一个产物。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在学科建制中,我们反对的是那种独占山头、无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状况;反对的是‘学科分类’或‘学科分立’建制导致割裂地、断章取义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无视或取消其内在结构整体性和范畴之间整体联系的现象。”[2]5-17陈先达教授在采访中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学说”,“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科学和信仰是统一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是否坚定,取决于它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态度。越是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个人信仰越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信仰坚定性的理论基础;而信仰坚定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性的内化,化为内心的坚定的信念和情感。”[3]34-37徐崇温教授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领时代前进潮流,拓宽视野、丰富内涵,正确回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问题。”[4]5-8
从这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学者的代表性反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坚持科学与信仰,坚持问题意识,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指南。在进一步的挖掘中发现,由于中国国情的复杂,由于多元化越来越占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对待自我话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沟通、链接,对待群众甚至学术界的批评性话语,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功能与作用的有限性与现实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揭示得还不够,讨论得还不深。这就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部分学者很容易受到西方的虚无主义的侵扰。
为此,本文立足于政治与学术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关系,遵循理性研究的原则,厘清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虚无主义的四种表现:一、语言言马,行为自由;二、无视问题,自说自话;三、回避批评,故步自封;四、脱离实际,无限拔高。并对此进行分析,以期在进一步对待马克思主义时,能够摆脱“虚无”的态度,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
一、语言言马,行为自由
言行一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旺,国无诚信不稳”的理念一直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言行一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作风和品质内核。历史和实践一直在向世人证明,言行一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同样,言行一致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对于某些理论的研究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冲击。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也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怪圈中,部分学者虽然依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然而行为上早已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言行不一成为“学术造假”的另类表现形式:
第一,断章取义,注重表面功夫。有的学者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研究时,并不是为了武装心灵和头脑,更不是为了给政府的实践工作开展做理论逻辑上的支撑,而只是为了装饰门面,只是为了赶进度、做形式、走过场,作为自己学术道路上的垫脚石,在职称晋级时有所谓的“拿得出手”的文章与新颖观点。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并非准确、清晰或者系统地掌握,而是站在学者的角度上运用理性“经济人”的本性,采取实用主义的方式对有利于自己的方面稍加阐释和润色,“锻造”出一篇光彩的文章向众人展示。
第二,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在学者队伍中,不乏一大批实力雄厚、能力出众的学术带头人,但是,也不乏部分“空心化”的学者。这部分学者只会高谈阔论,大唱高调,甚至可以引经据典,写出的论文洋洋洒洒。但究其实在,只不过是只会照本宣科的“空心”学者罢了。
第三,偏离正轨,学术开始向娱乐化方向偏移。不可否认,对于理论的学习向来比较枯燥,能潜下心来坐几十年“冷板凳”的学者实在难得,能够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的确难以坚持。也因此,部分学者开始满足于听报告、看纪录片,逐渐变相地采取各种调查和调研的方式去进行学术研究,搞出“寓教于乐”的名目,实质却是游山玩水。这恰恰助长了学术研究中浮躁的心理,更加难以潜心下来学理论、多思考、求知识、长本领。
从学界对虚无主义的探讨来看,虚无主义进入人们的视野,的确是由于各种现代性问题的出现。不可否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深深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现代化。开始于西方国家并且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给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巨大冲击,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观念都开始发生变化,而虚无主义作为西方文化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逐渐侵袭中国的传统思想体系以及作为现代中国观念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愈发深入,愈发明显,受到虚无主义影响的价值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受到虚无主义的影响最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精神困境:从价值观上来看,主流价值观不断受到各种威胁;从生活方式来看,很多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向,迷茫与彷徨过后开始陷入思想困境;从社会道德来看,各种不道德现象层出不穷,道德底线不断下滑,国人愈发地体会到一种“世态炎凉”的悲戚感;从信仰层面而言,人们找不到一个坚定的支撑,在现实社会中信仰一直处于一种摇摆的状态,信仰危机愈发严重。以上种种,都会使得马克思主义陷入“虚无化”的尴尬境地。
二、无视问题,自说自话
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社会都会存在自身问题。要想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认识、准确的把握、正确的解决。马克思主义要继续获得人们的认可,拥有光明的未来,就必须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的变化情况,用科学和正确的理论原则去解释以及指导人们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下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撑、精神动力。一个政党如果没办法理解自己面临的问题,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一个国家如果没办法理解自己面临的问题,就会一无所为。问题意识,可以指导我们自觉地发现问题;问题导向,可以指引我们全力以赴不断向前。
十八大以来,基于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重要指示。对于绿色生态问题,“河长制”和“蓝天保卫战”应运而生;对于首都超负荷问题,雄安新区蓄势待发;对于一直居高不下的房地产经济,各地更应该深度调研,既不能伤害到具有刚性需求的群众利益,也不能简单用普通供需理论来解释。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学术界必须在坚持唯物主义立场的前提下,增加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契合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生命,而且,每提出一个新问题或对问题的每一步探索和回答都会推动理论向前发展。推及学术研究人员,更应该有这种对于各种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力。但是当前,部分学术研究依然存在无视问题,自说自话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纯粹理论抽象研究,忽略具体实践支撑。当前学术界部分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时,一直在重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与整理,却从未考虑到现实中做调查,一直在咀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其他学者嚼过的“馒头”,索然无味不说,却完全忽略了实践的发展。
