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送英州苏秘丞》中的“真”“浈”
2018-04-02陈浪波罗承志
陈浪波,罗承志
(英德市史志办公室,广东 英德513000)
曾巩曾到“英州”且留有诗作,现存《英德县志》或其他官方史料却未见记载。录于《元丰类稿》的《送英州苏秘丞》,颈联“泷鸣真水遥通海”中的“真”元刻本改作“浈”后,遂成“远民歌舞戴升平,碧阁朱楼照眼明。乡馔雨余收白蕈,客尊秋后对红英。泷鸣浈水遥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材术如君有余暇,出游应数拥双旌。”[1]
为何元刻本改“真”为“浈”?本文试作阐释。
一、英德与“英州”“真阳”的关系
今广东省英德市,汉置含洭、浈阳两县。五代至北宋称“英州”,南宋庆元元年(1195)后始有“英德”之名。据《英德县志》记载:“南汉乾亨五年(921),割广州兴王府之浈阳县置英州。”[2]223这是英德首次以“英”名世的最早记载。乾兴元年(1022)后,“英州军”兼领“浛光”“真阳”两县。
宋仁宗即位,“以旧县名同仁宗庙讳,改贞阳曰真阳。”[2]90至元延祐元年(1314)“真阳、浛洸二县省入英德州”[3]。明清时期,“英德州”改称英德县。
自“改贞阳曰真阳”至“真阳、浛洸二县省入英德州”,“真阳”古县真实地存在了近三百年。
二、北宋“真阳之泷”
北宋“英州”下辖的“真阳”县,境内有两条重要河流。一条是自北而南纵贯“英州”中部的今北江,一条是经今翁源县而来、自东向西横跨“英州”东部的滃江。据《元丰九域志》载,“英州军”下辖“真阳”四镇,除“板步”在“英州东部”外,其余“清溪”、“回口”、“光口”均在“英州中部”。
纵贯“英州中部”的北江,古称“溱水”。自唐朝改“溱水”为“浈水”后,滃江原有的“浈水”古名渐被世人淡忘。据《英德县志》记载,“唐以前无以南雄之水为浈水者。”[2]114为使二者区别开来,《英德县志》称经南雄、始兴至韶州的今北江上游的浈江为“今称浈水”[2]114,而将横跨“英州东部”经“神前泷”入“溱”的滃江称为“古浈水”[2]114。
由翁源入英德的“古浈水”,曾在宋仁宗时期被分段称之为“泷水”和“真水”。据曾巩《学舍记》记载:“……十六七时……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繇真阳之泷至海上。”[4]曾巩所言“真阳之泷”,包括横跨“英州东部”的今滃江干流及其最大支流在英河段的横石水。“真阳之泷”由翁源入英德后,自北向南流至英德桥头镇板甫龙口村,折而西流至英德东华镇西的“狮子口”,出“湄头峡”,下“神前滩”。
三、北宋的“英州之真”
“真阳之泷”所经之“神前滩”,亦称“神前泷”。它既是“真阳之泷”的结束,又是“英州之真”的开始。《英德县志》记载,“神前滩石路,滩最险。水涨水旱,舟皆不可行,谓之‘关泷’。”[2]193“关泷”,亦称“泷头水”,含把“泷水”关住之意。冲下“神前”的“泷头水”,经一番腾挪奔涌后,很快就恢复了其自由奔放及“至柔至善”的“真水”原貌。北宋景德间,英州知州王仲达用“度壑穿岩不暂停”来描摹桀骜不驯的“神前泷”后,紧接着又用“潺湲不似泷头声”来状写此水由急转缓的 “过渡”状态。等它离“溱”不远,完全恢复其平静、旖旎的状貌时,则用“结为衣带远朝浈”来形容[5]。《英德县志》专门说“神前泷,一名仁皇泷”[2]116。其“仁皇”一说,盖自北宋仁宗朝,故名“仁皇”。但《英德县乡土志》所载“在州北一十八里”之“真石”,及其“东枕”之“真水”[6]5-6,却在“英德中部”而非“英德东部”,与唐之前一直与“浈阳”古县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古浈水”分属两水。这显然是后世修志者为与余靖“今天子都大梁,浮江淮而得大庾,故真水最便”[7]49之观点“对接”,凸显“(今)浈水航道交通意义的提高”[8]而编的。历史上,自南雄而来、经曲江入英德的“南雄之真”,与从翁源流来、经“英德东部”入“溱”的“英州之真”,彼此风马牛不相及。宋嘉祐六年(1061),“英州军”知州茹庭实曾命人将蜀人张俞所撰《广东路新开峡山栈路记》“镌石南山”,其开头“度韶岭,由英州济真江,达广州”[2]338句中的“真江”,实则含接“真阳之泷”、从“神前”流至“县东一里滃水口”[2]130入“溱”的“英州之真”,以及在“韶州”汇“溱”后南流至英德的“南雄之真”。
《英德县志》所载“以旧县名同仁宗庙讳,改贞阳曰真阳”之说,暗合“真石、浈山,浈石山,疑是一山”[2]97。“案”下所注“避宋讳”之说,与曾“乞知英州”[7]218的余靖关于“(真)字本从‘水’从‘贞’。今朝以音犯庙讳,故改为‘真’”[7]50的说法高度一致。
四、《送英州苏秘丞》补遗
曾巩诗成于庆历七年 (1047)秋后的某天。此前,曾巩之父曾易占曾“以信州县宰坐贼,英州编管”[9]16。庆历七年“会赦”后,曾巩趁机陪父亲“讼冤再劾,复往英州”[9]16。
庆历六年(1046)“出知英州”的江西泰和人周中和,对曾氏父子此行颇多关照。而那时已“调升秘书丞,出任广东英州”[10]的苏缄,更是将事毕北归的曾氏父子远送至当时“英州”辖下的“真阳”县境。在距“真阳之泷”与“英州之真”交汇处约二里的“狮子口古渡”,设宴为曾氏父子饯行,曾巩遂作此诗以赠苏缄。
“狮子口”自古为“英州”交通冲要,居“英德东部”广韶古驿之中,处“泷”“真”相接之要,是“黄塘、长布通津”[2]186-187。其西曰“神前”,其南即“南山”。“真阳之泷”与“英州之真”在“神前”交汇产生的“声若巨雷”[2]116的声势,即使置身二里之外的 “狮子口”,也能清楚地听见。诗人以“泷鸣真水”来烘托临别时的心境,使此时的“景语”瞬间化成了“情语”。
此“情”不仅关乎曾、苏两家的私交,更关乎当时的国运。庆历六年(1046),“由赵洞转寇英、韶州”[11]的瑶民所依之山,因酷似刘向笔下“远民”所处“大山在其南”[12]3之典型环境,因而被曾巩称作“南山”。明清时期,《英德县志》则称其为“大南山”。据《英德县乡土志》记载:“大南山,在县东界:长布、小坑之南。发脉于云屏山,至此约三十里许,高二丈许,为长布、小坑樵牧所资。”[6]62曾诗首联描绘“南山”脚下“远民”的富足、安康生活,不仅是对“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日趋于富盛”[9]56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更是对以周中和、苏缄为代表的英州要员切实施行“大道容众,大德容下”[12]1的儒家正统思想后所取得的“歌舞升平”之显著政绩的热情讴歌。
五、结语
“真阳”县废,“英州之真”一说不复存世。故元刻本改曾诗中的“真”为“浈”。
据附于王焕镳《曾南丰先生年谱》书后的“补遗”记载,“欧公之著《五代史》,尝与公商论也。”[9]56