第二,创新意识缺乏,脱离时代轨迹。新的时代条件下,观念革新速度越来越快,但由于部分学者仍然存在观念滞后的问题,一些人对现实问题和思想差距不敏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或是求稳而满足于现状;或是无奈而屈从于现实;或是对小问题熟视无睹,对大问题想象不到;或是只盯着别人的问题,看不到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时代对社会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这也需要我们带着创新意识去面对其中产生的问题,不能总是对着原有的问题死死不放;对于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而且对于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更要准确把握,搞明白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第三,自说自话,大说空话、套话和假话。不同的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最高指导思想,自然有其内在的一整套科学话语体系。当然,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应该是坚持其实践内核的一整套开放体系。但是,当今,学术界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层次研究时,经常容易出现一种个人或者小群体内自说自话的封闭状态,尤其是作为学者,这套体系站在学术的角度来说话,追求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可能缺乏操作性,不够现实。
“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査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或者认为没有学术价值。”[5]58造成这种无视问题、自说自话现象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忽视理论与实践的呼应,无法产生联动效应。当前学术界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与现实的脱节。部分学者似乎是在搞调研,搞调查,但是尚未真正深入国情、政情以及各地复杂情形,无法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本质。第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法找到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因而我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版本的马克思主义,他们自说自话,对马克思主义任意制造,任意解释。
因此,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原则,万万不能陷入绝对化或者虚无化的陷阱。学者不仅要自己培养一种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同时还要深入各地,深入各实践部门去把握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到理论与实践良性有效互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务必要保持一种能够看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应对和化解社会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一内核与本质。
三、回避批评,故步自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经一百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仍然保持其内在的活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兼容并包的开放理念。作为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这种兼容并包与我们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无所不包的“筐子”有本质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强调其不仅可以吸收各种优秀的传统或者当代文化,同时也可以从容应对各方面的批判、诘难与否定。马克思主义经久不息,熠熠生辉,但是面对时代与实践发起的挑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问题,面对各种质疑声,面对各种与时代相背离的地方,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做出最有力的回应与应对。
作为一名合格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要坚持一个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有它自身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规律,但也必须要坚定地明白马克思主义也只是客观真理、是相对真理。同时,马克思主义虽然也包含了对于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但其从来只是展望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未来社会一定要遵循的模式。马克思坚定地相信“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从前适合马克思恩格斯的那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可能很难在现在的时代条件下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结合,而不能受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唯书唯上,不知变通,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固定在一个死板的小框框里面。这种故步自封又不虚心接受客观批评的做法,只会越来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根本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如今,有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员仍然保持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态度,对于批评与指责从来都是回避与否认的态度。有些学者甚至经常局限于某个狭隘的小世界,从不拓展自己的视界,看不到还有广阔的发展,故步自封。这种回避批评、故步自封的做法无疑给马克思主义研究带来了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固执己见,保守对待新问题。部分理论工作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经常有意无意地把“以前都是这样做的”“别人也是这样干的”“资料上都是这么记载的”等旧做法、旧观念、旧理论作为搪塞探索新道路的借口,从不考虑现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一味地坚持既有的条条框框;面对矛盾与冲突时,不主动进击,幻想答案会主动上门,没有想过应该将自我的主动性延伸到摆脱被动为止,而不能浅尝辄止;对新事物要么不屑一顾,要么畏缩害怕,“你坚持你的新思路,我还有我的老做法”,把思想开阔的改革派视为异类,希望一直维持一种大家“都不冒尖、都不创新、都不超前”的随波逐流的“中庸”氛围。
第二,反应迟缓,死板教条。有些学者由于始终坚持旧有的理论,不接受新事物,导致观念落后,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难以正确认识、又不虚心接受外界对自己的批评,反而自我感觉良好,满足于现状。出现问题以后,坚持从教材上、从书本里找答案,单单凭借信仰而不加思考地去盲目地用冷冰冰的原理和原则处理问题,堵塞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道路。
第三,唯书唯上,文本崇拜。部分理论工作者打着“回归”的旗号,将单纯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作为教条,认为自己的阅读结果就是是非标准,妄图由此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以上几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看似是对马克思主义始终如一的坚守,其实却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自我存在、对于时代变化的一种茫然与无措。尽管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始终高举,但是早就已经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十万八千里。这种故步自封的教条主义做法,不仅会危害自己的学术生涯,对于人民、政府乃至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埋下隐患,同时也给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带来困难。
造成这种“虚无”态度的原因不乏两种,其一是在认识根源上,一种理论乃至一种主义都有其存在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理论都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相对真理。而当这种理论原则成为指导我们工作的思想和指南时,不可避免地就使得部分人对其顶礼膜拜,充分信任,忽略了其发挥作用的范围。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在后来的研究中难免出现“唯马是瞻”的情况。加上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个性不同,学识水平、精神境界以及个人利益也都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二是实践根源,有些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只是一种不深刻的片面实践,或者说“零实践”。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环节,而实践是发现理论、提炼理论和检验理论的过程。而这种故步自封的教条主义的实践,更多的却是对某种固化思想、旧有理论的实践,很少可以真正在实践中发现、提炼、检验真理。实践是丰富多变的、鲜活多彩的。实践才是理论的唯一来源和唯一检验标准。而只关注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忽视了实践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根本问题而存在的,万万不可陷入教条主义的陷阱,这种回避批评、故步自封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难以避免也是危害极其严重的。要想防止由于各种因素而造成马克思主义虚无化的出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崇尚实践工作,坚持思想上尤其是学术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主气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更应该敞开胸襟去接受各种意见、各种批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活力与生命力得以焕发。
四、脱离实际,无限拔高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一直着眼于实际,注重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所秉持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原则。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理论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继续作为共产主义者最高指导思想的关键所在。
学者冯契曾说要“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在对于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要把理论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时代相统一,不仅要在语言上阐述一种理论,在行为上也要以此理论作为先导。作为一种特有的言行一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务必要将其理论与实践条件密切交融。然而,在现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理论与行为脱节,理论无法指导实践,已经是学术界进行理论研究的常态。许多学者一边高举“回到马克思”“推进马克思”的大旗,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倡导所谓的主流价值观;一边又“唯我独尊”地以身犯马,在自我的行为上早已僭越理论所宣扬的界限。在共产党始终是执政党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也就始终被奉为最高指导思想。为了迎合学术需要或者是营造某种正统的噱头,一些人深深以为不拿马克思主义虚晃一枪就无法产生所谓的影响力,不借用马克思的经典语录就无法对问题进行论证。但是从心底而言,有些学者似乎根本不曾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不要说用行为实践去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了。这种脱离实际、无限拔高的状态,正是马克思主义“虚无化”最本质的表现方面。而这种脱离实际、无限拔高的“虚无”马克思主义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无限拔高。后人在继续深入研究一种思想理论时,往往都是从前人经典著作入手。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很容易就将《共产党宣言》以及后人所整理出来的马恩选集视为法宝,视为万能药水。无论是社会生活中哪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以为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原因和结果。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某些学者看待问题的万能公式,凡是符合真善美要求的,就符合马克思主义。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经典作家的言论无限拔高。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盲目崇拜,使得经典著作的作者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学者以对于马恩的追求当作人生目标,美其名曰“人生的伟大导师”。这一现象拓展到中国,“两个凡是”应该是这种盲目拔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完美诠释”。在马克思主义的背后,学术工作者有意识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包装和塑造,试图形成一个谁也无法否定的绝对真理。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无所不包的筐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呈现的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在领域、方法上面不断出新,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引入社会日常,创造出所谓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娱乐观甚至体育观。部分理论工作者不管在对待什么课题、进行的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研究,都喜欢援引马克思主义的语言,以此来“装潢门面”,似乎如此就可以达到学术论证的效果。
对马克思主义无端拔高的现象,不管是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实践发展的角度而言,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扭曲现象,这不仅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难以进行,甚至也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损失。马克思主义内在的超验性和理想性,的确会使得马克思主义朝着神圣化的方向进阶,但这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人信仰的缺失,他们极其需要抓住一根最高价值的绳子。但是,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来最多的应该是它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目标从来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虚幻理想,马克思从一开始就要求我们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改变未来。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以往的实践中所带来的胜利就将其视为绝对权威。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脱离实际、无限拔高的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最虚无的表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背离。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时,要想使得其避免走向无限拔高的虚无道路,必须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坚持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博采众长。
五、结语
在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6]。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对其进行研究和深化自然必不可少,但是在研究过程中难免出现参差不齐的景象,加上各种内在外在的缘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的确会受到“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马克思主义出现教条化、泛化乃至神化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内核受到严重侵害,是我们万万不想看到的,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坚持一种科学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